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

崇禎皇帝看到新的方略後,倒也贊同,再一對比和後世抗日戰爭時期的情況,忽然發現此時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後世時候,如果光靠日本鬼子的話,絕對不可能支撐八年時間,甚至都不用盟軍參戰,估計就已經敗了。原因無他,日本鬼子的人數有限,不經耗。

而此時,建虜在朝鮮半島正是這樣一個情況,如果盧象升一直能小口小口地吃掉建虜,那最後雙方的戰力必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這,是取決於建虜一直忽視僞軍的力量。

換句話說,朝鮮雖然弱小,可他們站在大明這邊還是建虜那邊,對於戰局的影響會非常大。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便立刻下旨召見朝鮮使節。

吳達濟待在驛館幾天了,一直沒有得到召見的消息,走到街上,雖然震驚大明京師這麼多的新鮮事,可心中還是很着急,一聽皇帝召見,頓時大喜過望。

其實,朝鮮使節過來,也不一定能見到皇帝的。很多時候,都是禮部官員見下而已。如果皇帝能召見,那是天大的恩賜。

“下國小官弘文館副校理吳達濟見過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吳達濟行最爲敬重的三跪九叩大禮。

“平身吧!”崇禎皇帝一揮手讓吳達濟起身,而後微笑着說道,“朕很忙,相信你也能看到京師發生的事情。不過你的來意,朕亦知道,心中也牽掛朝鮮百姓。今日方能抽出時間,有幾句話,你可帶給朝鮮國王。”

吳達濟一聽,立刻洗耳恭聽。

“我大明登萊巡撫親自到了朝鮮,已殲滅一千餘人建虜。只是他剛上任,還需要時間熟悉東江軍力和朝鮮半島的局勢。因此,你回去告訴朝鮮國王,讓他務必堅持,決不可出現我大明將士爲你國浴血奮戰之時,你們卻在背後捅我大明一刀,或者拖我大明後退。如若發生此事,朕將視朝鮮爲敵國,必滅之!”

“陛下請放心,我朝鮮上下對建虜深恨之,絕無此等可能!”吳達濟一聽,立刻胸有成竹地表態。同時心中也是歡喜,大明皇帝原來一直在幫朝鮮,甚至連登萊巡撫都親自上了,還殲滅了一千多建虜,真是太好了!

崇禎皇帝聽了他的話,點點頭又道:“你也看到,朕在編練新軍,等兵成之日,就是光復我大明遼東之時。而朕,亦將擇機御駕親征,必滅建虜……”

聽到這話,吳達濟不由得露出了吃驚的神色,年輕的大明皇帝竟然有如此膽色!這麼一對比,想起自己和同僚勸王上御駕親征,堅決抵抗建虜時,王上那臉上害怕的神情,他心中不由得一嘆,王上不如大明皇帝多矣!

崇禎皇帝卻沒管他心中想什麼,繼續在給他說道:“對虜戰事,總有起伏。實事求是地說,建虜軍力還是很強,因此在朝鮮的戰事,必然有個艱苦的過程,可只要能熬過來,以我大明的國力,等做好一切籌備,必會增派兵力支援朝鮮,或滅建虜於朝鮮,或把建虜驅逐出朝鮮,最終會獵遼東。”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會,臉色嚴肅起來,認真地說道:“你回去轉告你國國王,不管局勢可能會變得如何,哪怕是很困難。但他要相信,最終的勝利必將是有的。除了大明在用心滅虜之外,朝鮮亦要做出努力,斷然沒有隻有大明將士在朝鮮浴血奮戰的道理,更不能出現朝鮮幫建虜攻打我大明將士的事情,否則……”

崇禎皇帝的聲音提高了一點,語氣也變得堅決,厲聲說道:“朕滅建虜之後,必領大軍再滅朝鮮!”

“不會,我朝鮮雖然國小力弱,可禮義廉恥亦是自知。絕不可能出現背棄天朝上國,轉而助紂爲虐!”吳達濟立刻再次表態,同樣斬釘截鐵地說道。

崇禎皇帝聽得微微點頭,而後一揮手,邊上的內侍便捧起一個托盤,向吳達濟走去。

“朝鮮百姓深受建虜之苦,朕亦牽掛之。此一萬兩賞賜你隨身帶走,交給朝鮮國王,讓他分發給朝鮮百姓,改善點生活!”

聽到崇禎皇帝說這話,吳達濟不由得再次跪下謝恩,同時心中猜測,該不會是那大明紙幣吧?

崇禎皇帝給的,確實是大明紙幣。這是個擴大大明紙幣影響力的機會,他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在歷史上,以前朝鮮應大明之要求出兵參戰薩爾滸之戰時,死了將近五千人,萬曆皇帝也曾賞賜了一萬兩銀子。因此,崇禎皇帝給這一萬兩,也是有前例可循的。

要是換了之前,崇禎皇帝賞賜出一萬兩大明紙幣,吳達濟或者心中會牴觸。

可此時的他,在京師已經待了幾天,知道這大明紙幣絕對不是以前的大明寶鈔,這是能隨時從大明中央銀行兌換回真金白銀的,也就是說,銀兩並無區別,還容易攜帶,不用擔心成色,這倒也是好事。

這麼想着,他甚至回去後,還想讓王上也仿效天朝上國之舉,這樣會很方便。

崇禎皇帝親自接見,並強調了自己的意思之後,便讓吳達濟立刻動身,日夜兼程趕回朝鮮,傳達他的意思給朝鮮國王。

處理完這事,一名內侍忽然快步入內,神色略微有點驚慌地稟告道:“陛下,工部軍器局大使、內監兵仗局掌印太監和軍器庫提督太監三人皆在軍器庫內上吊身亡。”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沒有一點吃驚。他之前之所以那麼吩咐,甚至原本把吳偉挺關入錦衣衛詔獄的,又提回軍器庫,就已經是知道最終的結局,必然會是這樣。

也只有這三人死了,有關軍器貪腐之事,纔算有個頂缸的。接下來,如果自己不想再深查的話,這事到此爲止也說得過去,有個臺階可下。

給出了一天的時間,就算那三人不想死,可怕受他們牽連的那些人,也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幾個方面一結合,就註定那三人是肯定要死。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心中再仔細地捋一捋這事的處置方法。

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440 細節506 殺大明使者131 豈會言而無信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897 賣軍火909 說客177 磨刀(第三更)871 閩粵商人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39 難民439 老鼠出洞1337 大結局539 林丹汗猶豫了414 各自行動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6 罵了也是白罵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812 江湖相遇1089 明軍來了120 士氣高漲68 殺駱斬袁60 沉迷女色1041 今非昔比41 沽名釣譽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849 暴露的風險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75 不少問題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018 盛典809 交鋒732 急智366 攘外必先安內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1159 蘋果問題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86 歸來624 多鐸來了547 強者爲王67 冒死彈劾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635 昨晚的好運(第三更)1240 出去裝逼嘛869 行霸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63 教育司921 誤會1112 摔杯263 溫體仁密奏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1182 當野人滅了311 好險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83 異姓王(第三更)495 廢除八王議政45 各有算計581 兩個皇帝都忙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416 李過的發現793 祭奠307 中伏287 開舊有學識體系的口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93 朝鮮定也95 奴酋過來了1086 世襲之革新32 成了一個笑話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98 此乃何物177 磨刀(第三更)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160 還要練兵99 劉王氏的勇氣1191 還有這操作?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600 順義王使者655 蒙古人好忽悠708 人心之策676 要錘子幹啥727 畜生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1186 大局已定1137 怎麼幫73 兵臨城下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666 明軍666802 開民智122 要錢不要名1098 好大的手筆244 下馬威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43 一起用膳680 放長線釣大魚376 張定國的問題623 壓力有點大
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440 細節506 殺大明使者131 豈會言而無信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897 賣軍火909 說客177 磨刀(第三更)871 閩粵商人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39 難民439 老鼠出洞1337 大結局539 林丹汗猶豫了414 各自行動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6 罵了也是白罵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812 江湖相遇1089 明軍來了120 士氣高漲68 殺駱斬袁60 沉迷女色1041 今非昔比41 沽名釣譽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849 暴露的風險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75 不少問題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1018 盛典809 交鋒732 急智366 攘外必先安內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1159 蘋果問題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86 歸來624 多鐸來了547 強者爲王67 冒死彈劾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635 昨晚的好運(第三更)1240 出去裝逼嘛869 行霸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63 教育司921 誤會1112 摔杯263 溫體仁密奏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1182 當野人滅了311 好險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83 異姓王(第三更)495 廢除八王議政45 各有算計581 兩個皇帝都忙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416 李過的發現793 祭奠307 中伏287 開舊有學識體系的口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93 朝鮮定也95 奴酋過來了1086 世襲之革新32 成了一個笑話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98 此乃何物177 磨刀(第三更)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160 還要練兵99 劉王氏的勇氣1191 還有這操作?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600 順義王使者655 蒙古人好忽悠708 人心之策676 要錘子幹啥727 畜生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1186 大局已定1137 怎麼幫73 兵臨城下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666 明軍666802 開民智122 要錢不要名1098 好大的手筆244 下馬威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43 一起用膳680 放長線釣大魚376 張定國的問題623 壓力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