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臣們,總喜歡和皇帝對着幹,以明朝爲例,若是哪個臣子被廷杖,保準在士林聲望大漲。
至於說不怕被直接打死?怕什麼,那何止是有名望了啊,留芳千古有木有!
嘛,到底這個所謂的‘留芳千古’水分有多大暫且不提,總之證明了,古人,尤其是讀書人,最是重名。如果真能夠流芳百世名流千古,就算豁出命去也不在乎。
相比起來,武官在這方面就不敏感的多。
然而到底文官士林纔是主流,若有機會出書立傳,還由善懷閣來宣傳發售,鎮西府姜家無不心動,照周少瑜傳達的意思,將例舉姜家每一代家主以及傑出家族成員保衛邊境的光輝事蹟,這等光宗耀祖名流後人的事情,實在太難拒絕了。
是以,單憑這一點,鎮西府都決定冒險一次,再說了,就像周少瑜傳達的,不需要他們做主力,稍有不對大可退走絕不責問,這等於沒多大的風險。
於是立刻點齊兵馬再次開拔,考慮到軍中士氣問題,還特地將原本留守邊關的兩萬大軍換防。
然而名這一招,也只對鎮西府稍稍好用,而且也是綜合考慮才決定出兵。
到是蕭姽嫿,壓根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出不出兵就看蕭姽嫿的想法了。
先前聽聞鎮西府再次大敗,蕭姽嫿也當機立斷立刻撤出幷州,但也並沒有直接回到長安,而是就地紮營靜觀變化。
作爲正統的一方,蕭姽嫿對於現在大梁朝廷做壁上觀的態度很是厭惡。
我大梁王朝,豈容異族撒野,便是要亂,也是咱自己的事。也是基於這一點,蕭姽嫿纔會退兵,並沒有繼續攻打洛陽方面。
以前沒實力還跑到幷州耍了一圈,現在雲州、蜀州操練的新軍已經抵達,雖然兵力仍舊不多,但不至於那麼放不開手腳了。
不過打突厥歸打突厥,該要的好處還是得要。不然的話,幫你剿滅了阿史那隼最後的軍隊,結果幷州全是你的,這算啥?
莫要忘了,蕭姽嫿的目標是重振大梁,而一旦趕走了突厥,自己又要對抗火鳳,那麼周少瑜豈不是隨意的安心發展?
這種養敵的事情,蕭姽嫿纔不會做。
尋常百姓皆將周少瑜看做大善人,或許也的確如此,但單憑周少瑜無論號召任何事,都從不會說大梁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將來一定會爲敵人。
“泰原爲界,幷州以西,盡數歸我,此爲底線。”蕭姽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此外,這些地方突厥所留下的各類物資,也盡數歸我。”
呂玲琦委實不擅長談判,而這種大事又不敢做主,無論怎麼看這個要求都過了。但是,若是拉不到援軍,單憑幷州自己的軍隊,壓根沒辦法和突厥打。
李秀寧是厲害,可也不是神人,沒那麼多計策可用,突厥盡數騎兵人人善戰,人數還佔優,除非再次找到機會發動奇襲,不然準輸,可阿史那隼已經中過一次計,怎麼可能會再次大意。
明明知道很急,卻又委實猶豫,一時間反而亂了神,糾結不已。
其實周少瑜之所以讓呂玲琦跑這一趟,原因到是簡單。
周少瑜麾下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物,方宏年歲太大,經不起趕路的折騰,其子方瑞與鎮西府少將軍有舊,被派到鎮西府去了。而方宏剩下的後輩,要麼平庸,要麼年少,而且名不見經傳。
考慮到蕭姽嫿知道自己身邊厲害妹子多,所以還不如派個妹子,而選呂玲琦,是因爲她是武將性質的女子,身體素質好,能輕鬆趕路,不然你換成武媚娘她們,騎馬是會,短時間內疾馳也可以,但時間一長就得歇菜。
而楊妙真與李秀寧,一個超級大將一個厲害統帥,當然是要留着的。
無獨有偶,另一邊的洛陽,火鳳也提出幾乎同樣的要求。
“泰原爲界,幷州以南,晉城在內,盡數歸朕。”火鳳高坐於洛陽皇宮主殿皇帝寶座,仍舊是那副遮住眼睛的樣子,語氣也很是平淡。但到底已經做了一段不算很短時間的女帝了,一股子威儀正在形成。
也得虧徐妙錦出身高門大戶,堂堂大明第一開國功臣之女,皇帝還能沒見過?相比起朱元璋,火鳳這才哪到哪。
“陛下莫不是欲自尋死路耶?”徐妙錦不慌不忙的笑道,對比起呂玲琦,簡直不要強太多。
“哦?疆域擴大,如何又稱爲自尋死路。”火鳳也就是獅子大張口,談判嘛,不就是這樣子的麼。只是哪裡想得到徐妙錦會來一句這樣的。“若是危言聳聽,即便有子瑾的面子,也是輕易饒你不得。”
嘁……徐妙錦暗暗撇嘴,要不要這麼正式,還子瑾,還繞不了我。不過,話說回來,還真是想畫上一畫啊,女帝呢對不對。
咳咳,不是亂想的時候。
“陛下欲取幷州之南,意圖無非便是借地利,可側面迂迴,攻打長安後方,對也不對?”徐妙錦自信道。
或許其帶兵能力並不強,但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能文能武。內政方面自不用提,即便一開始並不會,如今也早就熟悉了,而且還做的不錯,不然也不會來幷州‘開荒’。
至於武,當然不是指武力,而是指見解。帶兵不怎樣,出謀劃策也同樣有所欠缺。但若論分析軍事意圖、佈局之類,卻是打小耳濡目染。無論是父親也好,還是三位兄長也罷,又有哪一個不是帶兵的?聽得多了,自然也就逐漸意會了。
是以,火鳳一提出條件,徐妙錦便瞬間瞭然,想要地盤是假,看重戰略地利纔是真。
隨着蕭姽嫿新軍趕至長安,火鳳的兵力優勢仍在,但已經不明顯了,本身而言,火鳳的軍隊出自農家以及大梁原本的地方駐守軍,戰力低下。若正面對抗,能守住都是表現極好的。
一旦等蕭姽嫿轉過身來再次攻打,火鳳就該頭大了。是以,即便沒出這檔子事,火鳳也是打算之後與周少瑜商議商議借道之事。爾後派出一支奇軍繞後騷擾以起到牽制的作用,只要拖住一部分的兵力,那麼自身的兵力優勢就仍然保持。
“陛下若佔據幷州之南,以蕭姽嫿之智,必然會想通此關節,那麼蕭姽嫿大可同樣走幷州之南的道路前來攻洛陽,畢竟,陛下不可能派重兵把守不是麼?”徐妙錦嘴角一揚,想要地?甭管是什麼理由,做夢去吧。
那麼大一塊地方,就是給火鳳也守不住,而且幷州現在的情況簡直不要太慘,人口少,經濟落後,物資缺乏,剩下的人基本都集中在泰原和晉城了,而晉城若是要給火鳳,那麼人口肯定是要帶走的。
如此一來,更沒有防守的價值了。
可若是不派兵守,人家蕭姽嫿不是一樣能暢通無阻的走這裡,到時候火鳳還得兩邊防備,指不定就從哪個方向突然打來了。
至於說派兵把守,這裡可沒那麼多關隘可守,人少了沒用,多了又會讓洛陽空虛,運送糧草也是個麻煩,完全得不償失。如此一來,爲難的反而是火鳳。
完全就是個雞肋,大抵就是這麼個意思。可還不至於說自取滅亡吧?
“陛下莫要忘了,我家公子名望之高,仁義之名傳遍天下,如今大破突厥,突厥大軍退回草原大半,只剩最後幾萬人馬仍不死心強留幷州,眼下以驅趕突厥爲名發起號召,而陛下卻坐地起價趁機索要幷州半州之地,陛下以爲,天下人會如何看?
以周公子之名望,人們只會認爲他爲了大局爲了大義不得已而答應,實乃委曲求全。那麼反過來,本就是以反賊起家的陛下,又會失去多少民心?陛下根基本就不穩,若再失民心,呵……”
這話到是不假,善懷閣的名氣太大,善懷閣詩集名爲詩集,如今卻什麼內容都出,其中民族大義更是幾經宣傳,或許大多老百姓不識字,但這個環境,只要書生士子們在意的,就會很快的流傳。
先前楊妙真剿滅五千突厥騎軍,但名頭卻給了火鳳,此事已經宣傳,頓時讓火鳳名望大增。可若是這下子又反過來索要地盤,那就完全是另一碼事了,不僅先前刷來的名望丟了乾淨,反而還會大降,說到底,火鳳這個女帝,到底是反賊,是不被認可的。
理是這麼個理,但說法未免太過,直呼反賊,實在有點挑釁的意味。
“放肆!”火鳳身邊的女婢立刻厲聲喝道。
怎料徐妙錦更不客氣,面色一板,同樣喝道:“我看你才放肆,小小一個女婢,竟敢插言阻斷朝中大事,誰給你的膽子!”
沒毛病!火鳳最信任的侍女又如何,頂多也就是有個內宮的女官官職,無論如何也都沒資格在這種場合說話的。
“退下吧。”火鳳擺擺手,才懶得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直接讓女婢下去了。“那以你之意,難不成朕白幫忙不成。”
“非也非也,老規矩,陛下出兵,我善懷閣可仍舊爲陛下委婉宣傳一番,宣稱陛下乃心懷大義之人,並且並非求援纔來,而是主動幫忙,此外,屆時陛下若想繞後襲擾長安以西,借道之事,未嘗不可。”
這提議,火鳳多少還是有些心動的,反賊起家,最難得就是大衆認可,兵從民來,若是民心不歸屬,則軍隊也難堪大用。但此事談何容易,可若是接着善懷閣的大義宣傳,此方面已經嘗過一次甜頭的火鳳委實沒有拒絕的道理。
只不過借道之事,一句未嘗不可就想打發不是太便宜了麼,而且,怎麼可能一點實實在在的好處都不給,上回好歹還有不少戰馬呢。
各方面都在商議準備,眼看一場大仗在即,周少瑜卻也不見得多忙。難堪大用的人才除卻妹子的確仍舊緊缺,但好歹多了個方宏,老歸老,本事卻是足足的。而中低層官吏,總歸是會有的。再加上還有卞玉京等人,周少瑜大抵只需立下方針,基本就很少需要直接出面管事。
至於軍事方面,那就更放心啦,李秀寧領兵打仗的本事比他還厲害,楊妙真既能統帥又相當能打,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乍一看有嚴重吃軟飯的嫌疑,其實壓根不算這麼一回事。
善用人才的皇帝之一,就有劉邦。衆所皆知,劉邦自身本事並不怎麼上得了檯面,但是會用人,捨得放權,底下人什麼都處理的妥妥當當,而劉邦嘛,你覺得這傢伙會很忙?
額,或許吧,比如,忙着裝模作樣收買人心啊什麼的,啊哈哈。
總之,善用人才是本事,那憑啥換成妹子就是吃軟飯了嘛,沒這道理不是。
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做好一切準備的周少瑜心安理得的清閒下來。
不過大夥都在忙,你這麼安逸算怎麼一回事,於是卞玉京將一直將暫且由她來照看小丫頭丟給了周少瑜。
嗯,沒錯,就是娶回來的那個阿史那隼的幺女!
這丫頭顯然不像突厥人,有着突厥人的面孔,但性子明顯是個膽小文靜的,進屋半天了,除了一開始的請安,就一直怯怯的坐在那裡也不吭聲。
本來周少瑜還覺得尷尬呢,結果一看人家這反應,樂了。
我盯……
小丫頭一愣,怯怯的眨巴着眼睛,然後,臉色一紅,低下頭去……
!!!
臉紅是什麼鬼!周少瑜簡直汗顏了好不好。
京師,金陵,皇宮。
幷州的局勢到了現在,已經不是高玉瑤能隨意掌控了的,只能暫且關注,看最終結果才決定如何處置。總歸還不算出乎預料,也就是潭州讓高玉瑤氣憤了點,而且孫守仁也不再那麼聽話。
本以爲這大梁再怎麼亂,也是亂在非朝廷直接管轄之外,小規模的起義固然有,但不是什麼威脅。高玉瑤也一直很安心,穩穩當當的坐看局勢變化,順帶掌控一把。
結果……
看着這份最新的加急奏摺,高玉瑤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揚州繁華富庶之地,居然有人反了,不僅反了,而且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