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歐洲依舊硝煙瀰漫,到處都在激戰。德軍緩慢而倔強地撤退,以機槍掩體和熟練的後衛戰鬥遲滯協約國軍,保護其補給線。
這是垂死前的掙扎!在西線戰場上,協約國的軍隊從法國和比利時兩個方向大踏步前進,收復失地,像兩把鉗子一樣鉗住了筋疲力盡的戰爭巨人。
哪怕是最天才的軍事家魯道夫將軍也回天乏術了,他預感德軍奔潰在即。9月28日,他告訴興登堡應當停戰。
奉命議和的馬克斯?巴登親王10月初擔任德國首相,10月4日德奧在“十四點”的基礎上向威爾遜總統提出停戰請求。
這很快得到了協約國的響應,雙方開始爲停戰討價還價。當外交家在秘密小屋裡斤斤計較的時候,雙方的士兵們還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忘我廝殺。
1918年10月25日,德國基爾港海軍基地的士兵們接到這樣一封命令,去跟英國人戰鬥,或者光榮!
可能是缺乏神風特工隊的犧牲精神,可能是受到了蘇維埃精神的洗禮,一向聽話的德國水兵抵制了這一命令,並走向街頭抗議。像俄國蘇維埃革命一樣,基爾港爆發了水兵起義,革命的氣氛迅速在德國各大城市蔓延,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突然爆發的基爾水兵起義成了壓倒駱駝的稻草。在內憂外患之下,德國政府宣佈投降,他們已經沒有談判的本錢了。
1918年年11月11日,難得一個晴朗的日子,在貢比涅森林的一節火車廂裡德國代表團簽下了投降協議書。
就在前一天,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已經逃到荷蘭去避難了,德意志帝國也隨之分崩瓦解,進入德國人恥辱的魏瑪共和國時代。
法國人得意洋洋地走出車廂,向世界驕傲地宣佈,戰爭結束了!法國勝利了!他們洗刷了普法戰爭的恥辱,重新成爲歐洲大陸的霸主,出了幾十年來被德國人壓在頭上的惡氣。可惜他們不知道二十年後,這裡還會上演相同的一幕,不過主角卻是現在垂頭喪氣的德國人。
戰火緩慢地熄滅。士兵們從瑞士至大海一線的塹壕和散兵坑中爬出來,以各自的方式慶祝勝利或者失敗——有的祈禱,有的致敬,有的乾脆從原先的敵人那裡乞討香菸。
至此,漫長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人類歷史上的浩劫終於畫上了個休止符。如果費迪南大公看到這一幕的話,不知有何感想,他會不會後悔跑去挑釁塞爾維亞人呢?哦!他的奧匈帝國在德國人投降以前已經瓦解了!
塞爾維亞的熱血青年又會不會後悔開那一槍呢?貌似塞爾維亞也深受戰爭其害,剩下的只是一片動盪不堪的廢墟,蘇維埃人、保皇派、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者一些牛鬼蛇神開始了接下來一輪的N國演義。
到1918年12月中旬,協約國軍隊已進抵萊茵河,並佔領了彼岸的橋頭堡——英軍位於科隆周圍,美軍佔領科布倫茨,法軍佔領美茵茨。德國的全部潛艇都已經投降、被禁錮或者被鑿沉了。德國公海艦隊(11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無可奈何地處於停泊在斯卡帕灣英國大艦隊的大炮底下,後來被德國水兵鑿沉。德國人的倔強是徒勞無益的;進一步向德國本土進軍的威脅足以迫使他們屈服。
幾十年來苦心打造的公海艦隊成了勝利者瓜分的果實,數以千計的火炮和機關槍已經交給協約國軍隊。
英美法聯軍忙着接手敵國資產,鎮壓蘇維埃,他們作爲勝利者,他們可以在敵國耀武揚威。如果俾斯麥在世的話,他絕對說不出——“假如有一支英國部隊進入德國,它將會被抓住!”這樣的話了。
德國人輸了!慶幸的是,所有的戰鬥都在外國打的,德國本土沒有像法國一樣,法國北部和東北部工業區都因爲戰爭變成了一片廢墟。仇恨的法國人已經想好要狠狠地懲罰把自己家園打爛的德國人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德國雖然戰敗了,但他們心有不甘。
德國陸軍某醫院。一個聲音歇斯底里地叫喊:“德國戰敗了?那幫該死的賣國賊,居然投降了!陸軍沒有輸,都怪那些該死的蘇維埃分子!他們真該統統拉去槍斃!”
年輕的奧地利下士掙扎地從病牀上爬起來,把報紙死得粉碎。只有胸口那枚有淡淡的硝煙味道的鐵十字勳章才能讓他冷靜下來。毒氣彈雖然打傷這個勇敢的傳令兵,但依舊不能摧毀他的信念。
嗯,失敗和恥辱給每個驕傲的德國人心中播下了惡魔的種子。應了那句話,包羞忍恥是男兒,捲土重來不可知!
?????
當消息傳到美國的時候,舉家沸騰!
勝利這個字樣取代了磺胺或者西班牙流感成爲報紙的新寵,《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郵報》、《芝加哥論壇》等所有報紙鋪天蓋地都是勝利的消息。
勝利了!美國人勝利了!總統還有各部門的官員紛紛表示,美國人拯救了歐洲老祖宗的自由和民主,邪惡殘暴的德國人已經被打倒了!美國人做了一回救世主!
歡呼,盡情地歡呼吧!壓抑了兩年的民氣終於可以舒展了,被西班牙流感嚇得憂心忡忡的民衆興奮得走上街頭熱強慶祝,親吻。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慶祝的是自己親人終於可以回美國了,不用再整天擔心受怕了。
美國的資本家也笑了,他們很高興,因爲所有的貸款都有着落了,不會打水漂了。美國人的笑容很燦爛,很真實,很有意味。
翻身農奴把歌唱,欠錢的美國人現在成了大爺了。一戰前,美國欠歐洲40億美元,四年後,歐洲19個國家欠美國100億美元,美國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堅挺的美元逐漸取代已經大幅面值的英鎊成爲世界貿易結算的貨幣,世界金融中心也從倫敦轉移到紐約,因爲美國已經控制了世界的40%黃金儲備。
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取得了勝利,他們感覺要成爲宇宙的主人了。大資本家預想着,越來越多的美國商品能進入世界各國的市場,特別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市場,美國商人垂涎已久了。現在歐洲人都欠老子的錢了,難道還敢不乖乖地打開市場大門,讓充裕的美國資本來拯救你們。威廉財團也有投資歐洲的計劃,旗下羅伯斯證券公司已經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主權投資去了。
戰爭期間,美國把拉美地區徹底地變成自己的後花園,就連近在咫尺的加拿大也越來越受到美國的控制。這主要體現下經濟方面,美國繼英國成爲全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後,自然不會放過加拿大,甚至新澳了。而加拿大的政府和商人也越來越多的喜歡到華爾街去融資了,他們家裡的太上皇——英國已經窮了!
英國人在短短四年裡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百萬人傷亡,800多萬噸位船舶損失,80%的商船被德國潛艇送進了大西洋底。
海上貿易受到了致命性的打擊,以致百年來維持大英帝國霸權的根基遭受了極大的傷害,日不落帝國的各殖民地渴望平等自主的呼聲日益高漲,這無疑提高了維繫龐大殖民體系的成本。
戰爭期間,英國人變賣了10%的海外資產,儘管可以通過戰後瓜分戰敗國的海外殖民地來填補部分損失。但對於四年下來爲整個戰爭花費的近百億英鎊(約合500億美元)的軍費來說,再多的殖民地也難以彌補。
對英國人來說,這場戰爭實在是得不償失了。而且更加讓他們蛋疼的是,爲了維護戰後歐洲大陸的均勢,英國人又不能向法國人一樣拼命地向德國人提出大筆的賠款,只能打落牙齒肚裡吞了。
更扭扭捏捏的一門心思玩平衡的英國人相比,法國傷得更重,損失更大。法軍是西線戰場的主力,死傷自然最多,而且戰爭又是在法國本土進行,這對本來工業就弱於德英美的法國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跟強盜在自己家裡打了一場生死戰,哪怕取得了勝利,但看着滿目瘡痍的家裡,法國人心裡也是難受極了。
五百多萬法國男人死傷,留下無數的孤寡,一代青壯年幾乎殆盡,這對於戰前只有4000萬人口的法國來說,已經不止是傷筋動骨那麼簡單了,簡直是失去了“生育能力”。
自法國大革命以來,巴黎的妓女無數,這不是沒有原因的。殘酷的一戰再一次印證了不是法國人天生浪漫,而是他們有苦難言。
可憐的法國人欠了美國人四五十億美元外債,只能靠女人歸還了。
這是一場疲憊的勝利,得不償失的勝利,如果可以的話,英法這兩個難兄難弟可能寧願不要這種勝利了。
3000多億美元的損失,2000萬人口死亡。
戰爭的殘酷不言而喻,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德國,奧匈帝國,俄國,意大利等等國家也同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哎,終於結束了。儘管對我而言有些早!”司徒南心裡小聲嘀咕。威廉財團在戰爭期間打發橫財,司徒南的資產也翻了好幾倍,對此他倒沒有什麼愧疚。
只要人類還有私心,有貪念,就會有紛爭,戰爭也隨之而來。從天上到陸地再到海洋,這是場大工業戰爭,它的勝負在流水線上已經決定了。
人類自然懂得戰爭的殘酷,但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建設規模更大龐大的工業,贏得下一場戰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