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朕撤你的職

發現倭寇可能會重新圖謀朝鮮的跡象,讓盧象升很是緊張。因爲他明白,倭國的戰力,應該和建虜差不多。但是,兵力卻遠比建虜要多。

另外,大明相對於建虜來說,有四個優勢,可以說在大明軍隊對建虜軍隊的戰事中,算是佔了很大的便宜。

第一,是人口上的優勢,讓大明這邊屢敗屢戰,也還能支撐到如今轉敗爲勝的大略格局;而建虜人口太少,大明這邊打了兩次殲滅戰之後,建虜就只能是被動防禦了。

第二,糧草物資上的優勢。建虜地處貧瘠的遼東,沒有了掠奪的來源,糧草物資極爲睏乏,極大地限制了建虜戰力的發揮。如今大明的戰略,就是瞅準了建虜的這個缺點打,可以說,這完全是打蛇的七寸,是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大明有水師的優勢。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水師的支持,進可攻,退可守。還能讓兵力匱乏的建虜防不勝防,最終不得不放棄沿海的城鎮。

第四,大明有火器上的優勢。不管怎麼樣,雖然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建虜的時候,給建虜帶去了全套的火器,包括訓練、打造等等方面。但建虜受限於原料物資的匱乏,其實火器的規模並不大。在和大明這邊的戰事中,都是被大明軍隊完全壓制的。

然而,如果今後要面對倭國的話,這四個優勢就不明顯了。

雖然倭國的人口絕對沒有大明多,可他們的人口也是有不少,絕對比建虜要能耗得多了,這是其一;

第二,倭國在海上,自成一國,和大明並沒有陸路連接。大明就無法像對付建虜一樣,派出騎軍,就揪着糧草物資這點打。

第三,倭國是島國,他們擁有的水師,可不是建虜之前的水師能比。不管是戰船數量上,還是戰船質量上,又或者是水師訓練的精銳程度,都不是一個層次的。大明水師對倭國水師的優勢,說實話,盧象升心中並沒有底。

第四,早在萬曆年間,入侵朝鮮的倭國軍隊,火器就是大規模裝備了。大明的鳥槍,其實還是傳自倭國的。如今過去了這麼多年,倭國的火器到底如何了,盧象升心中也沒有底。

如此種種,讓盧象升心中很是焦急,才向京師發出了加急奏報。

這個奏章還沒到京師,崇禎皇帝自然就通過盧象升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

對此,他根本就沒有盧象升的焦慮,相反,能把倭國軍隊引到朝鮮來消滅掉,這正是崇禎皇帝在前些日子裡心中暗暗禱告的結果。沒想到老天應驗,竟然在朝鮮真得出現了倭寇的蹤跡。

看來,德川幕府傳說中的閉關鎖國,也不是那麼堅決!如果有條件的話,這些倭人也不願意一直待在火山、海嘯、地震不斷的島上。

倭國這個地方,其實崇禎皇帝並不怎麼看得上眼。但是,不管怎麼樣,一個地方再差,也終歸是有其優點的。

比如說,倭國的銀礦,還有硫磺產地,另外,就是倭國的地理位置了。這是大明前往北美洲的一個非常好的出發點,如果能佔領倭國的話,大明向北美擴張,就會方便很多了。

只要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就絕對知道,這個時候是西方大航海時代。落後的美洲地區,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內被歐洲那邊不斷地吞食殖民。那麼大的地方,要是大明有能力,卻不過去,那就枉爲穿越人士了!

目標明確,就是要打下倭國。而如今,倭寇的動靜,也比預想得要活躍,很可能,倭寇重新出現在朝鮮,並不會過太長時間。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下旨,傳東江軍水師總兵鄭芝龍到京師覲見。

要說這個時代,大明這邊對倭寇最熟悉的人,絕對要算鄭芝龍一個。他在倭國那邊,都還有一個家。鄭成功的娘,就是倭國人。

飛鴿傳書過去,鄭芝龍便知道皇上是爲什麼傳他,第一時間,便匆匆趕到了京師覲見。

果不其然,只一見面,崇禎皇帝就開門見山地問他如今倭國的情況。

對此,鄭芝龍在路上的時候,就已經全面考慮過這個事情,比回答盧象升時,要考慮得更爲全面,因此,就立刻回奏道:“陛下,末將以爲,倭國應該不至於再出兵朝鮮。據末將所知,如今實際統治倭國的德川幕府,因爲其就是趁着之前的豐臣幕府攻打朝鮮,和我大明爲敵之際……”

他說着這話的時候,有點猶豫,在想着,要不要解釋下什麼是幕府,爲什麼不是天皇統治這些,結果卻沒想到,崇禎皇帝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道:“這些不用再說,朕知道德川家康是從豐臣秀吉那邊篡位而來,他不想再給別人以這個機會,因此就想着閉關鎖國是不是?這些朕都知道,卿以爲,德川幕府如今的掌權者怎麼樣,他是否會出兵,或者說,是否可能在有極大利益之下會出兵?”

聽到這話,鄭芝龍稍微愣了下。不過他隨即想起這位皇上的能耐,就感覺皇上知道,似乎也不奇怪。於是,他就拋開心思,專門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道:“回陛下,大明崇禎十年到十一年的時候,倭國境內有西洋異教徒暴亂,當時鬧得很大,就是被現任德川幕府將軍,名叫德川家光的給鎮壓了下去。然後,就開始驅逐外國人,不準到倭國交易,就是陛下所說得閉關鎖國了。就末將所知,如今倭國經過德川家三代統治,基本上已經沒有別的大名能撼動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繼續回答道:“就末將所知,似乎倭國出兵外徵的可能性還是很小。就目前朝鮮情況來看,可能是有可能,但末將不自量力,如果倭國知道是末將統領東江軍水師的話,怕是會猶豫。”

說着這話的時候,鄭芝龍其實還是很自信的。他如果連這點自信都沒有,那也沒法壟斷大明東南沿海的走私了。要知道,這個區域的霸主,那是要打服濠鏡澳的佛郎機人、臺灣的紅夷,還有就是倭國和大明的走私勢力,才能收到一年上千萬之多的保護費。

此時的他,也算是用隱晦的方式在提醒崇禎皇帝,他想告訴崇禎皇帝,有我在,倭寇應該不會囂張的!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到這話後,卻淡淡地說道:“如此,那朕就先找個藉口,把卿給撤職了吧!”

“……”一聽這話,鄭芝龍剛從心底涌起的那點成就感,頓時就沒了,整個人,有點傻了,這是什麼情況?

自己剛纔難道還說得不夠明白?有自己在,倭寇要想登陸朝鮮的話,至少也要問過自己同意不同意才行吧?要不然,水師朕打起來,倭寇能不能贏不好說,但絕對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看到鄭芝龍有點傻了的樣子,崇禎皇帝才微微一笑道:“朕是要讓倭寇登陸朝鮮,既然他們顧忌卿的話,自然是要撤卿的職,讓倭寇能放心一些了!”

“啊……”鄭芝龍怎麼都沒想到,大明皇帝竟然還有這種想法!這個好像和以往的大明皇帝完全不一樣啊,不但不怕事,反而要找事?

“此事就朕和卿所知,朕的這個打算,再無第三人知悉。”崇禎皇帝看着鄭芝龍,仔細交代道,“此事須得保密才行!”

鄭芝龍聽得迷迷糊糊,這時候的他,自然是清楚,並不是天威難測要降罪自己,而是皇上別有目的,不過他還是有點搞不懂,便奏道:“陛下,爲何要讓倭寇出兵朝鮮呢?如此一來,東江軍必定遭遇最大威脅!”

崇禎皇帝聽了,只是淡淡地說道:“倭寇一直對大陸有覬覦之心,之前豐臣秀吉是,以後也必有倭人會有。而這種倭人,一般都是在倭國強盛之時纔會有。既然如此,朕就打算,直接滅了倭國,以絕後患……”

聽到這話,鄭芝龍不由得又有點傻眼了。就因爲這個原因,皇上要滅一國?

雖然說那豐臣秀吉時代,倭寇確實出兵過朝鮮,當時還想着要佔領大明,可倭國乃是井底之蛙,就憑他們又怎麼可能佔領大明麼?皇上這麼未雨綢繆,會不會有點擔心過頭啊?

他當然不知道,如果歷史不改變的話,將來會有一天,中國會變得非常虛弱,而倭國則會強大起來,於是,比起之前豐臣秀吉時代更大規模的侵略,會讓中國大地的百姓,深受水深火熱之苦。雖然能最終打贏他們,可付出的代價,也是太沉重了。

“另外,朕曾對卿言過,將來有一日,朕要在大洋的彼岸,都是插着大明的旗幟!”崇禎皇帝看着鄭芝龍,適時又說道,“在大洋的東面,相信卿也知道那邊的情況,朕就有意以倭國爲起點,派卿等出征,如何?”

鄭芝龍作爲海賊王,當然知道太平洋那邊的大概情況。他也知道,大明這邊要前往太平洋,已有的一條航線,是呂宋島的西班牙人走得一條航線,就是經過日本這邊過去的。

此時一聽,原來皇上要佔領倭國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要把倭國當跳板,去實現那個宏偉的目標。頓時,他就激動了。

這些年來,鄭芝龍雖然封爲一方總兵,兒子也成了太子侍讀,前途無量,可一直旁觀着陸軍在打仗立功勞,說實話,他是看得眼熱。封妻廕子,封侯拜將的夢想,他又怎麼可能沒有?

只是大明的封爵,實在太難了。雖然他估計,在滅掉建虜之後,肯定會有一批人封爵,但他又肯定,這裡面絕對沒有他。但是,要是有了水師真正的用武之地,那就是他立功勞的時候!

錢,他已經賺得夠多了,如今,就剩下這光宗耀祖,得封爵的夢了!

這麼想着,他就激動了,當即回奏崇禎皇帝道:“陛下但有旨意,末將萬死不辭!”

崇禎皇帝一聽,便笑了道:“如此,朕就準備尋個由頭,撤卿的職,治卿的罪了?”

是自己說了有自己在,倭寇說不定不敢出兵,現在皇上既然決定要對倭國動武,那肯定是把倭寇引到朝鮮來消滅最爲省心,那也就是說,是自己多嘴,纔有此一劫啊!

鄭芝龍心中這麼想着,便無奈地認了。

不過崇禎皇帝並沒有因此輕視倭國,他當即向鄭芝龍詢問道:“倭國那邊,派何人去探聽消息爲好?”

以前豐臣秀吉時代,倭寇進攻朝鮮的事情,錦衣衛就提前得到消息並傳回國內的。倭國如果再要出兵的,大明這邊自然是要進行監視,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承受不必要的損失。

鄭芝龍一聽,便毫不猶豫地奏道:“回陛下,末將在倭國那邊也有一點產業,可令末將五弟鄭芝豹前往江戶,刺探消息爲佳!”

鄭鴻逵目前是福建海防遊擊,代替鄭芝龍掌管着鄭家船隊,並負責向南洋購買糧食,這是絕對走不開的。有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鄭芝龍當然不會給別人,因此就推薦了他弟弟。

崇禎皇帝聽了,便點點頭說道:“如此,朕封其爲錦衣衛百戶,可好?”

這個時候的鄭芝豹,還只是一個秀才而已。說實話,就這個秀才,其實還是用錢買的。以鄭芝龍對他弟弟的瞭解,那是絕對不可能考中進士的。既然如此,皇帝要封他爲錦衣衛百戶,那就是一條最好的出路了。

因此,這一聽之下,鄭芝龍連忙替他弟弟謝恩,表示立刻去信,把他弟弟派去江戶。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了之後,卻是搖搖頭道:“不,先讓他來一趟京師,有些事情,朕要叮囑一番才行。”

實際上,他是要賞賜一顆甲級竊聽種子,如此一來,也不用擔心消息傳遞不及時了。

能得皇帝接見,那也是他五弟的榮耀,因此,鄭芝龍便連忙答應了下來。

等這些事情商量完成之後,公開層面上,崇禎皇帝一份旨意下達,說鄭芝龍衝撞了他,把鄭芝龍的官職給抹了,讓他賦閒在家,陪他兒子鄭森讀書。

899 奧斯曼帝國726 實錘了444 如喪考妣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285 狗屁公主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479 作死的倭國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388 因緣湊巧444 如喪考妣730 能臣先壓着914 我是老花眼744 荷蘭人的智慧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658 後招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902 神580 一石二鳥354 求援635 狀元榜955 隨他們去173 晉商的反擊978 怕他個啥310 海上怕怕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73 很難伺候了955 隨他們去434 震怒90 駕臨御馬監軍營16 誤國閹宦614 演戲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449 生死置之度外902 神726 實錘了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883 分兵565 深謀遠慮878 大明再無衍聖公892 最後一戰770 點睛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713 真沒見過世面592 不對勁啊329 先聲奪人207 鋤奸街606 給一個驚喜47 對付晉商92 錢就一個字210 陳奇瑜959 那是什麼?939 簡單粗暴631 胡漢三還能回來麼(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1/2)462 一個很大的局177 大明皇家銀行之銀票775 糧草危機786 說滅你就滅你612 仁者無敵259 地龍翻身544 的確是妙啊!245 形勢一片大好405 兵役881 抉擇985 大結局63 其心可誅300 東廠發飆70 軍令如山845 皇上做法485 孔有德之秀705 濠鏡澳協議165 關鍵人物崇禎皇帝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890 不光彩的事情868 呵呵呵93 君父381 吾皇萬歲753 言出必行938 麒麟681 渾水摸魚860 累成狗200 統統抓起來(爲打賞次數300加更)3 攘外必先安內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414 真不愧是秦地好漢292 滿載而歸462 一個很大的局1 太祖託夢819 出征舍朕其誰40 東廠之痛267 殺802 錫蘭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612 仁者無敵486 代善的下場903 戰局241 蝗蟲倒黴了312 再打“晉商”
899 奧斯曼帝國726 實錘了444 如喪考妣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285 狗屁公主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479 作死的倭國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388 因緣湊巧444 如喪考妣730 能臣先壓着914 我是老花眼744 荷蘭人的智慧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658 後招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902 神580 一石二鳥354 求援635 狀元榜955 隨他們去173 晉商的反擊978 怕他個啥310 海上怕怕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73 很難伺候了955 隨他們去434 震怒90 駕臨御馬監軍營16 誤國閹宦614 演戲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449 生死置之度外902 神726 實錘了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883 分兵565 深謀遠慮878 大明再無衍聖公892 最後一戰770 點睛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713 真沒見過世面592 不對勁啊329 先聲奪人207 鋤奸街606 給一個驚喜47 對付晉商92 錢就一個字210 陳奇瑜959 那是什麼?939 簡單粗暴631 胡漢三還能回來麼(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1/2)462 一個很大的局177 大明皇家銀行之銀票775 糧草危機786 說滅你就滅你612 仁者無敵259 地龍翻身544 的確是妙啊!245 形勢一片大好405 兵役881 抉擇985 大結局63 其心可誅300 東廠發飆70 軍令如山845 皇上做法485 孔有德之秀705 濠鏡澳協議165 關鍵人物崇禎皇帝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890 不光彩的事情868 呵呵呵93 君父381 吾皇萬歲753 言出必行938 麒麟681 渾水摸魚860 累成狗200 統統抓起來(爲打賞次數300加更)3 攘外必先安內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414 真不愧是秦地好漢292 滿載而歸462 一個很大的局1 太祖託夢819 出征舍朕其誰40 東廠之痛267 殺802 錫蘭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612 仁者無敵486 代善的下場903 戰局241 蝗蟲倒黴了312 再打“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