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看來可以

bookmark

“陛下提點之後,臣或有兩個人選。”

胡廣一聽,很有興趣地問道:“說來聽聽!”

“薛國觀,字家相,陝西韓城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深知百姓疾苦,一貫反對向平頭百姓徵稅,如今解職在家。臣若推行新政,勢必得罪一些士紳,普通人怕是畏之如虎,難以助臣。因此……因此臣想……”

溫體仁說到後來,有點猶猶豫豫,讓胡廣有點不爽了,當即問道:“想推薦他是吧,可以考慮!”

他是不記得了,這個薛國觀其實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彈劾依附閹黨魏忠賢,而被原崇禎皇帝罷官了!要不是溫體仁看到他又重用了曹化淳等人,行爲做事和之前對魏閹窮追猛打的態勢完全不同,還真不敢舉薦這人。

不過在原本的歷史上,薛國觀最終也是他推薦之下又重新出山,還一下提拔爲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胡廣是不知道這個薛國觀在歷史上的事蹟,要是知道的話,就不會說可以考慮,而是直接說他算一個了。

因爲這薛國觀的一些觀點,和胡廣的想法一致。比如兵部尚書楊嗣昌提出籌餉,即向農民加徵;但薛國觀極力反對,提出助餉之議,即向皇親國戚借款。

還比如,薛國觀談到官員貪婪時,他的一個觀點是廠衛要監督得力的話,官員又怎麼敢如此貪婪!

他的這些觀點和做法,不但得罪了皇親國戚,還得罪死了廠衛,因此最終落得慘死的下場也就不奇怪了。

再說溫體仁一聽皇帝的口氣,便知道這個人選差不多,讓他不由得鬆了口氣,就馬上說第二個人選了:“除薛國觀之外,另有一人,或者可以。其姓張名至發字聖鵠,山東淄川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哦,有何特色,說來聽聽?”胡廣一聽,感興趣地問道。

“張至發由玉田、遵化知縣做起,政績斐然,知我大明北地軍民疾苦,深諳地方事務,循禮制,忠君事。此外,也有一些齊人與之交好,或能成其助力。其所不足之處,恐在朝中還難以當一方重任。”溫體仁說完,心中也沒多大把握,便靜待聖裁。

胡廣有原崇禎皇帝的文字功底,能聽出來,溫體仁舉薦張至發的用意是,這人是保皇黨,忠於皇室,應該是皇帝讓幹嘛就幹嘛的那種。又熟悉地方事務,還是齊黨一員,如果他能提拔爲輔臣來推廣新政的話,應該也是可以。

這是拉攏分化朝中各黨的節奏啊!胡廣心中想着,便開口說道:“這個也可以考慮,還有麼?”

“臣一時實在想不起來了!”溫體仁已經又舉薦了兩人,不敢再多舉薦,連忙推辭道。

胡廣倒是沒所謂,兩個就兩個吧,他當即吩咐道:“那卿明日就上奏本舉薦吧!”

工作組中的另外一位成員止虛同志,默默地聽着,不時拿個小本子記下重點,體會下皇上的新思路,以便能將來更好的體會聖意。

第二天一早,曹化淳便在午門接到了天不亮就過來等待的劉興祚,帶着他往兵仗局那邊過去。

這一路上,劉興祚就是平時再怎麼沉穩,心中都是有點激動地。換了以前,他就是再異想天開,也沒想過自己能有這麼一天,心中唯有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

等他到了兵仗局之後,發現這裡守衛森嚴。帶尖帽子的番役和穿飛魚服的錦衣衛竟然雙雙侍立在門口,外牆還有兩隊廠衛交叉巡邏,這讓他多少都吃了一驚。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哪怕是曹化淳這個東廠提督帶路,都被門口的廠衛攔下了。

曹化淳也沒什麼意見,從袖子裡掏出一塊令牌給一名錦衣衛校尉看了,同時不冷不熱地說道:“奉口諭帶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見駕!”

一聽這話,那名錦衣衛校尉不由得一愣,看向劉興祚時,眼睛中多了點驚訝。不過另外一名東廠番子卻往劉興祚這邊跨了一步,沉聲說道:“請出示身份令牌!”

劉興祚有點驚訝,看來這裡還真是守衛森嚴,由廠衛共同把守,就算有己方上司到來,也會由另外一方例行檢查。

他不但怠慢,連忙掏出自己的副將令牌,遞了過去檢查無誤後,才被放行。

“陛下的旨意,這裡的保密等級最高。其他地方倒沒有這麼嚴格!”曹化淳微笑着解釋了一句。

劉興祚不由得有點好奇,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竟然保密程度這麼高?

又經過幾道檢查後,劉興祚終於被帶到了一處院子裡。這院子裡似乎分成了三大塊,每一塊地方都有一羣工匠在圍繞着一個爐子?還是窯子忙碌。另外有幾個工匠還恭敬地站在一位年輕人面前,對他們前面的一些泥土?粉末還是什麼在低聲說話。

曹化淳用頭一示意,對劉興祚說道:“皇上在那裡。”

說完之後,他快走兩步,尖着嗓子稟告道:“陛下,奴婢奉旨已將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帶到。”

胡廣聽見,轉過頭一看,一位相貌堂堂,身高臂長的中年人就站在曹化淳身後幾步。

“叮,成就值+5,來自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

這還沒說話,就收穫了成就值,看來他心中一直很佩服自己的。胡廣心中正想着,劉興祚那邊已經推金山倒玉柱,大禮參拜了。

他一見,當即笑着跨步上前,親自雙手扶起劉興祚,上下打量後道:“不錯,朕盼着卿過來很久了!”

“末將慚愧,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君恩!”劉興祚激動萬分地低頭抱拳道。

胡廣看着這位大明餘則成,心中比較滿意,便對他說道:“來來來,朕和卿去屋裡說說話,給卿交代下事情!”

錦衣衛內部必須要整頓,工作重心也要調整,目前工作除了反腐之外,還要查晉商和建虜的更多罪證,要培養軍中密探等等,事情不少。

當然,劉興祚也把他寫好的晉商資料都給了胡廣。一直聊到中午時分,他才得以去錦衣衛衙門上任。

而外面的文臣還是沒見到皇上,各種猜測就更多了。

729 夜襲蓋州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015 江湖漢子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364 貓抓老鼠1193 危和機659 屁股決定腦袋180 道上混的1145 踏平呂宋1294 你看看人家1171 他隆王的因果831 將計就計1065 豪格的決定1318 賴皮戰術149 再薦輔臣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518 廠公子209 一整套計劃797 參觀(第三更)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197 入城46 你我皆演員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429 眼見爲實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1080 魂兮歸來兮347 保德州陷664 沒想到的結局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45 利用資源1040 有的放矢23 暗潮涌動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333 爲自己正名795 不情之請533 寶刀屠龍87 線下見面1195 契約精神654 八百里加急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2 升遷神速1248 先禮後兵1292 新的封爵途徑328 反轉168 老婆大會63 料事如神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843 陛下都看着呢!1033 兵潰830 啓動A計劃434 煮酒論英雄173 加人86 昌黎第一功616 困惑1059 舌生蓮花1033 兵潰1335 希望在西邊1292 新的封爵途徑893 耗誰?903 誰敢亂來!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43 要過年了756 這也行?101 明軍的動向474 抱怨(第三更)833 慎之998 江湖追殺令555 誰能想到1214 事實勝於雄辯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222 糧食危機967 北方蒙古定也172 主線任務之二198 封爵740 萬人敵822 脆弱的信任496 堅持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24 畢業659 屁股決定腦袋244 下馬威46 你我皆演員1044 期待的一戰1071 皇帝的打算210 一切完美1136 我的大明1328 沙賈汗的笑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925 宜早不宜遲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450 沒防備1099 土司之議1199 即時通訊衙門
729 夜襲蓋州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015 江湖漢子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364 貓抓老鼠1193 危和機659 屁股決定腦袋180 道上混的1145 踏平呂宋1294 你看看人家1171 他隆王的因果831 將計就計1065 豪格的決定1318 賴皮戰術149 再薦輔臣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518 廠公子209 一整套計劃797 參觀(第三更)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197 入城46 你我皆演員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429 眼見爲實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1080 魂兮歸來兮347 保德州陷664 沒想到的結局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45 利用資源1040 有的放矢23 暗潮涌動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333 爲自己正名795 不情之請533 寶刀屠龍87 線下見面1195 契約精神654 八百里加急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2 升遷神速1248 先禮後兵1292 新的封爵途徑328 反轉168 老婆大會63 料事如神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843 陛下都看着呢!1033 兵潰830 啓動A計劃434 煮酒論英雄173 加人86 昌黎第一功616 困惑1059 舌生蓮花1033 兵潰1335 希望在西邊1292 新的封爵途徑893 耗誰?903 誰敢亂來!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43 要過年了756 這也行?101 明軍的動向474 抱怨(第三更)833 慎之998 江湖追殺令555 誰能想到1214 事實勝於雄辯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222 糧食危機967 北方蒙古定也172 主線任務之二198 封爵740 萬人敵822 脆弱的信任496 堅持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24 畢業659 屁股決定腦袋244 下馬威46 你我皆演員1044 期待的一戰1071 皇帝的打算210 一切完美1136 我的大明1328 沙賈汗的笑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925 宜早不宜遲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450 沒防備1099 土司之議1199 即時通訊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