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蘇鬆重賦

這幾人出列後才彼此發現,一時頗有點尷尬。不過都已經出列,也就無所謂了。最前頭一人也是品級最高的一人便喝道:“劉懋,爾不聞蘇鬆重賦否?”

之後他轉向胡廣,大聲說話,一臉義正言辭:“陛下,臣以爲,劉懋私心甚重,其心可誅!”

“陛下,臣附議!”隨後一人跟着奏道:“江南乃朝廷重賦之地,賦稅遠高北方。如若加派再不公平以田畝計之,江南百姓不堪重負,鬧出民變,則影響遠大於北方之地!”

“大明南北皆爲陛下之子民,臣請陛下一視同仁之!”其他人也紛紛跟着奏道。

在原本的歷史上,因爲做官的人中,南人遠多於北方,因此到了明末時候,都按照了所謂按畝數來加派的表面公平方法實施,進一步加重了北方農民的負擔。

劉懋被他們攻擊,氣得臉都紅了,他眼睛瞄向同樣是北人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於汴,卻見他猶如泥菩薩一樣,壓根就沒反應,不由得很是失望,心知他們晉人多經商,田賦在他們眼裡已是小事。無奈之下,只好垂手等待聖裁。

不過胡廣並沒有馬上說話,只是掃視着下面,而後問道:“戶部、內閣是何想法?”

畢自嚴原本以爲還是按照老規矩按畝加派,不知道這劉懋爲什麼又提這事,難道皇上還會聽你的不成?

他正想說什麼時,在前列的內閣輔臣周延儒出列,只聽他奏道:“陛下,不管是何等加派之法,又或者是如何開源節流,皆是歷朝難題。臣以爲,虵無頭不行,鳥無翼不颺,如今內閣首輔之位空閒,不如先定下首輔,而後由首輔領頭議之!”

按照慣例,如果內閣首輔空缺,則由次輔進之。當然了,次輔則由下一個入閣最早的輔臣爲之。周延儒提出這事,就是想更進一步,再往前靠幾步。

當然了,這樣得益最大的是成基命,不過他不能自己上來說這事,便暗中和周延儒達成默契,由周延儒來提出此事。

他這話一落之後,頓時,文官中出列很多人,紛紛贊同這個提議,轉眼就拋開了剛纔的爭論。

胡廣冷冷地看着這一切,任憑他們慷慨陳述沒有首輔的危害,並不說話。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於汴也出列奏道,“臣以爲前首輔正當壯年,告老還鄉實爲不妥,還請陛下酌情慮之,準其爲我大明再盡一份力。”

“陛下,臣附議!”通政使程啓南出列大聲奏道。

幾乎與此同時,又有其他幾人跟着附和,一時之間,好像韓爌真是衆望所歸,要復出了。

這麼一來,有人不幹了。跟着向皇帝提議,既然如此,次輔李標也應該復出。

除這兩派之外,自然還有人不服氣,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說這樣不公平,要羣臣廷推,如此才公平。

此時此刻,這廣場上似乎寒風都不那麼冷了,羣情激昂,互相攻擊,比起後世的菜市場都要熱鬧,一反最初爲國庫充盈提言獻策的冷清。

“啪啪”地靜鞭響起,讓一衆文臣纔想起上面還坐着一個皇帝,這是在大朝議之中,便紛紛閉嘴歸列。

與此同時,通州建虜大營中軍帳,建虜大小貝勒、貝子啥的都齊聚一堂,正中間主位上,三名和碩貝勒並排而坐,正在聽着他們面前跪着的一名漢人衣裳的建虜稟告。

“奴才從進了京師就發現,城頭城防極弱,除了堆積一些滾木礌石之外,連最基本的累答都很少見。”鰲拜興奮地稟告道,“且城防主將滿桂和京營提督李鳳翔不和,奴才去時,正好撞見其在爭吵!”

邊上那些建虜頭目一個個都聽得興奮起來,甚至有幾人都跨前幾步,不知覺間更接近去傾聽。

“城頭守軍薄弱,明國皇帝爲此還讓城中大臣和富戶出錢出人加強城防。奴才被押往大牢的路上,就親眼見到東廠番子和那些大臣富戶吵嚷……”

“哈哈,好,好!”莽古爾泰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大聲叫好起來,“城防已是空虛,又有內亂,真是天賜的好機會啊!”

“老三稍安勿躁,且再聽聽!”代善一見,帶着笑意用老大的身份說道。

莽古爾泰心情正好着,聽了也不以爲意,只是哈哈笑着對鰲拜道:“快說!”

“……”鰲拜接着又說了刑部大牢的事情後重點強調道,“當時夜色已深,奴才等人從刑部大牢蜂擁而出時,瞧見城中火光沖天,據說是糧倉走水了。”

“奴才不敢停留,找到永昌票號後,那掌櫃又說明國皇帝還罷免了首輔和次輔,如今京師裡面正亂着,據說明國大臣都準備搶那首輔的位置。”鰲拜說完之後,低頭跪伏。

這一次,皇太極不等莽古爾泰說話,立刻大聲讚道:“做得不錯,沒有辜負本汗的安排!”

話外之意,就是向在場這些建虜頭目表示,他英明神武,對此早有預料而進行了安排。不過確實也是,鰲拜是他的親衛,是他安排去京師的。

此時此刻,那份求和的信會有什麼作用都已經不重要,也沒人關注了。

只聽皇太極在表揚了下鰲拜之後,立刻站起來大聲命令道:“本汗軍令,大軍即刻開拔,承上天旨意,取明國京師!”

那些建虜頭目早已聽得心癢難耐,一聽之下當即轟然而應,恨不得立刻飛到明國京師。在他們看來,京師城防不但薄弱,還在鬧內亂,這種情況下,取京師猶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莽古爾泰原本也想發號施令的,沒想被皇太極搶先,然後一衆人鬧哄哄地答應,都準備出發了。他見此情況,盯着皇太極的側面,心中很是不喜,感覺有種吃了蒼蠅一般的噁心感覺。

沒過多久,通州城頭上因爲沒有休息好而雙眼通紅的解經傳,目瞪口呆地看着城外的建虜大軍拔營而去:“建虜昨日攻城甚急,爲何今日卻突然離去,豈不是前功盡棄?”

等他看清建虜大軍離去的方向乃是京師方向時,馬上便明白了建虜的目的。這一下,他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無奈之下便派人急報山海關,由孫閣老定奪。

而在京師城下,一大羣勤王潰兵正大聲嚷嚷地要進城。

672 有了97 指天爲誓391 踢走豪格209 一整套計劃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153 京觀1052 重情重義1088 登陸4 第一個任務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753 決戰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76 張定國的問題1098 好大的手筆1063 到底是誰?110 雷聲大雨點小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167 冷眼旁觀192 唐玄宗第二麼815 各懷目的990 聯繫上了181 佈局116 一個瘋子1176 對比659 屁股決定腦袋724 聊天羣的缺陷1126 莫臥兒帝國1101 沒有澳門了305 補餉的困難149 再薦輔臣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31 豈會言而無信526 當尿壺1018 盛典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1025 決戰138 民議37 奴婢遵命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054 君父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476 胡言亂語?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945 運籌帷幄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54 開洋海議152 糧價961 說明身份26 通州亂局407 意氣風發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401 知易行難680 放長線釣大魚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628 期待(第三更)460 欺軟怕硬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075 城破447 灌了什麼迷魂湯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572 挖坑讓你跳376 張定國的問題724 聊天羣的缺陷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581 兩個皇帝都忙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295 豪格和天皇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6 平臺召對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3 兵臨城下1211 又見廷杖192 唐玄宗第二麼101 明軍的動向217 敷衍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201 按釘子616 困惑539 林丹汗猶豫了1121 鹽政之議960 升官706 兩把大鉗子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75 誤會(第四更)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487 夜半哭聲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
672 有了97 指天爲誓391 踢走豪格209 一整套計劃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153 京觀1052 重情重義1088 登陸4 第一個任務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753 決戰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76 張定國的問題1098 好大的手筆1063 到底是誰?110 雷聲大雨點小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167 冷眼旁觀192 唐玄宗第二麼815 各懷目的990 聯繫上了181 佈局116 一個瘋子1176 對比659 屁股決定腦袋724 聊天羣的缺陷1126 莫臥兒帝國1101 沒有澳門了305 補餉的困難149 再薦輔臣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31 豈會言而無信526 當尿壺1018 盛典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1025 決戰138 民議37 奴婢遵命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054 君父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476 胡言亂語?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945 運籌帷幄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54 開洋海議152 糧價961 說明身份26 通州亂局407 意氣風發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401 知易行難680 放長線釣大魚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628 期待(第三更)460 欺軟怕硬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075 城破447 灌了什麼迷魂湯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572 挖坑讓你跳376 張定國的問題724 聊天羣的缺陷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581 兩個皇帝都忙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295 豪格和天皇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6 平臺召對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3 兵臨城下1211 又見廷杖192 唐玄宗第二麼101 明軍的動向217 敷衍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201 按釘子616 困惑539 林丹汗猶豫了1121 鹽政之議960 升官706 兩把大鉗子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75 誤會(第四更)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487 夜半哭聲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