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

他正這麼想着,忽然,殿外內侍進來稟告說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監劉成志請求覲見。

崇禎皇帝一聽,第一個反應就是之前佈置下去攻堅的鐵模鑄炮法已經摸索出來了。他頓時興奮起來,立刻傳旨覲見。

只見劉成志匆匆進入殿內,滿臉興奮地見禮,而後立刻稟告道:“陛下,鐵模鑄炮成了,成了!”

果然不出所料,崇禎皇帝同樣高興,立刻站了起來,一揮手道:“走,朕去瞧瞧!”

泥模鑄炮法,不但週期長,而且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不到,可以說,要得到一門能用的炮,成本實在太高。新軍中的炮營要訓練,可訓練用的火炮卻沒着落,這讓他實在有點擔心。

如果鐵模鑄炮真能成功,不但能大大降低鑄炮的週期性,新軍炮營訓練就能及時展開,火炮的普及率也能大增,實在是大明軍工方面的一大進步了。

沒多久,崇禎皇帝就駕臨兵仗局了。這裡的每個人,不但是兵仗局的各級官員,甚至包括兵卒、工匠等等,全都是帶着興奮之色。因爲他們知道,按照兵仗局革新後的制度,鐵模鑄炮將爲兵仗局贏得大量訂單,就能賺取更多的銀錢,全體人員的福利將會提高一大截。

崇禎皇帝來到鑄炮房,看到院子裡擺着三門火炮,在邊上,則是一個個的鐵模擺着。顯然這三門火炮是這些鐵模鑄造出來的。

兵仗局掌印太監劉成志滿面笑容地想上前介紹,但此時,卻聽崇禎皇帝問道:“是誰發明的,來給朕說說!”

劉成志一聽,心中無奈,這麼好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他也沒那個臉皮,或者說沒那個膽量說是自己發明的,只好轉頭,臉上卻還露着微笑,快步走到跪在火炮後面,臺階下面的兩名工匠說道:“這可是你們的福氣,還不給陛下好好介紹下?”

鐵模鑄炮法是兩名工匠共同琢磨出來的,此時兩人都很激動,連忙點頭答應,站起來,小心翼翼地靠近火炮這邊,不過不敢接近皇帝,就怕唐突衝撞了皇上。

崇禎皇帝一見,笑着走近他們,先是問了他們的姓名,誇了他們幾句,讓他們放鬆一下,不要那麼緊張,而後才讓他們開始介紹鐵模鑄炮法。

其實這鐵模鑄炮還真不是多難的事兒,只是大明工匠從西夷那邊學來的時候就是泥模鑄炮,有那個慣性思維就是要用泥模鑄炮。在崇禎皇帝受到啓發,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後,靠着大明工匠豐富的鑄造經驗,這沒多少天就摸索出了完整而有效的鐵模鑄炮法。

聽着這兩名工匠在詳細介紹,崇禎皇帝也認真地聽着,不時點點頭。過了好長一會後,兩名工匠纔講解完成。

崇禎皇帝很有興趣,讓他們當場鑄炮看看。這一點,劉成志已經猜到,也有讓鑄炮房有所準備。因此,兩個工匠指揮鑄炮,用上了鐵模,並沒有多少時間,又一門鐵炮被鑄造出來了。

“新舊火炮的對比性能如何?”崇禎皇帝已經親眼看過鑄炮速度的快捷,便又有興趣地問道。

這話一問出口之後,不知爲何,現場頓時冷了下來,空氣中全然沒有了剛纔的那種興奮。

崇禎皇帝立刻感覺到不對,不由得轉頭看向劉成志問道:“怎麼?”

劉成志心中暗道倒黴,好事不讓自己稟告,這不好的事情卻要自己來稟告。不過他也沒法,已經被皇帝點名,只好奏道:“陛下,奴婢已讓人做過試驗,這種鐵模鑄造出來的火炮,性能似乎不及原有火炮。”

“哦?具體說說!”崇禎皇帝倒也沒有任何失望生氣的徵兆,只是認真地問道。

劉成志一見,心中鬆了口氣,便又奏道:“陛下,此等火炮成了之後,多爲白口鐵管,較脆,一門火炮的壽命估計只有百次左右,且散熱不易,一般爲三次炮擊之後就必須採用冷卻措施,如若冷卻過快,炮膛更減壽命。”

崇禎皇帝聽了,再次打量那些火炮時,發現那些火炮的炮口果然多是白口鐵。他稍微打量了一會,轉頭看向那兩名工匠問道:“可知原因,可有解決之法?”

兩名工匠互相看看,纔有年老一點的那人回答道:“陛下,這可能是鐵模散熱不均,或者內外散熱差異太大所引起的。或者再回火處理看看?”

崇禎皇帝一聽,便微笑了起來道:“可以,鐵模鑄炮,至少解決了速度上的問題。有新問題出現不怕,咱們再解決就是。朕會讓新軍先行採購一批火炮用作訓練。但你們這邊也要抓緊,嘗試着解決新出現的問題。”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劉成志道:“兵仗局這邊,一定要全力配合解決火炮新出現的問題,儘量讓火炮完美,戰場上可不能有一絲差錯的!”

火炮的好壞,在戰場上往往會成爲戰事勝負的關鍵。因此,對於火炮,在訓練時候他可以不計較一些問題,但要上戰場的火炮,一些影響大的因素就必須要解決。

“奴婢遵旨!”劉成志立刻答應一聲。本來他以爲暴露了火炮的缺陷後,皇帝會生氣。結果沒想到,皇帝不但不生氣,反而鼓勵了一番,還要讓新軍採購一批,這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崇禎皇帝回頭再看向那兩名工匠,微笑着對他們說道:“火炮好壞,事關戰事勝負,勝則擊敗敵軍,揚我大明國威,敗則損兵折將,大明又將多無數破碎家庭。你等好好用心,細心琢磨,一定要讓火炮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明白麼?”

這個道理,其實這些工匠也知道,不過也就有這個認知而已,卻談不上多重視。對他們來說,完成鑄炮任務即可。如今崇禎皇帝當面這麼一強調,他們頓時就覺得肩膀上的責任大了,鑄炮,不再只是要完成任務而已。

兩名工匠再次互相看了一眼,而後齊聲認真迴應,表示一定盡最大努力,造出最好的火炮。

914 明國蠻橫無理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16 一個瘋子1150 處置497 鄭芝豹的消息30 先打了廷杖再說879 錦衣衛在此997 南海平769 大清的黴運702 對弈435 約定(第三更)730 驚聞1046 一句話的作用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32 井底之蛙885 好狠742 密謀705 轟轟轟28 公佈身份986 歸來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74 皇太極的新政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09 說客31 君王死社稷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34 氣勢(第三更)1337 大結局1136 我的大明194 水泥出世1103 濠鏡澳夷亂1241 榨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41 沽名釣譽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1161 雜學怎麼了771 省親(第三更)503 屠城346 晉地災情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220 大老爺們864 客滿(第三更)366 攘外必先安內476 胡言亂語?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954 實情1036 豪格的消息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436 各取所需573 登基爲帝445 未雨綢繆299 阿敏佈局93 手中沒有底牌914 明國蠻橫無理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851 路遇(第三更)81 麻木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808 老子天下第一1067 大清之國戰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821 糧食(第三更)609 搶糧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787 互相影響726 自以爲是556 結束672 有了275 大明建設銀行934 氣勢(第三更)1289 喪家犬254 頭疼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1 沽名釣譽192 唐玄宗第二麼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1050 鹽政324 狗糧來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895 服舍違式756 這也行?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1115 朝中有嚴嵩1285 火拼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238 誤打誤撞386 攻城15 再加人981 斷子絕戶計1303 成名之戰
914 明國蠻橫無理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16 一個瘋子1150 處置497 鄭芝豹的消息30 先打了廷杖再說879 錦衣衛在此997 南海平769 大清的黴運702 對弈435 約定(第三更)730 驚聞1046 一句話的作用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32 井底之蛙885 好狠742 密謀705 轟轟轟28 公佈身份986 歸來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74 皇太極的新政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09 說客31 君王死社稷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34 氣勢(第三更)1337 大結局1136 我的大明194 水泥出世1103 濠鏡澳夷亂1241 榨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41 沽名釣譽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1161 雜學怎麼了771 省親(第三更)503 屠城346 晉地災情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220 大老爺們864 客滿(第三更)366 攘外必先安內476 胡言亂語?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954 實情1036 豪格的消息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436 各取所需573 登基爲帝445 未雨綢繆299 阿敏佈局93 手中沒有底牌914 明國蠻橫無理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851 路遇(第三更)81 麻木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808 老子天下第一1067 大清之國戰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821 糧食(第三更)609 搶糧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787 互相影響726 自以爲是556 結束672 有了275 大明建設銀行934 氣勢(第三更)1289 喪家犬254 頭疼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1 沽名釣譽192 唐玄宗第二麼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1050 鹽政324 狗糧來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895 服舍違式756 這也行?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1115 朝中有嚴嵩1285 火拼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238 誤打誤撞386 攻城15 再加人981 斷子絕戶計1303 成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