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線膛槍(第三更)

bookmark

等畢懋康全部介紹完畢之後,崇禎皇帝踱步到鑽架上,而後指着那鑽架道:“畢卿,朕覺得,你不妨考慮把這個鑽架進行改進,動力的驅動……就是由兩人拉動改爲水力拉動試試。”

他所提的,其實是水力機牀。這個簡單一些,等蒸汽機造出來後,再用蒸汽動力來替代水力,那就更方便了。

畢懋康自然是見過農田所用水力,崇禎皇帝這麼一指點,他自然就容易聯想起來。他是技術型官員,對於這水力的運用,自然也是一想就明白的。不過他略微有點猶豫道:“陛下所言極是,但軍器局這裡並沒有河流可用……”

崇禎皇帝一聽無語,看來做技術的,腦子也是一根筋,便打斷他說道:“又不是讓卿大規模地應用水力,只是讓卿試驗看看這個做法是否能成功,能有效減少人力的浪費,能加快自生火銃的打造。卿完全可以讓工匠人造一道水力驅動出來試試的。”

畢懋康一聽,稍微楞了下,而後一拍自己的額頭,露出很不好意思地笑意,而後雙手作揖,真誠地回道:“陛下說得是,微臣實在是糊塗了!”

崇禎皇帝也不以爲意,笑了笑後,讓人拿過了一把燧發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甚至還看了看銃管。又板起鳥嘴按下扳機,試了試開槍的感覺。

畢懋康一見,便又在邊上介紹這個自生火銃的性能,介紹着各種參數。崇禎皇帝聽完之後,微笑着對畢懋康說道:“以後就叫燧發槍吧,做得不錯。不過如果射程再遠一些就更好了!”

畢懋康一聽,連忙回答道:“陛下,這自生……燧發槍如果要再加大射程的話,這銃管還要再加長,加厚,發射用的火藥添多。如此一來,打造就更爲困難。而且就算打造出來,可能燧發槍的重量,還有發射時產生的力道,都不是單個兵卒所能把控了。”

明末這時候火銃的長度,重量等等,其實已經經過歷代的改進,早已有一套成熟的規定。畢懋康以爲崇禎皇帝不知道這些,就細加解釋了一番。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只見崇禎皇帝搖搖頭,笑着說道:“朕不是這個意思,朕的意思是你看看,安排人在這個銃管內壁拉出膛線來,旋轉型的那種。這樣軟一些的鉛彈塞實後發射出來時,是旋轉地飛行,比起滑膛會有更強的動能,也更具有穩定性。如此一來,不但打得更準,還能打得更遠。”

畢懋康一聽,又是楞了一會,仔細想想,以他的學識,還是難以理解,不由得有點忐忑。自己號稱火器第一人,精通火器,可皇上一來就指點了幾個地方,前面自己還能聽得動,也知道怎麼做,只是沒想到而已;可眼下這個,皇上說了還不明白,這……這還真是慚愧!

這麼想着,他就有點好奇地問道:“陛下,這真能打得更準,射得更遠?”

“呵呵,畢卿也不用問朕。”崇禎皇帝笑着把手中的燧發槍遞給了他,而後又說道,“畢卿自己做出來比較試試,那不就一切明瞭了!”

畢懋康一聽,也跟着笑了,這確實是個最讓人信服的方法,不過他看着手中的燧發槍想了一會,卻又皺了眉頭說道:“陛下,可要在銃管內壁刻下旋轉膛線,怕是不容易。增加了這麼一道工序的話,怕是所耗工時要更長,成本也將高很多。”

崇禎皇帝一聽,不以爲意道:“沒事,先做着試試,做出來後再評估成本到底增加幾何?而後和普通燧發槍再比較一番,看性能提高了多少?到那時候再決定這種線膛燧發槍是否要打造,是否要裝備軍隊。”

畢懋康一聽,明白皇上不是直接下旨,只是先進行試驗,等有結果了再決定,這樣自己身上的壓力就小多了。

這麼想着,他心中頓時鬆了口氣,立刻恭聲回答道:“微臣遵旨!”

崇禎皇帝又信步走到存放燧發槍的倉庫,看着三百多把燧發槍就陳列在那裡,心中高興。不過新軍已經開拔,至少第一次戰事是用不上燧發槍了。等明年戰役結束後回來,就應該能多一撥燧發槍部隊了。

他這麼想着,便對跟在身邊的畢懋康說道:“朕會交代給茅總教習,讓他從京營中選拔軍士出來,而後購買燧發槍進行訓練。等卿這邊產量上去,成本下來,那就是大規模列裝軍隊的時候了。”

畢懋康一聽大喜,軍器局眼下已經走上革新之路,要自負盈虧。這打造出來的燧發槍可是兵仗局的拳頭產品,能被認可,那以後的路就順暢多了。

他這麼想着,立刻聲音洪亮地迴應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儘快改進打造流程,提高燧發槍的產量,降低燧發槍的成本,同時也定會嚴控燧發槍之質量。”

崇禎皇帝很滿意,離開軍器局後立刻去了兵仗局。自從上次對鄭芝龍描繪自走戰船的前景後,他就已經吩咐兵仗局打造蒸汽機了。剛纔在軍器局又提到了蒸汽機,就順道過來看看情況如何。

讓他微微有些失望的是,蒸汽機的打造並不順利。崇禎皇帝便要了圖紙,又查看了整個流程。隨後指出了圖紙上的幾個設計錯誤,而後強調了這蒸汽機的重要意義,並下旨調動熟練工匠先全力打造一臺出來看看。

以大明此時的技術,不計成本,手工打造一臺蒸汽機出來並不是難事,最多密封性不夠,功率低一些,成本高一點而已。

等他回到宮中時,內侍來報,說輔臣周延儒已回來,等候覲見。

崇禎皇帝一聽,瞧了一眼御案上早已放着的那個奏章,而後淡淡地吩咐,讓周延儒覲見。

沒過多久,周延儒便到了文華殿覲見。崇禎皇帝能看出來,他比起年初,氣色更好,似乎還胖了一點,顯然這出去一趟,過得舒心,享福了。

底下的周延儒,確實精氣神都不錯。而且他心中期盼着,一會皇上能嘉獎自己。

月票多50,推薦票多400,就是兩個加更,還上這更,那還有6個欠更。

850 各種傳言1241 榨1153 南方造勢897 賣軍火895 服舍違式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67 鄉約(第三更)244 下馬威949 又吐血啦462 軍魂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90 死無對證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347 保德州陷195 重點1219 天上掉餡餅32 成了一個笑話982 兩個吐血1102 監軍問題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900 又一單831 將計就計979 布大局202 收心1120 吏治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89 發號施令497 鄭芝豹的消息957 不要慌173 加人1207 去山東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261 QQ聊天羣可以麼?308 要啃硬骨頭了12 內閣的反撲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59 海蘭珠的約會371 新軍配屬214 算術522 李定國(第三更)41 沽名釣譽112 勝利1014 童校263 溫體仁密奏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41 今非昔比431 大同總兵人選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501 會師1211 又見廷杖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145 踏平呂宋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461 大陣勢收割539 林丹汗猶豫了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581 兩個皇帝都忙1090 怎麼辦?1079 榮耀825 皇帝背書36 娶媳婦必須謹慎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948 倭國情況543 顧全大局1208 只想靜靜1135 南洋局勢903 誰敢亂來!147 永平陷落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770 懷念晉商了764 計劃(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633877 五人墓碑記192 唐玄宗第二麼1214 事實勝於雄辯263 溫體仁密奏710 原來是這樣722 幫他賣女兒630 趁火打劫907 攻心之戰1214 事實勝於雄辯54 朕要一塊算賬1177 羨慕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830 啓動A計劃1151 掌嘴769 大清的黴運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724 聊天羣的缺陷27 你們怕不怕971 狡猾的皇太極
850 各種傳言1241 榨1153 南方造勢897 賣軍火895 服舍違式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67 鄉約(第三更)244 下馬威949 又吐血啦462 軍魂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90 死無對證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347 保德州陷195 重點1219 天上掉餡餅32 成了一個笑話982 兩個吐血1102 監軍問題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900 又一單831 將計就計979 布大局202 收心1120 吏治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89 發號施令497 鄭芝豹的消息957 不要慌173 加人1207 去山東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261 QQ聊天羣可以麼?308 要啃硬骨頭了12 內閣的反撲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59 海蘭珠的約會371 新軍配屬214 算術522 李定國(第三更)41 沽名釣譽112 勝利1014 童校263 溫體仁密奏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41 今非昔比431 大同總兵人選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501 會師1211 又見廷杖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145 踏平呂宋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461 大陣勢收割539 林丹汗猶豫了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581 兩個皇帝都忙1090 怎麼辦?1079 榮耀825 皇帝背書36 娶媳婦必須謹慎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948 倭國情況543 顧全大局1208 只想靜靜1135 南洋局勢903 誰敢亂來!147 永平陷落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770 懷念晉商了764 計劃(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633877 五人墓碑記192 唐玄宗第二麼1214 事實勝於雄辯263 溫體仁密奏710 原來是這樣722 幫他賣女兒630 趁火打劫907 攻心之戰1214 事實勝於雄辯54 朕要一塊算賬1177 羨慕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830 啓動A計劃1151 掌嘴769 大清的黴運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724 聊天羣的缺陷27 你們怕不怕971 狡猾的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