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

bookmark

就在這時,船上的監軍到了。

李德明一見,首先打了個招呼,而後還沒有等監軍發表看法,就似乎不經意地說道:“這些倭人,也是有點可憐!”

確實有點可憐,或者更確切地說,李德明是有點感同身受,從而有點同情這些倭人了。畢竟同樣是被建虜禍害,同樣活得暗無天日,過着絕望的日子。

監軍聽了,只是淡淡地迴應了一句道:“是麼?”

而後,他低下頭去看倭人的情況,並詢問情況來。

沒過多久,戰艦上的人,都聽明白了。

原來,倭國現在是在太亂,倭人全都朝不保夕,不是死於兵災,就是餓死。對於普通的倭人百姓而言,真是沒有活路,全都絕望了。

但不知什麼時候,就有流言傳開。說大明那邊安居樂業,百姓富足安定。去了那邊,就是做牛做馬,也比在倭國要強。

正所謂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因此,不少倭人百姓就想着偷船離開倭國,遠得地方去不了,朝鮮那邊至少是近一些的,說不定有過去的希望。就算死,也希望是死在朝鮮那邊。

他們這些倭人百姓算是比較幸運的,至少弄到了船,至少逃離了倭國,飄到了海上。不過,他們也是不幸的,因爲他們已經沒有吃得了,連草根都沒有得吃,餓了好幾天了。

明白了這個情況,監軍沒有讓李德明失望,給出的意見是救他們,帶回釜山,聽從總督大人定奪。

當那些倭人百姓聽懂了這個意思後,一個個都喜出望外,就在那漁船上瘋狂磕頭,磕得梆梆梆地響,口中還大聲喊着“大明萬歲”之類的話。

沒有多少天,盧象升這邊,就連續接到了好多起類似的報告。想了一會,他便進入聊天羣,把情況給崇禎皇帝稟告了一下,而後又奏道:“陛下,倭國民心可用,微臣以爲,可以登陸倭國了。”

崇禎皇帝收到這個信息之後,不由得笑了,當即回覆盧象升道:“是朕讓倭國那邊的人,偷偷散佈這些消息,給倭國百姓一個希望。如今看來,這個事情傳播得極快,不錯!”

收到這消息,盧象升不由得立刻回道:“陛下英明,如此一來,我軍登陸倭國的時候,自然會事半功倍!”

崇禎皇帝看了,只是笑笑,而後對盧象升交代道:“如今倭國那邊,建虜的兩股勢力最爲強大了,朕安排他們內訌一下,儘量削弱下他們,然後大明再登陸倭國的話,還能輕鬆不少。”

盧象升一聽,就知道皇上是要通過安排在那邊的密探做這事,他自然不會有意見。末了,他便又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微臣以爲,朝鮮和遼東人口急缺,那些渡海而來的倭人,或許可以安排在這些地方,做個佃戶也是好的。不知這樣可否?”

如果是一般情況的話,他安排這些事情,作爲一個總督,是不用請示皇帝的。但是,他知道倭國已經內定爲幾個藩王外封的藩國了。換句話說,這些倭人也將會是藩王的子民。這個情況就有點特殊,有這聊天羣在,通訊不需要成本,也就順口請示一下了。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意見,不過還是補充了一點建議道:“這些倭人既然安排在我大明,以後就也是大明百姓了。給他們若干年限,幹得好,可以轉爲普通百姓,給他們一個盼頭。”

“陛下仁慈!”盧象升聽了,順口就送上一記馬屁。

對此,崇禎皇帝直接忽視掉了,點開錢富貴的圖標,私聊錢富貴,開始交代他的用意。

此時的倭國,以豪格這一部的勢力最大。畢竟他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算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中有女天皇當老婆,那些實力一般的大名,想要以後能享榮華富貴的,自然是接着天皇的名義,投歸在豪格這邊了。

而多爾袞這邊,實力也還行,不容小覷。至少有戰力的建虜有一千人左右,另外還有天主教軍和豐臣軍,外加新編的朝鮮軍。

在別的勢力眼裡,多爾袞和豪格這兩支建虜軍隊,雖然是有兩個皇帝,可終歸同爲建虜,遇到戰事,肯定還是會互相幫忙的。

不過,要是真瞭解建虜內部情況的話,就知道這兩支建虜軍隊,絕對不是他們所想得那樣。他們之間之所以互相之間沒有發生戰事,看着還默契地,都在一致對外。是因爲他們這兩股勢力沒有遇到特殊情況,因此內部矛盾被壓制着而已。

真要說起來,建虜內部,包括在原本的歷史上,就從來不是和睦相處的那種。爲了皇帝的位置,還沒有奪得天下,就在你殺我,我殺你了。代善和莽古爾泰,原本就應該算是死在皇太極手中的。

錢富貴在得到崇禎皇帝的交代之後,便直接去找豪格。

豪格的侍衛都知道,他是主子的親信奴才,而且豪格有交代過,錢富貴可以任意出入,不用通報。因此,錢富貴毫無阻攔地進了豪格的宮殿。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豪格竟然在殿內和天皇白天干那個事情,讓他給撞了個正着。這裡是處理政務的地方好不好,竟然在幹這種事情?

豪格卻也第一眼就看到他了,也不以爲意,拍拍天皇的屁股,讓她滾後面去,而他自己,則是一邊穿衣服,一邊有點罵罵咧咧地說道:”他孃的,幹了那麼多次,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該不會是這田不能長莊稼吧?“

錢富貴低着頭,一開始沒接這話。

不過他心裡卻明白,自己給他獻策,說他和天皇生個兒子出來,而後宣佈爲他的繼位者後,相信會有更多的倭國大名來投奔他,能讓他早日統一倭國,當真正的倭國之王。豪格爲此,幾乎是天天盼着天皇大肚子,能給他生個兒子出來,爲此不惜傷腎。

錢富貴心中這麼想着,最終還是開口勸慰道:“陛下不用急,您和天皇都還年輕着呢,說不定下次就有了呢!”

“下次?”豪格還在穿褲子,聞聲帶點惱怒地說道,“都不知道多少個下次了!朕就懷疑,這女人壓根就不能生!要是這樣,朕怎麼辦?愛卿來得正好,給朕出出主意,朕都等不及了!”

如果錢富貴要真得是豪格的人,估計他會給豪格出招,用歷史上的那種用來愛爛的計策。比如,隨便搞個宮女懷孕生下男孩,就說是天皇所生。外臣要是不相信的,還可以塞個枕頭到天皇肚子上,出去亮亮相,就說是懷孕了。反正宮裡都是豪格說了算,那天皇根本沒有一點發言權。

爲了達到目的,類似這種手段,不要太多。

不過錢富貴此時已經得到崇禎皇帝的旨意,自然就不會出這樣的主意來幫豪格解決煩惱了。

只見他沉吟片刻,略微帶點猶豫地回答豪格道:“陛下,奴才是有一個計策,或許也能讓陛下早日一統倭國!”

一聽這話,豪格頓時大喜,手一鬆,褲子又掉了下去也不管,用手指着錢富貴,驚喜地要求道:“愛卿快快說來,快點說,不要有什麼猶豫,也不要有什麼顧忌,快點說來,朕都等不及了!”

想要當整個倭國的皇帝,這是豪格最大的夢想了。要不然,他也不會天天對難看的天皇傷腎。

見他如此急迫,錢富貴便擡頭看着他回答道:“陛下,奴才想了下,要統一倭國,自然我們要拳頭最硬才行。讓更多的大名來投奔我們,這是增強我們實力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我們也有另外一個增強實力的途徑。而且這另外的這個途徑,只要做好了,效果能立竿見影。只是……只是……”

“不要只是了,快點說!”豪格一聽,那臉上的歡喜之色,怎麼都掩蓋不住,就差他恨不得自己變成錢富貴肚子裡的蛔蟲了。

錢富貴一聽,不敢拿捏了,要不然,豪格的暴脾氣,很容易就會發火的。在他身邊跟着的這幾年,讓他早就摸透了他的脾氣:“陛下,兩白旗那邊,兵力也是很強。同爲我大清的一部分,如果把這股力量納入陛下掌控,那陛下的實力必定大增,自然也能加快統一倭國的速度。”

一聽這話,豪格點點頭道:“這個朕都知道,可是,那多爾袞怎麼可能捨棄皇位,以朕爲主?”

如果真要能捨棄的話,早就捨棄了。對此,豪格不傻,事關皇位的這個事兒,他清楚得很。

“陛下所言極是,奴才佩服地心服口服!”錢富貴聽了,順口就一句馬屁奉上,而後才又說道,“所以,既然他不可能同意,那就不用考慮他的意見了。”

說到這裡,他的手指併攏,往下一揮,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豪格一見,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毫不在意地說道:“要是能幹掉他,吞併他的人馬,自然是好的。可是,問題是怎麼殺他?”

豪格當年寧可當大明內奸,也不願意讓多爾袞來當大清皇帝,自然就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如果說他心中想着殺多爾袞就可以的話,多爾袞已經不知道死過多少次了。

錢富貴聽了,便順口就把想好的辦法給他說了下。

這一次,豪格並沒有立即叫好,而是有點狐疑地問道:“這真能行?”

錢富貴並不擔心,心中早有腹稿,立刻回答道:“對於我大清來說,是誰,有這個魄力,千里奇襲江戶?是陛下對吧?”

撓到了心中得意處,豪格立刻自豪地點頭。

“對於我大清來說,原本一直和德川幕府軍僵持,是誰,殺了德川家光,拿他的首級當夜壺,一下扭轉了戰局?是陛下對吧?”

“不錯!”豪格高興地點頭回應。

“對於我大請來說,本來兩白旗那邊估計都是要絕望了的。是誰,給了他們希望?是陛下對吧?”

“說得對!”

“對於我大清來說,如今的兩方人馬,誰更強大?是多爾袞那廝還是陛下?這個不用說,肯定是陛下,沒有任何人會懷疑對吧?”

“說得太對了!”

“對於我大清來說,從入關之後開始,和明國打仗,一直是打敗仗。可是,是誰,卻和明國之戰中,打了一個大勝仗,殺無數明國勳貴武將?是他多爾袞還是陛下?相信我大清將士都知道,是陛下,對不對?”

“不錯,多爾袞那廝,都是被明軍趕下海的,就跟一隻被趕出家門的狗一樣!”

錢富貴說到這裡,用非常真摯地表情,嚴肅地問豪格道:“奴才一口氣都能說這麼多,相信我大清所有將士也都能看得清這些。陛下您說,他們最終會選擇誰?”

說到這裡,他又提醒道:“如今在倭國,我大清就這麼一點人馬了。相信只要不是蠢豬,都知道這點人馬不能再少了。陛下,您說奴才說得,是不是這個理?”

“好,愛卿說得太對了!”豪格興奮地一拍手掌,大聲說道,“那就按照你說得辦。哦,這和朕所想得一樣,那就這麼幹了!”

錢富貴一聽,按慣例送上一個馬屁:“陛下英明,奴才佩服地五體投地!”

於是,豪格趕緊穿好他的皇帝行頭,下旨召開軍議,把錢富貴說得事情,用他自己的口吻說了一遍。當然了,不能當衆說出來的那些,他自然是不會說的。

而後,又給多爾袞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送去廣島。

如今的倭國,豪格已經佔據了名古屋,他的勢力範圍,北面到江戶附近,南面包括了神戶、大阪等地。當然了,在他這個勢力範圍內,也還有別的勢力,主要在飛驒山脈一帶據險而守。

而多爾袞的勢力範圍,則主要在廣島附近和南部區域,還包括九州島。

當然了,九州島之前和幕府軍打仗,後來幕府軍又攻上去三光,如今基本上已經是廢墟,空有一個地盤,卻沒有什麼產出和人力。

多爾袞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爲他時刻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明軍就會打過來。他正發愁着,就接到了豪格的信件。

1089 明軍來了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58 缸無粒米80 奉旨逛怡紅院532 傳國玉璽427 推銷貨幣197 入城884 皆在此664 沒想到的結局336 天使到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788 銀行總結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42 國庫充盈1242907 攻心之戰299 阿敏佈局653 會盟(第五更)1272 尿壺1050 鹽政257 作繭自縛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34 親自審問133 宣傳型人才54 朕要一塊算賬960 升官63 料事如神1283 又一個心願1231 還要中心開花377 圖謀吳襄44 誓死衛護京師192 唐玄宗第二麼916 黃雀在後288 曹文詔的苦心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617 後會有期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6 園嶠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119 獎金1329 滅了他們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05 超時代之坑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829 全都悄然出行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770 懷念晉商了299 阿敏佈局14 清查內宮943 查探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497 鄭芝豹的消息1132 求援521 畫展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869 行霸961 說明身份998 江湖追殺令156 羣起而攻之852 山上的風景405 安南都統使司1108 刺探764 計劃(第三更)40 任重道遠400 看天又怎麼了59 老婆熱炕頭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603 強硬249 熱烈歡迎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3 一起用膳131 豈會言而無信813 明末王成1289 喪家犬74 攻城722 幫他賣女兒32 成了一個笑話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895 服舍違式757 看傻了1107 蒸汽船383 明國見聞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1071 皇帝的打算575 神采飛揚1134 趁火打劫9 大魄力580 恩威並施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
1089 明軍來了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58 缸無粒米80 奉旨逛怡紅院532 傳國玉璽427 推銷貨幣197 入城884 皆在此664 沒想到的結局336 天使到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788 銀行總結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42 國庫充盈1242907 攻心之戰299 阿敏佈局653 會盟(第五更)1272 尿壺1050 鹽政257 作繭自縛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34 親自審問133 宣傳型人才54 朕要一塊算賬960 升官63 料事如神1283 又一個心願1231 還要中心開花377 圖謀吳襄44 誓死衛護京師192 唐玄宗第二麼916 黃雀在後288 曹文詔的苦心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617 後會有期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6 園嶠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119 獎金1329 滅了他們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05 超時代之坑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829 全都悄然出行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770 懷念晉商了299 阿敏佈局14 清查內宮943 查探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497 鄭芝豹的消息1132 求援521 畫展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869 行霸961 說明身份998 江湖追殺令156 羣起而攻之852 山上的風景405 安南都統使司1108 刺探764 計劃(第三更)40 任重道遠400 看天又怎麼了59 老婆熱炕頭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603 強硬249 熱烈歡迎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3 一起用膳131 豈會言而無信813 明末王成1289 喪家犬74 攻城722 幫他賣女兒32 成了一個笑話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895 服舍違式757 看傻了1107 蒸汽船383 明國見聞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1071 皇帝的打算575 神采飛揚1134 趁火打劫9 大魄力580 恩威並施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