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佈置(第三更)

bookmark

大黑山,在錦州的東北,高大險峻,長城修築其上。預定的埋伏地點,就在關口出去靠近草原這邊的一處山谷。

不愧是關寧軍這支地頭蛇,對於周邊的地形很瞭解,選中了這一處山谷伏擊。如果從山上炮擊的話,山谷下面,躲無可躲,甚至能封住山谷出口,再從西面山上懸崖石壁處丟滾木礌石,也能給予山谷中的敵人以大量殺傷。

如今,這個地方很是熱鬧,明國騎軍在“曹”字大旗的引領下,運來了一車車的糧食。到了山谷這邊時,艾曼兒部和胡爾特部的族長,早就領着他們的族人等在這裡了。

看到曹文詔領軍到達,連忙迎了上去,用蒙古最尊貴的禮節見禮。

曹文詔坐在馬上,很是傲慢,用馬鞭指着他們問道:“消息可曾傳出去了?”

兩位族長知道他指什麼,其中胡爾特部的族長連忙回答道:“已經派人前去告知,等小人見到糧食後,會再度派人前去告知,讓清兵……建虜派兵前來提取!”

艾曼兒部的族長也是一樣答覆,表示一切都按計劃行事。

曹文詔聽了,便把手向後一會道:“閣老知道你們部族快挺不下去了,因此先撥給你們一個族三大車糧食,其餘糧食暫時不能動,要做誘餌引誘建虜進來山谷的。”

說話間,只有明軍趕着六輛馬車上前,上面堆滿了糧袋。

艾曼兒部和胡爾特部的族長一見,雙雙大喜,連忙感謝。

曹文詔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又用馬鞭一指道:“來啊,交接他們他們,當場驗收,本帥也能給閣老交差!”

於是,立刻有軍卒上前,主動和兩個蒙古部族交接,爲了表示沒有貓膩,甚至隨即拆開糧袋,拿出正兒八經的糧食給他們檢驗,一切覈驗無誤之後,這糧車算是交接出去了。

艾曼兒部和胡爾特部族長很是欣喜,臉上的笑容怎麼都抑制不住,連忙殷勤地表示,他們來幫明軍卸糧,打下手。

曹文詔一聽,冷着臉喝道:“你們蒙古人除了會放牧,還能幹什麼?”

這話說得這兩個蒙古部族的族長一愣,不知道他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不過立刻,曹文詔的說話,就解了他們的疑惑:“這些糧食,是建虜勢在必得的,也是最重要的誘餌,因此必須好好放置,讓建虜不能那麼容易地搬走,如此才能給我軍又更充足的時間殲滅他們!”

說到這裡,他又用馬鞭一指道:“你們退後,自有本帥的兒郎們來佈置!”

艾曼兒部和胡爾特部的族長聽了,訕訕而退,就準備看明軍怎麼做。

只見明軍找了山谷中靠後的一塊平整的空地,先清理雜物後,便開始從糧車上一袋袋地搬運下來,井井有條地壘了起來。這其中,有一個兵卒不小心,一下摔倒在地,抗在肩膀上的糧袋摔了出去,糧袋破裂,裡面的糧食都灑了出來,看得蒙古人很是心疼。很自然地,也引來了曹文詔的喝罵,讓他們必須小心,誰要是再弄灑糧食的,軍法從事!

還真別說,這道軍令傳下去之後,明軍兵卒再無一個人摔倒在地,全都小心翼翼地,終於搬完了糧食,壘得和小山一樣,不但井井有條,還在周圍圍上柵欄,小心地保護起來。

看到糧食堆放完畢後,曹文詔又叫來艾曼兒部族長和胡爾特部族長,冷着臉,用馬鞭指了下那些糧食道:“這些糧食,如今還不屬於你們,只有你們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讓本帥立下大功,這些糧食才歸你們。因此,在這之前,如果你們膽敢來動一動這裡的糧食,不要怪本帥不客氣!”

對於他的無禮和傲慢,還有言談舉止間帶出來的輕視,兩個族長都視而不見,表面連聲稱是,心中卻在暗道:“且讓你囂張,等着瞧!”

曹文詔吩咐完了之後,便轉身離開,領着他的人馬往回走,要從山谷西面那處山的背後上山。概因這座山的這邊是懸崖,而那邊卻是個平坦的斜坡,猶如一個直角三角形。

兩個蒙古部族的族長想送一送,卻被曹文詔的親衛喝住:“爾等要幹什麼?是想偷窺我關寧軍的佈置?”

“不敢不敢,絕對沒這個意思。”艾曼兒部族的族長連忙止住腳步,同時賠笑道。所謂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堂堂一個部族的族長,也不得不接受明軍中區區一名親衛的喝斥,還得陪着笑臉。

誰知這還沒完,那名親衛竟然又喝斥道:“最好離我們的糧食遠一點,否則就當你們想偷糧食。到時候,就別怪我們山上失手丟個什麼下來。”

說完之後,甚至還用手一指前方,示意了下又道:“最好別超過那裡,哼!”

繼續忍,兩個族長連忙答應的同時,按捺住自己的脾氣,告誡自己道。因爲他們也發現,曹文詔肯定聽到他的親衛說話了,卻沒有管,他的態度自然就很清楚了。

親衛轉身,追上曹文詔,抱怨着說道:“大帥,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多,還給他們這麼多,真是想不通!”

這話的聲音有點大,兩位族長都聽到了,心中也就恍然,爲什麼這親衛會如此出言不遜,原來是因爲這!

他們兩人注視着曹文詔遠去,忽然發現,明軍隊伍的遠處,還攜帶了火炮,用馬牽着,被明軍步卒的身影阻擋,隱隱約約地,都數不過來有多少門炮。能看出來,這一次的伏擊,關寧軍顯然是志在必得。

兩名族長相視一眼,便轉回去吩咐自己的心腹,拉着明軍給的那些糧車迴轉草原去了。等出了山谷很遠後,護送糧食的隊伍中,又脫離了幾個人,飛馳向瀋陽方向。

留在山谷內的兩名族長,都很聽曹文詔的話,不敢靠近那些糧堆,或者說是不想多生是非,倒也安份得很。只是聽到遠處山後,不時傳來明軍的動靜,甚至山頭上,也有明軍在修整工事,這些都表明,這裡將會有一場惡戰。

還有8個欠更

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299 阿敏佈局998 江湖追殺令823 莫名其妙771 省親(第三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97 指天爲誓993 神兵天降955 回瀋陽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385 先聲奪人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222 糧食危機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1283 又一個心願107 射人先射馬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420 歧視(第五更)1066 殺賊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1287 神風助力954 實情74 攻城1189 火車119 知人善用1210 衍聖公的奏對1040 有的放矢1255 前車之鑑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500 沒得選擇121 一條好狗110 雷聲大雨點小1308 誘捕1156 科技清吏司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88 這是我二叔404 鐵模鑄炮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37 奴婢遵命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894 因噎廢食688 圖文直播863 背景116 一個瘋子371 新軍配屬207 賜宴(第四更)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59 老婆熱炕頭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597 不同待遇91 高應元的情報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133 宣傳型人才615 破襲戰619 草原貴客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1058 真有內奸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156 羣起而攻之933 疑神疑鬼962 追殺佟養性1181 首戰1212 一派宗師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327 鬼畫符177 磨刀(第三更)659 屁股決定腦袋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986 歸來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224 關鍵所在582 安撫國人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145 踏平呂宋778 新的高度553 迂迴輿論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610 絕望(第三更)770 懷念晉商了432 孫傳庭升官1045 晚了1308 誘捕823 莫名其妙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914 明國蠻橫無理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80 放長線釣大魚932 就不如你的意253 悔之晚矣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
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299 阿敏佈局998 江湖追殺令823 莫名其妙771 省親(第三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97 指天爲誓993 神兵天降955 回瀋陽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385 先聲奪人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222 糧食危機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1283 又一個心願107 射人先射馬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420 歧視(第五更)1066 殺賊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1287 神風助力954 實情74 攻城1189 火車119 知人善用1210 衍聖公的奏對1040 有的放矢1255 前車之鑑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500 沒得選擇121 一條好狗110 雷聲大雨點小1308 誘捕1156 科技清吏司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88 這是我二叔404 鐵模鑄炮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37 奴婢遵命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894 因噎廢食688 圖文直播863 背景116 一個瘋子371 新軍配屬207 賜宴(第四更)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59 老婆熱炕頭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597 不同待遇91 高應元的情報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133 宣傳型人才615 破襲戰619 草原貴客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1058 真有內奸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156 羣起而攻之933 疑神疑鬼962 追殺佟養性1181 首戰1212 一派宗師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327 鬼畫符177 磨刀(第三更)659 屁股決定腦袋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986 歸來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224 關鍵所在582 安撫國人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145 踏平呂宋778 新的高度553 迂迴輿論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610 絕望(第三更)770 懷念晉商了432 孫傳庭升官1045 晚了1308 誘捕823 莫名其妙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914 明國蠻橫無理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80 放長線釣大魚932 就不如你的意253 悔之晚矣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