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

如此重要的地方,只要智商達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就不可能不重視其安全。更何況他隆王是領兵南征北戰廝殺出來的,且當年洞吾進攻孟養的時候,就是被孟養土司抄了糧道,才導致大敗,當時的洞吾國王,要不是大明地方豬一樣的官員,突然傳令停止追擊,就絕對會交代了。有這樣的教訓在,這寶井的防護,可以說相當嚴密的。

孟密和寶井之間,有一段路就只有一條狹小的官道,兩側是緬北最爲常見的高山峻嶺,原始森林中想過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隆王纔會把物資集散地選擇在寶井,除了放一支精銳坐鎮之外,他在孟密的大軍張開,完全遮住了從孟密這邊通往寶井的通道。明軍除非打敗他隆王的大軍,否則就不可能派兵打寶井的主意。

然而,他隆王所不知道的是,在寶井以南二十里左右的一處廢棄礦山,卻駐紮着密密麻麻地軍隊,從服飾上看,卻是大明軍隊。

在礦山外側,通往外面官道的路上,伏着很多人,有一男一女兩名將領正在這裡巡查。

“稟大人,這裡一切正常。有三名洞吾人路過,已經擒住,並無一人逃脫!”

那名青年將領聽了點點頭,正待說什麼時,那名女將忽然說道:“夫君,孟密那邊的大戰馬上開始了。”

這個女將不是別人,就是在聊天羣中的馬張,秦良玉的兒媳張鳳儀。另外一個被她稱爲夫君的人,自然就是馬祥麟了。他一聽之下,頓時臉色興奮了,當即轉身道:“走,回娘那邊去!”

中軍帳內,忠烈伯秦良玉正在和一名武將說話,就聽她微笑着說道:“昔年我白杆軍和戚家軍曾有聯手一戰。當年的戚家軍,也多是火器部隊,如今,我白杆軍再度和火器部隊聯手,這次一定能完成陛下交代的旨意!”

他面前的這位武將,是一名參將,名叫魏守澤,他的麾下,是一千燧發槍兵,在昆明訓練得差不多後,和白杆軍一道秘密南下的。此時聽了,他不由得謙虛道:“忠烈伯過獎了,末將這支軍隊,又如何及得上當年的戚家軍!”

說到這裡,他忽然感覺有點不妥,便又馬上補充道:“不過末將麾下裝備的乃是當下最爲厲害的軍國重器,就算不及當年的戚家軍,和忠烈伯一起征戰,對付這些洞吾軍隊,那也是綽綽有餘了!”

秦良玉聽了,微笑着點點頭。當年的戚家軍,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戚家軍了。軍魂已逝,無論戰法,應變等等,都已經大不一樣。否則的話,建虜還想打敗真正的戚家軍,那是做夢!

眼前這支軍隊,這火器之犀利,她也是生平所未見。當她第一次看到這支火器軍隊的演練時,是真正吃了一驚。特別是那種要兩個人合着才能用的擡槍時,一眼就斷定,這正好能克洞吾人的象軍。

在南方打仗,道路不便,如果是火炮的話,隨軍行動就存在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洞吾這邊,交通情況更是糟糕。可這擡槍,比普通火槍的威力大數倍,卻能有人扛着走,如此利器,毫無疑問是這次攻打洞吾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了這個天才創意,竟然兼顧火炮的犀利和運輸的便利。

秦良玉此時還記得非常清楚,當她非常震撼地問出,到底是誰這麼聰明,竟然發明了這種擡槍用於南方作戰?閔洪學閔閣老也是一臉佩服,答覆她說是皇上!

聽到這個答案,秦良玉在最初的震驚之後,又覺得理所當然。因爲這兩年來,她一直關注那位非常賞識自己,君恩似海的崇禎皇帝。當她聽到那一件件有關年輕皇帝的匪夷所思的事情時,一次次地被震撼之後,對於這個擡槍,她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兩人正在說着話時,馬祥麟和張鳳儀興沖沖地進入大帳,稟告了孟密那邊的情況。

秦良玉一聽,也頗爲高興。大軍在偵知他隆王領軍北上孟密之後,就料定他會把糧草集散地放在寶井,因此早就悄悄地躲在了這個礦山中。如今一些都按計劃實施,那就意味着,就等孟密那邊,讓洞吾軍隊吃個大敗仗,士氣低落的時候,一舉拿下寶井,給洞吾軍隊以最有力的打擊,如此之下,洞吾軍隊必定潰散,洞吾主力,將一戰而滅!

如果寶井戰事在孟密開打之前就發起的話,他隆王必定會領軍回擊,打通後路,如此一來,孟密那邊的戰事就沒法打響,諸多目標沒法實現,而寶井這邊要承受的壓力也會空前巨大。最好的時間點,自然是計劃的,等洞吾軍隊在孟密消耗,吃敗仗,士氣低落時候。

如果是以前的話,這種戰機難以把握。可有張鳳儀在,想要什麼樣的配合都可以,自然要選擇最佳時機了。

在秦良玉他們開始準備攻打寶井的戰事時,孟密的攻堅戰終於開始了。

這一次,沒有城外的防禦工事,洞吾軍隊能直達城牆之下。雖然他隆王確實是想一次就攻下孟密,下了嚴令,要求手下全力以赴。各軍軍將督戰,甚至直屬他隆王的督戰隊也一字排開,敢有後退者立斬無赦。雖然孟密的城牆遠說不上高大,可明軍乃是有備而戰,又豈是說打就能打下來的?

火炮的轟鳴,滾木礌石,金汁狼牙拍等等,論守城的花樣,漢人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洞吾軍隊死傷慘重,卻連城頭都沒法攻上去,眼看着夕陽西下,他隆王的臉陰沉地彷彿能擰出水來。和他一起觀陣的那些大臣,也都一個個沉默不語。孟密城頭明軍所表現出來的戰力,遠非他們以前對付的那些守城土司可比!

鳴金收兵後,王帳軍議,他隆王冷眼盯着鳩兆師,冷聲喝問道:“不是說這些明軍乃是逃民而已麼?爲何有如此厲害的戰力?”

鳩兆師知道今天攻城慘敗,他隆王怕是要找替罪羊,這問到自己頭上來,情況有點不妙。他連忙出列回答道:“確實是逃民而已,這一點,其他各位應該都能證明……”

說到這裡,他指了指那些和他一起從明軍那邊投降過來的土司首領。對於這點,他倒是不怕責怪,因爲是事實,又沒有騙他隆王。不過他順手指着的時候,發現那些土司首領全都沒看他,而是低着頭在看着地面,神態之專注,似乎是想把地面看出花來!

鳩兆師見沒一個人仗義執言,主動證明自己說得沒錯,心中不由得很是生氣。不過此時被他隆王盯着,他也沒法先去生別人的氣,腦中只是一轉,就又稟告道:“殿下,今日之戰,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爲明軍守城不計成本,殿下放心,如果明軍一直像今日這樣防守的話,我敢保證,沒幾天孟密的守城器械就會用光了!”

聽到這話,他隆王回想着今天的戰事,感覺確實如此。那城頭上的明軍,簡直有點敗家子的傾向!如果換成自己指揮守城的話,像今天這樣的消耗,非到戰事的關鍵時刻纔會有如此大的消耗,否則守城器械都用完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來,城裡的明軍確實沒多少守城經驗,之前鳩兆師所說,怕是不會有假!

他隆王雖然想明白了這點,可他還是沒法高興地起來。今天這一仗,損失實在有點大,讓他都感覺有點肉疼。爲了一舉攻下孟密,派出去的可都是手下精銳啊!要這麼耗幾天,那自己又哪來的軍力繼續震懾周邦?

這麼想着,他的眼睛盯着鳩兆師,忽然有了想法,便冷聲開口說道:“孤許爾等投靠我洞吾,又給了你們諸多好處。如今孟密之戰事,爾等也得盡力,讓孤看到你們的誠意。明日一戰,爾等爲先鋒,率先攻城。只要拿下孟密,孤不惜重賞!”

說完之後,他不容鳩兆師他們分辨,直接甩袖子走人。

這一下,鳩兆師等土司首領就有點傻眼了。他們自然清楚孟密城內儲備了大概多少守城器械,反正以今天這樣的消耗,隨便再支撐個一兩天都是沒問題的。如果明天自己率部攻城,那豈不是拿自己手下的人命去消耗明軍的守城器械麼?一天戰事下來,自己還能有多少手下?

當初投靠洞吾他隆王,不就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不想被消滅麼!可這麼一來,真按他隆王的要求去做的話,那豈不是背叛大明的結局,一樣是全軍覆沒的下場,還落得不義名聲!

這一刻,好幾個土司首領心中不由得懊悔起來,早知道如此的話,還不如不降了呢!至少向大明證明了忠心,至少在盡力之後,能撤回城裡去!不管如何,守城總好過攻城吧!雖然有可能兩種選擇都是全軍覆沒,可至少名聲保全了。

這一夜,好多個土司首領都想着再求見他隆王,企圖讓他隆王收回成命。可他隆王也早就料到了這點,反正不管怎麼求見,就一句話:不見!

不見的話,就沒法申述,想了半天的推辭理由都用不上,這讓這些土司首領一個個都很焦慮。此時此刻,他們大概是明白了,在他隆王的眼裡,哪怕洞吾的民夫,都比他們要值錢。否則的話,驅趕那些民夫上去攻城,雖然效率會低一些,但照樣是能消耗明軍的守城物資的。

又或者是他隆王還想要他們好好攻城,又或者是給他們補償,回頭又傳下旨意,說飯管飽,攻城物資,也儘量補足。

當第二天黎明再度來臨,他隆王依舊不和鳩兆師他們這些頭像土司照面,反而派來了督戰隊,意思不言而明,無奈之下的鳩兆師等土司軍隊,迫不得已只能飽餐一頓,攜帶了足量的攻城物資開始攻城。

一見這些投降洞吾的土司軍隊來攻城,頓時,城頭上的明軍,都不用各級軍官下令,用了十二分的心思來狠狠地收拾這些叛徒。一時之間,孟密城下,屍體堆積如山。

他隆王在遠處平臺上看着這一切,卻只是冷笑而已,並沒有像昨天那樣陰沉着臉。他看出來了,派這些土司軍隊前去攻城,消耗明軍物資的效果果然好得出奇,他用肉眼都能從遠處看出來,今天消耗明軍的守城器械,絕對比昨天還要多!

一天下來,孟密還是沒有攻下,城頭上,大明的旗幟依舊在迎風飄揚。退下來的土司軍隊,所剩不到一半。土司首領們,比如鳩兆師等人,簡直是欲哭無淚!那些損失的手下,一半是被孟密城頭的明軍殺死,另外一半是被身後的督戰隊正法。此時的他們,已經領教到了他隆王的冷酷無情。可以預見,明天的攻城,肯定還是他們這些土司軍隊當先鋒。

他隆王的意思很明白,要麼城頭上明軍的守城器械都被消耗掉,要麼他們這些土司軍隊被消耗掉,反正有一方被消耗掉纔算到頭。

生死關頭,鳩兆師等土司首領已經顧不得後悔,聯合起來鬧事,強烈要求面見他隆王。

而孟密城頭的明軍將士們,就當了一回吃瓜羣衆,看着洞吾軍隊的營地那,起了亂子,鬧哄哄地就差火併了。

然而,讓他們有點遺憾地是,洞吾營地那邊,並沒有真正地火併,鬧了一陣後最終安靜了下來。

第二天,城頭上的明軍發現,那些叛徒又是第一個來攻城了。和昨天有點區別的是,在叛徒的中間,夾雜着很多衣衫襤褸的洞吾兵卒,或者根本不能算兵卒,就是拿根棍子,一根長槍的洞吾民夫而已。不過從總體來說,攻城人數比起昨天要多多了。

對於城頭明軍來說,城外來攻的就是敵人,他們要做的是,殺死敵人,不讓敵人登城。

又是一天的戰事下來,觀戰的他隆王終於露出了笑容,孟密城內的明軍,已經有明顯的跡象顯示,他們的守城器械消耗地差不多了。這個數量,和鳩兆師之前提供消息中的數量相吻合。

感謝紫箐玉蓉的打賞!

37 奴婢遵命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635 昨晚的好運(第三更)738 泡湯了1054 君父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237 賠償746 擾亂軍心313 優越感(第三更)884 皆在此256 禍不單行334 渡河(第五更)930 散夥907 攻心之戰853 還想動手打人?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801 絕世重寶出世(第三更)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057 關鍵時刻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01 明軍的動向1304 有天大的事460 欺軟怕硬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1317 震撼601 白眼狼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32 就不如你的意688 圖文直播575 神采飛揚412 冷血98 此乃何物781 上中下三策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58 朕答應你們822 脆弱的信任101 明軍的動向220 大老爺們764 計劃(第三更)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405 安南都統使司1275 絕子絕孫308 要啃硬骨頭了574 皇太極的新政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92 東拐稟告東藥1182 當野人滅了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857 飛車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848 擔心(第四更)904 冷麪閻王920 分析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53 悔之晚矣312 物資匱乏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751 薑是老的辣9 大魄力157 當面對質1095 帶個話580 恩威並施394 被撞破了921 誤會133 宣傳型人才977 返老還童1231 還要中心開花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682 羣策之力1281 哪位神醫299 阿敏佈局1246 隱戶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65 劉懋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885 好狠1183 大人要你侍寢1112 摔杯313 優越感(第三更)935 虛張聲勢1134 趁火打劫235 徐光啓的請求157 當面對質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339 安排吳二狗1211 又見廷杖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1098 好大的手筆249 熱烈歡迎
37 奴婢遵命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635 昨晚的好運(第三更)738 泡湯了1054 君父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237 賠償746 擾亂軍心313 優越感(第三更)884 皆在此256 禍不單行334 渡河(第五更)930 散夥907 攻心之戰853 還想動手打人?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801 絕世重寶出世(第三更)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057 關鍵時刻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01 明軍的動向1304 有天大的事460 欺軟怕硬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1317 震撼601 白眼狼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32 就不如你的意688 圖文直播575 神采飛揚412 冷血98 此乃何物781 上中下三策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58 朕答應你們822 脆弱的信任101 明軍的動向220 大老爺們764 計劃(第三更)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405 安南都統使司1275 絕子絕孫308 要啃硬骨頭了574 皇太極的新政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92 東拐稟告東藥1182 當野人滅了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857 飛車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848 擔心(第四更)904 冷麪閻王920 分析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53 悔之晚矣312 物資匱乏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751 薑是老的辣9 大魄力157 當面對質1095 帶個話580 恩威並施394 被撞破了921 誤會133 宣傳型人才977 返老還童1231 還要中心開花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682 羣策之力1281 哪位神醫299 阿敏佈局1246 隱戶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65 劉懋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885 好狠1183 大人要你侍寢1112 摔杯313 優越感(第三更)935 虛張聲勢1134 趁火打劫235 徐光啓的請求157 當面對質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339 安排吳二狗1211 又見廷杖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1098 好大的手筆249 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