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3 教育司

bookmark

“後悔……”光海君聽了,低聲重複了一下,又似乎是在問他自己,兩眼有點無神地看着屋頂。

想起自己這輩子的遭遇,就沒有能順風順水的時候。一開始,就不被父王看重,後來好不容易掌權了,大清從遼東崛起,原本也沒什麼。結果大明薩爾滸之戰慘敗,從那一戰之後,自己就覺得是看清了大明的外強中乾,以爲大明帝國,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自己纔有了選擇。可是……可是……誰能想到,大明連京畿之地都被大清攻進去了,結果卻還能起死回生,竟然打得大清一敗塗地,甚至是被趕下了海,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到了倭國來……

看到光海君默不作聲,吳達濟又冷聲追問道:“朝鮮被殿下搞得天怒人怨,國之不國,祖宗基業爲之不保,殿下可後悔了?”

“哈哈哈……”光海君聽了,卻忽然瘋狂大笑起來,一反之前他說話的有氣無力,似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般。

過了好一會後,他看向吳達濟,盯着他的眼睛斷然回答道:“要是再重新來一次,孤的決定還是不會變。後悔?後悔有用麼?成王敗寇而已,要是大清贏了大明,你們估計又來添孤的腳趾頭,該是說孤英明瞭吧?哈哈哈……”

吳達濟聽得臉上閃現怒意,上前幾步,一把抓住了光海君的領口,怒目盯着他,似乎是想吃了光海君一般。

然而,光海君卻一點都不怕,冷着臉,回視着吳達濟的眼睛,就這樣無言地盯着。

吳達濟最終沒有再進一步地動作,手一鬆放開了光海君,轉頭就走,沒有帶一點猶豫。

當他跨出門的那一刻,屋子裡忽然傳來了哈哈大笑聲,帶着得意,帶着猖狂,帶着瘋狂……

吳達濟剛一聽到時,腳步頓了下,似乎想轉身進去。不過他最終沒有迴轉身子,反而大步離去。也不知道是離得遠了還是其他什麼,就感覺身後的笑聲很快就弱了下去。

當天晚上,就有人來稟告,說光海君死了。

吳達濟聽了,並沒有驚訝,該幹嘛還是幹嘛,似乎死了的這個人,並不是朝鮮以前的王,就和死了的是路人差不多的反應。

光海君死了的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豐臣國鬆耳朵裡。他倒是感慨了一番,不過也沒有進一步表示了。

豐臣國鬆如今的處境,和光海君一樣,受人監視,失去了自由,不過生活條件上,比光海君好一些而已。此時的他,其實已經後悔引狼入室了。他不敢確定,如果倭國真被滿清打下來了,他這個招牌是否對滿清皇帝來說,還會有用處?萬一沒有用處的話,是否就不是如今這樣軟禁而已了?可要是滿清被德川幕府鎮壓了的話,他至少可以肯定一點,他絕對不可能活命!

早知今日,當初就安安靜靜地生活,該多好啊!

倭國的這兩個人,不管是真後悔也好,還是真不後悔也罷,其實都不重要了。而大明皇帝,卻可以肯定,絕對不會後悔。

崇禎八年,轉眼就將過去。這個年關,對崇禎皇帝來說,既好既不好!

通過聊天羣得悉,已經要過年了,可山西、陝西卻沒有下一點雪。這就意味着,來年春天,陝西、山西這兩省,很可能會有天災,必須提早預防纔對。

因爲這個,崇禎皇帝特意親自跑去徐光啓的府上,看完了他的休養情況,而後諮詢了秦晉兩地的農政方面的情況。畢竟徐光啓在農業上,至少是個權威。當然了,大明其實從開國以來,就有一套救災體系存在的。崇禎皇帝結合當前的情況,就先一步開始準備了起來。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九年二月,山西在遭受連年的旱災、蟲災後,三月,又發生大饑荒。時饑民無糧,只得食樹皮、草葉。樹皮、草葉盡,乃人相食。

明末這段歷史,雖然有小冰河時期的因素影響,可人禍卻是主因,如果官民一心,小冰河又能如何?

原來的崇禎皇帝,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在來年的五月初十日,就詔告天下說:朕仰承天道,俯御萬方,念此軍民,誰非赤子,只因官貪吏狡,年歲凶荒,致飢寒所迫,甘作非爲。一二無知,漸至脅從遂衆。數年來亡辜被僇,不知其幾。朕痛心惻念,寢令靡寧……

然而,他知道又如何?以他的能力,根本沒法力挽狂瀾!也只有來自後世的靈魂,還帶了個金大腿,才能在短短几年內扭轉乾坤。也因此,讓華夏文明,免遭劫難,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巔。

這個位面上,南洋已經是大明的地盤,雖然封了藩王過去,可藩國內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糧食。南洋的糧食,被源源不斷地送回國內,用以交換因爲蒸汽機的出現,而生產出來的大量產品,可謂互利共贏之舉。

話說回來,在這崇禎八年的年末,除了可能有天災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好消息。最爲直接地,便是國庫收入,又是大大地增加了。不過這一次增加的大頭,有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本以爲又有藩國新封,海外貿易規模又進一步擴大,海貿的稅收將會一直保持國庫收入的第一位置。結果,統計結果一出來,新的鹽政實施之後,這鹽稅的收入立刻突飛猛進,竟然超過了海貿的稅收增速!

看到這個結果,崇禎皇帝和他的那些股肱之臣,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在此之前,他們可從來沒想過,鹽稅竟然還能收這麼多!

“陛下所出之鹽政,果然是厲害!”溫體仁毫不猶豫地當面誇道,“就這第一年的鹽稅收入,竟然就達上千萬兩之多,幾乎是翻了三倍還多!”

崇禎皇帝聽了笑笑,心中也是高興,帶着微笑回答道:“這其實不算什麼。我大明這麼多人口,而食鹽又是必需品,又怎麼可能只有以往那麼一點鹽稅而已!朕之新政,從根本上衝擊私鹽,官鹽的價格反而比私鹽要低,直接把私鹽的市場擠佔掉,如此一來,鹽稅的收入就顯而易見了。朕相信,明年的鹽稅,會比今年更多!”

“陛下聖明!”溫體仁高興地再拍上一個馬屁,這種時候,他就有這樣的感覺,皇帝會賺錢,當然了,是真正地會賺錢,他這個大明首輔就當得不要太舒服了!

文華殿內,其他臣子也都差不多,一個個都樂呵呵的。其中戶部尚書畢自嚴,感慨最是深刻。

在早些年的時候,每次要到過年的時候,就是他這個戶部尚書最爲頭疼的時候。國庫裡能餓死老鼠,但各地卻都要錢過年,那時候過年都不知道怎麼過的。

好像自從是建虜入侵京畿之地開始吧,皇上似乎是受了刺激,從此以後,一年就好過一年,每年的年末,就成爲了讓人期待的時刻。要如今年末的國庫收入,放在以前的時候,估計打死都不會相信。

崇禎皇帝看着底下的臣子,微笑着說道:“雖然國庫的收入又多了不少,不過朕的計劃中,這錢還不夠用,來年必須繼續努力才行!”

對於這話,溫體仁等人絲毫不覺得奇怪。錢麼,誰會嫌多?

皇上會賺錢,可也會花錢!

得到羣臣的迴應之後,崇禎皇帝便又說道:“我大明強國之基礎,在於教育。因此,朕決定在教育方面,繼續投入經費,相比以前來說,朕決定再新建一個衙門體系,專門用於管理大明教育的……”

一聽這話,溫體仁等人,既不意外,也很是有點意外。

皇上對大明百姓的教育很重視,這一點,他們都知道。光是在大明各地建立童校,適齡兒童免費入學讀書這事上,就能看出來了。這樣的事情,在以前可是從未有過的。

另外,再新建一個衙門,他們也不是很驚訝。因爲在這之前,皇上已經新建了一個交通部,專門用來管理全國基礎建設,地位和六部一致。另外,在工部下面還新建了一個科技清吏司衙門。

他們有點意外的是,皇上要成立的新衙門,竟然是專門管理教育的。他們以爲皇上比起其他皇帝,已經夠重視教育了,沒想到皇上重視教育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在大明朝,從太祖開國之後,教育體系上,京師是有國子監,地方上有府學,州學,縣學以及衛所學校的衛學,雖然有學校教職管理,其實僅有學校之職守,而並非教育管理之機構。

大明朝對於教育管理,並無專職機構,而只設有專員。就是從正統元年開始,設置提學官,專使提督學政。所任官員,從各部院侍郎(從二品),到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等中由進士出身者簡用。因此各省學政並無固定品級,若以侍郎而授學政即爲從二品,以郎中授學政者即爲正五品,唯其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督學政一職,更多的有點類似欽差的意思,並不是後世所有的教育機構。

當然了,學校還是有學規的,洪武十五年頒發過學規十二條,萬曆年間,又曾頒佈了《提督學校官敕諭》。

這些情況,文華殿內的這些大明高級官員自然一清二楚,畢竟如今站在殿內的人,全都是通過科舉出來,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對於皇帝極其重視教育的這種情況,他們可不會用“愚民更利於統治”這種觀點來反對。要不然,皇上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的時候,就有人跳出來說事了。

當然了,歸根結底,還是崇禎皇帝的威望夠高,能牢牢控制朝堂有關,沒有那麼多糟心事。

就聽崇禎皇帝在上面繼續說着他的思路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大計,怎麼強調都不爲過。朕所設想的大明未來,沒有大量的讀書人是不可能的。朕之前也曾當衆發下宏願,要大明人人都有書讀,這不是說說而已,也絕對不能流於形勢。因此,朕覺得,在目前國庫收入的基礎上,大明已經有能力成立專門管理教育的衙門,專職教育管理了!”

對於新衙門該怎麼樣這些,底下這些臣子都沒有發言權,畢竟是皇上的新構思,他們就只有帶着耳朵,默默地聽着。

“朕決定新設教育司,直屬禮部,由禮部尚書牽頭,負責教育管理,主要爲管理全國的先生,還有各級學制的教學內容,學校擴建等和教育有關的內容……”

崇禎皇帝的構想中,這個教育司就是禮部下面的一個重要衙門,第一責任人直接定爲禮部尚書,這也可以說明,他對這個教育司的重視。

禮部尚書孫元化聽了,心中歡喜。教育司歸他所管,就等於是新增加了一塊權力。更爲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從此以後,該不會是所有讀書人的恩師了吧?

當然了,他心中也隱隱明白,皇上之所以讓他掌管,是因爲他是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的有力支持者。皇上的意思,應該也是要自己在教育上,要更多地傾向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和學習。

對於這一點,其他臣子其實也明白。徐光啓雖然因病告老還鄉,可有皇上這個最大的科學技術知識推廣者在,就不會有任何反覆的可能。

因此,等崇禎皇帝說完之後,溫體仁等人,就這新設教育司衙門,問了幾個人員問題,工部尚書,交通部尚書問了幾個和他們看似有牽扯的問題,得到皇帝的確認答覆之後,便都沒有疑問了。

崇禎皇帝對此也不意外,他知道,如果國庫沒有收入,那新設衙門,就容易引來反對,畢竟僧多粥少的話,和尚打架也就是平常事了。可如今國庫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多,那就不會有多少利益衝突了。

說完這個,崇禎皇帝便決定,也給他們都發一個大紅包,過年了麼,都要樂呵高興才行,這樣大家纔有奔頭不是!

925 宜早不宜遲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870 繼續耗便是440 細節457 殺神(加更)943 查探391 踢走豪格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350 到達漢城573 登基爲帝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854 必然如此355 買命錢(第三更)450 沒防備1299 絕望1052 重情重義191 特種部隊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1020 范文程的下場233 範永鬥拜年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1151 掌嘴199 論功行賞1253 一系列操作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173 南亞之變968 大有可爲156 羣起而攻之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646 殺虜(第三更)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97 腰桿硬了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6331007 淚流滿面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838 答非所問339 安排吳二狗500 沒得選擇563 捷報(第三更)502 密謀1029 趁機改土歸流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904 冷麪閻王475 鮮花插牛糞835 膽小如鼠730 驚聞904 冷麪閻王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931 考覈指標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894 因噎廢食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934 氣勢(第三更)1035 福王766 惆悵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57 關鍵時刻316 建虜的戰法470 攻打海州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25 不打你打誰?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1257 亂波604 施維拉1222 聊天羣的快捷906 遭遇(第四更)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501 會師257 作繭自縛1274 天皇呢?1098 好大的手筆1076 皇太極的死法738 泡湯了196 密商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1177 羨慕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1179 漠北三族987 大展拳腳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242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220 大老爺們904 冷麪閻王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634 無恥843 陛下都看着呢!
925 宜早不宜遲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870 繼續耗便是440 細節457 殺神(加更)943 查探391 踢走豪格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350 到達漢城573 登基爲帝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854 必然如此355 買命錢(第三更)450 沒防備1299 絕望1052 重情重義191 特種部隊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1020 范文程的下場233 範永鬥拜年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1151 掌嘴199 論功行賞1253 一系列操作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173 南亞之變968 大有可爲156 羣起而攻之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646 殺虜(第三更)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97 腰桿硬了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6331007 淚流滿面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838 答非所問339 安排吳二狗500 沒得選擇563 捷報(第三更)502 密謀1029 趁機改土歸流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904 冷麪閻王475 鮮花插牛糞835 膽小如鼠730 驚聞904 冷麪閻王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931 考覈指標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894 因噎廢食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934 氣勢(第三更)1035 福王766 惆悵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57 關鍵時刻316 建虜的戰法470 攻打海州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25 不打你打誰?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1257 亂波604 施維拉1222 聊天羣的快捷906 遭遇(第四更)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501 會師257 作繭自縛1274 天皇呢?1098 好大的手筆1076 皇太極的死法738 泡湯了196 密商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1177 羨慕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1179 漠北三族987 大展拳腳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242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220 大老爺們904 冷麪閻王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634 無恥843 陛下都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