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 農科伯

bookmark

這話要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估計沒幾個人會相信。可崇禎皇帝不但是金口玉言的天子,而且他以前所說,那個時候聽着雖然也覺得匪夷所思,但最終還是一一實現了。可以說,崇禎皇帝的權威,就算眼前是一隻鹿,他說會變成馬,估計都會有很多人相信了。

因此,他這話一說出口之後,頓時就引來了一片附和聲。

崇禎皇帝對此並沒有多少情緒波動,伸出手去示意安靜,而後繼續大聲說道:“科技改變世界,朕相信卿等應該越來越能認識到這點了。不過朕對大明如今的科技水平,還是不滿意,還需要努力。任何人,如果在科技上有重大突破的,朕絕對不會虧待。朕已在考慮,會專門爲科技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子民設立相應爵位,一如在醫學上所獲得的爵位一樣。”

他這話一出,頓時,文官羣中,不少人的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一直以來,文官封爵的,基本上不會有。王陽明算一個,可王陽明是什麼成就?文能開宗立派,武能彈指間平定藩王叛亂。其他文官,能有幾個人會有王陽明的高度!

而大明的爵位,在以前的時候,武將立下滔天軍功可以受封,皇親國戚可以受封,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了。不過在之前開始,崇禎皇帝因爲有人在醫學上的成就而封出了兩個爵位。如今,又當衆許諾,說科技上有傑出貢獻,那也可以封爵了。

封爵途徑這麼一放開,文官自然高興了。

要知道,文官其實一個個都是能人,當然,死讀書的除外。一般讀書出身的,本身又會涉及很多方面,比如醫術,很多文官多少都懂一些。有名的醫師,或者其他方面的名人,其實至少都有秀才或者舉人功名。

如今皇上當衆許諾,很多在仕途上覺得前景不大的,很可能就會轉去研究科技,從而搏個封爵的前途!

而這,也是崇禎皇帝當衆許諾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大明的風氣,不去追求奢靡,而是追求做出傑出貢獻,有一個光宗耀祖的封爵機會。爲此,就連千金市骨的事情,他都已經想好了,回頭就會頒佈。

當然了,這些爵位,都不是世襲的。

飛艇試驗結束之後,崇禎皇帝便微服私訪,前往南京城內御賜給徐光啓的徐府。

這時候的徐光啓,病情加重,已經下不了牀了。不過此時的他,正靠在牀上,聽着自己兒子的幾個孫子在牀前,七嘴八舌地興奮地說飛艇的事情。

“太爺爺,那飛艇真得飛很高啊,讓它東就能東,讓它西就能西,好厲害哦!”

“太爺爺,太爺爺,我以後也要開飛艇,我想要去天上看看,肯定很好看!”

“……”

徐光啓慈愛地看着這些小傢伙,一臉的欣慰。倒是站在外側的幾個孫子,看着徐光啓,眼神中隱含着晶瑩。

忽然,房門推開,徐光啓的兒子徐驥匆匆入內,立刻開始趕人,同時對徐光啓說道:“父親,皇上來看您了。”

徐光啓一聽,連忙想下牀,可還沒等他有所動作,門外就進來了兩人。

如今徐府的主要幾個人,都已經認識崇禎皇帝,一見之下,連忙也想跪下迎接。

“朕此乃微服探訪,無須施禮!”崇禎皇帝連忙說了一句,快步走到徐光啓牀前,把他按在牀上,讓他別動,而後詢問情況。

徐光啓不得不繼續靠在牀上,帶着感激,滿臉滿足之色地說道:“老臣能活到現在,已經是老天開恩了。也幸虧老臣能看到陛下中興大明,遠超漢唐,老臣死也瞑目,到了地下,見到了歷代先帝,也能好好地說一說咱們大明的強盛了!”

“那可不行!”崇禎皇帝一聽,微笑着搖頭說道:“朕還沒有把整個地球佔下來,愛卿可要堅持住!還有,愛卿所希望看到的科技,朕也還有好多點子,還沒有付之實施,朕還想着讓愛卿大吃一驚,再打開眼界一番的呢!”

大明的科技,可以說是徐光啓用了半輩子精力在推動的。西方文藝復興後,科技上超越大明,也只有徐光啓認識到了,學習之,並推廣之,是真正當之無愧地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他此時聽崇禎皇帝這麼說,那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似乎很是振奮。不過很快,又有點黯然,對崇禎皇帝說道:“老臣只恨早生了那麼多年!老臣是真想看着陛下把匪夷所思的想法一件件地變爲現實!”

說完之後,竟然有點失態,在皇帝面前嘆了口氣。

對於生老病死,崇禎皇帝也沒有辦法,便只有安慰一番。臨走之時,徐光啓正色對他說道:“陛下的心意,老臣感激萬分!可陛下日理萬機,老臣行將就木,就不要花時間到老臣身上了,否則,老臣心不安!”

“呵呵,愛卿不用操心這個!”崇禎皇帝一聽,便笑着說道,“你爲大明操了一輩子的心,爲大明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今老了,朕來探望探望,這也是朕要做的事情,朕心中有數!”

說完之後,他就準備走了,臨到門口時,崇禎皇帝忽然又轉身,帶着微笑對徐光啓說道:“愛卿對大明的貢獻,朕隨後便會公告天下的!”

說完之後,就真走了,留着徐光啓犯了迷糊,公告天下?怎麼公告天下?

以前的時候,一般都是告老還鄉的時候,表彰一番,死了後,追贈一番,如此而已。這種也算不上公告天下吧?

雖然想不明白,可徐光啓心中還是隱隱有點盼望的。畢竟誰不想流芳百世?皇帝說要公告天下,那也是文臣最爲榮耀的事情了!

他只猜了一天時間,在第二天的時候,謎底就揭開了。

崇禎皇帝下旨,列徐光啓的爲官成就,着重在農事、科技兩方面,特封徐光啓爲農科伯,以彰其事!

結合崇禎皇帝之前在城門樓上所說的,溫體仁等人立刻就明白,皇帝這是在實踐諾言,或者說是拋出了榜樣,千金買了馬骨。他們不由得都感慨徐光啓是真得好運氣,遇上了這麼一個慷慨的皇上。

這道旨意一公告天下,讓崇禎皇帝都有點沒想到的是,有不少卡在四書五經方面的舉人、秀才,不再去努力考進士、舉人,紛紛改行去鑽研科技了。

徐光啓收到這份旨意的時候,據徐府下人說,老爺流淚了,囑咐徐府上下一定要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埋頭做學問,要好好回報皇上隆恩。

遠在河北高陽的孫承宗知道之後,不由得着實羨慕了一把。隨後就把自己關在了書房,說是要整理畢生所學。

一個月之後,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徐光啓與世長辭,比原本的歷史上,多活了五年,享年七十六歲!

崇禎皇帝聞之,下旨全國降半旗哀悼。此時,國旗已經遍佈大明的各級衙門和學校等官方機構,因此,通過聊天羣系統下發的命令,一夜之間便實行了。由此,也是全國都知道了大明有這樣一位臣子,生前努力撲在農事和科技上,不但被封爲農科伯,而且死後還有降半旗的殊榮。

也是從徐光啓開始,大明對於有重大貢獻的臣子去死,有了降半旗的慣例。不得不說,這個對臣子的隆恩,又讓無數的人爲之羨慕,也讓他們更加重認識到,科技之類的貢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忙完徐光啓的喪事之後,崇禎皇帝便通過聊天羣,收到了在明威堡方面的消息。

滿桂稟告說,如今得知大明在明威堡,那些受到好處的西夷紛紛擁了過來,希望成爲大明百姓的一部分。對此,崇禎皇帝自然是答應了。

漢人就算再多,也不可能一下就遷移過去。也因此,之前在歐洲那邊的基本政策,纔有打擊歐洲的既得利益者,示好那些被壓迫的農奴,以獲得大明在歐洲立足的基本盤。

不過崇禎皇帝也提醒滿桂要注意,那些來投靠的西夷中,少不了有西方各國的探子,要他們依靠民衆,編成保甲制,互相監督。

另外,對於西夷中的農奴投奔大明的這事,西夷各國自然是阻擾的,紛紛派軍攔截,甚至就地格殺。李定國聞之,雖然天氣已經非常冷了,但還是帶着騎軍四處出擊,打擊那些膽敢離開城牆保護的西夷軍隊。

對此,崇禎皇帝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如今在明威堡的騎軍,大部分都是衛拉特部出身,他們原本就是耐寒的,這個時候出擊,也是習以爲常,倒沒有什麼。而且李定國所做之事,又會有利於大明的威望在歐洲底層百姓中流傳,獲取更多的好感,基本盤也會更多。

如果只靠軍隊的話,大明不可能在歐洲立足,只有獲得足夠農奴的支持,有他們從事勞作,才能儘量降低明威堡明軍的後勤,如此,才能永久佔領明威堡,把西西伯利亞納入大明統治。

而原本沙俄的地盤,大部分落入了瑞典手中,這得益於瑞典名相的反應迅速,也是波蘭國王被明軍擊斃的原因,導致波蘭國內先是搶奪王位,而後纔出兵爭搶,就晚了一步。

對此,崇禎皇帝無所謂。大明把拳頭縮回來,來年才能重拳出擊。歐洲的土地,沒必要一開始就見什麼要什麼。不管是瑞典****蘭也罷,他們的領土越是擴張,在短期內就越是分薄他們的兵力,只要不是被他們永久佔領,對於大明來說,好處就會多於壞處。

聽完了滿桂的稟告之後,崇禎皇帝很是放心。不過幾天之後,他就又收到了消息。

“陛下,哥薩克部族的首領赫梅利尼茨基來了明威堡,說想舉族依附我大明!”滿桂稟告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還是比較激動的,這是大明軍隊到達這極西之地後,第一支大規模想投靠大明的部族。由此可見,大明在這極西之地,算是打出了威名,而這,自然少不了他的功勞,畢竟他是主帥了。

這個消息,還真是讓崇禎皇帝吃了一驚。哥薩克部族的名氣,他在後世的時候,也是聽過的。驍勇善戰就是其標籤,如果是真心投奔大明的話,倒也不失大明在歐洲戰場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不過他還是有點擔心,便仔細詢問這事的前因後果。

原來,在這個時期,大部分哥薩克部族其實是算在波蘭這邊的,只有極小數部族依附沙俄併到西伯利亞去作惡。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赫梅利尼茨基受不了波蘭貴族的壓迫,才和波蘭翻臉,最終投奔了沙俄。

可此時,波蘭貴族對哥薩克的壓迫依舊,但沙俄已經沒有了。赫梅利尼茨基的領地被波蘭貴族亞歷山大·科涅茨波爾斯基所覬覦,幾次對赫梅利尼茨基進行迫害,最終迫使赫梅利尼茨基逃離了自己的領地。

原本他還寄希望于波蘭國王會爲他主持公道。但很顯然,瓦迪斯瓦夫四世並沒有這個想法,這讓他很失望。等到瓦迪斯瓦夫四世被明軍擊斃,他的弟弟當了波蘭國王之後,他又滿懷着希望想從新國王這裡得到公正的對待。結果,約翰二世也壓根沒有鳥他。這讓他認識到,雖然他一直爲波蘭征戰,可其實,他在波蘭貴族眼中,其實什麼都不是。

隨後,赫梅利尼茨基發現哥薩克各族在波蘭貴族的壓迫中,也早有怨言,還聽到明軍四處打擊波蘭和瑞典的貴族,解救被那些貴族壓迫的農奴。更爲關鍵的是,李定國的名聲已經傳開,戰無不勝的形象,讓赫梅利尼茨基他們感到,大明是非常好的一個投奔對象。因此,他們商量之後,赫梅利尼茨基作爲代表,就跑來明威堡了。

此時,他就很拘謹地站在明威堡的中式議事大堂內,看着兩邊的明軍腰桿筆直,英姿勃發,就有點羨慕這樣的軍隊。不過,他更多的心思,還是在主帥滿桂身上,心中有些忐忑,盯着沉思中的滿桂。當然了,他不知道,此時的滿桂,其實是通過聊天羣,正在向崇禎皇帝稟告他的事情。

1017 得罪了誰1009 出兵洞吾253 悔之晚矣617 後會有期89 發號施令1076 皇太極的死法446 我不嫁254 頭疼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21 大明有救了759 土雞瓦狗也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439 老鼠出洞134 親自審問1166 誰扯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640 沒到時候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1153 南方造勢711 應付一下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61 禮制(第五更)220 大老爺們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487 夜半哭聲421 比賽逃跑5 興奮了454 夜深人靜148 報復893 耗誰?555 誰能想到500 沒得選擇1175 煎熬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951 誰的責任63 料事如神723 先啥再啥933 疑神疑鬼683 應對之策1183 大人要你侍寢137 敵明我暗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1121 鹽政之議1021 年底算賬了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1063 到底是誰?669 不謀而合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242985 從被動到主動412 冷血153 京觀1200 這真是簡直了!302 瀋陽的八卦980 黯然462 軍魂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900 又一單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50 蝴蝶效應之朝戰爆發99 劉王氏的勇氣812 江湖相遇893 耗誰?797 參觀(第三更)16 園嶠903 誰敢亂來!695 決斷901 嚴峻律法1333 爲自己正名1135 南洋局勢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529 火炮的改進412 冷血62 京師之亂1197 腰桿硬了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48 劉某99 劉王氏的勇氣514 旗來920 分析616 困惑613 高瞻遠矚454 夜深人靜936 奢侈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1281 哪位神醫434 煮酒論英雄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449 漢人的身份1009 出兵洞吾
1017 得罪了誰1009 出兵洞吾253 悔之晚矣617 後會有期89 發號施令1076 皇太極的死法446 我不嫁254 頭疼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21 大明有救了759 土雞瓦狗也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439 老鼠出洞134 親自審問1166 誰扯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640 沒到時候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1153 南方造勢711 應付一下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61 禮制(第五更)220 大老爺們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487 夜半哭聲421 比賽逃跑5 興奮了454 夜深人靜148 報復893 耗誰?555 誰能想到500 沒得選擇1175 煎熬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951 誰的責任63 料事如神723 先啥再啥933 疑神疑鬼683 應對之策1183 大人要你侍寢137 敵明我暗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1121 鹽政之議1021 年底算賬了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1063 到底是誰?669 不謀而合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242985 從被動到主動412 冷血153 京觀1200 這真是簡直了!302 瀋陽的八卦980 黯然462 軍魂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900 又一單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50 蝴蝶效應之朝戰爆發99 劉王氏的勇氣812 江湖相遇893 耗誰?797 參觀(第三更)16 園嶠903 誰敢亂來!695 決斷901 嚴峻律法1333 爲自己正名1135 南洋局勢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529 火炮的改進412 冷血62 京師之亂1197 腰桿硬了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48 劉某99 劉王氏的勇氣514 旗來920 分析616 困惑613 高瞻遠矚454 夜深人靜936 奢侈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1281 哪位神醫434 煮酒論英雄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449 漢人的身份1009 出兵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