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

周皇后在感慨,崇禎皇帝又何嘗不是在感慨。經過這麼一番對話,讓他意識到,要想解放婦女的這半邊天,在這古代社會,那是任重而道遠。其實,歸根結底說起來,阻礙這些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婦女沒有社會地位,如此而已。

母系社會之所以是母系社會,是因爲人類依賴於女人而活。而在這個男權社會,要爲廣大婦女同胞爭取更多的權力,首先就是要讓她們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成爲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男人的附庸品。

呵呵,自己有這個念頭,算不算背叛了天底下的男同胞?崇禎皇帝想着,心中自我一樂呵。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明必將繼續高速擴張,大明的人口雖然有兩億左右,可如此的擴張速度,要想等着小孩長大,是遠遠不夠用的。更何況,以現在的醫療條件,人口夭折率太高,這個問題也必須解決。

有的時候,自己還是過於幼稚了。崇禎皇帝這麼想着,不由得微微搖頭。按大明的習俗,男子十六歲,女子十四歲,就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就連皇帝選妃子,下旨選取的女子,都是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初中生就要嫁人生小孩,這在後世看來,真是禽獸啊!

自己之前所想的,一道旨意就讓大明改變這個風俗,規定在女子要到後世認爲十八歲纔算是真正成年,晚婚晚育才有利於人類進化的做法,在這古代實施,估計是癡人說夢!

讓廠衛和都察院統計的婦女分娩的事情,目前只有少數一些地方已經統計完成。這個進度並不快,畢竟人家生小孩的事情,不會到官府報備整個過程,需要官府下去調查取證。不過從已有的數據來看,出事情的概率還是很高的,雖然大明這個時候,已經能做到保其一,可不管是死大人,還是死小孩,都是一件悲慘的事情。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忽然又一下坐了起來,略微嚴肅地對周皇后說道:“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朕決定了,就按皇后的意思,童校一分爲二,隔牆相望,不同的門出入,男女先生負責。如此,可否?”

周皇后聽了,有點不解,爲什麼一定要放一起去,還分得這麼清楚。那些有錢人家請去府裡教女兒讀書識字的先生,也都是男的啊!

雖然有點疑問,不過她還是很快就皇帝的問題回答道:“陛下,這樣應該是可以的!”

“呵呵,這就好!”崇禎皇帝微笑了下說道,“等到將來實際成熟了,比如這一代人張大了,估計這隔着的一堵牆,就可以打破了!”

“……”周皇后聽了無語,有點鬧不明白自己這位夫君怎麼腦子裡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她這麼想着,崇禎皇帝卻又把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就聽他對周皇后說道:”皇后母儀天下,爲天下女人的表率。朕想着,皇后也可以多學點科學技術知識,而後召見那些命婦之時,也可以多一個聊天的話題,嗯,除以前談論的之外,可以多談點科學技術方面的,適當表現出對那些能和你談論一二命婦的好感。“

“……”周皇后繼續無語中。

崇禎皇帝也不管她,而是繼續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說道:“上行下效之下,朕就不信了,那些王公勳貴會沒有動力讓他們府裡的女人也學點科學技術知識什麼的。連帶着,他們的適齡女兒,是不是也該去童校讀書!”

說起來也是,如果皇帝皇后要努力做的事情,威望又足夠高,那事情就會事半功倍。而默默無聞的人,想要推廣一個事情,那自然就是事倍功半了。

周皇后的賢惠自然是不用說了,對皇帝有利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對她兒子,當今太子有利的事情,她沒道理不去做,自然是當即應承了下來。

不知爲何,經過和周皇后這麼一番交談之後,崇禎皇帝對於古人所言之“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有了更深的感觸。

治國,也得講究一個“利”字。

不過任何事情,如果只講究一個“利”字的話,那也是走上極端了,必須還要給一個桎梏,要有道德的約束,具體體現,那就是律法了。

感慨一陣之後,崇禎皇帝準備了幾天,便又悄悄微服出巡了。民情要親自去體察,成就值也要去收割一波。反正有聊天羣系統,就必須隔段時間出去走走。

和崇禎皇帝帶着悠哉心情出巡不同,倭國江戶的德川家光,其實過得並不好。就只是近一個月之內,就已經讓人打死了兩個侍女。一個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打翻了一個杯子;另外一個則是不小心放了個響屁,被他聽到了。

由此一來,誰都知道,德川家光的心情很不好,因此,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就害怕自己會突遭橫禍。

不過他們也都能理解德川家光心情不好的原因,九州丟了不說,連本州南部都已經被建虜攻佔,太久沒有勝利的消息了。如今更是連江戶本地的駐守軍隊都調了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個勝仗回來。

說起來,那些建虜是真得兇殘,又夠狡猾,對付倭國的火繩槍,是一套一套的,要打敗他們也確實不容易。

一如他們所想,德川家光就盯着一副掛在牆上的四國地圖,頭也不轉,只是問道:“四國那邊有消息了麼?”

“還沒有。“他的手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四國的建虜不到三千人,其他都是那些叛逆,戰力不值一提。如今將軍大人派出了四倍於敵的精銳兵力,肯定能大獲全勝!屬下估摸着,捷報應該也就在這幾天內了吧!“

德川家光當然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不是覺得派出的軍隊能贏得勝利,他也不會冒險把江戶的兵力抽調過去了。

實在是去年的戰事一來,特別是被建虜攻上本州後,一連串的猛攻,一直處在被動挨打階段。雖然最終保住了石見銀山,可南方已經糜爛,就算最後把建虜都消滅了,把那些叛逆都鎮壓了,也很難恢復原有的繁華。

如今的戰局,幕府這邊基本上是處於被動防守階段,可以說士氣很低落。這不但影響接下來的戰局,而且也嚴重影響了他的威望,影響了幕府的威望!

因此,對於德川家光來說,太需要也一場大勝來振奮士氣了。

從戰果來看,如果能消滅四國的建虜,那可是三千建虜,還是建虜的一個親王統領,那無疑對整個戰局也將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或者應該讓四國島上的軍隊,一不做二不休,登陸九州島,把之前難以打下的那幾座城池都打下來,拔出那些叛逆的根,最後對付九州島上的殘餘。避敵鋒芒,攻其薄弱,這樣或者纔是最有利的對策!

這麼想着,德川家光的心情倒是好了一點。

眼下建虜正在大舉進攻大阪,但他相信,短期之內,大阪不會那麼容易被攻下。等四國那邊戰事結束,拿着那個建虜親王,叫什麼多鐸的首級,出現在大阪城的時候,估計建虜那個皇帝,叫什麼多爾袞的會大吃一驚吧?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有點期待了起來,便吩咐手下道:“再派快馬打探大阪戰局,一日一報!”

“嗨!”他手下一聽,答應一聲,連忙下去安排了。

而此時,在四國島上,戰局也確實已經到了最後時刻。

城池早已殘破,硝煙瀰漫,城上城下,都有無數屍體。有倭人的,也有建虜的。戰事,顯然是非常慘烈的。

城外,則是漫山遍野的營帳,然而,此時卻只有一半營地有炊煙升起。但營地內的氣氛卻還可以,不少倭人呱呱地說着,帶着興奮之意,不時還用手指指那殘破的城池。很顯然,他們覺得能很快攻下城池了。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殘破城池內,一片死氣沉沉。正是飯點的時候,卻不見有什麼炊煙。

在城中一處磚瓦房內,一名金錢鼠尾的建虜捧着一碗飄着肉香的湯進了屋子,向屋子中間紅着眼睛的一名年輕建虜稟告道:“主子,馬肉湯來了。”

這年輕建虜,正是四國建虜的頭目多鐸,四國島上,一開始雖然佔據優勢,可打了將近一年,戰馬病死了不少,沒有足夠的馬料,活下來的戰馬,也都沒法看,一匹匹都掉膘地嚴重。

特別是年底時候,突然出現的無數德川幕府軍隊,把建虜圍在城裡之後,戰馬便徹底廢了。糧草原本就少,守城戰打到現在,城裡早已經開始吃死人肉了,唯有多鐸,還有馬肉可吃。

不過此時的多鐸,卻沒有心情喝馬肉湯,他紅着眼睛,忽然大喊了起來:“爲什麼,爲什麼這麼久了還沒有援軍過來?”

之前他們佔據優勢的時候,已經派出一艘船和本州的多爾袞有溝通,得到的答覆,是會盡快派人過來接應的。

其實,原本來攻打四國島的時候,多爾袞和多鐸他們就商量好了的。多鐸領兵吸引德川幕府的注意,讓多爾袞那邊能順利攻上本州。而後,多爾袞那邊要展開猛攻,減輕四國這邊的壓力,最後找機會,把多鐸接應到本州。

因此,當多鐸派去本州的人回來稟告本州的情況時,多鐸是相當高興的。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本州那邊的戰事也很順利,說好的接應,也很快就會過來。

可是,左等右等,最後等到的,卻是德川幕府派出了幾倍的援軍,先一步到達四國島。

一開始的時候,多鐸還想着,這樣最好了,自己先堅守,消耗敵人的士氣和有生力量,等多爾袞派出的接應軍隊一到,就裡應外合,一舉打敗城外的倭軍。這麼多數量的倭軍被重創,相信德川幕府也肯定肉疼。

可是,戰事一直在持續,盼望中的接應軍隊,卻遲遲沒有出現。這個時候,多鐸已經絕望了。他有點難以相信,按理來說,多爾袞不管怎麼樣,都不會放棄他的,可爲什麼就沒有接應軍隊呢?不是已經說好的麼?

他自然不知道,多爾袞確實派出了接應軍隊,甚至自己還強攻大阪,在吸引德川幕府軍的注意。可他千算萬算,就沒算到,有明國的崇禎皇帝牽頭,在給他們搞幺蛾子,唆使豪格扔下多鐸不顧,自顧自地去做自以爲正確的事情了。

對於多鐸的大喊大叫,他的侍衛無言以對。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下一次城外敵人的攻擊,就這殘破的城池,根本就不可能擋得住。如果要是在遼東,他們還會建議他們的主子突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可是,這裡是倭國,是四國島,就算能突圍,又如何甩掉追兵,四面都是海水,能逃往哪裡?

多鐸喊了一會,沒見有人回答,不由得憤怒地奪過盛着肉湯的碗,也不管燙不燙的,一咕嚕喝完,猛地一摔在地,發出“啪”地一聲響,湯碗碎成了無數碎片。

“他孃的,多爾袞不是很精明麼?就不管兄弟的死活了?”多鐸不管不顧,第一次罵起了多爾袞,臉上滿滿地都是絕望,“我他孃的怎麼就成了一個棄子?”

屋內侍衛聽了,都一個個低下了頭,並無人爲此說什麼。他們的臉上,也都透着絕望。

正在這時,城外忽然又響起了震天的鼓聲。很顯然,德川幕府軍又要開始攻城了。

多鐸聞聲一震,他打仗也算多了,自然明白,這一次戰事,怕是最後一戰了。

戰事打到現在,包括多鐸在內的建虜,都沒想過投降。不但是勢不兩立,更爲關鍵的是,他們的手中,沾滿了倭人的鮮血,就算他們想投降,倭人怕也不會同意。

“他孃的,和這些矮矬子拼了!”多鐸大喊一聲,大步往外走去。

他的侍衛一見,互相看了一眼,連忙跟上。

沒過一會,喊殺聲再度響徹城池上空。

1021 年底算賬了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2 垃圾系統506 殺大明使者918 十分把握725 不打你打誰?1097 廠衛在行動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946 緊張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870 繼續耗便是491 醒悟過來了855 裡面是什麼?747 目瞪口呆625 還暈船,能行麼?664 沒想到的結局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478 誠意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182 晉商會議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908 皇太極的轉變41 沽名釣譽1087 沙普之亂1083 變天1230 這肯定是湊巧511 今非昔比137 敵明我暗353 開海禁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441 是飛魚服834 佈置(第三更)1195 契約精神1031 皇上要看錄像134 親自審問945 運籌帷幄624 多鐸來了1190 宗室藩王大會530 鴻門宴麼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390 孫傳庭拍照507 錦衣衛詔獄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15 神秘謀士617 後會有期464 志在必得89 發號施令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1106 千古一帝149 再薦輔臣547 強者爲王83 與國永存1019 閱兵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655 蒙古人好忽悠999 洞吾大戰將起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169 有點慌了867 鄉約(第三更)534 皇上就是皇上1120 吏治1222 聊天羣的快捷832 套中套934 氣勢(第三更)334 渡河(第五更)1075 城破197 入城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1126 莫臥兒帝國1288 迴歸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604 施維拉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235 徐光啓的請求661 拐了拐936 奢侈511 今非昔比1162 沒關係487 夜半哭聲870 繼續耗便是708 人心之策133 宣傳型人才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1328 沙賈汗的笑704 佟氏(第三更)575 神采飛揚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118 少有的大捷1332 井底之蛙1222 聊天羣的快捷1325 都是垃圾1207 去山東32 成了一個笑話305 補餉的困難
1021 年底算賬了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2 垃圾系統506 殺大明使者918 十分把握725 不打你打誰?1097 廠衛在行動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946 緊張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870 繼續耗便是491 醒悟過來了855 裡面是什麼?747 目瞪口呆625 還暈船,能行麼?664 沒想到的結局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478 誠意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182 晉商會議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908 皇太極的轉變41 沽名釣譽1087 沙普之亂1083 變天1230 這肯定是湊巧511 今非昔比137 敵明我暗353 開海禁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441 是飛魚服834 佈置(第三更)1195 契約精神1031 皇上要看錄像134 親自審問945 運籌帷幄624 多鐸來了1190 宗室藩王大會530 鴻門宴麼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390 孫傳庭拍照507 錦衣衛詔獄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15 神秘謀士617 後會有期464 志在必得89 發號施令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1106 千古一帝149 再薦輔臣547 強者爲王83 與國永存1019 閱兵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655 蒙古人好忽悠999 洞吾大戰將起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169 有點慌了867 鄉約(第三更)534 皇上就是皇上1120 吏治1222 聊天羣的快捷832 套中套934 氣勢(第三更)334 渡河(第五更)1075 城破197 入城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1126 莫臥兒帝國1288 迴歸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604 施維拉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235 徐光啓的請求661 拐了拐936 奢侈511 今非昔比1162 沒關係487 夜半哭聲870 繼續耗便是708 人心之策133 宣傳型人才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1328 沙賈汗的笑704 佟氏(第三更)575 神采飛揚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118 少有的大捷1332 井底之蛙1222 聊天羣的快捷1325 都是垃圾1207 去山東32 成了一個笑話305 補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