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

很快,崇禎皇帝就收到了南洋水師的稟告,有關從西夷俘虜口中得到的消息。

第一個,是弄清了這些西夷來自哪裡,有什麼目的?

第二個,是來的航線如何,沿途有那些情況?

對於這第二個,剛好能讓他大概瞭解了之前想要搞清楚的事情。就是印度半島尖尖上的情況。崇禎皇帝獲悉,那尖尖角上的部分,並不是莫臥兒帝國的領土,而是被葡萄牙人殖民的果阿,還有那獅子國,也就是後世的斯里蘭卡,上面也有葡萄牙人,不過當地土著並沒有被征服,還一直在打仗。

在原本的歷史上,雙方會一直僵持,最終葡萄牙人被荷蘭人幹掉,而後荷蘭人又被英國佬幹掉,最終獅子國成爲了英國的殖民地。

崇禎皇帝初步瞭解了情況,卻有點迷惑了。按理來說,葡萄牙人在南洋這邊的勢力被驅逐,多少總有一點反應吧?比如派兵過來看看?這都過去多少時候了,竟然壓根沒派人。

看着世界地圖,看着獅子國和果阿的地方,考慮良久,他忽然又有點明悟。

以前在大明沿海的時候,葡萄牙人受到荷蘭人的壓迫,自己卻無力反抗。到了後來,大明沿海鬧得最歡騰的是荷蘭人,而不是最早跑來的葡萄牙人。

另外,在馬六甲海峽,按照之前瞭解到的情況,淡馬錫也是葡萄牙人佔領的,但是,他們一直和當地的土著打仗,並不能征服之。荷蘭人又跑了過來,在巴達維亞開始建城。但是就算這樣,這南洋的情況依舊是這樣,並無任何援兵。

如今加上獅子國這邊,崇禎皇帝大概得到了一點結論,那就是葡萄牙真得已經不行了,至少已經無力向遠東大量派出兵力。否則的話,也不可能任由荷蘭人囂張。更不會和土著一直打個不停,早就增派援軍征服淡馬錫和獅子國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葡萄牙人已經完全不管那樣這邊,他們只想經營好國阿和獅子國而已。除非哪一天,葡萄牙人能征服獅子國,完全控制這個地方後有餘力的,纔可能繼續往東擴張吧?

想了會這個事情,崇禎皇帝暫時不去想了,反正已經派出了錦衣衛,等進一步的詳細消息傳來再說吧。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不由得又看了一眼世界地圖的倭國部分。馬上就是寒冬了,一般來說,這個時候都是躲在屋子裡造人過冬了。不過,這一個冬天,滿清餘孽卻沒有消停,而是繼續在發動攻勢。

想想也是,遼東可比倭國的本州要冷多了。就目前倭國本州的這點冷,對於滿清餘孽來說,還真不算什麼。也不知道德川家光派人刺殺了阿濟格,引來了滿清餘孽的瘋狂報復,沒完沒了地,是不是會後悔?

繼續鬧騰吧,德川家光的家底還沒有敗光,最好明年能來個決戰,自己就可以伸手摘桃子了。崇禎皇帝想着,便退出了聊天羣。

而此時,一如他所想的德川家光,正在將軍府裡大發雷霆。沒辦法,每天都收到壞消息,說建虜屠了哪裡,殺了多少人,搶了多少東西。之前聽到宮本武藏回報說殺了建虜一個親王的喜悅,早已蕩然無存。甚至他已經懷疑,宮本武藏這是沒有殺掉關鍵人物,是殺錯了奴酋,才引來了這麼瘋狂的報復。要知道去年入冬的時候,那些建虜可都是乖乖地休養生息,那會像今年這樣反常!

爲此,宮本武藏又被他叫了去,一頓罵之後,指定他要刺殺多爾袞或者豪格。這個入冬的瘋狂,最主要的就是這兩人。想想也是,一個是建虜的皇帝,一個是建虜的皇太侄,沒有能耐肯定不會坐這個位置的。

該發泄地發泄之後,德川家光也沒有喪失理智,盯着敵我勢力地圖又琢磨了起來。

從目前收到的戰況消息看,本州南邊估計都要淪陷了。派出的主力跟着建虜的跑不現實,那些建虜的主力,大部分是騎兵,來去的速度太快了。如今之計,唯有收縮兵力,依託地勢進行防禦,穩住陣腳再說了。

這麼想着,德川家光便決定把主力收縮到名古屋、靜岡等地進行防禦。南邊的亂象,一定不能蔓延到江戶這邊來,這是底線。

於是,他立刻按照這個想法召開會議,商討之後傳下命令,進行部署。

德川家光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本州中部這裡,有一條飛驒山脈。由北向南沿富山、新潟、長野、岐阜縣邊界延伸,與木曾、赤石山脈形成倭國中央山紐。後世非常有名的富士山,就是這條山脈的一部分。

基本上,這條山脈,到了冬天的時候,山上都是白雪皚皚,沒法過人的。只要重兵把守幾個交通要道,就能扼守住南北,把建虜阻攔在南邊。

德川家光的新部署下達之後,就意味着大阪壓力就大了。

臨近大阪的神戶,已經被建虜攻佔。大阪這邊聽到後,雖然已經有所準備,突擊囤積物資,可也終歸是有限。

建虜在攻破神戶後,又立刻揮兵東進,除大阪沒有攻打之外,其他防禦能力弱的村鎮,基本上都去屠殺了個遍。這個時候,其實可以說,大阪已經是一座孤城了。要換之前,還可以期待主力來救援,可如今主力退守名古屋那邊,大阪就危險了。

當然,德川家光也沒有放棄大阪,這顆釘子要能一直在,就能有效牽制建虜,不會沒有後顧之憂而全力攻打名古屋等地。他決定從海路進行補給,讓大阪能堅持多久就多久。

想着這些,他的目光就盯向了大阪不遠的那個地方,眼神中透着狠辣,一拳砸了上去。

沒多久,在江戶的錦衣衛密探就發了消息給錦衣衛指揮使,而後劉興祚就給崇禎皇帝稟告說,德川幕府在江戶一帶徵兵,準備出兵剿滅困在四國島的滿清餘孽。

崇禎皇帝一聽,也不在意。連帶多鐸在內的三千滿清餘孽被滅的話,多爾袞就真成孤家寡人了。對他來說,滿清餘孽被多爾袞掌握着,還不如被豪格掌握着更好一些。

不過他從錢富貴那邊已經知道,多爾袞似乎有想法,想去把多鐸搭救出來。

沒事,且看他們狗咬狗吧!

崇禎皇帝用吃瓜羣衆的心態想着這些事情,忽然,系統提示一條私聊。他便點開一看,卻是吳達濟發過來的私聊,稟告說原朝鮮叛逆國君,跟着多爾袞一起逃去倭國的光海君已經不行了,怕是這兩天就會死了。

看到這條私聊,崇禎皇帝纔想起來,原來還有這麼一號人物。不管他死不死,其實都已經無足輕重,甚至連滿清餘孽也沒想着用他,丟在九州一直沒管。

吳達濟連續發了幾條私聊,都是說光海君情況的。

九州島這邊經過連番大戰之後,物資奇缺,光海君這邊,之前就一直只有一點粗糧。不過從上個月開始,連粗糧都沒了,米糠混着粗糧,就這,份量都不多。說起來,光海君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這麼一折磨下來,其實也就差不多了。更爲關鍵的是,他最近似乎老是做噩夢,夢見他的列祖列宗,從這點上就能推測出來,估計是臨死不遠了。

對此,崇禎皇帝只是回覆一句“知道了”,並沒有多說什麼。

對於光海君,他原本的打算,如果是能俘虜的話,就會押解回朝鮮,讓朝鮮省的大明百姓來審判他,算是給朝鮮百姓一份大禮。不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了。

雖然崇禎皇帝對光海君並不怎麼在意,但對吳達濟來說,還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的。他在給崇禎皇帝稟告完之後,自己一個人獨自坐了好久,而後起來去到光海君的住處,一個以前普通倭人住的房子。

房子很破舊,不過還能擋風,門口站着的兩個兵,也是朝鮮族的,說是護衛,其實是監視。吳達濟過來的時候,就聽到這兩人躲在隔壁屋子裡聊天。

“這個死老頭,怎麼還不死!”

“就是,早死早超生,也免得我們一直站在這邊受凍了!”

“不過說起來似乎也有好處,至少他的那份口糧,我們都能截他一半。要是他死了,我們恐怕就吃得更少了,你說這樣下去,我們會不會餓死啊!”

“誰知道呢,反正現在城裡每天都有不少人餓死!”

“……”

吳達濟剛聽到對話時,臉上浮現出了怒意。光海君再怎麼不好,都是你們兩人的主上,竟然還敢截他那份口糧?不過等他聽到後來,臉上的那怒意便消失了,輕輕地嘆了口氣,用力“咳嗽”了一聲。

屋裡的討論聲立刻便沒了,一名守衛出來一看,頓時恭敬地說道:“小人見過大人!”

另外那名守衛也跟進出來,對吳達濟連聲問好。

在他們的眼裡,吳達濟是大清皇帝眼中的紅人,掌握實權的人物,比屋裡關着的那位曾經的主上要厲害多了,自然要好好巴結。

吳達濟並沒有多說話,揮揮手,讓他們兩人去門口守着,沒有傳喚不準進來。

等這兩人出了門之後,吳達濟才推開主臥的門走了進去,並沒有先稟告一聲。

進了房子,稍微暖和一點點,屋裡屋外的差別,也只有這點了。

此時已經是正午時候,光線還是比較好的。屋裡沒有人,只有牀上的被子隆起,顯然是躲在被窩裡。

吳達濟緩步走了過去,站在牀前,果然看到光海君就躲在被窩裡。

露在外面的腦袋上,頭髮已經全部花白了,鬍子拉渣的,顯然也沒有人打理。雖然閉着眼睛,可從他的面部表情上看,似乎有點痛苦,似乎在經歷什麼非常不好的事情。

吳達濟沒有說話,就只是默默地看着光海君。不過心中應該在想着什麼事情,臉上一會有憤怒,一會又換成憐憫。

屋子裡很安靜,可忽然之間,光海君的臉上出現恐懼之色,好像是竭盡全力喊着話,可說得不清楚,很是含糊,吳達濟聽不清楚,不過卻能猜出來,好像光海君是在害怕下地獄。

額頭的汗都出來了,猛然間,光海君睜開了眼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不過當他看到面前站着一個人時,頓時嚇得一下往牀裡縮了進去,嘴中喊着“孤也是被逼的,不要來抓我……”

似乎是在求饒,不過當他看清站着的這個人,並不是陰間使者,而是自己的臣子吳達濟時,便楞了下,沒有再說話。但剛纔的這事,似乎耗盡了他的力氣,就躺在那裡,眼睛看着屋頂,也沒有理吳達濟。

很顯然,他心中也是恨着吳達濟的。遭遇如此窘迫,吳達濟是多爾袞眼中的紅人,掌握着民生,卻不給他一點幫助,無論如何,他都至少不會有好感。要不是怕吳達濟報復,他甚至都想破口大罵了。

屋子裡經過這麼一番動靜之後,便又安靜了下來,唯有感覺屋外有“呼呼”地寒風,雖然沒有吹進屋裡,卻讓屋裡的人更是感覺到了一分寒意,使得光海君又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身子,儘量往被窩裡躲下,好像能更暖和一點。

過了好一會後,吳達濟冷冷地開口了:“殿下可曾後悔背棄歷代先王的遺訓,最終落得如此地步?”

聽到這話,光海君顯然沒有想到,眼珠子轉動,一下盯向他。

“不說以前,如果不是大明出兵,朝鮮早就是倭寇的了。你親身經歷,爲何卻沒有一點感激,反而疏遠大明,甚至投靠了建虜。殿下的心中,難道連一點基本的禮義廉恥都沒有麼?”

聽到這話,光海君顯然愣住了,不過他隨後似乎又充滿了力量,一下就爆發了,臉上帶着怒意:“閉嘴,孤有什麼錯?孤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朝鮮!大明打不過大清,孤自然要投靠大清了,要不然,朝鮮就會被大清滅掉,你知道麼?”

“可殿下口中的大清,已經被大明給滅了,餘孽逃來倭國,惶惶不可終日,就怕大明隨時打過來!”吳達濟的臉上忽然變得憤怒,厲聲低喝道,“殿下,你可後悔麼?”

27 你們怕不怕166 重文輕武277 求援(第三更)109 一頭黑線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329 狗官870 繼續耗便是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067 大清之國戰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51 辱我兄弟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823 莫名其妙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32 求援1027 閹了唐王爲奴665 再次出使176 京營初整頓706 兩把大鉗子240仇深似海381 朝鮮鉅變545 瘋了(第三更)275 大明建設銀行1137 怎麼幫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019 閱兵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597 不同待遇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805 弄巧成拙23 暗潮涌動434 煮酒論英雄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890 鄉長童校1278 揚州瘦馬868 爲了房子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835 膽小如鼠757 看傻了1244 婚書467 居中調度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16 一個瘋子116 一個瘋子701 收網(第五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823 莫名其妙473 風水輪流轉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015 江湖漢子1182 當野人滅了117 閔洪學1044 期待的一戰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71 任務結果評價309 登萊巡撫?687 遠交近攻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328 反轉30 先打了廷杖再說695 決斷946 緊張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510 熊文燦的打算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471 嚇死了1214 事實勝於雄辯102 矛盾944 致命出擊28 公佈身份25 國丈周奎804 假意招撫188 補丁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661 拐了拐621 線膛槍(第三更)835 膽小如鼠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845 黑眼圈121 一條好狗1110 完美了麼?320 新軍成軍78 南居益394 被撞破了451 辱我兄弟1136 我的大明467 居中調度1025 決戰349205 負隅頑辯920 分析753 決戰1072 他來了109 一頭黑線453 用心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07 攻心之戰
27 你們怕不怕166 重文輕武277 求援(第三更)109 一頭黑線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329 狗官870 繼續耗便是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067 大清之國戰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51 辱我兄弟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823 莫名其妙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32 求援1027 閹了唐王爲奴665 再次出使176 京營初整頓706 兩把大鉗子240仇深似海381 朝鮮鉅變545 瘋了(第三更)275 大明建設銀行1137 怎麼幫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019 閱兵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597 不同待遇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805 弄巧成拙23 暗潮涌動434 煮酒論英雄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890 鄉長童校1278 揚州瘦馬868 爲了房子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835 膽小如鼠757 看傻了1244 婚書467 居中調度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16 一個瘋子116 一個瘋子701 收網(第五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823 莫名其妙473 風水輪流轉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015 江湖漢子1182 當野人滅了117 閔洪學1044 期待的一戰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71 任務結果評價309 登萊巡撫?687 遠交近攻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328 反轉30 先打了廷杖再說695 決斷946 緊張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510 熊文燦的打算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471 嚇死了1214 事實勝於雄辯102 矛盾944 致命出擊28 公佈身份25 國丈周奎804 假意招撫188 補丁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661 拐了拐621 線膛槍(第三更)835 膽小如鼠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845 黑眼圈121 一條好狗1110 完美了麼?320 新軍成軍78 南居益394 被撞破了451 辱我兄弟1136 我的大明467 居中調度1025 決戰349205 負隅頑辯920 分析753 決戰1072 他來了109 一頭黑線453 用心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07 攻心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