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

想好了這邊的安排之後,崇禎皇帝便開始付諸行動了。

就在巡撫大堂,各路總兵濟濟一堂,將星雲集。

五省總督陳奇瑜和三邊總督鄭崇儉分列兩邊之首,大紅緋袍,很是顯眼。在他們的下側,則是各路太監監軍,都是有資格穿大紅緋袍的,只是和文官的制式不同。

當然了,這大堂上也少不了錦衣衛,其中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和千戶劉越,都在皇上邊上伺候。

崇禎皇帝在他們見禮之後,便微笑着說道:“諸軍努力,賊亂及時平定,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波及,朕心甚慰!”

聽到這話,陳奇瑜立刻出列,懇切地奏道:“此乃陛下運籌帷幄之功,臣等不能居功!”

這是他的真心話,從整個戰事開始,其實都是崇禎皇帝在指揮,並且佈下天羅地網不說,而變出很多騎軍,關鍵時候突然出現在戰場,使得這一次的平賊,變得輕鬆無比。

三邊總督鄭崇儉只是比陳奇瑜慢了一點點,也跟着出列奏道:“陛下深謀遠慮,只用了半年時間而已,就平定了河套韃虜和關內流賊,英明神武,是有太祖、成祖之風範也!”

他比陳奇瑜還要了解得多一些,從崇禎皇帝用俘虜安排下計策,誘使河套韃虜入了埋伏,又準確地堵在河套韃虜逃走的可能。並在這期間,調動後勤,協調錢糧,方方面面,崇禎皇帝都展現了他的果斷、英明。特別是皇上在涇陽的撲殺蝗蟲、西安府對秦王的手段,以及在潼關那一番發自肺腑的話,更是讓鄭崇儉感觸良多。

就他本心來說,他確實認爲崇禎皇帝其實有着和太祖、成祖的雄才偉略!

各路監軍以及總兵見了,也紛紛出列奏對,不敢居功,功勞其實都是皇帝自己的。

崇禎皇帝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讚揚,竟然讓他們如此反應。不由得微笑着搖頭,不過心中還是很受用的。

他自己明白,其實是他多了幾百年的見識,有後世的眼光,更爲關鍵的,還有金手指可以知道敵人的虛實。這些方面一加起來,纔會出現讓這些古代的能臣武將都佩服的事情。換成後世別人穿越而來,如果能具備這些方面,相信別人也不會做得比自己差。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在心中暗自告訴自己,不要驕傲,不要得意忘形,這點事情,沒什麼了不起的。自己要做得事情還有很多,必須繼續努力纔好!

“衆卿的努力,還有功勞,朕都看在眼裡的。”崇禎皇帝微笑着對他們說道。

而後,便開始封賞這次的有功之臣。當然了,至於底下將士的封賞,這個就不是他這個皇帝層面上的事情了。

已經是總兵的各路將領,都加了左都督或者右都督的銜頭,再要立功的話,那就是要封爵了。

而不是總兵的,比如吳三桂,就如願提升爲總兵官了。

至於陳奇瑜和鄭崇儉,自然也都有封賞,他們加銜是太子少保或者太子太保這些;

封賞麼,當然是受歡迎的,大堂內,大家的臉上都露有笑容。

這讓一路趕來,基本上也就只有趕路一事的馬祥麟,不由得很是羨慕。說起來也是運氣不好,沒有趕上戰事不說,甚至連流賊,都很少往西川那邊跑路,因此路上被他這部抓到的都少。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見到崇禎皇帝微笑着看向他問道:“馬卿,不知道秦將軍身體如何了?”

說起來,到這崇禎十二年,秦良玉已經是六十五歲的高齡了,因此,崇禎皇帝纔有此一問。

崇禎皇帝突然提起這位大明有名的女將,大堂內其他人立刻安靜了下來,露出尊重之色,轉頭看向馬祥麟。

說真的,歷朝歷代,又有多少王朝能有這樣的武將。一輩子就都爲國征戰了,而且更爲關鍵的是,她的兄弟、兒媳都爲國戰死,可以說,滿門忠烈不爲過。

宋朝有楊家將的傳說,在大明,可也是有白杆軍的!

馬祥麟聽到皇帝問話,便立刻神態恭敬,連忙回奏道:“母親身體好得很,末將臨行之際,還恨不得自己親自領軍,爲陛下馬前卒,征討流賊!”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笑了,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朕亦放心了!”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後,忽然嚴肅了一點說道:“如今雲南的阿迷州之亂,到如今還未平息。朕對黔國公的能力,還是擔憂的。叛亂不息,苦得還是百姓。不過朕所領之軍,多是北人,南下平亂的話,於雲南的氣候恐難以適應,怕會水土不服,引起大規模的非戰鬥減員,這是朕所不願見到的。”

聽到這話,馬祥麟頓時心中一喜,連忙請戰道:“陛下,末將願往!”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有點欣慰,不愧是秦良玉教導出來的兒子,能爲國分憂。

這麼想着,他便點點頭道:“朕也是這麼想的,白杆軍南下平亂,就沒有那麼多制約了。另外,秦老將軍既然也想爲國出力,那朕就特旨,令秦老將軍也一同南下,爲黔國公參贊,居中指揮,爭取早日平定阿迷州之亂!”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說道:“黔國公還年輕,而秦老將軍的經驗豐富,這一老一少互相配合,朕相信,應該能早日建功的。另外,朕再賜秦老將軍以密奏之權。”

一般來說,都是武將打仗,文官指揮。

在原本的歷史上,秦良玉也受崇禎皇帝器重,可是她領兵打仗,照樣要歸四川那邊的巡撫,甚至巡按管轄。

但如今,崇禎皇帝給了旨意,讓秦良玉去幫黔國公,意思很明確,就是黔國公太年輕,對於戰事經驗太少,秦良玉的經驗豐富,實際的指揮作戰,就由秦良玉去指揮了。

雖然雲南的情況特殊,雖然名義上指揮的還是黔國公,可這份旨意上,還是能看出,崇禎皇帝對於秦良玉是給予了多大的信任。

因此,馬祥麟聽了之後,不由得驚喜交加,連忙替他母親謝恩,保證一定早日平定雲南之亂。

這個任命,在場的文官,陳奇瑜也好,鄭崇儉也罷,都沒有反對,因爲那個人,是秦良玉,大明唯一的女將,忠烈無雙,全國有名!

至於其他將領,他們心中也多是有點感動。不是別的,就爲皇帝能考慮到他們北人南下,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說句實話,都是一羣武夫,他們不會懼怕戰陣廝殺,可是,他們怕難以理解的水土不服。這個可不會分人,哪怕是他們這些總兵將領的,都有可能會水土不服的。就那麼病死了的話,就太窩囊了!

如果有得選,對北人來說,當然不願意去那些雨林地帶,想想那麼多蚊蟲鼠蟻,就會有後怕。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件事情,然後就轉頭看向三邊總督鄭崇儉,臉色就有點嚴肅了:“朕獲悉消息,叛將柴時華還在烏拉特部,並且已經去向西其他部族去求援,未來一段時間,甘肅一帶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

一聽這話,鄭崇儉不由得一愣,回過神來後,立刻出列回奏道:“微臣回了陝西之後,立刻着手西部防禦,定不讓烏拉特部的陰謀得逞。”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表情依舊嚴肅地說道:“朕帶三大營要回京了,這西北的事情,還是有點不放心。不知鄭卿可有好的想法?”

鄭崇儉自認爲,自己是沒有崇禎皇帝的本事,能殲滅草原上的部族。如此一來,那就有點被動了。

要是被動防禦的話,就不知道烏拉特部和其他敵人,會在什麼時候進攻?

主動出擊吧,茫茫草原,烏拉特部聞訊而逃的話,就只有乾瞪眼的份。另外,他的手下也沒有那麼多騎軍,步軍出塞的話,就更是要傻眼。要是皇上所領的騎軍能留下就好了!

當然了,鄭崇儉也是知道,讓皇上把騎軍留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驃騎營不說,那是坐鎮京師的威懾力量,主要也是要用來對付可能會又入關的建虜。另外,多餘的戰馬,皇上之前也已經說過了,就是要給盧總督那邊重建東江鎮而準備的。那也是要對付建虜用,是不可少的。

想來想去,鄭崇儉還真是沒有好辦法,不過皇帝既然問了,他就只好回奏道:“微臣回去之後,會巡視長城,增加邊塞預警,並在周邊部署軍力,一旦發現韃子入侵,必第一時間反應,決不讓韃子有肆虐關內的機會!”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算是認可這個普通的策略。隨後,他又皺着眉頭說道:“柴時華這個叛將,決不能讓他逍遙法外,一直勾結大明敵人來禍害大明。此人,朕必殺之!”

叛將勾結外敵,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因此,崇禎皇帝這麼說,在場的這些人也沒有意外。

不過這麼一來,對鄭崇儉的要求就更高了。

他想了下,就有點犯愁地說道:“陛下,微臣手下騎軍不多,沒法主動出戰,就算打聽到了這叛賊的位置,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微臣只能守株待兔,集中兵力,在那叛將勾結外敵入侵之時,儘量把他們殲滅在關內!”

崇禎皇帝其實就在等着他說這話,此時一聽,假裝考慮一下之後,便轉頭看向剛剛升任援剿總兵的吳三桂道:“吳卿所部,就暫時歸於鄭卿轄下,替朕早日平了這烏拉特部,早日抓了叛將柴時華,卿可有信心?”

吳三桂之前還沒想到,這大西北的事情,還有他的份。

原本他想着這次調來隨駕出征,立了功勞,也升了官,回去之後也能讓以前的同僚看看,自己這一次可不是依靠家族的關係。

不過皇上這麼說了,顯然是有決斷,這就不是他吳三桂能拒絕的。

要說起來,這邊確實是需要騎軍,可是,御馬監轄下的三大營,那是皇帝親軍,自然不可能留在外地。而他吳三桂這支軍隊,本身就是邊軍來的,暫調到陝西這邊,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於是,吳三桂立刻抱拳領旨道:“末將遵旨,絕不負陛下之望!”

說這話,他也是有信心的。之前的時候,見識了土默特部的戰力,說實話,他還真有點看不起。就這些蒙古韃子,比起建虜,在戰力上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如果讓吳三桂去打建虜,他可能沒把握,可是,如今他去打這些蒙古韃子,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再立下一份大功。

“好!”崇禎皇帝聽到他的回答,便讚歎了一聲後,提高了聲音,嚴肅地說道:“犯大明者,雖遠必誅。敢背叛大明者,亦同樣如此,不管他逃到哪裡,被誰庇護,朕都要他死。關內侯陳湯當年的豪言壯志,在我大明,就由卿先付之實施好了!”

吳三桂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抱拳再次領旨道:“末將定當把叛將柴時華的首級給陛下獻上!”

邊上一直默不作聲的陳奇瑜,看着這一幕,心中不由得有點感慨。皇上就幾句話,把這名年輕的總兵給栓死在西北了。

不過這也應該是他的榮耀,能在皇上面前,有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總兵能有?他日真要做到了,至少西北史書上,但有他吳三桂的一筆!

崇禎皇帝看着吳三桂,忽然露出一絲微笑,開口對他說道:“關寧軍這次還要繼續留在西北爲國出力,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吳卿一會和將士們說明情況,並且朕准許,可寫信向家人告知情況,回頭朕統一幫你們捎到山海關。”

吳三桂一聽,更是大喜,心中同時也是有感動,皇上還真是細心,竟然連這都想到了。

他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這麼做,就是要借他們的口,把他這個皇帝御駕親征以來的種種英明神武的事情,傳回關寧去,震懾可能有的異心。

吳三桂在領旨迴歸隊列後,看到年紀差不多的曹變蛟、賀人龍等人,都有羨慕之意,心中不由得更是高興。

810 見面禮886 死心75 表功73 很難伺候了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489 朕撤你的職463 威脅遼東腹地779 日子很悠哉915 都是在逃354 求援473 趕盡殺絕88 嘉定伯府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30 磨刀976 煮酒論英雄50 臥底58 錢莊內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892 最後一戰962 物是人非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897 人力有時而窮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657 陳述事實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205 鄭芝龍的決定942 對策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98 牛皮糖354 求援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324 滿清後宮慘案928 否極泰來655 底牌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880 老鄉見老鄉810 見面禮571 遼東伯765 出氣包280 有刺客111 又得種子209 解困之道23 猛虎247 有了目標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868 呵呵呵124 因糧均輸之爭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357 各有目的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27 敢戰之軍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122 不配當對手427 只是想靜靜53 旁聽985 大結局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9 傻眼了107 無恥之徒59 擔憂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444 如喪考妣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655 底牌696 盧家忠烈718 想多了601 吃飯看病873 無價之寶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387 屢戰屢敗207 鋤奸街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425 人心惶惶(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840 收步軍244 兄弟894 面面相覷460 將計就計634 兒臣想要!317 老子跟你姓163 腹背受敵784 完了完了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471 皇帝仁心632 一命嗚呼163 腹背受敵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887 波蘭來使701 湯若望的勸說622 真假743 安東尼的後手244 兄弟449 生死置之度外738 荷蘭人的經驗270 敲打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598 大賞281 順勢加碼
810 見面禮886 死心75 表功73 很難伺候了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489 朕撤你的職463 威脅遼東腹地779 日子很悠哉915 都是在逃354 求援473 趕盡殺絕88 嘉定伯府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30 磨刀976 煮酒論英雄50 臥底58 錢莊內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892 最後一戰962 物是人非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897 人力有時而窮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657 陳述事實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205 鄭芝龍的決定942 對策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98 牛皮糖354 求援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324 滿清後宮慘案928 否極泰來655 底牌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880 老鄉見老鄉810 見面禮571 遼東伯765 出氣包280 有刺客111 又得種子209 解困之道23 猛虎247 有了目標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868 呵呵呵124 因糧均輸之爭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357 各有目的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27 敢戰之軍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122 不配當對手427 只是想靜靜53 旁聽985 大結局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9 傻眼了107 無恥之徒59 擔憂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444 如喪考妣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655 底牌696 盧家忠烈718 想多了601 吃飯看病873 無價之寶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387 屢戰屢敗207 鋤奸街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425 人心惶惶(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840 收步軍244 兄弟894 面面相覷460 將計就計634 兒臣想要!317 老子跟你姓163 腹背受敵784 完了完了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471 皇帝仁心632 一命嗚呼163 腹背受敵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887 波蘭來使701 湯若望的勸說622 真假743 安東尼的後手244 兄弟449 生死置之度外738 荷蘭人的經驗270 敲打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598 大賞281 順勢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