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艦隊的覆滅意味着英國人的海上力量在馬六甲海域裡徹底消失。
劉永福率領着全體海軍陸戰隊官兵,在中國艦載飛艇的掩護下,順利渡過加冷河,僅過了十分鐘,便拿下了小印度廣場。在埃米利山附近的英軍士兵只作了象徵‘性’地抵抗便放下了武器。劉永福派第三旅和第五旅率先越過埃米利山直接面對着新加坡總督府,也對英軍在武吉知馬路的英軍防禦工事形成了側後威脅。知道大勢已去的萊文康迪總督,剛剛聽到迫擊炮的聲音,便下達了投降的命令。
凌晨5時30分,整個新加坡城再也聽不到槍聲,殘存的近7千英軍官兵打着白旗,舉着雙手,擡着傷員,在中國軍隊指定的地方集合。
僅僅經過兩個小時的休整,劉永福就下令留下第一師駐守新城,其餘部隊向馬六甲的咽鎖要賽柔佛巴魯繼續進攻。
此時,從馬六甲通往柔佛巴魯的沿海公路上,英國遠東陸軍第7師正在快速前進。他們的任務很明確,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固守柔佛巴魯。一方面,可以使中國軍隊無法通過柔佛海峽進攻馬來亞,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柔佛山區的炮臺羣對新加坡進行炮擊,干擾中國軍隊在新加坡的軍事存在。
當然,中國飛艇編隊在迅速趕到這一地帶,不斷對行進中英軍進行攻擊,使英國增援部隊受到較大的損失。凌晨6時13分,前往增援的英軍與埋伏在附近村莊陸戰隊遭遇。
英軍先頭偵察營只排列了象徵‘性’的偵察隊形,就急匆匆地撲向這兩個村莊。離村莊還有數百米時,迫擊炮彈便如雨點般落下,當即炸倒了一大片。訓練還算有素的英軍立即向四周分散臥倒,在沒有捕獲目標的情況下盲目地還擊。第七師師長索斯比完全忘記了此前部隊被飛艇轟炸時的狼狽,命令集中全部的麥德森機槍,對村莊進行火力壓制,然後斥令旗下的兩個加強營向縱深衝鋒。
可惜的是,麥德森機槍每個彈匣只有30發子彈,而且‘射’速低,火力強度差,在陸戰隊的手榴彈和迫擊炮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很快,英軍的火力支援便有名無實了。衝鋒的英軍在失去火力支援後,被埋伏的陸戰隊火力大量殺傷。
6時53分,在叢林中被樹枝、灌木掛得衣衫襤褸的第七師師長索斯比帶領着殘餘的六千餘英軍,打着白旗走出了叢林……
殲滅了第七師,就意味着掃清了通往馬來亞沿途最大的障礙,劉永福帶領部隊一鼓作氣拿下了柔佛巴魯和馬來亞,並在近海艦炮的支援下,把柔佛巴魯山區炮臺羣炸成了凹地。
消息傳到北京後,關緒清大喜,馬六甲戰役的勝利,徹底掃清了盤踞在東南亞地區的英國軍事力量,徹底擺脫了英國人的封鎖,爲中國爭得了寶貴的亞洲出海口,他站在1:2000000的軍事地圖前,豪情澎湃,也許過不了多久,中國這隻東方雄獅就要出籠了!
馬六甲海峽的陷落,標誌着英國在遠東地區軍事力量的滅亡。雖然,英國在馬六甲之外的印度孟買、斯里蘭卡科倫坡,還各駐有一支艦隊和五個師團,但這兩支以輕型巡洋艦爲主力戰艦的艦隊,已經無法對抗來自中國海軍的挑戰,五個步兵師團更加難以對抗如日中天的中華帝國陸軍。帝國海軍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跨過馬六甲海峽,把印度洋艦隊打跑,不過關緒清現在還想那樣做,他要爲不久就要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積蓄力量。
這一戰役在國際上也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除了兩個參戰的當事國外,國際政治勢力也旗幟分明地分成兩派,進行互相攻擊。
一向對中國沒有好感的沙俄政fǔ在第一時間發表了長篇通電,強調了中國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國家。這個至今仍佔領着“祖國東方神聖領土”的國家,將永遠是沙俄的敵人。接着,亞歷山大三世表示,將向英國提供50萬噸優質裝甲鋼,爲英國這個“俄國人最好的朋友”重新武裝海軍,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英聯邦的自治領,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新西蘭等也紛紛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中國的“侵略行爲”,認爲這是對世界和平的挑戰,是蔑視整個自由世界野蠻行爲。同時聲稱:對英國的戰爭,就是對這些自治領的戰爭。作爲對這次戰爭的迴應,澳大利亞也將經過動力改裝的堪培拉號戰列艦佈署在了東印度洋海域,用來保衛澳大利亞通往南非的航線。加拿大則派出了哈利法克斯號戰列艦,開往菲律賓海域。
然而,與支持英國的所謂自由世界國家表現不同的是,中國的親密盟友德國則對新加坡的陷落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對於正在積極謀求世界霸權的德國來說,恨不得早日把中國拉到戰爭的漩渦中。德皇威廉二世高度讚揚了中國海軍的作戰‘精’神,認爲這是中國海軍的一次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的一次偉大勝利,事實證明,已經日薄西山的英國不再是一個值得尊重和畏懼的國家,英國作爲曾經的全球專政國家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世界需要一個新的秩序,這一秩序正在建立。
德國人的親密夥伴奧匈帝國君王費迪南也發來賀電,並在演說中指出:英國在遠東的失敗,只是其徹底衰亡的一個預兆,曾經對世界政治起着支配作用的英國,犯下了累累罪行,這是罪有應得的下場。舊的力量已經消亡,新的力量將主導着整個世界。中國這隻東方雄獅已經成爲主導世界的新的力量,曾經四海的英國海軍,被新生的中國海軍擊敗,這就是新舊力量的‘交’替。
在英國本土,帝國海軍的失利,使英國政fǔ和海軍部遭到了‘女’王和民衆的最大唾棄,以首相索爾茲伯裡爲首的政fǔ宣佈倒臺,新一屆自由黨領袖格萊斯頓迅速崛起,海軍大臣費舍爾勳爵也宣告下野,遠東艦隊指揮官哈密敦則提前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在自家的農場裡被一名鷹派的‘激’進分子槍殺了。
其實,在西哈努克灣口海戰之後,英國政fǔ、海軍方面都不認爲遠東艦隊能夠保住新加坡,最讓他們感到惱火的是,爲什麼不到48小時的時間裡,馬六甲海峽就“淪陷”了,迅速崛起的中國到底在他的軍事實力方面向世界隱瞞了多少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