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

遼國首都燕京城還未落入大宋的手中,卻已經被宋朝改了名字,由此可見宋徽宗對於收復燕京的心思是多麼急切,大宋朝廷官員對於二次北伐又是多麼的盲目自信。

遼國蕭太后爲了給遼國留一線生機,已經下決心忍辱負重,投降稱藩。

爲了稱藩成功,遼國同時向宋、金兩國都送了投降表章,試探兩國的態度。

遼國使臣蕭容、韓昉拿着表章到了河間府的宣撫司,童貫和蔡攸二人以軍中禮節接見了遼國的使臣。

看了遼國使臣獻上的降表後,童貫和蔡攸表示無法接受遼國的稱藩請求。

太尉童貫傲慢地說:“貴國表章中只提向我們繳納歲幣,不提歸還土地,這個條件我國無法接受。貴國要想投降,必須歸還燕雲十六州。否則一切都免談。”

說罷,童貫吩咐左右將遼使蕭容、韓昉趕出宣撫司,以示自己的態度堅決。

遼使韓昉冷笑着對童貫和蔡攸說道:“對於貴國朝廷,土地的作用不過是產生稅賦,我國給歲幣就等同於歸還土地。

燕京土地軍民龐雜,除了契丹人,還有漢人、渤海人、女真人。你們收回後,恐怕也不好統治。不如還讓我們替你們管着,你們只需要坐享其成。

貴我兩國做鄰居一百多年,邊境也和平了一百多年,兩國軍民皆受其利。

如今貴國不念兩國舊誼,非要把我們遼國土地佔了,與野蠻貪婪的金國接壤。

等到金國對你們動武那一天,你們就會想起當年我遼國的好了。”

聽了遼使的話,童貫、蔡攸又猶豫起來,對於是否進攻燕京,心中拿捏不準。

於是,童貫讓遼使蕭容、韓昉暫時住在雄州等待答覆,命人將蕭太后表章飛速傳往朝廷。

接不接受遼國稱藩請求,還是得請東京汴梁城裡的道君皇帝定奪。

遼國蕭太后請降的表章送到東京汴梁城後,朝廷大喜,宰相王黼率百官在紫寰殿向道君皇帝趙佶跪拜上表稱賀。

宋徽宗心潮彭拜,彷彿燕地已經收回,他迅速地連發了幾道詔書。

第一道是回覆遼國蕭太后,希望她看明形勢,早日正式帶着燕地百姓及燕雲十六州土地,來宋朝稱藩。

第二道聖旨,是赦免燕地囚犯。

第三道聖旨,減免燕地百姓稅負。

第四道聖旨,大宋在燕地選拔賢良。

宋徽宗已經迫不及待地以主人自居,對燕地百姓下發聖旨,給燕雲十六州做了遠景規劃,就等收復失地。

太尉童貫等收到聖旨後,不敢怠慢,立即加緊安排軍事行動,意圖給遼國燕京小朝廷更大的壓力,以求早日事成,讓皇帝滿意。

太尉童貫對前線軍隊下令,命都統制劉延慶自雄州出發,經新城縣前往涿州。又命劉光世、楊可世二將自安肅軍出發,經易州前往涿州。

童貫擬兩路大軍在涿州會合後,用優勢兵力,一舉拿下燕京。

劉延慶、劉光世、楊可世等將領兵到達涿州後,整編大軍。二十萬宋軍加上常勝軍、投降的地方豪強軍隊,對外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地北上伐遼。

宋軍從涿州出發,一路鼓聲震天,軍容鼎盛,好不壯觀。

然而,在涿州百姓的眼中,宋軍聲勢浩大,無可匹敵。但是在常勝軍郭藥師、甄五臣、趙鶴壽等宿將的眼中,這支宋軍紀律鬆弛,虛有其表,完全是在遊行,哪裡有行軍作戰的模樣?

見劉延慶指揮的宋軍行軍無紀律,郭藥師看傻了眼。以這樣的軍隊上陣,再多都是豬羊啊!怎會是遼國名將蕭乾的對手?

郭藥師心下不安,急忙策馬衝到都統制劉延慶的身邊,對劉延慶諫言道:“都統制,今日我大軍拔隊前行,卻是軍紀渙散,不做禦敵的防備警戒,此乃行軍大忌也!倘若敵人在半途中置伏邀擊,使得我軍首尾不能相應,則我軍望塵決潰矣。”

劉延慶聽了,哈哈大笑道:“我軍在西北與西夏軍征戰多年,將士們英勇善戰,諳熟戰陣,豈有臨陣對敵,不戰而潰之理?況且那蕭太后已經向我大宋遞上了降表,誰敢阻我大軍前進?郭將軍不必多慮。”

劉延慶身邊諸將也個個誇耀武勇,哪裡將郭藥師這個降將的話放在心上。

此番二次伐遼,郭藥師不戰而降,西軍諸將在心中都不免輕視常勝軍諸將,認爲他們哪裡知曉甚麼行軍打仗。

郭藥師見西軍諸將驕橫,士卒軍紀渙散,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起來。

當劉延慶帶着大軍前行至良鄉縣瀘溝河時,前鋒部隊來報,說遼軍統帥蕭干與大將耶律大石帶兵前來抵抗,與宋軍隔瀘溝河相望。

原來,遼國蕭太后向宋、金兩國送出降表後,聽說宋國不念舊情,而是得寸進尺地派遣大軍前來攻城,四軍大王蕭幹大怒,與耶律大石帶着遼軍主力出了燕京城,來到瀘溝河禦敵。

見遼軍主動發起了攻擊,劉延慶命令前鋒軍迎戰,宋、遼兩軍在瀘溝河畔展開了交鋒。

宋軍雖多,但軍紀渙散,各部不能協調作戰。遼軍卻是帶着國仇家恨,同仇敵愾地與宋軍拼命,無不以一當十。

劉延慶的前軍與遼軍大戰一場,竟然敗下陣來。

劉延慶見前軍受挫,急忙命宋軍原地紮營固守,防備遼軍騎兵的突襲。

蕭幹見天色已晚,也鳴金收兵,在與宋軍相距十里處紮下營寨。

宋軍初戰受挫後,劉延慶方知遼軍依然強大,於是命令諸軍壁壘不出。宋、遼兩軍在瀘溝河對峙多日,卻沒有交戰。

太尉童貫知道情況後,傳令給劉延慶說道:“大軍已經在此耽擱幾日,影響進軍燕京進度,每日徒耗國家錢糧。據聞我軍數量是遼軍十倍,優勢明顯,爲何不敢與敵軍交戰?希望你趕快解決這一路遼軍,爲國家攻取燕京城。”

劉延慶接令後,不敢再對遼軍避而不戰,只得召集諸將討論對策。

郭藥師立功心切,上前獻策道:“敵將蕭幹現在統率着遼國主力在此與我軍對抗,後方必然空虛。

我軍可以派一支輕騎部隊,繞開蕭幹主力,由固安渡瀘溝河,繞道安次,直接抵達燕京城下。

城中漢人知道我宋軍到後,必在城內響應,如此裡應外合,燕京城唾手可得。”

第二百五十五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名府的花魁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八百九十六章 求戰心切的李綱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國長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師師的希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京與祖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五百零五章 “活閃婆”王定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好漢們借糧的煩惱第六百二十二章 夾谷謝奴的嫉妒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招制敵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九百七十章 全城沸騰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五百七十二章 宋江與黃信的舊賬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二百零五章 初識劉小姐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帳有耳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宗澤的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爆兵狂人柴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三十一章 我乃崖州欒廷玉第四十一章 深夜採花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四百九十章 膠東海盜第七十七章 蔣門神戲打金眼彪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一百五十二章 喜事連連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六百零九章 各行其是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門神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二百九十章 周同的秘密第三百九十章 誰殺了我的兄弟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俊的極限逃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祝家莊的埋伏第三百零一章 挽弓當挽強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門慶講三國第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江的掙扎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种師中的榮譽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五十三章 血戰獅子樓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夏城大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种師道千里勤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涯共此時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四章 敢打老虎的陸小乙
第二百五十五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名府的花魁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八百九十六章 求戰心切的李綱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國長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師師的希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京與祖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五百零五章 “活閃婆”王定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好漢們借糧的煩惱第六百二十二章 夾谷謝奴的嫉妒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招制敵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九百七十章 全城沸騰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五百七十二章 宋江與黃信的舊賬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二百零五章 初識劉小姐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帳有耳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宗澤的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爆兵狂人柴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三十一章 我乃崖州欒廷玉第四十一章 深夜採花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四百九十章 膠東海盜第七十七章 蔣門神戲打金眼彪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一百五十二章 喜事連連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六百零九章 各行其是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門神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二百九十章 周同的秘密第三百九十章 誰殺了我的兄弟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俊的極限逃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祝家莊的埋伏第三百零一章 挽弓當挽強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門慶講三國第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江的掙扎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种師中的榮譽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五十三章 血戰獅子樓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夏城大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种師道千里勤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涯共此時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四章 敢打老虎的陸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