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復社

bookmark

見禮完畢之後,周延儒便大聲向崇禎皇帝奏了起來,講他奉旨出京之後,如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最終不負皇上之託,沒有引發各地民亂,卻湊集了糧食已經運到了通州張家灣。懇請皇上另派人前去張家灣清點糧食,覈實數目。

在他奏報的言行間,不外乎突出了重點,就是他不辭辛苦,爲完成皇上之託,簡直是快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地步了。

說完之後,他站在底下做謙卑狀,可挺起的胸膛,眉目間飛揚的神態,卻逃不過崇禎皇帝的眼睛,知道他心中在想什麼。

崇禎皇帝也不言語,只是拿起御案上的那份奏章,往御案一角一扔。邊上的輪值太監高時月立刻上前,雙手捧起那份奏章,走下去轉交給周延儒。

見此情況,周延儒微微一驚,不知道皇上這是什麼意思。納悶之餘,便伸手接過,展開看了起來。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剛纔的自得之心一下飛到九霄雲外去了。光潔的額頭,也隱隱冒出汗珠來。

原來,這奏章上記載的,是他奉旨出京,辦差過程中做過的大小事情。包括他什麼時間到什麼地方,赴宴多少次,什麼級別的宴席,有什麼人陪同。參與詩詞茶會多少次,作詩多少首,紅顏知己有幾個。鹽引發下多少,湊集糧食多少等等,稍微重要點的事情,都有記載。這些事情,有力地證明了周延儒剛纔所說奉旨出差多辛苦是有多扯淡。

崇禎皇帝在上面,看到周延儒看完了,便淡淡地說道:“江南之地,結社之風盛行。周卿樂衷其中,其樂融融,看來是很贊成啊?”

周延儒捧着奏章的雙手有點抖,彎腰低頭,不敢做聲。

崇禎皇帝見了,嘴角微微一撇,略微露出一絲冷笑。這周延儒是典型的明末酸儒那一套,喜歡詩詞書畫,喜歡衆星捧月,喜歡風流生活。年紀輕輕已是輔臣,去到了地方上,被衆人圍捧,整天搞些虛頭巴腦的事情。

此時見周延儒不說話,崇禎皇帝便又說道:“禮部尚書徐卿比周卿還要晚出京,可他卻繞了大半個大明,如今已經到了草原上,這纔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

聽到這話,周延儒的腰彎得更低了。

“周卿這一趟江南之行,不知道對復社如何看待?”崇禎皇帝依舊是語氣淡淡地問話。

周延儒聽了,如果沒看到手中的這份奏章,或者他會向皇上舉薦復社會首,舉薦那些骨幹士子。可此時,他已經能聽出來,皇上對於這些的喜好明顯是厭惡,要是再說那樣的話,就真是腦子撞牆了。

因此,他稍微猶豫了一下,便沒底氣地低聲奏道:“回陛下,江南風氣糜爛,士子多喜婦女之風,又善誇誇其談,浮誇之風盛行。復社之中堅,多爲官宦子弟,雖有才學卻未用於正道,甚是可惜。臣通過這次的江南之行,和他們接觸甚多,也着實慮之!”

這個復社,目前在江南風頭正盛。誇誇其談之下,似乎也有領袖江南士林之勢。雖然崇禎皇帝並不怎麼關注,可從目前已經聽到的消息看,卻很不喜歡這種。

當然了,如果崇禎皇帝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復社就是取代了東林黨的位置,發展到後來,成爲崇禎一朝的巨無霸,掌控崇禎朝的科舉,遙控朝政。其會首張溥甚至能讓下野的周延儒,重新出山當大明首輔,其能量之大,甚至有民間皇帝的稱呼時,恐怕就不只是不喜而已了。

此時,崇禎皇帝在聽完周延儒的話後,便對他說道:“周卿湊集糧食辛苦,朕爲周卿的身體考慮,不如暫時休養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周卿不如再去一趟江南,以周卿的才識,可能扭轉江南士林的浮誇之風,如何?”

雖然是商量的語言,可說話的語氣,卻很是堅決,壓根就不給周延儒否決的可能。

周延儒看了下手中那份奏章,之前的滿心歡喜早已飛到九霄雲外,心中嘆了口氣,恭聲領命道:“臣遵旨!”

他知道,這再一次前往江南,估計是要舌戰羣儒去了。真是造化弄人,上半年還是其樂融融,這下半年就要脣槍舌劍了。

崇禎皇帝見周延儒答應下來,語氣終於和緩了一些,說了些慰問的客套話,便讓他退下了。

就大明朝來說,江南的士林風氣,是非常影響大明的。可以說,整個大明的風氣,都是以江南那邊爲首。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通過聊天羣,已經瞭解到那邊風氣的糜爛。

試想一下,作爲大明帝國中堅,未來棟樑之才的士子,卻穿婦人衣,比拼奢華,像這樣的風氣存在,大明未來有何希望可言?

而風氣的扭轉,並不是殺幾個人就能解決的事情。最爲關鍵的是,崇禎皇帝眼下的重心,還在於遼事以及大明北方的災禍上。而周延儒在大明素有才學,可以說,他在大明士林中,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由他前往江南,先去阻擊江南士林風氣的進一步糜爛,相信是有一定作用的。

等到遼東建虜的事情有個了斷,河套那邊穩定下來後,自己就有餘力開始關注江南這邊,看怎麼收拾他們了!

崇禎皇帝這麼想着,就把這事暫時拋之腦後。畢竟江南的事情雖然也很重要,但不是最急的。至於周延儒在江南籌集運到通州的糧食,就不用運來京師,直接轉運到張家口去。讓洪承疇那邊派兵從草原前往張家口,把這些糧食運回河套,當他們的過冬糧食,勉強應該算夠了吧!

安排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的視線便又轉到了遼東這邊。通過聊天羣,他知道了新軍船隊馬上就要到皮島了。從李德明的稟告上看,朝鮮人民又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駐守朝鮮都城的建虜,威逼着光海君派人四處攤派糧食,越來越多的糧食被強徵運到都城集中。

172 主線任務之二24 東方不敗381 朝鮮鉅變954 實情74 攻城726 自以爲是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258 新軍強軍之說1265 短板67 冒死彈劾981 斷子絕戶計398 橫衝直撞672 有了439 老鼠出洞588 檢閱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710 原來是這樣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666 明軍666763 五年平遼1189 火車1215 儀仗出巡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83 與國永存1182 當野人滅了995 南洋按此例534 皇上就是皇上778 新的高度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35 死心385 先聲奪人139 引導319 盧象升凱旋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78 新的高度1169 錢家1057 關鍵時刻1119 獎金1175 煎熬1082 反常的豪格1179 漠北三族174 聊天羣的威懾129 突如其來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822 脆弱的信任107 射人先射馬308 要啃硬骨頭了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625 還暈船,能行麼?987 大展拳腳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060 有坑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1304 有天大的事1332 井底之蛙623 壓力有點大540 這麼慫449 漢人的身份829 全都悄然出行288 曹文詔的苦心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411 柳暗花明1241 榨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431 大同總兵人選167 培養巾幗英雄871 閩粵商人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93 神兵天降930 散夥474 抱怨(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339 安排吳二狗925 宜早不宜遲454 夜深人靜115 神秘謀士476 胡言亂語?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41 沽名釣譽363 寧完我的機會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101 明軍的動向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8 朕答應你們944 致命出擊852 山上的風景1079 榮耀1255 前車之鑑1257 亂波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1106 千古一帝1140 第一戰66 蘇鬆重賦719 內線328 反轉
172 主線任務之二24 東方不敗381 朝鮮鉅變954 實情74 攻城726 自以爲是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258 新軍強軍之說1265 短板67 冒死彈劾981 斷子絕戶計398 橫衝直撞672 有了439 老鼠出洞588 檢閱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710 原來是這樣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666 明軍666763 五年平遼1189 火車1215 儀仗出巡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83 與國永存1182 當野人滅了995 南洋按此例534 皇上就是皇上778 新的高度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35 死心385 先聲奪人139 引導319 盧象升凱旋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78 新的高度1169 錢家1057 關鍵時刻1119 獎金1175 煎熬1082 反常的豪格1179 漠北三族174 聊天羣的威懾129 突如其來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822 脆弱的信任107 射人先射馬308 要啃硬骨頭了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625 還暈船,能行麼?987 大展拳腳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060 有坑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1304 有天大的事1332 井底之蛙623 壓力有點大540 這麼慫449 漢人的身份829 全都悄然出行288 曹文詔的苦心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411 柳暗花明1241 榨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431 大同總兵人選167 培養巾幗英雄871 閩粵商人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993 神兵天降930 散夥474 抱怨(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339 安排吳二狗925 宜早不宜遲454 夜深人靜115 神秘謀士476 胡言亂語?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41 沽名釣譽363 寧完我的機會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101 明軍的動向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8 朕答應你們944 致命出擊852 山上的風景1079 榮耀1255 前車之鑑1257 亂波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1106 千古一帝1140 第一戰66 蘇鬆重賦719 內線328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