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會師

他們當然沒有幼稚到,以爲十萬倭軍就能統治整個朝鮮半島,或者進一步和明國爭霸。就這點人,撒在朝鮮半島,壓根一個地方就沒有多少人,更何況,還要打仗。再者說了佔了土地,還要利用不是!

因此,當德川家光一接到鬆平信綱的急信時,就立刻做出了反應,第二批大軍就立刻出發了。

甚至在出發前,這第二批的大軍統領,也就是德川幕府的大目付井上政重還去鄭府拜訪了鄭芝豹,對於鄭家沒有和大倭國爲敵表示感謝,希望能繼續合作。

對此,鄭芝豹自然是笑臉相迎,連聲答應,送走井上政重時可謂是賓主盡歡,盡興而散。但是轉過頭,回到府裡就對倭人無語了:就算自己真心想和倭國合作,那發給大哥的信息,估計也還沒到大哥的手中。更不用說,皇上早就料到了,水師打不打這些倭寇,只是取決於皇上是否下旨而已。

自己倒是有點擔心,這倭軍跑去朝鮮的消息,也不知道皇上知道沒有?鄭芝豹想着,心中就又納悶了。想起皇上臨行前交代,讓他只管打聽消息,至於傳遞消息,另有安排,不用他操心。

那麼問題來了,皇上到底是怎麼樣傳遞消息的呢?這是個問題!

想了一會,還是想不明白,鄭芝豹索性就不想了,向媽祖娘娘祈禱好了,消息傳遞不會有意外,能及時送回去!

再說井上政重領軍到達對馬島時,就遇到了雨季,海上風浪很大,沒法航行,就只好在這對馬國停了下來。

這個對馬國,是由五個島嶼組成,面積大約有696.29平方公里,屬於宗氏家族封地,離朝鮮半島只有一百里,晴天時都能看到對岸。

島上統治的宗氏家族,一直臣服於倭國。在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也就是壬辰倭亂時期,這裡就是倭軍進攻朝鮮半島的根據地,如今倭國再次攻打朝鮮,這裡自然又成了他們的根據地了。

五萬大軍和五萬民夫,就擠在這對馬島,可以說是非常擠了。又是連綿雨天,很多地方都不能待人,又要吃喝拉撒,可以說,對馬島上由此出現了不少事情,但都被宗氏藩主給鎮壓下去了,甚至他本人還一直陪着井上政重,刻意討好這個德川幕府中所有人都怕的大目付(類似大明錦衣衛指揮使)。

但是,這個井上政重根本沒有享樂的心思,有點擔心朝鮮戰局。另外,之所以是他統兵出來,也有一個意思,就是老中鬆平信綱手中的兵力,原本就有十萬,如果再加這五萬的話,軍權太重,雖然鬆平信綱是德川家光的心腹,可德川家光還是不放心,就讓井上政重過來,有監軍的意思。

雨一停,浪一小,井上政重就坐不住了,當即下令前往朝鮮半島,就是在釜山登陸。

他剛一上岸,就聽到留守大本營的倭人向他稟告說,鬆平信綱已經定了漢城爲南部朝鮮的據點,一切物資都送往那裡。不過如今鬆平信綱已經趕往遼東,糧食也由留守的水師,由海路送往平壤。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平壤將是倭國在朝鮮北方的據點。

聽完這些消息,井上政重倒是很高興,相隔了幾十年,朝鮮的漢城、平壤重鎮再次落入大倭國手中,要是能救下清國那個盟友的話,這朝鮮就徹底屬於大倭國了。就算救不下清國,如今本土援軍還會源源不斷地開過來。就算和明國開戰,也不會怕。

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確認,大倭國應該是能吃下朝鮮,實現多少代倭國英豪的夢想!

想着這個,井上政重就很高興。此時的他,倒也沒有嫉妒鬆平信綱的意思。畢竟他也是參與到了這麼一個偉大的壯舉中,史書上必然也會留下濃重的一筆。

可是,他還沒高興多久,船上的糧草都沒卸完,鬆平信綱的急使就又到了。

“什麼?”井上政重嚇得一下從榻榻米上站起來,撞翻了他身前的案几,茶水灑落一地也不知道,只是盯着那信使,厲聲追問道:“老中已經撤軍回釜山,兵力損失過半,連明軍的一個影子都沒見到?”

這個結果,實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不管怎麼樣,鬆平信綱在大倭國可是有“智慧伊豆”之稱的。先前時候,領軍平定了島原之亂,展現了他傑出的統軍打仗能力。也是這個原因,這攻打朝鮮的先鋒統帥,德川家光纔會放心地讓他來統領的。

然而如今,大倭國最爲優秀的英傑,領着十萬倭軍,連明軍的面都沒見到,就一敗塗地,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這簡直是打死都不敢相信,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

或許知道他會有這個疑惑,因此信使連忙解釋道:“大人,朝鮮境內被清國的人掠得連野菜都難得一見,人跡罕至,根本無法就地得到補給。而大軍糧草又被明國水師打得全軍覆沒。十萬大軍沒有糧草補給,又遇到了朝鮮雨季,老中大人能安全帶回這麼多人馬,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急切地說道:“大人,如今老中大人應該離釜山還有一半路程,可有糧草之危,還望大人能快點前去救援!”

井上政重聽到一個腦袋兩個大,感覺有點亂,連忙下令整軍北上,帶着糧食去接應鬆平信綱,然後又想起什麼,連門都沒出,就繼續追問那信使道:“明國水師?是鄭一官統領的麼,有多少戰船?”

倭國是島國,四面環海,對於海上的人物,自然是比較關注。鄭芝龍在倭國的大名,還是鄭一官,因此,稱呼不同。

“老中大人在撤軍途中,得到的消息不多。”那信使盡量把他知道的情況都詳細稟告給大目付聽,“沒有鄭一官的旗號,明國水師很多,估計至少有兩百艘,確切多少,無人能說清。”

崇禎皇帝交代過,鄭芝龍自然就不會抗旨打旗號,倭人想猜就猜去好了。

當時兩國水師遭遇,倭國水師多是運糧船,遠遠看見就知道不敵,連忙轉了方向逃跑,能有人還有心思去看個清楚,明國水師到底有多少戰船就怪了。

至於那些逃上岸的倭人,自然也不敢在岸邊逗留,能逃多遠就逃多遠。這其中,又因爲有建虜清場的功勞,這些倭人最終活着回到倭人大軍的人數,少得可憐,鬆平信綱獲得的消息,自然也就有限了。

井上政重聽了之後,倒是鬆了口氣。

明國水師就兩百艘戰船的話,其實也不算多。更爲關鍵的是,明國水師統領不是鄭芝龍,這對大倭國就更有利了。根據之前的瞭解,明國水師,有很大一部分是鄭芝龍的手下。如今他受到明國皇帝的處罰,相信明國水師的士氣定然也不會高。要不要去江戶請鄭芝豹過來,這個問題,值得好好考慮一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那支明國水師爲什麼會出現在朝鮮海域,他們又是要去哪裡?按照鬆平信綱的解釋,是那個清國結盟使者通風報信的緣故。這麼一來的話,那支明國水師打劫了大倭國水師之後,是不是會返回呢,還是會去哪裡?這又是一個問題!

問題其實很多,井上政重想了一會,頭疼,甩了甩頭,索性不想了,當前最爲要緊的事情,還是要先去救老中的那支大軍才行,其他事情,都可以先緩緩。

於是,這第二批倭軍纔到朝鮮,就又分出了一萬軍隊,由井上政重親自領着,押解七八萬大軍夠吃的糧食上路,日夜兼程往北去接應鬆平信綱了。

至於留在釜山的倭人,則在休整,等待下一步的軍令。到底是留在朝鮮,繼續佔據朝鮮呢,還是說先撤回倭國看看情況,這個就不是井上政重能做主,他也只能在第一時間便派人趕回江戶去報信。

朝鮮半島南部,嶺南內陸交通之要地的大丘,也就是後世的大邱(朝鮮英祖26年爲了避諱孔夫子改名),倭人的兩支大軍會師。

說真的,這兩軍互相看見的時候,還真是激動人心的一幕。

鬆平信綱所部,當即是兩眼淚汪汪,比見了親人還要激動,很多倭人當即坐地上哭了起來。終於回來了,太不容易了!

而井上政重所部,都是震驚地快點認不出他們面前這支大軍了,這哪是倭國大軍,根本就是叫花子軍隊嘛!

沒說的,這一見面,立刻埋鍋造飯,先吃一頓飽飯再說。而且鬆平信綱所部看到接應軍隊,又有得吃了,那心裡提着得那勁就鬆懈了下來,根本就不想再動。

至於鬆平信綱,自然是第一時間和井上政重碰面,都沒見禮,井上政重就立刻追問起這事奇葩戰事的具體經過。有些事情,信使是說不清的,當面問鬆平信綱這個統帥才能知道得更清楚。而且瞭解這個情況,也是他作爲大目付的職責。

599 紙幣520 真是太敗家了!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16 誤國閹宦937 盧象升來了939 簡單粗暴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807 明軍變了啊801 定約327 打臉了207 鋤奸街659 紅夷大炮655 底牌334 換人974 再聚首67 朕親自去713 真沒見過世面950 美國公612 仁者無敵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91 沒有擔當的後果372 就來找我李來亨292 滿載而歸826 聯合艦隊879 困境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312 再打“晉商”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97 人心慌了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193 重現洪武盛況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871 吐血了708 結盟439 斷子絕孫102 微服出宮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847 老夫聊發少年狂193 重現洪武盛況190 難眠一夜(爲堂主相逢即相殘加更2/2)779 日子很悠哉905 中亞命運之戰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52 你們明不明白?54 新官上任959 那是什麼?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795 開眼界614 演戲249 爲自己而戰412 抓哪呢?(爲ZhengyuanHX護法加更)140 朝堂之辯887 波蘭來使589 會師254 懵了422 皇太極的懊悔941 他管得過來麼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863 誰笨蛋353 計對朝鮮982 摻水糊弄人106 毒計326 無能廢物637 新官上任927 坐井觀天508 大喜過望857 獨孤求敗67 朕親自去816 沙賈汗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96 祖訓483 好狠的計策!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86 廠衛新氣象981 太平676 計中計99 節操呢841 這是什麼情況?78 東廠做事948 葡萄牙藩國732 這還怎麼搞?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264 雁過拔毛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344 大明密探814 又被震驚了480 點石成金773 一把老骨頭403 一條狗的下場517 公佈細作身份955 隨他們去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66 地道戰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536 天下之大變局
599 紙幣520 真是太敗家了!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16 誤國閹宦937 盧象升來了939 簡單粗暴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807 明軍變了啊801 定約327 打臉了207 鋤奸街659 紅夷大炮655 底牌334 換人974 再聚首67 朕親自去713 真沒見過世面950 美國公612 仁者無敵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91 沒有擔當的後果372 就來找我李來亨292 滿載而歸826 聯合艦隊879 困境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312 再打“晉商”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97 人心慌了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193 重現洪武盛況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871 吐血了708 結盟439 斷子絕孫102 微服出宮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847 老夫聊發少年狂193 重現洪武盛況190 難眠一夜(爲堂主相逢即相殘加更2/2)779 日子很悠哉905 中亞命運之戰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52 你們明不明白?54 新官上任959 那是什麼?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795 開眼界614 演戲249 爲自己而戰412 抓哪呢?(爲ZhengyuanHX護法加更)140 朝堂之辯887 波蘭來使589 會師254 懵了422 皇太極的懊悔941 他管得過來麼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863 誰笨蛋353 計對朝鮮982 摻水糊弄人106 毒計326 無能廢物637 新官上任927 坐井觀天508 大喜過望857 獨孤求敗67 朕親自去816 沙賈汗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96 祖訓483 好狠的計策!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86 廠衛新氣象981 太平676 計中計99 節操呢841 這是什麼情況?78 東廠做事948 葡萄牙藩國732 這還怎麼搞?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264 雁過拔毛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344 大明密探814 又被震驚了480 點石成金773 一把老骨頭403 一條狗的下場517 公佈細作身份955 隨他們去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66 地道戰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536 天下之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