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攘外必先安內

就算眼前這些人帶着帽子,就算光海君以前並沒怎麼接觸,可他還是一下分辨出,這些人是遼東女真族人。

“他就是那個光海君?”一個壯實的矮個建虜用並不純正的漢語問道。

光海君身後那名壯漢連忙點頭,同樣用漢語恭敬地回答道:“是的!”

對於大明周邊國家來說,他們之間的語言或者並不通用,但漢語一定是可以用來溝通的。只要周邊國家有地位的人,基本都會一些。

回答了之後,壯漢看向有點迷茫的光海君,激動地說道:“王上,有大金支持,王上必定能奪回王位,向他們討還血債!”

一聽這話,光海君想起自己的兒子,還有愛妃,都死在他們手中,還有自己,被關押囚禁,還被他們折磨。想起這些,他的眼睛中便噴出怒火。

光海君原本就對女真人並不怎麼排斥,此時此景之下,只見他鄭重一躬身,向爲首那名壯實矮個女真人行禮,用漢語恭敬地說道:“還請大金國助寡人重奪王位,寡人必定以大金馬首是瞻!”

那名壯實的矮個女真人一聽,仰天大笑了起來,絲毫不再顧及會不會被遠處的人聽到。笑聲中,充滿了得意,充滿了囂張!

夜色終歸過去,朝陽初升。仁祖摟着嬪妃還在睡覺,就被急報給吵醒了。一開始的時候,他自然是生氣的。

可當他一聽到,說光海君被鄭命壽帶着建虜救出了江華島時,嚇得一下跌倒在地,臉色慘白,當場說不出話來。

這一下,把那些宮女內侍給嚇死了,連忙扶得扶,捶背地捶背,喊御醫的喊御醫,亂成了一團。

不過仁祖很快就回過神來,歇斯底里地大聲下令,把守備江華島的檢查使斬首示衆,這還不算,其他守卒也要殺掉。並且,他又讓人趕緊坐船去追明將陳繼盛,讓明軍趕緊來援。

幾乎是手忙腳亂地發佈了這些旨意後,他又立刻傳旨,馬上擺駕南漢山城。

他的這些行爲,讓聞聲趕來的禮曹判書金尚憲啞然無語。他立刻大聲稟告,說建虜救了光海君後已經往北而去,並沒有來攻城,那只是小股建虜而已。

仁祖一聽這話,總算回過神來。他冷靜下來後,殺人和求援的事情不變,但擺駕南漢山城的事兒就暫且放一放了。不過,他也還是做了一些準備,把後宮及世子嬪,大君,宗室等百餘人先行安排去南漢山城,同時令軍隊收集儘可能多的糧食,也往南漢山城搬。

做完了這些,他就開始想光海君的這件事情。那鄭命壽只是一個奴婢而已,竟然勾結建虜能把光海君從江華島上救出去,這是不是還有其他人幫了忙?

往這個方向一想,他越想越有可能。於是,他開始想朝中文武百官,看誰有可能是有異心的人。攘外必先安內,不把這些有異心的人除去,一旦建虜殺來,裡應外合的話,根本堅持不到明國援軍。

由此,一場血雨腥風,在建虜可能要攻來的當口,就在朝鮮王都爆發了。這種政治鬥爭,極其殘酷,往往一人死,全家死,沒有例外。

與此同時,從朝鮮王都離開的陳繼盛,已經到了皮島。三十多艏朝鮮戰船,全都停靠在皮島碼頭上,很是壯觀。

陳繼盛回頭看了之後,心中也很是歡喜,中丞大人見了,應該會高興吧?

等轉回頭,再看向岸上時,卻發現島上似乎戒備森嚴,連炮臺都有人時刻守在那裡,他不由得又有點吃驚。

讓陳繼盛更爲驚訝和意外的是,登萊巡撫並不在島上,如今在島上奉令負責的是徐敷奏。這多少讓他有點懊惱,卻也沒辦法,因爲這是登萊巡撫的命令。

傍晚時分,盧大和一名錦衣衛校尉到了皮島,說是巡查皮島防禦,並等一人到皮島,這讓陳繼盛感覺很神秘的樣子。他跟盧大說,想去中丞大人身邊效力,卻被盧大拒絕,說沒有中丞軍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

陳繼盛徹底暈頭了,不知道中丞大人要幹啥,好像很神秘的樣子,難道又要幹什麼大事?

次日一早,遠在京師的京營內,滿桂的將令傳下,所有兵卒,包括新軍兵卒全都集合。

曹變蛟等人不知道何事,不過將令傳下,他們比京營的軍卒更爲快捷、整齊地先列好隊伍了。

曹變蛟擡頭看着點將臺上,發現都督同知祖大壽,京營總戎滿桂和新軍總教習茅元儀都在點將臺上,似乎是有大事要宣佈的樣子,不由得有點好奇,把新軍和京營都召集了起來,這是有什麼大事?

好一陣後,所有軍卒終於集合完畢,正準備看着點將臺上的那幾位宣佈什麼事情時,忽然,有一名宦官匆匆而來,上到點將臺上對那三人說了幾句話。而後,就見到三位巨頭,就隨着那名宦官下了點將臺,往營門方向而去。

這一下,讓所有軍卒都有點意外,不知道是什麼事情,讓那三位大人匆忙離開。

他們還沒想出個一二三來,忽然有一名總戎的親衛快步而來,又把散在點將臺前看着的副將、參將、遊擊、佐擊、坐營官、號頭官、中軍官也傳喚走了。好傢伙,這麼一來,校場上除了普通軍卒之外,最高職位的就剩把總了。

看着那些大官都離去,這一下,校場上的軍卒就忍不住了,紛紛低聲議論了起來。這是什麼情況?一開始把所有人集合在校場,好像有什麼事一樣,可一轉眼,這些大官就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那我們這些人,還到底要不要在校場集合啊?

一開始的時候,校場上這些軍卒還都站在原位,只是低聲和周圍同袍議論而已。他們也不敢亂來,就怕那些大人們忽然就回轉了,要是被看到就不好了。

可隨着時間慢慢地過去,不要說那三大巨頭,就是那些京營將官都沒一個回來。這雖然已經是三四月份,可天氣還是很冷的,站在校場上吹風,就讓有些人站不住了。

下一章在9點左右吧

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1282 聯名上書449 漢人的身份381 朝鮮鉅變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136 我的大明745 偷懶488 這是我二叔894 因噎廢食1137 怎麼幫1010 木邦575 神采飛揚260 建虜的細節1120 吏治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852 山上的風景1047 你就繼續裝925 宜早不宜遲868 爲了房子324 狗糧來了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1031 皇上要看錄像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244 下馬威1165 他要戰那便戰!823 莫名其妙383 明國見聞1319 崩潰241 馬張是你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1163 劉香爲說客1208 只想靜靜202 收心302 瀋陽的八卦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9 劉王氏的勇氣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26 國與國的關係1178 爲了子孫後代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207 賜宴(第四更)864 客滿(第三更)861 禮制(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723 先啥再啥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1016 范文程要活的1174 北方突變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091 折騰得好1253 一系列操作833 慎之751 薑是老的辣136 驚天內幕449 漢人的身份1153 南方造勢173 加人1201 倭國局勢1012 通虜者死19 原來是他131 豈會言而無信1307 遷都169 有點慌了48 劉某1215 儀仗出巡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191 特種部隊367 集合79 空城計138 民議1159 蘋果問題1243 是我們大明1130 大侖山慘案996 襲營1282 聯名上書637 堵在了金樸鎮511 今非昔比60 沉迷女色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461 大陣勢收割871 閩粵商人440 細節1010 木邦390 孫傳庭拍照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604 施維拉73 兵臨城下907 攻心之戰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153 京觀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1052 重情重義553 迂迴輿論17 學曹操662 和鄂爾勒克
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1282 聯名上書449 漢人的身份381 朝鮮鉅變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136 我的大明745 偷懶488 這是我二叔894 因噎廢食1137 怎麼幫1010 木邦575 神采飛揚260 建虜的細節1120 吏治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852 山上的風景1047 你就繼續裝925 宜早不宜遲868 爲了房子324 狗糧來了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1031 皇上要看錄像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244 下馬威1165 他要戰那便戰!823 莫名其妙383 明國見聞1319 崩潰241 馬張是你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1163 劉香爲說客1208 只想靜靜202 收心302 瀋陽的八卦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9 劉王氏的勇氣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26 國與國的關係1178 爲了子孫後代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207 賜宴(第四更)864 客滿(第三更)861 禮制(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723 先啥再啥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1016 范文程要活的1174 北方突變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091 折騰得好1253 一系列操作833 慎之751 薑是老的辣136 驚天內幕449 漢人的身份1153 南方造勢173 加人1201 倭國局勢1012 通虜者死19 原來是他131 豈會言而無信1307 遷都169 有點慌了48 劉某1215 儀仗出巡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191 特種部隊367 集合79 空城計138 民議1159 蘋果問題1243 是我們大明1130 大侖山慘案996 襲營1282 聯名上書637 堵在了金樸鎮511 今非昔比60 沉迷女色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461 大陣勢收割871 閩粵商人440 細節1010 木邦390 孫傳庭拍照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604 施維拉73 兵臨城下907 攻心之戰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153 京觀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1052 重情重義553 迂迴輿論17 學曹操662 和鄂爾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