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

“……”劉興治一聽,臉上帶笑,正待回答時,反應過來是什麼問題,頓時張大了嘴,楞在了那裡。

“……”其他將領聽見,彷彿聽見了最不可思議的事,要不是這話出自中丞大人之口,他們非得立刻嘲笑一頓不可。

畢竟他們算是很瞭解劉興祚兄弟的,就憑他們從建虜那邊投靠過來的背景,連最初賞識他們的袁可立都辭官回家,朝中再無別人,這都能當上錦衣衛指揮使,那在場的所有人,都能當了!

那……那現在是什麼個情況?

見到他們的反應,盧象升稍微一楞,隨即明白過來,怕是劉興祚並沒有專門告知這邊。

稍微一想,他也明白了劉興祚的心思,便微笑說道:“劉指揮使一心爲國,你也不能給你哥丟臉了。”

說到這裡,他臉色又稍微嚴肅了一些道:“如若不聽軍令,敢有違法亂紀的,就算你哥是錦衣衛指揮使,本官也絕不會留情的。”

說完之後,他便不再逗留,大步走了。

自始至終,劉興治等將領,就一直楞在那裡,一直回不過神來。如花,也就是魏木蘭看了,知道他們還是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便走過去微笑着說道:“我們指揮使大人,原本是東江副將,皇上在上月剛提拔的,不會有錯!”

說完之後,她跟着盧象升之後走了。

“……”原本那些將領快要回過神來了,被她這麼一說,頓時又愣住了。

什麼狀況,這個錦衣衛總旗竟然是個女得?這……這啥情況,難道是聽錯了?

魏木蘭在離京時,已被提拔爲總旗,手下有五名錦衣衛校尉跟隨,護衛她的安全。之前就站在盧象升的身邊,這些將領雖然有看到,最多是以爲“他”長得秀氣、好看而已。沒想到這一開口,他們就立刻聽出來了,這絕對是個娘們!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些將領想着,便對劉興祚突然成爲錦衣衛指揮使一事,多少也有些接受了。

想到這裡,這些將領看着驚喜交加的劉興治,不由得百感交集,特別是原本衆將之首的陳繼盛,感覺更是強烈。就感覺,這世道變化怎麼就那麼快呢!

作爲登萊巡撫的盧象升,纔不會管這些將領是個什麼想法,立刻着手整頓軍務,在派人查探朝鮮建虜的軍情之外,開始整編東江所部,挑選精銳組成新的東江主力,其他的淘汰出來從事生產生活。

這期間,他又再次讓所有東江人吃驚了。不但他的親衛營,甚至他自己本人,都和新組建軍隊一起吃住。士卒吃什麼,他就吃什麼,士卒住哪裡,他也住那裡,完全和新軍在一起。

他可是一名文官,還是登萊巡撫那麼高的高官!他竟然能這麼做,一下讓所有人敬佩不已。

每個人看到盧象升的身影時,眼神中就充滿了崇敬!雖然如今盧象升還沒帶他們上過戰場,可他們已經非常信任他了,心中無形中把盧象升和他們曾經的主心骨毛大帥做比較,他們發現,似乎他們更願意選擇在盧象升手下做事。

就只是短短兩天的時間,盧象升以身作則,一下就抓住了東江的軍心民心。不管那些將領是個什麼心思,都已不重要了,這東江鎮,盧象升不管是在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已絕對掌握了。

當然了,作爲通訊員,魏木蘭自然會把看到的一切,簡略地在聊天羣中做彙報。言辭之間,也甚是敬佩盧象升。

崇禎皇帝見到後,不由得對盧象升也很是佩服。這,或者就是盧象升能帶出明末強軍天雄軍的原因吧!他的個人魅力,在明末將領中,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不管怎麼樣,盧象升纔到東江那邊,就要面對朝鮮那邊複雜的局面,崇禎皇帝想着,便聯繫了劉王氏,讓她傳旨給孫承宗,要求孫承宗虛張聲勢,鬧出一些動靜,吸引建虜的注意力。

另外一點,就是要求孫承宗如果有機會,就派兵去草原,嚴厲打擊那些曾入侵過京畿之地的蒙古諸部,讓他們付出代價!

下完這些旨意之後,崇禎皇帝的注意力,便集中在水泥公司的股份拍賣上了。

在京師,仍至在這個時代,像這樣的事情,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事。原本崇禎皇帝還擔心反應不夠熱烈,看是否要找點託。不過他在第二天聽到京師百姓的反應後,便放心了。

這其中,水泥的示範作用很重要,至少在京師這邊,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皇親勳貴,或文武百官,都已認識到水泥的好處。加上水泥又是皇帝發明出來的,皇帝都說好的東西,就自帶了高大上的光環,自然就更受歡迎了。

崇禎皇帝正在想着,忽然聽到腦海中傳來了系統的聲音。

“叮,系統檢測到,戶部庫房已存有2000萬兩白銀,請宿主確認主線任務之二是否結束?”

“系統,不確認,再等等!”崇禎皇帝一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這些銀子還只是查抄宣府那邊晉商所得的,山西其他地方查抄的銀子也馬上到京師,還有蘇州那邊的銀子也在路上,要確認任務完成還早呢!

更爲關鍵的是,他還有一個翻雲覆雨的手段未用。他的目標,就是要這個任務達到卓越,如今成就值有231432,已經達到卓越的要求,就等着銀子到位,好把聊天羣系統進行個性化處理。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水泥股份拍賣之時。十萬原始股,有百分之四十九的份額拿出來,也就是49000股,看似好多,但京師百萬人口,連一人一股都做不到,更何況多少皇親勳貴、文臣武將都不可能只滿足於購買一股,雖然知道互相競爭會擡高每股價格,可也不能不搶啊!

這次的拍賣會,是由戶部派人主持,其他所有衙門都有人到場監督。畢竟這次拍賣價格的高低,決定了他們手中所持有股份價值的高低,事關每個人的利益。

412 冷血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019 閱兵222 糧食危機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563 捷報(第三更)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201 按釘子1090 怎麼辦?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511 今非昔比172 主線任務之二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40 等着攤牌630 趁火打劫501 會師488 這是我二叔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63 料事如神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1130 大侖山慘案191 特種部隊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498 時機很重要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495 廢除八王議政634 無恥80 奉旨逛怡紅院944 致命出擊1263 教育司417 一個字亂25 國丈周奎1063 到底是誰?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765 無用功(第四更)714 這可怎麼辦啊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347 保德州陷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512 大明劉家將1231 還要中心開花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908 皇太極的轉變602 定位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1090 怎麼辦?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896 人心1078 四面楚歌849 暴露的風險941 恐慌(第五更)535 奴酋有動作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107 蒸汽船1278 揚州瘦馬239 白杆軍到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1335 希望在西邊348 皇太極的圖謀1135 南洋局勢355 買命錢(第三更)220 大老爺們630 趁火打劫1176 對比286 人才緊缺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609 搶糧1150 處置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50 沒防備945 運籌帷幄366 攘外必先安內262 可惜了白杆軍868 爲了房子356 新的水師713 入不敷出1060 有坑77 有種留下廟名809 交鋒661 拐了拐672 有了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95 豪格和天皇184 人手不足1288 迴歸390 孫傳庭拍照第二個單章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
412 冷血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019 閱兵222 糧食危機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563 捷報(第三更)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201 按釘子1090 怎麼辦?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511 今非昔比172 主線任務之二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40 等着攤牌630 趁火打劫501 會師488 這是我二叔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63 料事如神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1130 大侖山慘案191 特種部隊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498 時機很重要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495 廢除八王議政634 無恥80 奉旨逛怡紅院944 致命出擊1263 教育司417 一個字亂25 國丈周奎1063 到底是誰?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765 無用功(第四更)714 這可怎麼辦啊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347 保德州陷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512 大明劉家將1231 還要中心開花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908 皇太極的轉變602 定位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1090 怎麼辦?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896 人心1078 四面楚歌849 暴露的風險941 恐慌(第五更)535 奴酋有動作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107 蒸汽船1278 揚州瘦馬239 白杆軍到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1335 希望在西邊348 皇太極的圖謀1135 南洋局勢355 買命錢(第三更)220 大老爺們630 趁火打劫1176 對比286 人才緊缺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609 搶糧1150 處置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50 沒防備945 運籌帷幄366 攘外必先安內262 可惜了白杆軍868 爲了房子356 新的水師713 入不敷出1060 有坑77 有種留下廟名809 交鋒661 拐了拐672 有了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95 豪格和天皇184 人手不足1288 迴歸390 孫傳庭拍照第二個單章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