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

bookmark

在去珠海的路上,隋波一直在思考國內零售連鎖行業的現狀。

對於易趣的B2C業務而言,

除了起家的IT和圖書等主要經營的品類外,接下來重點發展的品類,就是手機和家電(大家電及白色家電)。

目前易趣的3C中最核心的IT品類(電腦、外設、軟硬件),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期。

這是受到目前國內IT產業發展規模所限制的。

只能是跟着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增長趨勢……

而且這還牽扯到,和各IT廠商原有經銷渠道的博弈。

以當前的中國用戶消費習慣,電商的市場份額,目前只能佔到零售市場總量的5%左右……

所以,易趣想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就必須要繼續擴充品類。

整個3C產品分爲大家電、數碼通信、IT。

IT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

其中電腦市場624億;顯示器,多功能一體機,刻錄機以及外部磁盤存儲系統等外設市場規模剛剛過百億。

數碼通信市場規模更小,接近200億:

其中數碼相機市場29.3億;數碼攝像機市場31.4億;MP3播放器市場15.55億;PDA市場58.56億元,閃存盤市場10.73億;移動硬盤市場19億……

手機通訊市場當然是另一個重點品類,市場規模高達1200億!

但是,大家電的體量依然是最大的……

一年的總盤子有接近2000億!

畢竟家電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隨着中國房地產進入“黃金十年”的發展期,家電產品也是用戶的剛需!

至於其他品類:

圖書整個市場體量太小,百貨品類價格低……

所以,隋波在完成了易趣在全國的物流中心的初步佈局後,就決定進入家電領域!

就像之前他曾計算過的:

如果能夠搶在國美、蘇寧等零售連鎖巨頭,還沒有形成氣候的時候。

搶先(同步?)進入家電領域,“以打促和”,就可以在前期形成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面,和這些零售巨頭們,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勢力範圍劃分。

京東在前世進軍家電品類時,被零售連鎖巨頭們“圍毆”,打得那麼辛苦……

歸根結底,就是當時京東弱,蘇寧和國美實力強!

要不是互聯網是時代的大趨勢。

要是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還真不好說,京東能不能突圍出來……

從1999年起,國美走出帝都,開始佈局全國,中國家電市場,可謂諸侯混戰,羣雄爭霸。

其中,在帝都,除了國美電器,還有大中電器;

在金陵,有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和金太陽;在魔都,有永樂電器;在泉城,有三聯商社……

其他各個省市的零售連鎖巨頭們也是山頭林立,各自爲戰。

到了2004年。

經過了幾年在全國範圍內,快速開店的跑馬圈地後,在家電零售領域,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大中五強爭霸的局面。

國美排第一,銷售額230億,門店197家;

蘇寧第二,銷售額91億,門店123家;永樂第三,銷售額82.67億,門店108家;五星第四,銷售額73億,門店120家;大中第五,銷售額64億,門店70家。

其中國美無疑是一騎絕塵,氣勢極盛!

現在這個時間點,也非常特殊。

正值國美借殼上市,老黃套現出了大量資金,即將開啓瘋狂併購之路的前夕。

正是他接連收購永樂、大中,從而引發了行業大洗牌,並最終形成“美蘇爭霸”兩大零售連鎖巨頭競爭的格局。

也開啓了連鎖零售行業的“黃金十年”!

舉個例子:

在2005年,蘇寧將擁有門店224家,營收159.36億,淨利潤3.51億;

到了2012年,蘇寧擁有門店1705家,營收983億,利潤26.83億!

國美的發展速度雖然慢一點……

但那是因爲老黃在08年進去了,不然,國美在中國商界這個江湖中,也絕對是一方霸主!

隋波估算了一下:

現在易趣的營收在80億左右,利潤現金儲備差不多有60億。

此外,自己隨時可以抽調的資金也有50億……

想殺入家電市場,資金上是沒有問題的。

要知道,電商平臺沒有門店租金和促銷員人力成本,成本本來就低。

而且家電是新品類,不是易趣的主業。

就算真打價格戰,也不會影響到易趣的基本盤,損失不大……

不過,現在有兩個核心的問題:

第一,就像IT類產品一樣。

現在受限於國內的網購用戶規模,和中國老百姓多年形成的消費習慣。

就算易趣全力主攻家電市場,也不可能真正拿下太大的市場份額。

充其量就是搶下一小塊的線上市場……

當然,這也足以支撐易趣的營收和利潤,有一個較大的增長幅度了。

第二,除了“價格戰”,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戰略之外。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佈局呢?

這就要重新從易趣的整體大戰略來思考了!

那就是,電商平臺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曾在隋波前世時,

老馬提出的“新零售”概念,被炒得火熱。

按官方的解釋:

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爲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聽着挺複雜的……

但說白了,

就是:有線下店,通過線上買東西(更快的)送到家,就是新零售!

爲此,阿里耗資53.7億港元收購了銀泰百貨;耗資283億元入股蘇寧雲商;21.5億元收購三江購物32%的股份;投資居然之家54.53億元;耗資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爲大潤發最大股東;和百聯集團(由原魔都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併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產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老馬大手筆的豪拋700億!來佈局線下的連鎖、商超、百貨等傳統零售渠道。

目的就是爲了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通道。

這是因爲,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場景變得極爲重要。

線下渠道在阿里的生態中,不僅可以擴展原有的電商業務,進行落地;也可以通過線下門店,爲本地生活服務、支付金融業務等提供更豐富的場景。

還有一層隱藏的目的:

就是加強阿里電商平臺對上游廠商等製造企業的影響力,加強對產業鏈的掌控力!

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隨着電商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已經開始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比如:互聯網增速放緩,流量紅利不再,獲客和留存愈發昂貴;

線上購物缺乏人際交互與溫情,無法試穿試用,生鮮冷鏈成本高昂損耗巨大,各品類滲透率不斷放緩;

成本、配送速度和SKU的豐富性相互衝突,無法三全其美;

隨着大家購物習慣和認知的成熟,線上玩兒法和體驗的各種弊端,在不斷凸顯……

阿里爲了尋找更大的空間出口,這才主動推動了所謂的“新零售”浪潮!

這條路對不對呢?

對於像阿里這樣的巨頭而言,當然是對的。

阿里由此推動了線下獲客、線上導流。

比如線下購物,但是需要下載APP付款,並且之後在APP上下單打折,快速送貨,讓客戶形成依賴性。

以前是人去找貨(線下購物),或者貨去找人(電商),是一種單向流量。

這種服務體驗形成之後,使得過去B2C電商進一步分流、升級,突破了成本的極致形成了一種新的流量方式——雙向流量。

同時,還極大的加強了在國內零售市場的份額,以及對產業鏈甚至用戶的影響力。

進一步鞏固了自己作爲互聯網時代“零售巨頭”的地位

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阿里已經不再是“電商巨頭”了。

它的觸角早已蔓延到中國實體、零售經濟的各個角落……

但這種純粹的收購後,達成的效果有多大?

至少在隋波重生時,並沒有看到新零售,帶來了多少實際意義上在商業零售層面的突破……

後來阿里又開始搞“新基建”去了。

…………

但從“新零售”這個未來的概念,隋波也想到了另外一條道路!

易趣能不能從現在這個時候,就開始涉足線下呢?

這是一個不存在於前世的全新選項!

前世的2003年,

東哥的京東剛剛觸網;

老馬的阿里纔剛剛把戰略從B2B轉向B2C,從國外轉回國內,淘寶正在Ebay易趣龐大的陰影下,猥瑣發育。

而當時的國美,則因爲老黃借殼上市,即將榮登首富寶座,風光無限!

兩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

電商也還是個中國零售江湖中,偏居角落中的小角色……

而這一世,現在的隋波和易趣,卻已經具有極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隋波和易趣有足夠的實力,可以介入國內零售連鎖行業即將到來的併購大戰!

那麼問題來了,

易趣作爲一家互聯網公司,有這個必要涉足線下嗎?

仔細想想,還真有!

電商業務,尤其是B2C這樣的自營電商,其實還是傳統零售行業的那一套東西。

只不過把渠道從線下門店搬到了網上。

利用網站來取代門店,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優勢實現效率提升而已!

而現階段的中國,零售市場狀況和用戶的消費習慣,線下門店依然是主流。

像國美、蘇寧這樣的大渠道商,幾乎握着所有廠商的命門,誰也不敢得罪。

江湖傳言:沒有哪家家電廠家敢跟國美說半個不“字”!

老黃有句非常有名的話:“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

一句話讓當時在座的各大廠商的大佬們,鴉雀無聲……

霸氣側漏!

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應出了現階段,線下的零售連鎖渠道商對廠商有着怎樣的控制力。

“渠道爲王”可不是說着玩的。

而易趣作爲國內電商業務的老大,雖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高的營收和銷量,但在和廠商直接合作時,地位上還是不高。

畢竟人家不靠線上的這點銷量……

很多時候爲了拿下廠商的直接供貨權,易趣的採購人員還要再三低聲下氣的做工作。

這種情況,也會影響易趣接下來在採購和促銷等方面的主動權。

如果能夠併購或者投資一些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就可以藉助線下渠道的資源來爲易趣提供充足的貨源。

而對於一些面臨整個零售行業大洗牌的殘酷競爭,在資金方面有缺口,或者在全國佈局上慢了一步的零售連鎖企業而言。

和易趣的合作,也是另一個突破困境的方法。

畢竟現在的易趣有資金。

而且已經在全國進行了大量的倉庫、物流佈局,消費羣體也遍佈全國。

當然,這種跨行業的併購和投資,中間面臨的問題,會遠比並購互聯網公司大的多,也複雜的多。

但也不失爲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易趣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怪物”,隋波這個身家高達350億的“首富”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Bug”!

而線下渠道對於電商而言,也不算是“不務正業”。

國美可以搞“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收購庫巴網;蘇寧可以搞“蘇寧易購”。

易趣爲什麼不能搞線下連鎖?

至於互聯網和傳統渠道怎麼整合的問題……

很簡單,那就不整合好了!

易趣只是提供資金和線上渠道,支持收購的零售連鎖企業繼續發展。

只要有連鎖企業有合適的掌門人,也不是不能搞!

比如,

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合適目標:永樂,陳曉!

永樂電器創立於1996年,現在是家電連鎖行業內僅次於國美和蘇寧的老三。

與國美、蘇寧很早就在全國擴張搶佔市場不同,永樂電器重點在魔都發展,在魔都的市場佔有率達到60%,擁有門店的數量超過其他連鎖品牌的總和。

在進入今年後,

國美與蘇寧全國性跑馬圈地的步伐日益加快,雙雙提出每年新增100家連鎖店計劃,這給永樂電器施加壓力。

如果永樂不能跟上步伐,市場差距就會越來越被拉大。

但是跑馬圈地的能力取決於各自的財力……

相比而言,

國美在香港借殼上市,老黃一舉套現了88億;而蘇寧也即將在深交所上市,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取了有效的融資通道。

而永樂電器則在資金供給上存在先天性不足。

按照前世的歷史,

陳曉爲了爲了配合市場擴張計劃,開始尋求私募基金的支持。

並於2005年1月,獲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暉的50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

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資4300玩美元,佔股23.53%;鼎暉投資700萬美元,佔股3.83%。

不過這裡面最慘的是,陳曉簽署了一個“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這個東西,玩好了自然皆大歡喜,玩砸了就徹底歇菜。

陳曉過於樂觀,忽視了接下來幾年裡,零售連鎖行業將進入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大洗牌階段,盈利目標定的太高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這也爲之後永樂被國美收購,埋下了禍根。

隋波如果想涉足線下零售,尤其是家電連鎖企業,國美和蘇寧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三家裡,

大中只在帝都,而且只做3C,在家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又轉向了IT產品,對易趣價值有限。

五星專注二三線城市,而且只在蘇皖市場,後來逐漸沒落,可見管理層的經營能力有限。

只有永樂是最好的選擇!

一方面,永樂的管理團隊經營能力極強。

陳曉擅長“精細運營”,永樂02年-04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綜合年均增長率爲86%和182%。

另一方面,陳曉善於通過“合資經營”的方式,聯盟各地實力最強的企業,曲線借力擴張,有實力和國美、蘇寧在全國競爭。

最重要的就是,現在永樂缺擴張資金!

而錢,隋波有!

至於陳曉的人品……

在“國美黃陳之爭”後,陳曉被世人所鄙夷,認爲他是背主小人、白眼狼,有違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甚至有“做人不能太陳曉”的說法。

不過隋波對此,倒也不太在意。

首先,無論收購與否,隋波都不會讓陳曉進入易趣體系的核心層。

只是外圍收購或者投資的公司負責人而已。

其次,就算投資或者未來收購永樂,他看重的也是在線下渠道的佈局。

利用陳曉“精耕細作”的經營能力,來擴張電商業務的供應鏈渠道。

用人之道,存乎一心。

只要他有可用之處……

既然隋波已經有心防備之下,他也翻不出什麼大的浪花來……

…………

當隋波走下車,和已經在樓下等候的格力董小姐等人握手寒暄之時。

誰也不知道,

這位年僅25歲,在互聯網領域已經稱霸一方的年輕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傳統零售連鎖行業中,掀起一番新的風雨了!

老黃這個對手,或許是隋波這一世中,所挑選的最強對手之一……

老馬、拉里佩奇、老黃……

隋波重生這一回,過得的確是精彩刺激啊!

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九十四章 員工培訓、現金流、搬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現兩百億!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臨《對話》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十二章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城會議-4 大輪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王者之基-“入口”第七十五章 使命、願景、價值觀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十五章 Plan B第二百章 “領袖”第一百六十八章 隋波的瘋狂佈局……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算藉口的藉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十一章 項目前期評估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九十章 “大頭神童”和“帝大天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七十七章 全球化的突破口-歐洲!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方視察第七十二章 左清泉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星河控股與“獵戶座”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隋波路演秀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向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的8848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一百零五章 兩種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億!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度融資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六十六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九十章 壓力山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城會議-1羣英薈萃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陳的賭性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九十四章 員工培訓、現金流、搬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現兩百億!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臨《對話》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十二章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城會議-4 大輪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王者之基-“入口”第七十五章 使命、願景、價值觀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十五章 Plan B第二百章 “領袖”第一百六十八章 隋波的瘋狂佈局……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算藉口的藉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十一章 項目前期評估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九十章 “大頭神童”和“帝大天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七十七章 全球化的突破口-歐洲!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方視察第七十二章 左清泉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星河控股與“獵戶座”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隋波路演秀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向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的8848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一百零五章 兩種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億!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度融資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六十六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九十章 壓力山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城會議-1羣英薈萃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陳的賭性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