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戰不下,玄空的心中也是有些不耐,他的手中緩上稍許其實已是在聚集法力召喚天羅化血神刀,正要以封神化血刀來和這和尚一舉分個生死。
玄空其實看出這和尚使用的是佛門正道法術,出手時便已經想着留些餘地。
只是哪料到自己被鎮壓了神通以後,和這和尚交手竟然遲遲不能勝出,所以這才準備召喚化血神刀。化血神刀是封神法器,當年七首將軍餘化之物,神刀一出斷無空回的道理。
正在玄空新紅打定主意準備出手時,忽然聽見下面一聲風響,躍出一個粉面小郎君來。玄空認得他是三壇海會大神,於是散了手中法力,上前唱喏作揖道:“怎麼,哪吒你認識這個和尚麼?”
哪吒從雲端之中現出身來,先是大喝了一聲:“且慢!”
那和尚聽了哪吒叫喊,手上不由得也是一愣,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哪吒飛刀玄空和那和尚之間,藉着天邊月光向着那和尚臉上仔細看去,突然大聲驚呼起來:“你莫非是佛祖座下金蟬子轉世,因輕慢佛法被貶下凡間後來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嗎?”
玄空聞言也是一驚,你道這玄奘法師是誰?那不正是唐僧唐三藏嗎?雖然這不是玄空第一次見到這些後世聞名的大神,但是對於唐僧的出現還是有些出乎意料。
唐僧雙手合十,從雙掌中放出一道金光,照亮了方圓之地。
玄空藉着光這纔看清眼前這個慈眉善目面帶謙和的微笑,身穿錦斕袈裟,手持九環錫杖的高大和尚好像還正是符合神話傳說中的唐三藏形象。
唐僧的腳步向前動了動,玄空卻沒放棄戒備,始終牢牢地盯住了他的前進步伐。
他的名號被哪吒叫破,也是驚訝莫名,擡起頭來這纔看清:“你不是三壇海會大神哪吒三太子嗎?”唐僧成佛也有五百多年了。他和玄空不曾有過交情,但是與同位天神的哪吒卻是有過數面之緣。
哪吒臉現喜色,正要上前與唐僧相認,卻被玄空用手攔住:“哪吒三太子且慢,莫要忘了阿修羅界天神作坊。”
這不是玄空謹慎,實在是三界之中不知多少神聖仙佛都是妖魔幻化。眼前這個唐僧唐三藏,誰也都保不準他究竟是真身還是幻象。
唐僧點了點頭,收起錫杖,僧衣袈裟月光之下神情甚是瀟灑:“這位道友懷疑的有理,不過我有天賜佛光般若菩提。三太子你等一看便知!”
說着,只見面前的三藏,錦斕袈裟上的舍利子陡然放出巨大的紅光,將他融裹其中。眉臺上放出一寸毫光,正是菩提佛光,如來親傳。
無天佛祖手下的妖魔,或許能夠把自己的面容、形象甚至是魂魄真形都仿製成諸天仙佛,但是唯一不能夠改變的便是這修行的功法。
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靈力波動,哪怕是同一門下修行同一功法。不同的弟子所修習出來的法力也都各有不同。
玄空眼見這和尚相貌和善,面如冠玉,一臉正氣,心中景仰之情頓時油然而生。知道這可不是妖魔變化而是真正的佛門高僧。只是心念一動:“我記得唐三藏西天取經被封爲旃檀功德佛,道場就被定在靈山。現在無天佛祖佔據了靈山極樂,卻怎麼讓他給逃脫了出來?”
那邊哪吒與唐三藏已經是打成了一片,唐三藏合掌問道:“三太子。如今三界大難,魔劫來臨怎麼你們天界竟然無事麼?”
哪吒搖了搖頭,皺眉道:“這也正是我要問你的問題。”
唐三藏道:“衆佛、菩薩和羅漢皆被關在冥界。我在衆佛菩薩的幫助下從輪迴隧道逃了出來。要去尋找佛祖的轉世靈童和悟空。”
玄空聞言插嘴問道:“什麼轉世靈童?”
齊天大聖孫悟空被封爲鬥戰勝佛,是佛門護法大聖,唐三藏脫身以後前去找他原是正理,但卻又不知這靈童又是什麼身份能讓唐三藏念念不忘。
唐三藏轉過頭來,看向玄空,驚奇道:“這位道友看起來很面生,莫非不是天界正神?”他爲佛的時間也有一段,三界中的仙佛心中還是有數,但是似乎從前沒有見過玄空。
哪吒哈哈一笑,給唐三藏介紹道:“這位乃是嶗山煉氣士玄空,也是當今人皇大宋天子御口欽封的聖恩崇化真君!”
唐三藏睜了睜眼睛,不由得爲玄空小小年紀便已經成爲道門真君嘖嘖稱奇。
玄空連忙作揖道:“這些都是人間虛名,不足掛齒。”
不過哪吒也是心生好奇,不知道這個靈童是誰。唐三藏從頭解釋道:“那日無天佛祖進攻靈山佛界,把我等一衆佛陀、菩薩、金剛、羅漢一起關在酆都鬼城的中心大殿之中”
幽冥界的惡鬼都被無天佛祖手下趕往陽間,地府之中空空如也,只剰下觀音、唐三藏等失去法力的諸佛、菩薩,他們在三隻修行多年的犀牛精闢塵大王與闢寒大王、闢暑大王的押解下,走在陰森恐怖的酆都鬼城中。
這玄英洞的三妖也都是唐三藏在西天路上的老相識,妖魔們將佛界衆聖安排在鬼城中的各個大殿和衙門之中。然後,黑袍護法把手一揮,鬼門關的大門轟然一聲關閉,關頭上的燈籠一齊熄滅。他騰起空中,口吐毒火,剎那間,通往酆都鬼城的道路不見了。
最後,鬼門關變成了一座漆黑的孤城。
南海藥師佛和寶幢光王佛在酆都鬼城的大殿上對坐嘆息,他們沒有想到如此一番魔劫竟能釀成三界大患。只有唐三藏獨自坐在大殿一角,瞑目出神,不知在想着什麼。旁邊不遠處,觀音、普賢和文殊三位菩薩正在談論佛祖圓寂時留下的偈語。
觀音念道:“衆皆一心,唯彼二心;黑衣釋迦,領轄三界;真性靈投,入釋凡家;涅槃重生,冋歸佛土;唯子唯系,方解此厄;乾坤清朗,二心歸一。二位菩薩,佛說此偈定是用意良苦,可是不管貧僧如何參悟也無法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