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

白時中、李邦彥、張邦昌這幾個宰輔大臣都想早一日與金軍達成和議,將金軍打發回家。此時找不到出使的使臣,豈非耽誤大事?

此時正巧尚書駕部員外郎鄭望之來到都堂,就被張邦昌抓個正着,讓他出使金軍,先試探金軍是否有和談之意。

鄭望之討要出使的聖旨,張邦昌讓內侍稟報皇帝趙佶,正式委派鄭望之假尚書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軍談判。

朝中衆人倉促地給鄭望之湊齊鞍馬、袍帶、官服、金帶等物,將他送出城去。

鄭望之騎馬來到安遠門外,見到了領兵駐紮在此的何灌。

何灌見使臣來了,連忙找了一個嗓門大的軍士過護城河到金軍近前喊話,說大宋使臣到了,請金軍派人來接。

完顏宗望派兵攻城,本就是爲了對宋朝進行軍事恫嚇,逼迫宋朝割地賠款。

此前金軍趕到東京汴梁城之前,最怕的就是宋朝皇帝跑了。完顏宗望軍畢竟是孤軍深入,後方有許多沒有攻陷的宋朝城池,不可能沒有後顧之憂的滿天下追逐宋朝皇帝的行蹤。

來到東京汴梁城下,得知宋朝新皇帝呆在京城裡沒有跑,完顏宗望的心中方纔有了底氣。

只要困住東京汴梁城,不愁宋朝君臣不俯首聽命。

所以,李綱阻攔皇帝趙桓戰略轉移,拉着皇帝死守京師,無形中卻減少了金軍的許多麻煩。

李綱沒有行軍打仗的經驗,不知道對於守城戰而言,越大的城池越不好防守。

一者,城市越大,則城牆越長,守軍的兵力和守城器械、物資勢必分散。而對於掌握主動權的攻城方而言,卻可以選擇集中兵力攻擊城防的薄弱點,只需攻破一處,幾十里長的城牆就都變成了擺設。

是以,小而高的城堡比大而寬的城池防禦能力強得多。

二者,東京汴梁城最大的弱點是人多,有上百萬人口。爲了供應城中這百萬人的生活,每日裡汴河上的船隻是絡繹不絕。這樣的城市被圍困後,軍民們的糧食供應被中斷,很快就會陷入絕境。

歷史上,有經驗的將軍在死守城池時,會將城中的老弱病殘婦孺等多餘的人口提前遣散出城,以免城池被圍後空耗糧食。

如果出現城中斷糧餓死人的情況,對於守軍的士氣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新皇帝趙桓和主戰派大臣李綱哪裡明白這些道理,如今這東京汴梁城裡的上百萬人口,就是守城戰的最大弱點。

人口少的太原城可以堅守,這東京汴梁城卻絕非靠守住城牆就能夠撐得下去的。

如果不能在野戰中擊退金軍,一旦城中糧食耗盡,上百萬的人發生騷亂,東京汴梁城也就不戰自潰。

宋朝的趙桓、李綱等君臣不明白這個道理,金軍的完顏宗望卻是望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心頭篤定東京汴梁城必然無法長期堅守。

因此,完顏宗望的兩次攻城戰只是向宋朝顯耀武力,並未投入過多兵力去死磕高大的城牆。利用騎兵斷絕東京汴梁城的內外交通運輸,纔是真正有威脅的攻城方法。

完顏宗望相信,困在城中的宋朝君臣終將向自己屈服,接收自己的和談條件。

聽說宋朝派使臣來談判,完顏宗望就派燕人吳孝民去見宋使鄭望之。

與鄭望之在軍前見面後,吳孝民對他說,我們大帥半路上截獲你們的往來文書,知道你們宋朝的老皇帝已經將皇位傳給新皇帝了。既然你們的皇上換了,我們也就不打算計較以前你們做過的那些背信棄義之事了。如若你們能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可以和你們講和退兵。

鄭望之聽了,就問金國有甚麼講和條件。

吳孝民說有兩條,一條是兩國以後以黃河爲國界,黃河北岸全部歸金國所有。另外一條是一路南征,金軍甚爲辛苦,因爲這次戰爭是由於宋朝的過錯引發的,要求宋朝出銀兩勞軍。

鄭望之聽了,與吳孝民爭辯了幾句。

吳孝民輕蔑地說,我們二人也不用在此徒費口舌,想必你也做不了主,不如我跟你入城直接見你們新皇帝,纔會說得更明白。

金使吳孝民,皇帝趙桓在崇政殿接見吳孝民,問他金國可願和談。

吳孝民答覆說我來時,大帥說如宋朝有誠意的話,請派一個使臣到我軍前。

皇帝趙桓聽說後,便命鄭望之再去一趟,對他說此番談判,如若金國要黃河北邊土地,就和他們談判用增加歲幣代替割地。只要能保住土地,每年多給他們三五百萬兩白銀也無妨。至於勞軍銀兩,也可以給他們個三五百萬兩。

鄭望之得旨後準備告退,皇帝趙桓又說你這次去,可帶一萬兩黃金及酒水果品等物給他們,以表示我宋朝談判誠意。

於是,鄭望之便奉皇帝趙桓之命,當日帯着一萬兩黃金及酒水果品等物趕赴金軍勞軍,與金軍開啓了兩國之間的和談。

在勞軍時,宋朝君臣爲了討好完顏宗望等金軍將領,竟然在送黃金、酒水果品等物之外提出在城中選一百美女送給完顏宗望。

趙桓君臣不知道,完顏宗望雖是一個能征善戰的統帥,在戰場上殺人無數,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愛民的人。完顏宗望信奉佛教,他領兵做戰時,一向不許手下將士殺害無辜平民,被軍中稱爲“菩薩太子”。

因此,當完顏宗望聽說宋朝要贈送他一百名美麗的少女時,當時就嚴詞拒絕了。

完顏宗望答覆宋朝使臣說,想必那一百少女在城中都有父母家人,自己不忍心讓她們與家人分別,一百美女就不必送了,金軍不需要。

在拒絕宋朝贈送美女時,完顏宗望不由得對宋朝操辦此事的大臣嗤之以鼻。不過,雖然鄙視宋人的卑鄙無恥,但完顏宗望還是明白宋朝君臣是急於求和,於是決定與宋朝繼續談判。

元月九日,完顏宗望派蕭三寶奴、耶律忠、張願恭三人來見宋使鄭望之。

шшш★ ttκǎ n★ ¢Ο

蕭三寶奴和顏悅色地說,我軍這次出兵全因你們招降張覺一事引起,但都是你們太上皇不講信義,錯不在你們的新皇帝。你們要是早派人說太上皇已經退位,我軍就不會來了。

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三百一十七章 翠屏山三賤聚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圖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風山三賊第九百八十九章 收了這個帝姬第一百七十章 青州城第六百九十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掣肘之舉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九百六十一章 張邦昌出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才叫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藥丸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五百一十四章 東平府的暗流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二百九十三章 牟山寨的五頭領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信棄義狗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雷橫的悔恨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八百三十二章 生一個草原英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將軍”史文恭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三百章 做鬼亦不會放過你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掣肘之舉第八百六十七章 張覺之亂的後遺症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四百八十三章 貴族會議的爭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九百章 “小太尉”姚平仲獻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上景陽崗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風停雪不停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雄賺妻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軍休矣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七百零五章 突襲越王城第五百一十章 血戰長春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玉麒麟的故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局未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
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三百一十七章 翠屏山三賤聚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圖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風山三賊第九百八十九章 收了這個帝姬第一百七十章 青州城第六百九十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掣肘之舉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九百六十一章 張邦昌出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才叫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藥丸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五百一十四章 東平府的暗流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二百九十三章 牟山寨的五頭領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信棄義狗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雷橫的悔恨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八百三十二章 生一個草原英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將軍”史文恭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三百章 做鬼亦不會放過你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掣肘之舉第八百六十七章 張覺之亂的後遺症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四百八十三章 貴族會議的爭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九百章 “小太尉”姚平仲獻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上景陽崗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風停雪不停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雄賺妻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軍休矣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七百零五章 突襲越王城第五百一十章 血戰長春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玉麒麟的故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局未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