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鹽政之議

崇禎皇帝很欣慰,徐光啓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而不用過多講解、說服。自己要中興大明,爭霸全球,就離不開好的臣子。只有像溫體仁、徐光啓、盧象升他們這樣的臣子越來越多,自己的事情做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這麼想着,他就又微笑着吩咐徐光啓道:“徐卿,在官員考覈方面加入科學技術知識的內容,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規章制度,並公告天下,讓天下的官員能有章可依,在吏部形成制度一直執行下去。因此,卿當總結一份這樣的規章制度出來,遞給內閣公開討論,有足夠的共識後昭告天下!”

說到這裡,他想了下,又補充道:“內閣那邊,朕亦會提醒之,此事不會有人反對,只會是補充增益!”

崇禎皇帝相信,以自己的影響力,讓內閣、司禮監做到這點,沒有絲毫問題。而且說着這話的時候,他還想到了一點,就是驛站說書體系,以後也不能光講一些受大衆歡迎的俠之大者的小說,也得加上一些玄幻仙俠類的小說,開拓這古代百姓的腦洞,再講一些科幻類的有名小說,增加大明百姓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如此一來,相信科學技術知識會更容易被大明百姓所接受。

實在是儒學佔據華夏讀書人的腦子,已經太長時間了。要推廣科學技術知識,必然是挑戰四書五經在讀書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衝擊儒家的壟斷地位。而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用最大的能力去推動這個事情。

就這一瞬間,崇禎皇帝甚至還想到了,不能只用新發明來做示範。自己在應天府的那個徒弟,那個什麼熱氣球應該也快搞出來了。等過年之後,自己要過問一下,讓人能上得天,如此在江南士林中必然會有很大的震撼。

他這邊在想着,底下的徐光啓聽了他的話後,很是歡喜。知道這種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的做法,纔是長久之計,心中不由得暗贊:皇上,真乃高瞻遠矚也!

於是,他真心實意地躬身奏道:“微臣領旨!”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等徐光啓告退之後,這天色也已經暗下來了。冬日的白天就是這麼短,眨眼就會天黑,也罷,還有的事情,等明日再說了,反正離過年還有幾天。

然而此時,崇禎皇帝卻不知道,今天的事情,已經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京師,一時之間,引起了轟動。

消息靈通人士第一個傳播消息:“你們聽說了沒有?以前分給六部的股權,被皇上收回國庫了?”

“什麼,怎麼會這樣?這股權說分就分,說收就收,那我買的股份會不會被朝廷收回去啊?”有人聽到後就立刻擔憂了。

“你這是瞎擔心,你不知道麼?皇上之所以收回給六部的股權,是因爲皇上查明六部所得的股權分紅,全部進了部堂高官的口袋,被貪污了!你說這種情況發生,還能繼續把股權下放給六部衙門?而且當初六部衙門可是什麼都沒有付出,白得的股份,收回去有什麼稀奇的。你不一樣,你是付出了真金白銀的,股權就是屬於你的,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你擔心啥?”

聽到這樣的分析,那些有股權的百姓就放心了,不過他們也很好奇,就又打聽八卦。當他們得知貪污最嚴重的吏部被皇上整頓,吏部尚書、侍郎等高官全部被貶苦寒的遼東時,不由得一個個大聲叫好,罵上一句“活該!”

還有的百姓,在聽到消息後,很是敏感,立刻便猜測道:“皇上以後要把股權分紅的錢,拿出來給官員做獎勵,還要給吏員發放俸祿,這……這該不會就是皇上所說的給我們的大禮吧?”

到底是什麼大禮,這個話題一直牢牢地佔據年前百姓的話題中心。聽到這樣的猜測,有人感覺是,也有人感覺不是,一時之間,又很快從股權分紅這件事情上轉移開了注意力。

“對啊,皇上所說的大禮就應該是這個。你們想,官員有額外獎勵的錢,那他們是不是會少撈一點?爲了這個錢,他們是不是會有更多的想法去提高自己的政績?如此一來,他們治下的百姓會不會得到好處?對吧,十之八九,這就是皇上所說的大禮了!”

“本公子覺得也是,最簡單的一點,吏員全部轉爲官員,有朝廷所給的俸祿,這算是一份大禮了吧?高不高興,意不意外?有大禮的份量吧?”

“……”

聽到這方面言論多了,不同意見的人就少了些,但也還是有的。

“可皇上是說要給大明所有百姓一份大禮的,你們說得這個,最多是給官員和吏員大禮吧?普通百姓的呢?比如你,我?”

“對,我也是這麼想的。這間接的好處,應該不能歸於皇上給我們的大禮吧?一家上下,這幾天可是一直在嘮叨,過年收到皇上的大禮,要是知道只是這樣,那還不失望!”

“……”

可如果這不算大禮的話,京師的百姓,又想不出來,比這更大的大禮會是什麼?而且這也確實是年前幾天的事情,也附和皇上所說的給大家的過年禮物。慢慢地,京師百姓有點相信這就是皇上所說的大禮了。得到這個結論,有人失望,有人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也有人還是不相信。唯有官吏,特別是底層的那些,已經是開心了。

民間百姓對於皇上所說的大禮猜測,基本上都不靠譜。京師中也唯有首輔溫體仁一個,對於皇上當初宣佈的這個大禮,心中隱約有一些猜測。

次日一早,這眼看着要過年了,他收到皇帝的口諭,宣他覲見時,心中的第一個念頭,皇上該是要給那份大禮了!

如此想着,他心中也有點好奇,不知道那事怎麼會變成給所有百姓的大禮?

懷着這個想法,溫體仁匆匆前往文華殿覲見。

見禮完畢,他就看着御座上的崇禎皇帝,靜待下文。

果然,就見崇禎皇帝微笑着對他說道:“朕這次傳卿過來,就是爲了鹽政的事情。溫卿,且說來聽聽?”

溫體仁一聽,立刻便來了精神,他早就期待着這一天了。有關鹽政的資料,也都已經在他的腦海中。

在崇禎皇帝的話音剛落之後,就聽到溫體仁奏道:“陛下,前宋的鹽稅,每年均有一千多萬貫的收入。而我大明,萬曆年間,也就一百萬兩而已,如今這些年,經過整頓之後,最多也才只有兩百多萬兩鹽稅收入而已。此乃其一!”

“其二,前宋百姓數目遠低於我朝,據微臣覈查前宋資料,就算六千萬人口好了。可我大明,目前就已經差不多有這一倍了。這數字還不準確,那些隱戶等都無法估算在內。如此一來,按理來說,我朝百姓的用鹽量該有前宋的一倍以上纔對!”

崇禎皇帝沒有說話,就聽着溫體仁在那裡侃侃而談道:“其三,百姓所食用之鹽,零售價格,前宋大概每斤鹽五十文,而我大明朝,平均約是每斤三百文之多。這零售價格也是相差巨大。當然,在細節上,這價格可能略有出入,比如不同地方所產之食鹽價格會不同,不同時節所售之食鹽價格,也會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就是微臣剛纔所奏之數。”

說到這裡,溫體仁的臉上出現了一絲憤怒,大聲奏道:“如此,鹽之用量,我朝爲多;零售之價格,我朝爲高,可到頭來,鹽稅之收入,我朝卻遠低於前宋。微臣這幾年一直在抓這一塊,這鹽稅收入算是提高了一倍左右。可是,目前鹽稅的數目,卻還是遠低於前宋。此種弊端種種,懇請陛下賜下良策!”

一如他所說,他是真得盡力了。可是,這鹽稅的數目,他還是非常地不滿。卻再努力,卻往往是事倍功半,有點無力的感覺。之前時候,聽到崇禎皇帝說他有辦法,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鹽政問題,他就一直在期待着了。

因此,溫體仁在說完之後,兩眼炯炯有神,盯着御座上的皇帝期待着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這事。

他稟告的這些事情,崇禎皇帝其實早已知道。除了溫體仁之前有上過有關鹽政的奏章之外,還有廠衛這條渠道,他也能瞭解到所要的信息。而且,這還不是他所要求的,是錦衣衛原本就有這樣的職能,會打聽外面的菜米油鹽等價格的波動。

當崇禎皇帝聽完溫體仁的奏報之後,臉色略微有點嚴肅地點點頭道:“朕知道,絕大部分鹽稅並沒有收入國庫,而是流失了。這些錢,是進了各級地方官吏,還有鹽商和私鹽販子的口袋。如果想在原本的鹽政上修修改改,那只是腳痛治腳,腰疼治藥,都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之道!”

溫體仁聽得極爲專注,崇禎皇帝剛纔所說,切中要害,讓他不由得微微點頭。現在的他,就想知道怎麼來治本?

崇禎皇帝自然不會捉弄他的股肱之臣,並沒有吊他胃口,認真地說道:“朕以爲,治本之法,就是把一直沿用下來的鹽政徹底拋掉,轉而實施新的鹽政!”

一聽這話,溫體仁不由得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陛下,此事得慎重,慎重啊!”

鹽政乃是國之根本,皇上這一張口,就是要徹底拋開,這動靜實在太大,讓他連忙出言提醒之。不過與此同時,他也很是好奇,要是以前的鹽政體系徹底拋開的話,那用什麼新的形式來代替呢?

崇禎皇帝見他這樣子,不由得笑着說道:“朕其實已經是慎重了。要不,這鹽政也不會拖到今日纔來說!”

說笑了一下後,他不等溫體仁說話,就又接着說道:“之前時候,鹽政確實是不能輕易去動,畢竟朝廷財賦收入,有一大半全部來自鹽稅。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朝廷沒法承受鹽稅大幅波動的後果。”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道:“不過今年朝廷的稅賦收入已經出來了,鹽稅所佔國庫收入的比重已經遠遠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就算有大幅波動,哪怕明年是一分不得,朝廷也不會太過難!”

溫體仁聽得又是微微點頭,心中則很是感慨。

雖然說起來,朝廷財賦收入這個,是自己這個首輔在一力推行新政,稅收纔有了這麼大的增長。可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部分賺大錢的新政,都是出自於皇帝。自己這個首輔,只是執行而已。

虧了有英明的皇上,財賦收入纔有如此之大地增長。

御座上的崇禎皇帝,卻沒有去管他在想什麼,繼續說着剛纔的話題道:“另外一點,朕御駕親征,收復了遼東,滅掉了建虜,擴大了大明版圖,整個北方,對大明來說再無大的戰事。朝廷的精力,關注的重點,也能騰出許多來了。”

這個話,另外還有一個言外之意,也就是皇上的威望,朝廷的威望,經過這一系列事情,也已經達到了多年以來的頂峰。而且這個威望,還不是天啓朝時候靠廠衛的威嚇得來的,具有更大的震懾力!

聽皇上這麼說,溫體仁不斷地點頭。如此看來,皇上其實對於鹽政的革新,是非常之慎重的。他一直在悄悄地佈局,就等着如今這大勢已成之時,才亮劍鹽政這塊!

想到這裡,溫體仁躬身奏道:“陛下,是臣過濾了!這鹽政如何替之以新法,還請陛下示下!”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道:“其實,朕所想之新的鹽政,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把鹽政由官府管制的這塊廢除掉,也不再劃分區域,食言的買賣,歸於正常商事……”

一聽這話,溫體仁不由得大吃一驚,他是萬萬沒想到,皇上所說新的鹽政,竟然是這麼胡鬧,這怎麼可以!

焦慮之下,以至於皇帝的話還沒說完,溫體仁便焦急地打斷道:“陛下,萬萬不可,食鹽自古以來,皆是官賣的啊!”

1211 又見廷杖534 皇上就是皇上614 怎麼和我鬥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34 氣勢(第三更)533 寶刀屠龍675 比試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336 天使到945 運籌帷幄1219 天上掉餡餅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1272 尿壺1163 劉香爲說客327 鬼畫符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1275 絕子絕孫895 服舍違式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056 天大的好消息1311 舉國之力應對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253 悔之晚矣89 發號施令67 冒死彈劾1295 豪格和天皇1010 木邦1111 大明發力1034 天下譁然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98 此乃何物837 精忠報國15 再加人809 交鋒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35 你們想多了1220 曬就一個字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493 回(第三更)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331 輿論要掌控42 國庫充盈676 要錘子幹啥1169 錢家319 盧象升凱旋115 神秘謀士472 豪格很冤枉706 兩把大鉗子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949 又吐血啦622 復社1228 代天行罰191 特種部隊553 迂迴輿論511 今非昔比780 出戰1105 超時代之坑708 人心之策772 吟詩作賦930 散夥1241 榨131 豈會言而無信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793 祭奠552 大明必將中興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299 阿敏佈局555 誰能想到1163 劉香爲說客890 鄉長童校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1031 皇上要看錄像1228 代天行罰697 水師安排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021 年底算賬了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626 同袍的含義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1104 專家會議1107 蒸汽船710 原來是這樣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502 密謀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228 代天行罰170 茶話會258 新軍強軍之說76 昌黎做得很好1098 好大的手筆1282 聯名上書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808 老子天下第一
1211 又見廷杖534 皇上就是皇上614 怎麼和我鬥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34 氣勢(第三更)533 寶刀屠龍675 比試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336 天使到945 運籌帷幄1219 天上掉餡餅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1272 尿壺1163 劉香爲說客327 鬼畫符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1275 絕子絕孫895 服舍違式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056 天大的好消息1311 舉國之力應對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253 悔之晚矣89 發號施令67 冒死彈劾1295 豪格和天皇1010 木邦1111 大明發力1034 天下譁然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98 此乃何物837 精忠報國15 再加人809 交鋒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35 你們想多了1220 曬就一個字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493 回(第三更)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331 輿論要掌控42 國庫充盈676 要錘子幹啥1169 錢家319 盧象升凱旋115 神秘謀士472 豪格很冤枉706 兩把大鉗子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949 又吐血啦622 復社1228 代天行罰191 特種部隊553 迂迴輿論511 今非昔比780 出戰1105 超時代之坑708 人心之策772 吟詩作賦930 散夥1241 榨131 豈會言而無信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793 祭奠552 大明必將中興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299 阿敏佈局555 誰能想到1163 劉香爲說客890 鄉長童校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1031 皇上要看錄像1228 代天行罰697 水師安排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021 年底算賬了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626 同袍的含義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1104 專家會議1107 蒸汽船710 原來是這樣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502 密謀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228 代天行罰170 茶話會258 新軍強軍之說76 昌黎做得很好1098 好大的手筆1282 聯名上書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808 老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