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年底算賬了

此時的大明忠烈堂中所供奉的忠烈,絕大部分都是在和建虜的戰鬥中犧牲的。范文程行刑後跪在忠烈堂前,合情合理。又或者,當他人看到大明忠烈堂前的明奸,再看看忠烈堂中所供奉的忠烈,在這種對比之下,應有更好的警示作用。

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崇禎皇帝纔有如此旨意。

他在說完之後,緩緩掃視過廣場上的密集人頭,又再大聲宣佈道:“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些奸賊,朕就交給你們了,記住,儘量讓更多的苦主有報仇的機會!”

聽到皇帝的宣判,范文程先是呆呆地看着地上猶如泥塑一般,過了一會,忽然之間又瘋狂地大喊起來:“成王敗寇,不外如是也!成王敗寇,哈哈,成王敗寇……”

死到臨頭,卻絲毫不知悔改,只是用成王敗寇來爲自己解釋。他卻不知道,哪怕在原本的歷史上,雖然他是“成王”了,幫助滿清奪得了天下,當了滿清的開國功臣。可歷史最終是公正的,“漢奸”一詞,牢牢地釘在他身上,遺臭萬世!

范文程邊上的範苟等人,卻又和他不同,一個個癱在地上,哪怕知道沒用,卻也本能地大聲求饒起來!只想着求取榮華富貴,最終卻得了個剮刑,雖事與願違卻罪有應得!

此後的典禮,則和以前的一樣。忙碌了一天,崇禎皇帝卻沒有休息,來到了文華殿內處理政務。主要是又一年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他這個皇帝親自拍板定論。

但這一次,有點意外的是,首輔溫體仁先一步出列,對崇禎皇帝奏道:“建虜已經日薄西山,實在無需陛下御駕親征。大明剛有中興之跡象,還請陛下以龍體安危爲重,以祖宗江山社稷爲重!”

御駕親征這種事情,和之前皇帝私下江南的危險程度,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沒有誰敢保證,打仗一定能贏!萬一有個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溫體仁的話剛說完,禮部尚書徐光啓也立刻出列奏道:“陛下之學識,淵博如海,正是引領我大明開拓新局面的大好時候。收復遼東,還請陛下明事之輕重!”

這一次,甚至連有膽大包天,口無遮攔之稱的薛國觀,也跟着一起勸諫道:“陛下,遼東有孫閣老在,有盧中丞在,收復遼東是遲早的事兒,還請陛下勿冒萬一之險!”

“陛下,當年土木堡之變,可是我大明之沉痛教訓,懇請陛下勿忘國恥!”其他臣子也跟着紛紛上奏。

“……”

崇禎皇帝面無表情地看着他們一個個地出列勸諫,也不說話,就讓他們都有機會說出來。

以他的經驗,自然能分辨清楚,那些人是真心實意地爲自己着想,爲大明着想,而哪些人是夾帶私心,言不由衷,只是不想讓自己再出京師,不想讓自己的威望更高。

等底下臣子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崇禎皇帝才冷冷地回答道:“君無戲言,卿等是什麼意思?讓朕失信于軍隊,失信於百姓?讓建虜嘲笑朕,讓百姓輕視朕?”

這一個個誅心地問話,讓文華殿內鴉雀無聲。沒有一個臣子敢接話,實在是皇帝玩起了先斬後奏的把戲,如果前兩年在京師城頭所說,可能時間久了有人忘記了,又或者當皇帝只是說說而已,也沒有當真。

可今日,在如此重大的場合,在那麼多人的面前,皇帝卻當衆再提御駕親征的事情。這種背景下,要讓皇帝自打嘴巴,收回成命,實在是有點困難。

溫體仁其實是有想到一個辦法,只要崇禎皇帝同意,就用拖字訣,一直拖着,倒也可以!

但是,他沒有說出口的機會,崇禎皇帝已經再次斬釘截鐵,再次表態道:“朕意已決,衆卿無需多言。卿等之事,便是做好份內之事,爲御駕親征做好萬全準備!”

說到這裡,他有和緩了點語氣說道:“朕之虎賁,卿等都見了。之前諸多大捷,都是朕在掌控!朕亦不自誇,收復遼東而已,等閒事也!”

這話一說出口,溫體仁便立刻想起了聊天羣。他自然是明白,皇帝所說都是真的!此時見崇禎皇帝其意已決,便轉移了話題奏道:“如若陛下一定要御駕親征,還請陛下安排監國之事!”

雖然崇禎皇帝的大兒子乃是嫡出,但如今只有五歲,因此,並沒有立太子。皇帝不在京師,特別是領兵出征,這種情況下,一般而言是要設監國的,這是穩重之舉。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有點頭疼。他沒想到御駕親征而已,竟然還牽扯到這麼多的事情。難道要自己現在立太子?呵呵,那這個太子豈不是很悲催!如今的自己,還只是二十一歲而已,回頭再加上成就值所獎勵的額外五十年壽命,估計太子的太子都沒了,自己還當着這個皇帝吧!現在要立太子的話,實在太早了一點!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斷然說道:“朕要不在京師,國事由首輔、司禮監掌印和皇后共同決斷,遇有重大之事,則由朕親自處理,不會有任何耽擱,無需另設監國。”

聽到這話,溫體仁不由得恍然。確實,當今大明皇帝和以前歷朝歷代的皇帝根本不一樣,他有聊天羣系統,很多事情不能再以老舊的經驗來衡量了。

對於能站在文華殿內的朝廷重臣來說,皇上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的能力,或者說擁有這樣能力的廠衛,是有所耳聞,甚至是親眼目睹的。雖然不如溫體仁這種在聊天羣系統裡的人更清楚,可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

可此時皇帝這番話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也非同小可。他們一下得到信息,似乎皇帝對嫡子並不是非常喜歡,否則的話,這個時候要立太子也是可以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的嫡子朱慈烺,在崇禎三年時便被封爲太子。只是在這個位面上,很悲劇地是,崇禎皇帝已經不是原來的崇禎皇帝,他忙於中興大明,壓根就沒有想過把剛出生的兒子封爲太子這樣的事情。

文華殿內的這次奏對,隨着首輔溫體仁改變立場,最終波瀾不驚地結束了。言歸正傳,由內閣牽頭,司禮監旁聽,開始了年終總結。

在崇禎五年這一年中,最爲重要的事情,是開海國策得以實施,在孫傳庭的鐵面冷血之下,海稅所得遠超隆慶開海等時期,這一年的海稅收入,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四百萬兩白銀之多。並且預計,在明年的時候,這開海的稅入將更多。

說起這件大事的時候,溫體仁的老臉上,滿是笑容。當年他在朝議上一鳴驚人,被皇上特旨特爲首輔,委以重任,都賴於他當時的語出驚人,幾項提議正中聖意。

而其中之一項提議,便是學前宋開海。在開海之事上,雖然是何喬遠提出,但他卻是首倡之功,併爲此保駕護航,可以說,功勞是不小的。如今稅賦的收入,已經證明了這項國策的正確性。大明朝廷有一項天大的財賦來源,卻又不增加百姓負擔,這份功績,必然爲後世人所稱頌!

其實,要說開海這事上,貢獻最大的,其實是崇禎皇帝本人。是他堅決貫徹開海國策,甚至親下江南,調查海貿一事;羣臣攻擊孫傳庭時,他一力護之,使得孫傳庭能放開手腳去做;海盜的猖獗,又是他通過聊天羣,甚至調動登萊水師南下,最終把海盜打得流竄南洋,還有紅夷,也一樣驅逐了出去!

甚至再往遠一點說,當崇禎皇帝穿越而來時,他就已經定下了必須開海禁的決心。爲此,收李芝奇、鄭芝龍等等,知人善用,把遠在山西的孫傳庭調去福建……

可以說,開海稅賦能有如此之多,全是崇禎皇帝的心血。但是,崇禎皇帝是老闆,這個功勞,他沒必要去和臣子爭的。最大的好處,就是他的,沒人能和他爭!

崇禎五年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以蓋州爲依託,奇襲海州,奪取鞍山驛堡,兵鋒威脅瀋陽門戶,遼東重鎮遼陽。在對建虜的戰略上,完全取得了主動。在這期間,建虜的東部蒙古聯盟瓦解,各部族紛紛投靠大明,成爲了大明軍事力量的一部分。其中科爾沁族更是給了建虜最後一擊,讓建虜空有一身戰力,卻一點都發揮不出來。

另外,原本耗資巨大的遼東戰場,在每戰必勝,每戰必有所得的情況下,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更有南洋海運而至的糧食,上下半年各一次的大規模運輸,也大大緩解了遼東的糧食問題。

在文華殿內諸位大明高官的口中,已在向皇上稟告遼東所佔之糧田,礦山,城池等等收穫。原有的遼東秩序已經被建虜糟蹋了個乾淨,如今的遼東,基本上是無主之物。朝廷光復遼東,所有的一切都能有朝廷來做主,這又將是朝廷的一筆巨大的收入。前線將士的血戰功勳,已經能用這些土地來賞賜,而不需要朝廷再額外多付出,從而又是大大減輕了朝廷壓力。

崇禎五年的第三件大事,便是衛所軍制的革新,聯動都察院的擴容和服舍違式的重申。這三項國策互相關聯,正是因爲服舍違式的重申,需要都察院的擴容來監督,而其人力可來自衛所軍制的軍戶。反過來,服舍違式的執行,使得那些大明有錢商人大大出血,祖制不可違,豪商背後的官吏也無話可說。

這方面的所得,並不完全以銀兩來衡量。其中一些用於童校,資助學童;一些用於鋪路修橋,造福地方;一些用於……不管是什麼方面,這些原本由朝廷負責,用百姓賦稅所得來做的事情,如今不用出一分錢而能成,可以說,此舉大大減輕了朝廷的壓力,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與這幾件大事比起來,其他事情就顯得影響小了些。可要是換成以前的話,照樣是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紙幣的發行,在前期信譽的累積之下,在朝廷財政實力的提高下,紙幣和庫存銀兩已經不是一比一的印製發行。在紙幣印製這個角度來說,紙幣終於實現扭虧爲盈了!雖然紙幣和庫存銀兩的比例其實還是很接近一,但至少已經盈利而百姓對此並沒有特別大的反響。

紙幣的價格,依舊是那麼堅挺。由以前大明寶鈔的例子在,這麼一對比之下,讓大明文官們常常覺得不可思議,想想卻又覺得理所當然。

與之對應的,還有大明建設銀行的盈利,主要來自於存貸款的息差以及異地提取的手續費,這一年已經達到了十萬兩之多。這其中,從廠衛調查上來的情況看,大明建設銀行的存在,大大促進了大明南北貨物的流通,越來越多的百姓得有機會去經商,去買賣,生活條件也得以改善。可以預計,在來年,這一塊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爲海貿的旺盛,必定也將帶動大明建設銀行的盈利。

可要說對大明的未來,最具有深刻影響的大事,其實還是蒸汽機的正式亮相,所帶來科技的傳播。從崇禎五年開始,東方的邏輯學不再需要從頭誕生,科技的傳播和進步,就從這一年開始。

這一年中,其實還有大事,比如劉懋在主持的水泥修路之事,目前還沒有顯出多大好處,可只要路修多了,大明的交通將會有一次飛躍,這個意義也是非常深遠的。

還有,經略洞吾,開始實質的藩王海外分封的長遠國策。不過這事目前還沒有廣而告之,甚至連文華殿內的這些大明高管們,也沒幾個人知道。

崇禎五年的總結,大概持續了兩天,纔算告一段落。這一年的收穫,讓大明君臣都可以用舒暢的心情來過個好年了。

然而,這都大年三十了,崇禎皇帝卻發現,似乎周皇后的心情很不好!

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123 又是一年428 實力980 黯然116 一個瘋子40 任重道遠1073 代善的怒喝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55 上頭有人心不慌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156 科技清吏司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8 皇帝發瘋427 推銷貨幣1047 你就繼續裝136 驚天內幕100 建虜的殺器1054 君父257 作繭自縛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361 報到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30 大侖山慘案40 任重道遠581 兩個皇帝都忙777 你來選985 從被動到主動143 要過年了307 中伏1029 趁機改土歸流615 破襲戰63359 老婆熱炕頭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90 你行你上977 返老還童21 大明有救了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520 爲了秦地百姓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305 補餉的困難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588 檢閱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3 山海關860 拜師(第四更)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90 死無對證954 實情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447 灌了什麼迷魂湯524 亂象109 一頭黑線377 圖謀吳襄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27 你們怕不怕952 內訌1091 折騰得好235 徐光啓的請求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410 死戰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26 亂了461 大陣勢收割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048 他隆王的蹤跡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7 皇帝發飆661 拐了拐25 國丈周奎1237 賠償906 遭遇(第四更)1186 大局已定523 老婆沒了(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16 園嶠1272 尿壺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178 爲了子孫後代1299 絕望580 恩威並施575 神采飛揚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307 中伏1317 震撼1186 大局已定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918 十分把握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04 施維拉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134 趁火打劫1289 喪家犬
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123 又是一年428 實力980 黯然116 一個瘋子40 任重道遠1073 代善的怒喝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55 上頭有人心不慌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156 科技清吏司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8 皇帝發瘋427 推銷貨幣1047 你就繼續裝136 驚天內幕100 建虜的殺器1054 君父257 作繭自縛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361 報到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30 大侖山慘案40 任重道遠581 兩個皇帝都忙777 你來選985 從被動到主動143 要過年了307 中伏1029 趁機改土歸流615 破襲戰63359 老婆熱炕頭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90 你行你上977 返老還童21 大明有救了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520 爲了秦地百姓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305 補餉的困難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588 檢閱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3 山海關860 拜師(第四更)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90 死無對證954 實情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447 灌了什麼迷魂湯524 亂象109 一頭黑線377 圖謀吳襄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27 你們怕不怕952 內訌1091 折騰得好235 徐光啓的請求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410 死戰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26 亂了461 大陣勢收割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048 他隆王的蹤跡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7 皇帝發飆661 拐了拐25 國丈周奎1237 賠償906 遭遇(第四更)1186 大局已定523 老婆沒了(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16 園嶠1272 尿壺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178 爲了子孫後代1299 絕望580 恩威並施575 神采飛揚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307 中伏1317 震撼1186 大局已定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918 十分把握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04 施維拉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134 趁火打劫1289 喪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