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4 猜對了

“如此,多謝了!”那書生回了一聲,而後轉身走了。

他的書童也有樣學樣,跟着一禮。可能是揹着的東西比較多,也可能是走得時間比較久,一躬身的時候,那揹着的包突然散落,裡面的東西頓時就掉了出來。

已經轉身的書生聽到動靜,轉頭一看,連忙蹲下來撿。那個書童也慌忙去撿,他們的動作神態,一看就很寶貝掉出來的東西。

崇禎皇帝看得清楚,原來他們掉得是一本本的書籍。讓他有點意外的是,他看到了書名,這些書的作者,還是自己-這是一套科學技術知識的叢書。

這一下,崇禎皇帝不由得對這書生很是有了好感,特別是剛剛經過酒樓那邊的事情之後,一對比之下,更是覺得眼前這位書生的不同。

於是,他一揮手道:“愣着幹什麼,還不上去幫忙!”

離得最近的兩名錦衣衛校尉一聽,立刻跳下馬去幫忙。

不過此時,那主僕兩人已經撿得差不多了,拍去泥土,很鄭重地重新背好。那名書童甚至還再三保證道:“老爺,我不是故意的,下次一定不會把書掉了!”

那書生點點頭,似乎想起什麼,又緊了緊自己身上的那個包裹,而後纔回過神來,面對崇禎皇帝重新一禮道:“多謝這位公子的好意。”

道謝之後,感覺又少點什麼?便看着崇禎皇帝又解釋一句道:“我平生就好讀書,這次出門,又收集了不少好書,可能走得路長了一點,沒包好就散了。”

“呵呵,沒事!”崇禎皇帝聽了,笑着回了一句,而後他又有點好奇,正想問時,感覺居高臨下地,似乎有點不禮貌,畢竟自己眼下是微服私訪,就跳下馬,隨手把繮繩丟給了方正化,而後問道:“剛纔我好像看到你那書童包裡的書,似乎是朝廷在推廣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叢書,這也是好書?”

一聽這話,原本還笑呵呵相處着的書生,笑容便沒了,不過基於禮貌,還是淡淡地回答道:“萬事萬物,皆有好壞兩面。刀槍能殺敵,也能殺人。對於宋某人來說,這套書籍,讓宋某人耳目一新。這和宋某人走遍天下所見所聞,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這套書籍,對於宋某人來說,就是一套好書!“

說完之後,便拱手一禮道:“告辭!”

看着老爺轉身離去,書童看到崇禎皇帝他們的臉上,神情似乎有點奇怪,頓時就誤會了,於是,他連忙解釋一道:“我家老爺可沒騙人,去過的地方多了去了,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什麼都會記下來,你看我老爺揹着的,那就是……”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他主人打斷了,很顯然,不是很喜歡讓書童說他的事情。

看着主僕兩人的背影,田貴妃抿嘴一笑道:“老爺,這位書生怕是把您當酸儒那樣食古不化的人了!”

崇禎皇帝聽了也是一笑道:“好像是。其實說起來,也是我說話的方式讓他誤會了。難得見到這樣的一個讀書人,我猜猜,這個書生四十來歲左右,好學不倦,能把科學技術知識叢書當寶,姓宋,我大概猜到是什麼人了!”

“什麼?”海貴妃一聽,當即就驚訝了,“老爺認識?”

按理來說,這不可能。皇上認識的人,基本上都是王公大臣,再不濟,也是軍中將領。但看這個書生,似乎不可能和皇帝有交集啊!

田貴妃也不信,可以說,她是和皇上相處時間最久的了。上一次皇上微服下江南,她都是形影不離地陪同着的。想了一會,根本想不起來,就對崇禎皇帝說道:“老爺要給個提示看看,說不定我也能猜出來!”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笑道:“你要是能猜出來,今晚我加更!“

“什麼,真的?”海蘭珠和田貴妃一聽,不由得都喜出望外。

微服南下之後,沒有了宮中的約束,他們兩個都喜歡聽皇帝給她們講故事。是一個有關仙俠的長篇故事,她們兩人對於那個主人公最終是和自己愛慕的天才師姐在一起,還是和魔教那個聖女在一起很是操心。可偏偏,皇上每天只講兩章,這就吊她們胃口了。她們生怕皇上等回宮還沒講完,那這個故事就很可能會不知道結局的。

“老爺,快點提示,快點提示!”田貴妃立刻拉着皇帝的手催道。

方正化和劉興祚等人看到皇帝貴妃的心情都不錯,雖然他們也好奇皇上是否真知道那書生是什麼人,可終歸是要給皇帝貴妃留出空間,便散了開去。

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崇禎皇帝的心情也很好,看着前面主僕兩人的背影,他便笑着說道:“我猜這個姓宋的書生,應該是個舉人,嗯,多次進京趕考,但都落榜了。因此便轉移了興趣,喜歡匠人之活!”

成就值消耗多了,改善記憶的效果也有點明顯,後世的不少東西都能清晰地回想起來。

Wωω★ ttκΛ n★ c○

聽到皇上的提議,田貴妃還是一頭霧水,還想再要提示,崇禎皇帝不由得笑着搖頭道:“看來愛妃雖然聰明伶俐,可終歸是不如網友,這都猜不出來,那就算了,我知道的,也就這麼多消息而已。”

忘憂?玩友?到底是什麼?這一次,不止田貴妃,其他人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皇上說得是什麼。

不過這些都沒關係,田貴妃還是最終施展撒嬌大法,最終結果變成,如果崇禎皇帝猜對了,那今晚還是有加更。

得到這個結論,他們的腳步便快了不少,慢慢地趕上前面走着的主僕兩人。

這個時候,離得那處莊園也有點近了。邊上的田地裡,有人在幹活。看到他們過去,就向他們走了過來。

“前面那書生,站住!”海蘭珠忙着大叫心急一些,還沒走到,便開口喊了。

那主僕兩人聽到聲音,便站住腳步,稍微帶着一點詫異地轉頭看過來:“不知有何事指教?”

海蘭珠崇拜看了崇禎皇帝一眼,只見他帶着微笑,便轉頭神氣道:“我家老爺想猜下你是誰個,看是猜對了還是錯了!”

“……”那主僕兩人一聽,不由得相對無語,他們沒想到,竟然是這事把他們叫住了。

不過,那書生也有點好奇,不由得看向崇禎皇帝,稍微帶着一點詫異問道:“公子認識宋某?”

崇禎皇帝走到他的面前,再次上下看了他一眼,微笑着說道:“要是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是江西人,姓宋,名應星,字長庚,是個舉人,對麼?”

聽到這問話,海蘭珠眼珠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書生,心中暗暗念道:“猜對了,猜對了……”

甚至連耳朵尖的方正化和劉興祚幾人,也都看着那書生,想要知道皇上是否猜對了。

那主僕兩人聽到崇禎皇帝的這話,頓時都大吃一驚。兩人互相看看,而後那書生重新抱拳一禮道:“不知公子如何稱呼,緣何認識宋某?”

“啊,哈哈哈哈……猜對了,猜對了!”海蘭珠一聽,頓時大喜,當即跳起來說道。

田貴妃也是開心,笑着對崇禎皇帝道:“老爺可不許耍賴,記着加更!”

她們兩人的這個舉動,又把宋應星主僕兩人給唬住了,這是什麼情況?

崇禎皇帝見自己果然猜對了,心情也是不錯,先笑着答應自己妃子之後,便對宋應星道:“看來是真沒猜錯,久仰大名!“

他也沒說謊,宋應星這個名字,比起這個時代的那些政治人物,在後世遠不如他來得有名,確實是大名鼎鼎的。其原因,就因爲宋應星所寫的一本書《天工開物》。

說起這本書,其實也算是中國時代的悲哀。《天工開物》剛面世時,就在明末的社會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方以智就曾在他寫的《物理小識》中引用過這本書上的內容。

可滿清入關之後,覺得這本書有礙於他們的統治,最終被滿清銷燬。而後世中國人在偶然的機會,纔在倭國發現了這本書。更讓人意外的是,其實這本書一直風靡世界,在英國,俄國,德國,日本,法國等等都有翻譯過去的版本,唯獨中國國內,因爲滿清三百年的統治而被禁絕了。

當然了,這算是另外一個位面的事情了,至少在這個位面,是不可能發生了。

那書童聽到崇禎皇帝的話,不由得很是自豪,揹着那麼多書而微微有點彎了的腰,也一下直了起來,略微帶着一點得意搶先說道:“那是,我家老爺還是舉人功名,走出去,誰不知道,都搶着招待我家老爺的……”

聽到他自誇,宋應星微微有點臉紅。對於普通人來說,他這個舉人的身份,確實有用處。但是,眼前這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舉人身份,在他們眼裡,怕是稀鬆平常。

因此,他當即打斷自家書童的話道:“休得囉嗦!”

而後,他轉回頭,看着崇禎皇帝,態度認真了不少,抱拳誠懇地問道:“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之前的時候,他確實如同田貴妃所言,誤認爲崇禎皇帝是很排斥科學技術知識的那些人,因此並不想多說什麼。但人家追了上來,態度很好,不但說出了自己的來歷,還久仰大名。這種情況下,禮尚往來,他也是態度誠懇了。

問話的同時,他也觀察到了,確實如他所想,這位公子的隨從和女人似乎對於舉人並不感冒,沒有一點異樣。

“我姓朱名由檢。”崇禎皇帝聽了,便如實相告道。

宋應星聽了,稍微一愣,隨後確認道:“可是祝福之祝?”

他是千想萬想,也不可能想到,這個朱由檢確實就是朱由檢,也幸虧是中文字同音的太多了,加上有口音區別,倒也能讓他聯想很多。

邊上的書童其實也看到了對方那些隨從的反應,不由得有點忿忿不平。自家老爺以前走訪各地的時候,只要報出舉人的身份,那家不是熱烈相迎。可這些人倒好,竟然無動於衷。

這麼想着,他心中就有點氣,聽到崇禎皇帝的介紹,便插嘴問道:“敢問公子是何功名?”

他這話問出去,倒是讓崇禎皇帝楞了下,自己是什麼功名?這好像好難回答,也不知道皇帝這個,算不算是功名?

其他人也被這個書童問得一愣,隨後一個個都看着皇上,很明顯,能看出來,臉上憋着笑容。

“不要多嘴!”宋應星一見,有點誤會了,以爲是個世家子弟,自己並無功名,被自家書童問得有點難堪,便訓斥了一句,而後帶着歉意對崇禎皇帝說道,“這書童陪伴我多年,也一直陪着走遍大明,多出入微末,禮節方面教少了點,還請公子海涵!”

崇禎皇帝又不是真沒功名,或者確實真沒功名,但他並不介意這些,因此便笑着搖頭道:“無妨無妨!”

正在這個時候,從農田上過來的幾名農夫已經走近他們,就站在田間道路的中間,爲首那人對他們說道:“這邊過去是私人地方,諸位請回吧!”

很顯然,這些農夫是把他們當作遊玩踏青的人了。

聽到這話,一名錦衣衛校尉便想上前去說明。但書童剛被訓斥了一番,心中有點鬱悶。此時見到,便想挽回臉面,就搶先一步過去道:“我家老爺乃是舉人,聽說這邊住着徐正明徐師傅,特意過來拜訪一二,還請這位大哥前去通報一二。”

以前的時候,只要報出這名,不管什麼作坊,都會歡迎的。

可沒想到,這一次,這幾名農夫卻還是一臉淡然,爲首那人說道:“管你是不是舉人,徐師傅不見外人,請回吧!”

聽到這話,連宋應星都急了。他慕名而來,又怎麼可能甘心就這樣回去了。

他正待上前再說時,就見崇禎皇帝笑着攔了下他,而後親自對他農夫說道:“去告訴徐正明,就說他師傅來了!”

一聽到這話,除了崇禎皇帝帶來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聽得楞住了。

你們真是太有才了,竟然能猜出來,下次不敢打這種賭了。晚上會加更!

112 勝利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1274 天皇呢?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97 指天爲誓908 皇太極的轉變646 殺虜(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904 冷麪閻王1102 監軍問題149 再薦輔臣913 期待討價還價66 蘇鬆重賦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325 都是垃圾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01 知易行難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1021 年底算賬了732 急智794 一點點的改變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320 新軍成軍258 新軍強軍之說254 頭疼1197 腰桿硬了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1324 風雨欲來233 範永鬥拜年228 互懟(第三更)331 輿論要掌控746 擾亂軍心303 求助鄉紳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805 弄巧成拙176 京營初整頓1162 沒關係982 兩個吐血1135 南洋局勢511 今非昔比1105 超時代之坑692 明國要報大腿26 通州亂局671 救救我(第三更)472 豪格很冤枉527 腦袋擔保100 建虜的殺器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335 希望在西邊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94 出動1215 儀仗出巡732 急智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796 遠交近攻1001 沙俄東侵1185 搞什麼鬼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698 強調562 文武之辯623 壓力有點大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43 一起用膳1099 土司之議867 鄉約(第三更)159 廢祖制240仇深似海1178 爲了子孫後代147 永平陷落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617 後會有期60 沉迷女色1076 皇太極的死法20 皇太極你好陰險1048 他隆王的蹤跡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423 臨時有變1010 木邦471 嚇死了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740 萬人敵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951 誰的責任737 支援(第四更)182 晉商會議1155 願望成真(加更)126 國與國的關係555 誰能想到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1 我是崇禎669 不謀而合646 殺虜(第三更)653 會盟(第五更)
112 勝利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1274 天皇呢?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97 指天爲誓908 皇太極的轉變646 殺虜(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904 冷麪閻王1102 監軍問題149 再薦輔臣913 期待討價還價66 蘇鬆重賦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325 都是垃圾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01 知易行難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1021 年底算賬了732 急智794 一點點的改變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320 新軍成軍258 新軍強軍之說254 頭疼1197 腰桿硬了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1324 風雨欲來233 範永鬥拜年228 互懟(第三更)331 輿論要掌控746 擾亂軍心303 求助鄉紳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805 弄巧成拙176 京營初整頓1162 沒關係982 兩個吐血1135 南洋局勢511 今非昔比1105 超時代之坑692 明國要報大腿26 通州亂局671 救救我(第三更)472 豪格很冤枉527 腦袋擔保100 建虜的殺器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335 希望在西邊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94 出動1215 儀仗出巡732 急智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796 遠交近攻1001 沙俄東侵1185 搞什麼鬼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698 強調562 文武之辯623 壓力有點大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43 一起用膳1099 土司之議867 鄉約(第三更)159 廢祖制240仇深似海1178 爲了子孫後代147 永平陷落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617 後會有期60 沉迷女色1076 皇太極的死法20 皇太極你好陰險1048 他隆王的蹤跡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423 臨時有變1010 木邦471 嚇死了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740 萬人敵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951 誰的責任737 支援(第四更)182 晉商會議1155 願望成真(加更)126 國與國的關係555 誰能想到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1 我是崇禎669 不謀而合646 殺虜(第三更)653 會盟(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