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

金軍二次攻佔西京大同府之後,南京析津府的耶律淳屢屢遣使向金國求和,卻沒有得到金國的同意。

恰在此時,遼國又得到情報,南方的宋軍正在向河北調動集結,有入侵遼國的風險。

耶律淳的小朝廷頓時雪上加霜。

耶律淳當即派遣使者前往宋國重申舊好,希望大宋朝廷不要撕毀《澶淵之盟》,毀了兩國一百多年的友誼。

爲了表示誠意,遼國還表示願意修改取消《澶淵之盟》中的歲幣條款。從今往後,遼國不再要求大宋每年輸送歲幣。

然而,此時的宋徽宗君臣,眼中盯住的是遼國燕雲地區的土地,哪裡還認甚麼宋遼兩國簽訂的《澶淵之盟》。

不趁遼國勢弱時來一個落井下石,搶回燕雲之地,更待何時?

在道君皇帝的催促下,太尉童貫很快就趕到了河北前線的高陽關。

從東京汴梁城一路北上,長期在西北統兵的童太尉第一次來到河北。河北東、西兩路的戰備情況可算是讓他大開眼界。

大宋立國之初,爲了防範遼軍騎兵沿河北平原地帶長驅直入,曾經發揮農耕民族的特長,人爲地改變與遼國交界地帶的地形地貌。

宋國在河北平原上修了許多湖泊池塘,與原有的河流一起構成了水網防禦體系。同時,種了許多樹林,配合水網地形一同限制遼軍騎兵的優勢。

然而一百多年無戰事,昔日的這些湖泊、池塘、溝渠年久失修,樹林也被當地百姓砍伐一空,河北平原又成了可容騎兵縱橫馳騁的坦途。

防禦體系的廢棄只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河北禁軍一百多年未遇戰爭,早已軍備不整,難堪一用。

莫說是河北各州的知府都藏着掖着,不願朝廷抽調自己的軍隊,就是河北禁軍願意出戰,統領西軍久經沙場的太尉童貫也瞧不上這些吃白食的老爺兵。

難怪朝廷討論聯金伐遼之策時,這河北諸州的官員大多持反對意見。原來他們是苦樂自知,明白自己手中的禁軍無法勝任征戰!

想到廟堂之上的道君皇帝和宰執大臣們都不知曉河北邊防的真實情況,太尉童貫急忙給徽宗上了一份奏摺。

童貫在奏摺上要朝廷述說了河北邊防的軍情,其大意是:

首先,宋軍失去了最好的出兵時機。

正月間金軍進攻遼國中京大定府,遼軍傾巢北上與金軍纏鬥時,南京析津府空虛,是最好出兵收復之時。

此時中京大定府之戰已經結束,遼軍收縮回南京析津府,加強了燕雲地區的守備。最佳的出兵時機已經錯過。

其次,就是河朔將兵驕惰,軍將不識戰事,禁軍士兵也由於長期和平,缺乏訓練,百無一用。

再次,就是大軍北伐的軍需物資要什麼沒什麼,難以應付戰爭所需。

其中軍糧充其量只有帳面上的一半,並且這些糧食儲備之地距離邊境甚遠,途中運輸又要費時費力,平白消耗不少。

至於軍械短缺、沒有版築城池的工具和守禦城池之物等困難,可謂林林總總,一時難以言盡。

總而言之,太尉童貫在奏摺中的意思就是,河朔一百多年沒有打仗了,依靠這樣的軍隊與強敵契丹作戰,只恐是要誤朝廷大事。

童太尉的意思就是,河北軍隊太爛,仗打輸了,這個黑鍋我可不能背。

於是,朝廷按照太尉童貫的意思,棄置河北禁軍不用,調集西軍十萬奔赴河北,統歸太尉童貫節制。

就在太尉童貫到達雄州,等待着西軍彙集時,西門慶也帶着焦挺、喬鄆哥、岳飛等人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雄州。

西門慶此時趕來這風雲際會之地,是要秘密會見正在太尉童貫的宣撫司衙門當差的馬擴兄弟。

進入雄州的第一日,西門慶一行尋了一個腳店落腳後,就派喬鄆哥前去宣撫司衙門,將馬擴邀約了出來,在城中的酒樓閣子裡相見。

“西門哥哥,你怎地來了雄州?難道此番北伐,你也要出山助太尉一臂之力?”

馬擴的父親馬政參與了圍剿梁山泊之戰,馬擴當然也知曉西門慶幫助東平府知府程萬里之事。

而東平府知府程萬里是太尉童貫一系的人,此乃大宋官場皆知的秘密。

因此,若說西門慶與太尉童貫有關係,前來爲童貫效力,也不奇怪,故而馬擴有此一問。

“此事說來話長,子充兄弟先坐下吃酒,你我二人好好地談一談。”

西門慶當然不是來幫助太尉童貫的。

西門慶穿越過來後,就沒有保宋的打算。因此,他也不想改變宋遼之戰的歷史。

惟有馬擴、魯智深這二人與西門慶有交情,西門慶不想他們吃大虧,方纔來囑咐他們一二,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不要犯傻送命。

這二人留着有用之身,或許將來還可以爲西門慶所用。

至於同在太尉童貫軍中的趙良嗣與楊志二人,他們與西門慶的交情沒有那麼深,西門慶也不會特地指點他們。

將來若是有緣時,拉他二人一把即可。

“青面獸”楊志那廝是個幹啥啥不成的倒黴蛋,希望這一次伐遼沒有那麼倒黴吧!

西門慶也要暗中觀察一下,楊志這人能否放心地用。

西門慶與馬擴一邊飲酒,一邊詢問他近期在太尉童貫的宣撫司衙門裡忙碌些甚麼事。

馬擴告訴西門慶,如今大軍尚未集結完畢,宣撫司衙門裡的人都在忙着對遼國燕京地區之人進行宣傳拉攏,邀買人心。

西門慶笑着拿出一張榜文,展示在馬擴面前,對他問道:“子充兄弟,莫非此文出於你的手筆?”

衆人定睛看時,只見那榜文上寫道:“告燕人書:

幽燕一方本爲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彼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

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

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

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

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

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漢永保安榮之樂。

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

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

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

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七百九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九百九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表演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岳飛找出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更動手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百萬字感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蕭幹敗亡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強弓斷後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給董平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一百零五章 阮琴通靈第七百一十九章 秦學正是好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西門慶的橋頭堡第五百零六章 江賊必須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諸將聽命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九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遼東賊殘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未來軍官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三十九章 日夜操勞的大官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休走了反賊柴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人渣團伙第八百二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邊封地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謀良虎之才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五百二十二章 這屆殺手不太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神秘禮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祝家莊的俘虜待遇第五百九十八章 吳軍師的表演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風停雪不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門打狗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零九章 相州的人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三百零二章 潛入牟山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七百九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九百九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表演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岳飛找出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更動手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百萬字感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蕭幹敗亡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強弓斷後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給董平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一百零五章 阮琴通靈第七百一十九章 秦學正是好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西門慶的橋頭堡第五百零六章 江賊必須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諸將聽命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九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遼東賊殘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未來軍官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三十九章 日夜操勞的大官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休走了反賊柴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人渣團伙第八百二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邊封地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謀良虎之才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五百二十二章 這屆殺手不太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神秘禮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祝家莊的俘虜待遇第五百九十八章 吳軍師的表演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風停雪不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門打狗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零九章 相州的人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三百零二章 潛入牟山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