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 計劃(第三更)

大明的行政制度,一般在漢人居住的地方實行省府州縣或者省州之類的地方機構,而在邊界地區或者少數民族集中的地方,則設置了軍政合一的邊疆管理機構以及土司制、都司制等不同形式的機構。

比如奴兒干都司,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的奴兒干,所轄地域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不過當地的統治,其實還是少數民族自治爲主,需要定時朝貢,類似賦稅性質。

聽到崇禎皇帝的第二點要求,溫體仁不由得眉頭微微皺了下,而後開口奏道:“陛下,建虜肆虐遼東,各族深受其害,確實已經不復以前,等我朝廷大軍光復遼東,不再按以前單獨所設都司,似乎也是容易。”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後問出他的疑惑道:“但遼東那乃是酷寒之地,又何須如此勞師動衆?”

言外之意,不外乎東北那疙瘩太窮,不值得朝廷花大力氣!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搖搖頭。不過他也明白,這個時代的人,自然有着他們的侷限性,看不到東北的好處,便耐心地對溫體仁說道:“溫卿此言繆也!不要看那地方現在是個酷寒之地,可那地方乃是一塊寶地,必須納入朝廷直接管轄之內!”

“寶地?”溫體仁有點疑惑地確認道。

劉興祚也聽得納悶,他是遼東人,在遼東生活了那麼久,也沒聽說過遼東是寶地的說法。不過溫體仁已經在問,他就沒說話了。

另外兩名太監不是遼東人,也不熟悉遼東,就更不知道了。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是寶地,會是大明的糧倉,還有鐵油樹木……呃,等以後你們會知道的!”

他感覺現在解釋有點麻煩,所以就不解釋了。作爲皇帝,就有這個權力。

溫體仁聽崇禎皇帝說得一本正經的,雖然他不明白什麼鐵油,不過既然皇帝已經認定是寶地,從過往的經歷看,應該就是寶地吧!

於是,崇禎皇帝說得第二點,溫體仁也答應了下來。

“另外,朕以爲,軍制革新必須得提上議程了!”崇禎皇帝接着說道,“新軍經過實戰,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不但能單獨堅持在遼東,還能打敗建虜,朕以爲,可向全國軍隊推廣!”

“陛下所言之軍制革新,是指?”這一次,是劉興祚開口問了,他是武將,對於這塊比較有發言權,可他還是不明其意,其他幾個人就更不知道了。

崇禎皇帝看向他,臉色稍微有點嚴肅地說道:“就是汰弱留強,並在軍中設置各級監軍,和軍事主官的職責有明確劃分。以後所有大明軍隊,都要進修考覈這些。”

大明的很多軍官都是世襲的,比如戚繼光就是。這樣的做法,在古代訊息不發達的時候,其實也算是有好處的。畢竟將門世家出身的,總比普通老百姓更懂得軍伍中的事情。當然了,世襲軍官要世襲之前,是要去京師考覈,只有通過之後才能具備世襲資格。

軍制改革,非同小可。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大殿內一時沒人說話,都在想着這事的方方面面。就算是平時慣會拍崇禎皇帝馬屁的曹化淳,也是低頭不語。

崇禎皇帝也不催他們,只是等着他們想好了說話。

過了一會後,溫體仁首先開口奏道:“陛下,新軍這種模式,老臣是贊同的。軍隊,必須得有監軍,這樣才能掌控在朝廷、陛下手中。不過汰弱留強的話,一直以來,歷朝歷代都有這個心,可卻沒多少人能真正實行。究其原因,還是這淘汰下來的兵卒如何安置,這是個大問題!”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着點點頭,對於這點,他自然是有過考慮的,立刻便說道:“朕打算接下來一些年,將大搞基建,就是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比如修路架橋,興修水利等等。淘汰下來的兵卒按身體情況進行分類,或者轉爲專門從事基建的軍隊,或者……”

聽他說到這個,溫體仁腦中立刻有了對應的一個名詞,不由得脫口而出道:“宋之廂軍?”

宋朝時候的廂軍,其實就是承擔各種雜役的軍隊,包括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等等,待遇比禁軍要低不少。因此,溫體仁聽了崇禎皇帝的描述,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這個。

崇禎皇帝事先自然瞭解過,因此明白溫體仁所指,便點點頭道:“差不多,大明衛所軍制,朕覺得已不適用。因此打算把全國軍隊按目的進行重新劃分,即類似宋之禁軍、廂軍分類。”

這有前例可循,溫體仁等人倒也能明白。其實,就大明來說,也有按用途進行劃分的軍隊,就是運河兩岸分佈的漕軍,專門從事漕運。

溫體仁想了想回答道:“陛下,老臣以爲,此乃大事,還需細細研究纔好!”

不反對就可以了,崇禎皇帝心中想着,便點頭應道:“卿等乃朕最爲信任之股肱之臣,因此朕這個想法,只是先向卿等提上一提。這幾個事情中,有什麼困難,都先去想想,等年後上奏章給朕,朕會慎重考慮之!”

其實,他心中已有腹稿,不過並沒有說出來,準備看看再說。按他的意思,他還想成立專門的稅務部門,把收稅這個權力從地方政府中劃出來,讓地方官員專職治理地方。

畢竟大明之所以滅亡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稅收不上來。專門成立的稅務部門,研究、制定符合大明國情的稅賦,並負責收取,應該能改善這個情況。人手方面,低級跑腿的人,就可以從淘汰下來的軍卒調撥過去。

不過這個事情關係太過重大,因此,崇禎皇帝並沒有透露一絲消息。

還有23更。

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103 濠鏡澳夷亂622 復社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834 佈置(第三更)616 困惑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77 有種留下廟名972 好意外的消息575 神采飛揚392 張定國的招供149 再薦輔臣502 密謀1056 天大的好消息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56 科技清吏司614 怎麼和我鬥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491 醒悟過來了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563 捷報(第三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81 佈局340 你說反了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783 清宮劇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808 老子天下第一223 主子心裡苦啊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369 扯皮(第四更)636 營嘯(第四更)1265 短板797 參觀(第三更)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492 傷卒安排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931 考覈指標756 這也行?474 抱怨(第三更)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960 升官955 回瀋陽1282 聯名上書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931 考覈指標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1300 懵逼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553 迂迴輿論1282 聯名上書1191 還有這操作?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915 反水(第三更)1059 舌生蓮花598 離間計778 新的高度166 重文輕武1024 畢業313 優越感(第三更)170 茶話會417 一個字亂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556 結束353 開海禁977 返老還童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166 誰扯720 談話(第三更)884 皆在此1334 明威堡之戰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581 兩個皇帝都忙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1123 又是一年41 沽名釣譽1001 沙俄東侵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1088 登陸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915 反水(第三更)1112 摔杯945 運籌帷幄1010 木邦1123 又是一年219 既往不咎128 舉人而已797 參觀(第三更)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938353 開海禁603 強硬
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103 濠鏡澳夷亂622 復社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834 佈置(第三更)616 困惑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77 有種留下廟名972 好意外的消息575 神采飛揚392 張定國的招供149 再薦輔臣502 密謀1056 天大的好消息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56 科技清吏司614 怎麼和我鬥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491 醒悟過來了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563 捷報(第三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81 佈局340 你說反了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783 清宮劇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808 老子天下第一223 主子心裡苦啊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369 扯皮(第四更)636 營嘯(第四更)1265 短板797 參觀(第三更)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492 傷卒安排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931 考覈指標756 這也行?474 抱怨(第三更)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960 升官955 回瀋陽1282 聯名上書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931 考覈指標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1300 懵逼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553 迂迴輿論1282 聯名上書1191 還有這操作?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915 反水(第三更)1059 舌生蓮花598 離間計778 新的高度166 重文輕武1024 畢業313 優越感(第三更)170 茶話會417 一個字亂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556 結束353 開海禁977 返老還童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166 誰扯720 談話(第三更)884 皆在此1334 明威堡之戰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581 兩個皇帝都忙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1123 又是一年41 沽名釣譽1001 沙俄東侵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1088 登陸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915 反水(第三更)1112 摔杯945 運籌帷幄1010 木邦1123 又是一年219 既往不咎128 舉人而已797 參觀(第三更)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938353 開海禁603 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