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 誤會(第四更)

更讓這幾個巴特部族的人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見到了奈曼部的人。一見之下,甚至都差點露陷,虧了主塔布搶先暗示,纔算是安然過了一關。

不過他們還沒來及做別的事情,就聽到明軍士卒說衛拉特部族的使者來了,總督大人親自接見,並安排他們趕在年前,去京師朝貢。

這一天,大雪是停了,積雪的深度大概到了成人膝蓋部位。可就算這樣,不少人都跑出來看衛拉特部族的使者,特別是那些蒙古族的人,更是全家出動。

主塔布等人也都由明軍將士陪同,站在人羣中觀看。他們發現,似乎衛拉特部族中最大的四個部族都來了,而且隨行帶着的貢物似乎不少,遠超過他們以前聽說的一些蒙古部族給大明皇帝朝貢的數量,由此,他們心中很是驚訝,不由得想着,原來明國竟然如此強大,讓遠在西域的衛拉特部族都來朝貢,而且看樣子還是誠心誠意的!

由此看來,難怪清國會接二連三地打敗仗,不是清國弱了,而是明國變強大了!

他們不知道,之所以會有他們所看到的這個盛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崇禎皇帝通過李過遠程指點,讓衛拉特部族之間有了誤會,互相競爭的結果。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陪同的明軍士卒指着朝貢隊伍中遠去的幾個人介紹道:“那個爲首的年輕人,是衛拉特四大部族之首的和碩特部人,是固始汗的侄兒,叫鄂齊爾圖,據傳聞,他很可能會接替汗位。還有,那個,準葛爾部的……”

主塔布等人一聽,都被震驚到了,以至於後面說得什麼話,他們都沒聽清。

固始汗的侄兒,以後很可能要接替汗位的,這樣的人物都被派來出使明國,這該是有多重視這次的朝貢啊!

要是換在以前,東部蒙古也不差,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統領東部蒙古,實力比起西部蒙古,並不會弱。可是,林丹汗倒行逆施,竟然改變宗教信仰,還想吞併諸部,導致東部蒙古四分五裂,最終落了個眼下的局面。有了這樣的背景比較,主塔布等人就更是對這次西部蒙古朝貢明國而吃驚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西部蒙古之所以這麼隆重,其實這其中也有個誤會。固始汗一直聽說東部的建州女真有多強大多厲害,還降服了東部許多蒙古部族,可就算這樣,卻還是被明國打敗,因此纔有了朝貢之心的基礎。

而鄂齊爾圖會被派人,是固始汗想要他來親眼確認下,東邊的情況到底是否是那樣!並不是如同表面上,看重這次出使這麼簡單。

衛拉特蒙古諸部的使者已經遠去,可旁觀的人羣,久久不願離去,依舊在看着草原遠處的那些離去的黑點。之前不好討論,可此時官軍離開,他們就都興奮地議論開了。

“沒想到我這一輩子,竟然能看到衛拉特蒙古派人過來,看到沒有,連未來衛拉特的王都來了!”

“是啊,不管以前是順義王時候,還是林丹汗時候,就憑他們,怎麼都不可能請動衛拉特部族的人過來,更不要說是來朝貢了!”

“大明威武!以後有好日子過了!”

“現在的日子不好過了麼?以前做牛做馬還要擔心捱餓凍死,看看現在?”

“是,是,是我說錯了,現在這樣的日子,還是大明好啊!”

“……”

聽着耳邊傳來的這些蒙漢兩族語言的嘈雜聲,主塔布等人再看看遠去的那些黑點,不由得都沉默了。

正在這時候,有一名總督府的親衛找來,吩咐他們跟着去見總督大人。

奈曼部和巴特部的人互相看看,有點無語。他們沒想到,明國的歸化城總督,竟然一起接見他們,而不是一個一個地分開接見。那要說什麼事情,該不會是都一樣吧?

主塔布看着奈曼部的人不時拿眼睛瞅自己,想了想,便做出了決定。

總督府,在原本歸化城的內城,也是王宮所在,是俺答汗時候所建。

這些蒙古人一路走着,看着這裡的場景,看着站崗着的明軍士卒,不由得心中又很是感慨。想當年,俺答汗何等英雄,率領土默特部族在這土默川崛起,牢牢地佔據了這片肥沃的土地。可是如今,在草原上建起來的輝煌宮殿,已是明國所有。這裡住着的人,也不再是蒙古人,而是明國的歸化總督。真是世道變了啊!

進入總督府大堂,也是原本的王宮正殿,只是稍微做了改變。兩邊站着明國文武官員,從外貌上看,似乎蒙漢兩族的人都有。主位上,坐着一名威嚴的中年人,身穿大紅緋袍,正看着他們。

主塔布一見,搶先一步見禮,大聲用帶着口音的大明官話說道:“巴特部族長塔布見過大明總督大人,巴特部願降大明!”

他之所以搶先,是不想讓奈曼部的人先戳穿身份,那樣的話,就尷尬了!

他的這個表率,還有所見所聞,讓奈曼部的人也沒有了別的選擇,打消了顧慮,同樣表達了投降大明的意思。

對於他們的來意,洪承疇早已知道,一套官話下來後,就要求他們真要投降,各部族的族長親自帶着投降書,前往京師獻給大明皇上。至於他們的族人,則要接受整編,才能成爲大明人,享受到大明的福利。

巴特部族長等人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不想在關寧那邊接受整編。畢竟關寧軍害死了他們不少族人,心裡多少都有點疙瘩。

對於這個要求,洪承疇點頭表示理解,只要他們能向皇上提交降表,得到皇上允許,他會上書朝廷答應他們這個要求。

一番溝通後,這兩個族的人立刻快馬加鞭而回,要把結果告知族裡,一邊往歸化城這邊遷移,一邊得趕緊去京師進獻降表。

歸化城這邊發生的一切,自然提前通過聊天羣稟告給了崇禎皇帝。對於這事,他一點都不意外。

略作考慮之後,崇禎皇帝吩咐鴻臚寺那邊,等衛拉特部使者到了後,先晾他們一晾,等上一等再說。

晚上應該還有一章。

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805 弄巧成拙1308 誘捕987 大展拳腳188 補丁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669 不謀而合982 兩個吐血278 拭目以待1111 大明發力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73 兵臨城下698 強調101 明軍的動向512 大明劉家將188 補丁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971 狡猾的皇太極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6 園嶠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46 擾亂軍心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2 國庫充盈686 誤會了408 追賊1060 有坑410 死戰565 祭拜大明忠烈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195 重點228 互懟(第三更)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720 談話(第三更)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333 爲自己正名1311 舉國之力應對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672 有了1051 請君入甕1007 淚流滿面1150 處置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407 意氣風發1134 趁火打劫136 驚天內幕830 啓動A計劃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877 五人墓碑記628 期待(第三更)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48 報復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606 下馬威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142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1078 四面楚歌461 大陣勢收割180 道上混的67 冒死彈劾303 求助鄉紳850 各種傳言44 誓死衛護京師1194 大明威脅論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1244 婚書383 明國見聞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246 反轉1180 都是坑987 大展拳腳1040 有的放矢149 再薦輔臣367 集合606 下馬威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21 比賽逃跑273 大明路橋公司769 大清的黴運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593 還很幼稚91 高應元的情報196 密商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1211 又見廷杖822 脆弱的信任822 脆弱的信任445 未雨綢繆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269 合作共贏519 一隻虎470 攻打海州757 看傻了1335 希望在西邊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
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805 弄巧成拙1308 誘捕987 大展拳腳188 補丁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669 不謀而合982 兩個吐血278 拭目以待1111 大明發力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73 兵臨城下698 強調101 明軍的動向512 大明劉家將188 補丁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971 狡猾的皇太極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6 園嶠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46 擾亂軍心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2 國庫充盈686 誤會了408 追賊1060 有坑410 死戰565 祭拜大明忠烈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195 重點228 互懟(第三更)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720 談話(第三更)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333 爲自己正名1311 舉國之力應對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672 有了1051 請君入甕1007 淚流滿面1150 處置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407 意氣風發1134 趁火打劫136 驚天內幕830 啓動A計劃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877 五人墓碑記628 期待(第三更)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48 報復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606 下馬威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142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1078 四面楚歌461 大陣勢收割180 道上混的67 冒死彈劾303 求助鄉紳850 各種傳言44 誓死衛護京師1194 大明威脅論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1244 婚書383 明國見聞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246 反轉1180 都是坑987 大展拳腳1040 有的放矢149 再薦輔臣367 集合606 下馬威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21 比賽逃跑273 大明路橋公司769 大清的黴運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593 還很幼稚91 高應元的情報196 密商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1211 又見廷杖822 脆弱的信任822 脆弱的信任445 未雨綢繆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269 合作共贏519 一隻虎470 攻打海州757 看傻了1335 希望在西邊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