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保德州陷

離天黑還有一個多時辰的時候,山西保德州州府的城外,無數的流賊正在準備攻城,人數之多,讓城頭上的明軍,幾乎個個臉色慘白。

州府守備看到手下被流賊嚇到,士氣低落,便大聲喊道:“別看這些流賊人多,但他們都是烏合之衆。只是陝西的災民而已,餓都餓死他們了,還想攻上城來,這是做夢!”

“你們看看,他們有多少攻城工具?就憑他們,就是再多的人都攻不上來的!”

“……”

在守備的分析喊話下,城頭上的明軍漸漸地恢復了信心。這有了信心,士氣就上來了。

而在城外,紫金樑王自用和馬回回等人一起向王嘉胤稟告道:“盟主哥哥,準備地差不多了。”

王嘉胤的神情看着很輕鬆,好像對於攻下城池並沒有多大擔心。只見他微笑着點點頭道:“那就開始吧!”

命令傳下,流賊中的精壯便揮舞着手中的刀槍開始驅趕面前的人羣:“都給老子走,快點去攻城……”

這些人羣大概有上千人,他們多是老弱,臉上全是懼意,甚至有不少婦女已被嚇哭。很多人看了眼遠處的城牆,看着城頭上明軍林立,一個個都很是害怕。

“走,不再老子捅了你們!”那些精壯把刀槍舉到了這些人的面前,一邊厲聲大喝,終於驅趕着這些人開始往城池移動。

“呵呵,你們看,那些賊人攻城,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難道他們是想用鋤頭挖開城牆還是用鐮刀割開城牆啊?”有名高個子明軍看清了,便嘲笑着說道。

可他身邊一名廋弱的同伴卻沒有迴應,只是怔怔地看着外面。高個子明軍一見,便一拍瘦弱同伴的肩膀道:“放心,你家不會有事的,這些賊人想要的是州府的財物,是不是?”

“希望如此吧!”瘦弱同伴眼睛依舊盯着外面,有點擔心地說道。

這城頭上的明軍,基本上都是當地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他們的家並不在城裡,而是在城外各村堡之內。因爲離邊地很近,爲防蒙古人打秋谷,多是結寨自守,倒是有一定的防禦力。

大批的流賊離城越來越近,城頭上的明軍嚴陣以待,就準備狠狠地給這些流賊一個教訓,讓他們不敢再來打州城的主意。

“看到沒有,這些流賊和農夫有什麼兩樣?畏畏縮縮,拖拖拉拉,就一些梯子而已,沒有盔甲,甚至連女人都有,這樣要能攻進城來那就有鬼了,都給本官守好了!”守備的喊聲又響了起來,鼓舞着城頭上的士氣。

這時候,他基本上能斷定,城外的流賊真是烏合之衆,還想打州府的主意,真是癡人說夢!

可就在這時,不少眼尖的守卒看清了外面那些攻城的流賊,竟然是他們認識的鄉親,甚至還有他們的親人在內。這一下,他們就慌了,紛紛大喊了起來:“娘,娘,這是怎麼回事?”

“爹,你糊塗啊,跟着這些賊人幹啥?”

“……”

甚至有一些性格比較暴戾的明軍士卒則恨聲喊道:“爹,流賊有什麼好,跟着造反,這是找死啊!”

“哥,你那廋弱的身材板,幹個農活都累,還想來搶州府?”

“……”

聽到城頭上傳來的這些喊聲,大部分老弱都哭了。他們喊着城頭上自己親人的名字,哭訴着自己的遭遇。

“寨子被他們攻破了,東西都被他們搶走了,不跟着他們就餓死了!”

“兒啊,不是爹糊塗,是他們逼着來的啊!隔壁老張頭不肯來,已經被他們吊樹上活活打死了!”

“……”

聽着城頭城下的對話,混在人羣中的流賊精壯露出一絲得意之色,有弓箭的已經開始張弓搭箭,沒有弓箭地,則催着那些擡簡易雲梯的快點去攻城。

城頭上有明軍士卒看見,便想還擊。可那些底下有親人的明軍士卒卻趕緊攔着,憤怒地不讓他們還擊。城頭上,有點亂了。

守備一看情況不對,馬上大聲下令,誰敢不還擊,就當流賊同夥論罪。甚至親自上前,殺了一個阻攔最激烈的士卒。

“要是讓他們攻上來,城裡頭的所有人都會遭殃!給我殺!”守備竭力喊着,讓他的家丁率先開始還擊。

終於,城上城下的互相攻擊便開始了,從一開始的稀稀落落地雙方都無奈地加強了力度,頓時,大片的死傷便出現了。

毫不例外,城外那些老弱大多當了炮灰,不是被城頭上的弓箭,火銃,滾木礌石砸死,就是被躲在他們後面的精壯流賊當場正法。

而城頭上,因爲多少有些顧忌,被那些精壯流賊的弓箭也殺傷了不少。簡易雲梯架上去,被推開,被砸死,再架上,如此的反覆,人命就在這過程中消耗着。

第一批炮灰死得差不多了,後面又押來一批炮灰。城下的屍體越堆越多,都快壘到城頭去了。

攻城戰事的激烈,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守備擔心城頭上的一些明軍手軟不敢下手,就調集了更多的後背軍卒,把那些有問題的軍卒換下來。

慢慢地,夕陽西下,光線有些暗下來了。可城外的流賊還在攻擊,哪怕老弱已經消耗地差不多了,也還在攻打。

城頭上的明軍戰了一個多時辰,已經有些疲憊。可流賊攻打甚急,他們也沒法休息,全力防守着。

可不知何時,城裡面突然喊殺聲四起,大約上百名賊人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突襲了城門處,裡應外合打開了城門。

紫金樑王自用在遠處看到各路義軍猶如潮水般地擁進城去,便笑着對王嘉胤道:“盟主哥哥,成了!”

王嘉胤聽得點點頭,撫須回道:“我們剛到晉地,這保德州府不曾防備,才讓我們在事前混進了內應。這消息傳出去後,其他城池怕是沒有那麼容易混進內應了!”

說完之後,他看到王自用剛還開心的表情一下沒了,就笑着道:“不過無需擔心,州府既下,我們便能好好休整一下了。”

說完之後,王嘉胤一催戰馬道:“走,老規矩了!”

540 這麼慫760 吐血(第三更)997 南海平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265 蛋糕做大再說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695 決斷1117 新的誓言520 爲了秦地百姓704 佟氏(第三更)1019 閱兵78 南居益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058 真有內奸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136 驚天內幕868 爲了房子381 朝鮮鉅變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1084 凱旋1165 他要戰那便戰!406 什麼神通1119 獎金196 密商598 離間計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246 隱戶79274 攻城995 南洋按此例1098 好大的手筆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41 恐慌(第五更)676 要錘子幹啥1320 東方閃電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1200 這真是簡直了!91 高應元的情報463 李芝奇的自信69 宋明財稅對比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59 老婆熱炕頭1219 天上掉餡餅851 路遇(第三更)361 報到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081 遼東安排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542 毒計(第三更)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363 寧完我的機會1249 歸國539 林丹汗猶豫了529 火炮的改進582 安撫國人136 驚天內幕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894 因噎廢食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544 衆將聽令1109 得償所願245 誰敢放肆759 土雞瓦狗也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417 一個字亂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294 你看看人家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1334 明威堡之戰952 內訌67 冒死彈劾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445 未雨綢繆807 國士1337 大結局122 要錢不要名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775 誤會(第四更)334 渡河(第五更)904 冷麪閻王1337 大結局580 恩威並施722 幫他賣女兒542 毒計(第三更)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4 第一個任務334 渡河(第五更)531 隆重登場665 再次出使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219 既往不咎37 奴婢遵命1333 爲自己正名574 皇太極的新政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
540 這麼慫760 吐血(第三更)997 南海平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265 蛋糕做大再說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695 決斷1117 新的誓言520 爲了秦地百姓704 佟氏(第三更)1019 閱兵78 南居益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058 真有內奸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136 驚天內幕868 爲了房子381 朝鮮鉅變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1084 凱旋1165 他要戰那便戰!406 什麼神通1119 獎金196 密商598 離間計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246 隱戶79274 攻城995 南洋按此例1098 好大的手筆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41 恐慌(第五更)676 要錘子幹啥1320 東方閃電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1200 這真是簡直了!91 高應元的情報463 李芝奇的自信69 宋明財稅對比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59 老婆熱炕頭1219 天上掉餡餅851 路遇(第三更)361 報到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081 遼東安排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542 毒計(第三更)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363 寧完我的機會1249 歸國539 林丹汗猶豫了529 火炮的改進582 安撫國人136 驚天內幕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894 因噎廢食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544 衆將聽令1109 得償所願245 誰敢放肆759 土雞瓦狗也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417 一個字亂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294 你看看人家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1334 明威堡之戰952 內訌67 冒死彈劾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445 未雨綢繆807 國士1337 大結局122 要錢不要名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775 誤會(第四更)334 渡河(第五更)904 冷麪閻王1337 大結局580 恩威並施722 幫他賣女兒542 毒計(第三更)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4 第一個任務334 渡河(第五更)531 隆重登場665 再次出使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219 既往不咎37 奴婢遵命1333 爲自己正名574 皇太極的新政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