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琉球使者

當地的大清軍隊,根本就不夠鎮壓他們,也不敢鎮壓,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蒙古人如同蝗蟲一樣,把長山附近的,能搶的全都搶了,能吃的全都吃了,並向附近地方擴散。

怎麼辦?怎麼辦?布木布泰就感覺,自己的頭髮都要愁白了。

這個時候,她不再猶豫了,直接問多爾袞道:“睿親王可有良策,當速速說來!”

其他人一聽她這麼說,都有點奇怪,不由得轉頭看向多爾袞。

事實上,多爾袞也頭疼啊,長山那邊的事情,是突發的,他都沒想過還有這事。

不過機會來了,總要抓住,因此,聽到布木布泰這麼一問,他便立刻回答道:“辦法倒是有辦法,可是,這辦法……還是算了吧!”

“……”豪格無語了一會,然後就怒了,立刻大聲喝道,“大清都成這個樣子了,你有什麼辦法還不快點說出來,難道要等着大清亡了麼?”

“呸呸呸!”代善一聽,頓時連呸三聲,而後看向多爾袞說道:“如果有好辦法,就快點說出來,我們都聽你的!”

“是啊,我們都聽你的!”多鐸跟着附和道。對他來說,聽多爾袞的,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嶽託和阿濟格兩人,也都是催着,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還藏着幹什麼?

多爾袞見了,轉身看了布木布泰一眼,然後再環視其他親王,緩緩地說道:“要是我說得辦法有用,你們都會聽我的麼?”

這個時候,只要有好辦法,當然是聽了。

布木布泰之前見多爾袞看自己一眼,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如今聽到其他親王同意,心中便有了決斷,當即說道:“本宮以爲,如今國事之艱難,乃我大清開國以來之最!如今皇帝年幼,而我大清又要上下一心共渡難關,因此,本宮有意封睿親王爲攝政王,總理朝政,直到皇帝親政,此事由諸位親王一起見證,可否?”

這話一說出來,崇政殿內的這些人,都有點意外。聯想起多爾袞的表現,頓時心中都瞭然,原來是早有預謀。

對此,多鐸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表態,表示同意。

皇帝還這麼小,等到能親政,還不知道要多少年,這中間的變數大了去了。

代善看着多爾袞也不謙讓,心中不由得嘆了口氣,也點頭附和了。

他是明白人,殿內的這些親王中,要說本事最大的,還是要數多爾袞。這一點,皇太極在世的時候,也是這麼認爲的。

要是六王議政,都是政事好手,那也算了,但豪格、阿濟格等人,都是有勇無謀之輩,讓他們一起議事,扯後腿的反而更多。從這點上看,還真是由多爾袞來當這個攝政王最好。

阿濟格一見多鐸和代善都同意了,這個時候,他終於想起原來自己和多爾袞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於是,他也同意了。

豪格和嶽託當然是不想同意的,可此時已經有三個親王附和,人數佔多數,而且最爲關鍵的是,他們兩人都沒有好辦法。最後,只好勉強同意了,不過,討價還價一番,還是免不了的。

在外部危機之下,在多爾袞的職位這事上,最終還是和原本歷史上一樣了。

多爾袞一當上攝政王之後,就立刻下達命令,先是調集周邊的建虜軍隊,全部向長山壓過去,不管蒙古騎軍,只圍蒙古部族的老弱婦孺,一下便抓住了命脈,沒讓蒙古騎軍再對遼東造成破壞。

可不管怎麼樣,總是要有糧食才行。沒有吃的,再怎麼樣抓命脈,那都是會造反的。

這個時候,多爾袞又開始保大丟小,就是以滿清和科爾沁族的姻親關係切入,說明苦衷,保科爾沁族能勉強度日,對於小部族的庫倫和奈曼族,滿清就不客氣了。直接殺了他們的老弱,殺了頭領,吞了部族軍隊,分散到蒙古八旗中。

另外,派出騎軍,前往朝鮮去搜刮物資,要刮幹刮淨的那種,有多少算多少,以補充遼東缺糧之狀況。

並且,多爾袞還下令,放棄了金州、復州等靠近大海的城池,兵力大規模後撤,只守海州、鳳凰城、鎮江堡這一條線,把繡巖城也給棄了。

他給出的解釋是:大清兵力經過連續幾次敗仗之後,雖然根基猶在,但實力確實弱了不少。如果還要再防守沿海城池,必定會被來自海上的明軍各個擊破,一如這次的明軍全面進攻一般。

如此收縮兵力之後,大清各地的兵力就能比較充足,且遠離海岸線,也算是留出了足夠的緩衝地帶。有探馬在這一帶活動,明軍就算有什麼動靜,大清這邊也能知道,再不會被偷襲。要是明軍敢來進攻的話,有大清騎軍的優勢在,就很容易能斷來襲明軍的後路。

不得不說,多爾袞很有魄力,竟然能放棄那麼多土地,這一點,就算是皇太極,也沒有做到。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多爾袞只是攝政王的原因,不怎麼心疼。

他的這個做法,崇禎皇帝從竊聽系統中獲悉,不得不感慨一下,這個多爾袞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不過沒關係,朕剛和你們玩過,先休息一陣,回頭繼續來逗你們這些個建虜。

當然了,最主要的,其實還是沒有糧草物資了。哪怕他這一次戰事,從草原上繳獲了無數戰利品。足以彌補山海關這一路大軍的糧草物資的消耗。可是,蓋州那邊的軍隊,還有東江軍那邊,卻是無以爲續了。

於是,崇禎皇帝決定先班師回京,臨走之前,他把建虜那邊多爾袞採取的那些措施,對洪承疇講了講。

“陛下,這個多爾袞怕是我大明之勁敵,竟然能主動捨棄疆域來換取對我大明戰事的主動性!”洪承疇一聽,頓時大吃一驚,重新認識了那個多爾袞。

在這古代的時候,很少有人捨得放棄佔領的土地。

崇禎皇帝聽了,便笑了笑說道:“這個多爾袞,確實是剩下奴酋中算有點見識的,不過也僅此而已。等朕湊集好了糧草,有的是辦法破他!”

多爾袞的身上有甲級竊聽種子,就憑這一點,他又如何能和自己鬥?崇禎皇帝對此,非常有信心。

當然,要是沒有甲級竊聽種子的話,那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但真要是這樣,當初擒獲多爾袞的時候,也就不會放他回去了。

洪承疇一聽皇帝這話,想起皇帝每每料事如神,如今又知道建虜的圖謀,便放下了心,真心實意地讚一聲皇上厲害!

對於這些話,崇禎皇帝聽多都已經免疫了,他對洪承疇叮囑道:“建虜糧草缺失,這是建虜的命脈,朕回京之後,卿可以抓着這點用心即可!不過無需和建虜決戰,最好是避免決戰,或者打大的戰事!”

“微臣遵旨!”洪承疇聽了,立刻附和,他也同意這點。

崇禎皇帝看着他,又再次交代道:“因爲供應不了那些部族的人,建虜把庫倫部族和奈曼部族的老弱都殺了,吞併了其他人。這是卿可以做文章的一點。宣揚建虜的殘暴,讓建虜軍心不穩,也讓草原部族認清建虜的本心,孤立瓦解建虜軍隊!”

“微臣遵旨!”洪承疇聽得連連點頭,再次領旨道。

對於洪承疇的能力,崇禎皇帝還是信任的,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後,便班師回京了。

當然了,交代給洪承疇的這些事情,他也同樣派人,傳消息給保定總督盧象升,讓東江軍那邊也這麼做。另外還有一點,建虜會派兵再次去朝鮮搜刮糧草物資,東江軍那邊要是有戰機的話,不妨可以給建虜添下堵。

至於建虜主動放棄的城池,除了金州可以重新佔領之外,其他城池,先不去佔領,哪怕是靠海的復州也不去佔領,就先空着好了,免得分散東江軍兵力,以至於無法應付建虜的攻勢。

崇禎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崇禎皇帝班師回到京師。對於這一次皇帝所打得勝仗,京師百姓已經沒有像以往那樣激動了。不過高興肯定還是高興的,紛紛在街頭巷尾談論這次的戰果。

“看到沒有,皇上領軍出戰,建虜都嚇得聞風而逃!把沿海的城池都給主動丟了!”

“是啊,沒想到那些兇殘成性的建虜,竟然也有這麼一天!”

“那是,皇上英明神武,把建虜打怕了,這樣的事情,本公子是一點都稀奇!”

“如今建虜的草原盟友都被我大清打服,本公子估計,等到皇上再次御駕親征,必是平定遼東的時候了!”

“不用管這些,反正這遼東啊,皇上遲早收回來,那些建虜的日子,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

“……”

所有的京師百姓,對於大明最終收復遼東,都是信心滿滿。

在一處名叫“醉八仙”的酒樓中,有一桌食客,側耳聽着周邊的討論,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匆匆結了帳,就趕緊離開,回到了京師驛站去了。

在一處院子內,有一人正在仰頭看着樹上的鳥叫,聽到腳步聲響,便轉頭看去,發現是自己的手下回來了,便帶着一點焦急問道:“是大明皇帝回來了?”

“回大人,是大明皇帝凱旋。”來人連忙恭敬地稟告道,“而且小人還聽到消息說,大明皇帝英明神武,遼東建虜已經不堪一擊,光復遼東指日可待。如此一來,說不定大人就能求得大明爲我們做主了!”

這人一聽,頓時大喜。

他是琉球國正議大夫蔡錦,崇禎十三年時,琉球尚豐王去世。次年,也就是崇禎十四年,他的第三個兒子尚賢即位爲世子。之所以不是繼位爲琉球王,就是要成爲琉球王,就必須得到宗主國,也就是大明的冊封纔可以。

在原本的歷史上,是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琉球世子尚賢依定製特遣正議大夫蔡錦等人赴大明進貢兼請封。但因大明戰亂頻仍,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已經建國,自己國內都亂成一團,只差幾個月就要亡國了,因此,根本無法派出足夠規模的冊封隊伍。因而,蔡錦等未能如願,只好先行返國。

到了後來,崇禎皇帝煤山歪脖子樹上上吊,南明皇帝又短命,這後來又派出信使的琉球世子始終無法得到冊封,哪怕琉球最終承認滿清爲宗主國,想要得到滿清的冊封,但是,在滿清冊封使者,在順治六年到達琉球的時候,這琉球世子尚賢已經死了。就這樣,這個尚賢成爲琉球唯一一位已向中國請封而未完成受封手續的世子,到死都是世子一個。

在這個位面上,因爲蝴蝶效應的關係,蔡錦一行人是在崇禎十六年纔到達京師的。到京師之後,才知道大明皇帝御駕親征,不在京師。

蔡錦聽到這個消息,便是憂心忡忡。

在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聽說了大明自己也是焦頭爛額,各處叛逆四起,民不聊生。

到了大明之後,所見所聞,卻和傳聞有所不同。至少並沒有想象中的戰亂,反而是國泰民安,一片繁榮的景象。這讓他驚喜了一下,不過細問之後,特別是到了京師,才知道連大明皇帝都出去打仗了,這說明,大明自己的事情,都要皇帝親自上陣。這麼一來的話,琉球的事情,怕是大明這邊沒法顧及了。

他在來大明的時候,尚賢曾和他秘密交談一番。因此,他來大明,除了朝貢和請求冊封琉球世子爲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請求大明出兵,幫琉球驅逐倭寇。

原本以爲這事不可能了,可此時一聽手下來稟告的消息,他的心思頓時又活絡了起來,感覺琉球有救了!

從大明萬曆三十七年開始,琉球就被倭寇侵襲,甚至連他們的王都被倭寇給抓了。

到大明萬曆三十九年時,尚寧王被迫與薩摩藩簽訂《掟十五條》,承認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同時將奄美五島(即喜界島、德之島、奄美大島、衝永良部島和與論島)劃歸薩摩藩直轄,才得以釋放生還。

此外,琉球還被迫遣使謁見幕府將軍,此舉被稱爲“上江戶”。此後,島津氏成爲中琉貿易的掌控者。從此琉球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

要不是倭寇忌憚大明,就不會再存在琉球國了。

681 渾水摸魚593 似曾相識743 安東尼的後手207 鋤奸街151 修理勳貴411 賀瘋子493 耗敵之地156 各有所得21 悔不當初138 真沒法打(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4/4)69 伍忠的表演288 搞笑的事情436 百感交集210 陳奇瑜86 廠衛新氣象398 萬無一失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437 背叛大明的,遲早拉清單算賬479 作死的倭國552 破釜沉舟之戰901 勢如破竹453 一代梟雄390 掃把星691 絕境反擊459 老奸巨猾21 悔不當初727 忙成狗了556 偷營803 抱怨505 他怕!957 巴黎會議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640 何通事255 爲了太平,殺!306 三人成虎867 陷阱953 黃禍297 未雨綢繆781 爭辯349 朝鮮反正713 真沒見過世面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976 煮酒論英雄9 虎落平陽被犬欺129 簡在帝心205 鄭芝龍的決定354 求援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260 救災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798 來訪455 奪嫡之爭285 狗屁公主689 決戰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338 金牌臥底337 就這樣結束吧25 會改性子不成?543 不辱使命108 盧象升的奏章660 離間85 僞君子真小人258 餘賊之議321 絕對不行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210 陳奇瑜576 想要赤壁之戰833 站在風口上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35 閱兵526 必須設省883 分兵334 換人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607 神秘的信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448 有性命之憂879 困境688 不需要悲壯18 就這樣你咬我?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421 瑞雪兆豐年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810 見面禮314 天助我也307 龍顏大怒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764 要死524 吊打范文程945 得意地笑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693 洞吾巡撫242 師出有名813 唯大明獨尊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241 蝗蟲倒黴了48 話不投機半句多354 求援
681 渾水摸魚593 似曾相識743 安東尼的後手207 鋤奸街151 修理勳貴411 賀瘋子493 耗敵之地156 各有所得21 悔不當初138 真沒法打(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4/4)69 伍忠的表演288 搞笑的事情436 百感交集210 陳奇瑜86 廠衛新氣象398 萬無一失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437 背叛大明的,遲早拉清單算賬479 作死的倭國552 破釜沉舟之戰901 勢如破竹453 一代梟雄390 掃把星691 絕境反擊459 老奸巨猾21 悔不當初727 忙成狗了556 偷營803 抱怨505 他怕!957 巴黎會議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640 何通事255 爲了太平,殺!306 三人成虎867 陷阱953 黃禍297 未雨綢繆781 爭辯349 朝鮮反正713 真沒見過世面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976 煮酒論英雄9 虎落平陽被犬欺129 簡在帝心205 鄭芝龍的決定354 求援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260 救災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798 來訪455 奪嫡之爭285 狗屁公主689 決戰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338 金牌臥底337 就這樣結束吧25 會改性子不成?543 不辱使命108 盧象升的奏章660 離間85 僞君子真小人258 餘賊之議321 絕對不行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210 陳奇瑜576 想要赤壁之戰833 站在風口上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35 閱兵526 必須設省883 分兵334 換人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607 神秘的信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448 有性命之憂879 困境688 不需要悲壯18 就這樣你咬我?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421 瑞雪兆豐年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810 見面禮314 天助我也307 龍顏大怒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764 要死524 吊打范文程945 得意地笑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693 洞吾巡撫242 師出有名813 唯大明獨尊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241 蝗蟲倒黴了48 話不投機半句多354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