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家,李家五房往事

話說米花嬸子回到自家小院後,便趕緊提拎着竹揹簍進了屋,她可不敢就這麼明目張膽地養在自家院子那小雞窩裡。沒辦法,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米花嬸子的男人是李家五爺爺李平溪的長子李正吉。五爺爺跟老伴兒五奶奶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取名吉祥如意。除了女兒跟着夫君去了外省,三個兒子均留在了身邊。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爲五爺爺早年常年在外的關係,無論是見識還是觀念都有所不同於李家屯的同輩兄弟。所以等到最小的兒子李正意娶了媳婦後,五爺爺便做主給三個兒子分了家。

分家,有利於緩和兄弟妯娌間矛盾,更有利於一個家族維護一家之長的絕對統治權,尤其是在新舊交替時。但分家畢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整個家族的實力,所以在華夏傳統思想裡,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多數奉行“父母在不分家”原則。這一點在天啓朝這邊也是相似的。

偏偏李家五爺爺比較另類,在小兒子沒娶妻前,便告訴前頭兩個已經娶了媳婦的兒子,田裡的農活三個兒子一起幹,至於家裡的家務則是倆兒媳婦分單雙日輪流負責,等三兒子成年娶妻後,便分家。最主要的一點,允許存私房錢。

當然,允許存私房錢這一條還是有前提的,兩個兒媳婦每個月必須給上交五十個銅板。三個兒子若想去鎮上打短工,農閒時需要每天上交十五個銅錢,農忙時則加倍,而且還得在家中農活已經幹完的前提下。至於剩下的,不管賺多賺少,都歸各房所有。

五十個銅板,對於米花嬸子而言,相當於十個小荷包外帶五根纓絡繩的工作量。按着她每兩天就能出三個小荷包的速度,任務不算太繁重。畢竟這兩天裡有一天幾乎一整天都不得空閒,得忙裡忙外地負責所有家務。而莊戶人家的婦人,縫縫補補那是必修科目,繡荷包什麼的有難度,打纓絡繩編中國結什麼的容易好些,再不濟還有織布編草鞋……總之想要勤勞總歸是能賺到錢的。

要說李家五爺爺前頭倆兒子,年紀相差並不大,以至於兄弟倆娶媳婦也是前後腳的事。李正吉娶了米花嬸子,而李正祥娶了李家五奶奶孃家侄女,小表妹李吳氏。要說李吳氏也是個勤快人,各方面條件也不差,沒嫁給李正祥之前在村子裡也算得上是嬌滴滴的一朵鮮花。可偏偏李吳氏這人好攀比,尤其嫁給李正祥後,就將前頭的大嫂設定爲假想敵,有事沒事就喜歡比較一番。

米花嬸子自打生下小米花後,連着好幾年都不曾再懷上孩子,而李吳氏在這段時間裡連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而且一上來便是三年抱倆兒子。這就讓李吳氏很是得意了好幾年,連帶的平日跟米花嬸子說話時的音量都比平日裡高上好幾個分貝,偶爾還會夾棍帶棒地擠兌米花嬸子幾句。而米花嬸子本就因爲沒能給自家男人生下兒子而鬱鬱寡歡着,再遇到李吳氏這般炫耀似的顯擺,心裡沒怒火才叫見鬼了。這一來兩去自然也就有了矛盾。

好在沒幾年五爺爺最小的兒子李正意便娶了媳婦,新媳婦進門後一個月李家五爺爺便做主分了家。分家後,李家五爺爺老兩口依舊住在主屋,大兒子李正吉一家住東廂房,二兒子李正祥一家住西廂房,小兒子則帶着新媳婦住在後院的三間堂屋裡。大家依舊住在一個大院子裡。家裡的一切,包括耕地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三個兒子跟老兩口各拿一份。此外,三個兒子每人一年二兩銀子外加四季衣物各一套,外帶逢年過節的節禮。至於老兩口那份田產,三個兒子也得負責。

至於將來,李家五爺爺跟五奶奶年老在哪個兒子那兒養老,則由老人自己選擇。按着習慣大多數時候,是跟隨大兒子了,當然也有偏疼小兒子願意跟小兒子住一塊的。總之一切憑老人喜好。

要說李家五爺爺的那次提前分家在李家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畢竟按着李家屯的風俗習慣,老人沒走前是不會分家的。偏偏李家五爺爺獨出心裁玩了這麼一出。原本允許兒媳婦存私房錢已經讓李家屯好些個小媳婦眼熱了,現在又提前分了家……那段時間,在李家屯可以說人心是散的。小媳婦們一個個羨慕嫉妒恨着,心想着若是自家也能這麼分該有多好。而諸位婆婆們十之八九咬牙切齒,尤其是剛剛晉級成婆婆的幾位,只恨不能將五房那一支給生吞活剝了。這裡頭,就屬李小馮氏意見最大。偏偏李小馮氏拿五房那一支沒辦法,雖說倆人說起來也算是妯娌,可李小馮氏畢竟只是平妻,而李五爺爺是李家屯的族老,德高望重,無論說話還是辦事,可比李小馮氏那男人李平海管事多了。

貌似有點扯遠了。李家五房分家後,按理雖說一個大院住着,日常開銷什麼的畢竟都分開了,小到一根針一個雞蛋,大到一捆柴都分得一清二楚。若是李君苒在現場,肯定會說五房這樣的情況就跟什麼魔都的弄堂房客沒什麼大區別,最多左鄰右舍都是叔伯兄弟。或許正是因爲分的清清楚楚了,李吳氏那喜歡攀比的老毛病又犯了,又開始隔三差五地跟米花嬸子比今兒吃了什麼,穿了什麼。

米花嬸子從李君苒那兒得到了這隻珍貴的烏骨雞小雞仔後,原想着這一回能拿到二弟妹那兒顯擺一下,乘機好好地治一下李吳氏那喜歡攀比炫耀的性子。可轉念一想米花嬸子便放棄了這個念頭,正如李君苒所說的那般,在沒保住好東西的實力前,到處顯擺只會將自己還有家人置於火中烘烤,到時候錢財損失是小就怕賠了夫人又折兵,完全得不償失。

所以米花嬸子在從七柳家回自家這一小段路上,便跟自家男人李正吉商量好了,先將小雞仔放在他們睡覺的裡屋養幾天。回頭再找個合適的機會,讓這隻小雞仔過明路。這隻烏骨雞可不敢說是李君苒送的,就說是上山打獵無意間打到的。只不過按着李正吉的意思,這事應該跟自家老爺子提一下。畢竟老爺子見多識廣,吃過的米飯比自己吃過的鹽還多。

若干年後,米花嬸子每每憶苦思甜想起這段記憶,總會不由地後背冒冷汗:虧着當年沒大張旗鼓地顯擺,要不然還真給家裡惹來了禍事。可饒是米花嬸子千萬般小心,最終還是被時刻關注大哥家一舉一動的李吳氏給知道了。心有不甘的李吳氏鬧騰了好幾天,鬧得李正祥實在沒了辦法,只好硬着頭皮去求當時已經恢復自由身份的李君苒,給李吳氏也弄來了一隻烏骨雞小雞仔,偏偏這隻烏骨雞惹來了不大不小的禍水……沒辦法,誰讓烏骨雞什麼的自古以來就一直被認爲是滋補上品,補血養顏,對於傷口癒合效果顯著。

當然,這會兒這事連八字也纔剛剛起頭而已,等到引來禍事還得再等幾年。

李正吉回到家,安頓好了自家小騾子後,第一時間去了正屋,將遇到李君苒的事稟告給了自家老爺子知道。李家五爺爺對於那個在他看來是個糊塗的四哥這些年來如此偏心,一直有所耳聞。只是礙於兄弟倆早已分了家,除非事情鬧大了,也實在不好多加插手,也只能讓自家大兒子大兒媳暗地裡偷偷地出手相幫。

當日李正民被迫分(趕)出四房一脈時,李家五爺爺以李家屯族老的身份也在現場的。對於如此不公平的分家,但凡有點兒良知之人,都會有意見。不過李家五爺爺比旁人想得開,如此不公平的分家對於李正民一家而言,未必是件壞事。

有件事,李家五爺爺從未跟人提過,就連自己的老伴兒還有三個兒子都不知道,其實他早年曾拜過一位茅山道士,對看相略知一二。李家五爺爺很是看好李正民一家子,尤其是李正民那個唯一的兒子。別看小傢伙分家那會兒十足年紀不過六歲多,而且還病怏怏地躺在李徐氏的懷裡。可在李家五爺爺看來,這小子若能挺過去,他朝必有出頭一日,到那時一衝飛天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若是能用四房一脈那點子家當的繼承權,來換取四房一脈毫無關聯,在李家五爺爺看來,非但不虧,反而是賺大發了,不過是分家最初幾年艱難了一些,咬咬牙也就過去了。唯一讓李家五爺爺意外的是,那個叫七柳的小丫頭竟然會想到自賣爲奴湊醫藥費。可惜事情發展的太快,若是能提前知道,說什麼也是不會讓事情發生。

“老大,你說七丫頭回來了?”

“今兒趕集,在南城門那兒遇到的。說是程府大小姐賞了恩典,放她出來回家看看。”坐在炕下小板凳上的李正吉將之前如何遇到李君苒的經過如數稟告給了李家五爺爺。

正盤腳坐在炕上的李家五爺爺顧左而言他:“民子上山已經好幾天了,也該回來了。”

“爹,民子哥的打獵技巧還是您偷偷教的呢,您就算不放心民子哥,還有三弟在呢。”

“民子不在家,你記得讓你媳婦米花娘多去走動走動,有什麼能幫的就拉一把。”

“哎。”李正吉毫不猶豫地答應道,在他看來即便自家老爺子不提醒他也會如此做。李正吉見屋裡沒旁人,猶豫了好一會兒才硬着頭皮說道:“爹,其實七丫頭來時偷偷塞了只全身雪白的小雞仔,說是什麼烏骨雞。”

“啥?七丫頭偷偷送了你們一隻烏雞的小雞仔?”李家五爺爺瞪大了眼睛,重複了一遍。

自家兒子什麼性子,當爹的自然清楚。李家五爺爺猛抽了兩口菸袋鍋子,沉默了好一會兒纔開口道:“既然七丫頭回來了,我估摸着民子家也沒剩下多少吃食了,你讓米花娘偷偷那點玉米麪兒過去。記得,回頭再給七丫頭一吊錢。”

“一吊錢?”李正吉倒也不是心疼錢,只是沒想到一隻烏骨雞的小雞仔竟然這麼值錢。要知道普通的雞蛋也不過一個銅板一枚,小母雞仔即便是在越鎮買,也就五個銅板一隻。想不到這烏骨雞的小雞仔竟然足足貴了兩百倍,要一千個銅板。

李家五爺爺見李正吉如此大反應,忍不住用自己手上的菸袋鍋子敲了一下李正吉的腦袋:“怎麼?還嫌貴?一兩銀子能不能買到那小雞仔還是個問題呢。”

李正吉知道自家老爺子沒有欺騙他的必要,便立馬陪笑道:“爹您就放心吧。回頭我一定讓米花娘把錢送到。真想不到這七丫頭還挺受那個程府大小姐歡喜的。”

李正吉又跟自家老爺子嘮了會兒嗑,便起身回自己屋了。米花嬸子對於公公的善意提醒,倒也不曾提出任何反對意見,雖然心裡早已預料到了李君苒送她的這隻小雞仔不便宜,但也沒想到會那麼值錢。原本就打算精心照顧的米花嬸子自然對那隻通體雪白的小雞仔越發仔細。

等到米花嬸子爲小雞仔準備好了舒適的小雞窩以及精美可口的伙食,開始翻箱倒櫃地找吃食裝進竹籃子去小七柳家時,這時間距離米花嬸子跟李君苒分開都快過去大半個時辰了。

“娘,您這是要去……六郎家嗎?”米花見米花嬸子又在那裡裝吃食,便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輕聲問道。

“是啊,你七柳妹妹回來了。”

“娘,真的嗎?我已經快兩年沒見七柳妹妹了。”一旁的翠花眼睛亮閃閃的,立馬從炕上跳了下來,“娘,我也要去!”

“那行,那你幫娘拎竹籃子。”米花嬸子正愁東西有點多,一個竹籃子怕是裝不下。既然自家閨女願意跟着自己一道去,當孃的哪有不樂意的。

可惜兩家人住的距離有點遠,等米花嬸子帶着小女兒翠花拎着竹籃子還到小七柳家,老遠就聽到院子裡李君楊在那裡嚷嚷着:“小奶奶,求求你,不要搶走孃的繡品!”

376第23章 妥協,當穿越遇重生第187章 忽悠,追究當年往事(二)238第三十六章第29章 調查,誰是幕後黑手(三)281第12章 晉級,變成灑掃丫頭355第一百四十二章283340第78章 意外,又多個大師姐第76章 瞧病,徐大夫的爲難第16章 衆相,程府諸位姨娘第185章 送禮,由此引發事端(四)第一百三十五章第44章 邂逅,文曲猩李宗寶344311 大年初二李徐氏回孃家339第58章 回家,包子爹李正民第一百零一章352281357230377367第6章 變傻,多了個大恩人第17章 初見,小七柳的孃親(上)第一百二十章322 討價還價尋求個大靠山272第42章 回家,漫漫回家之路365296第一百七十九章第73章 調查,所謂受傷真相373第一百一十章232第二百零二章355220第一百五十三章329359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章223第一百零九章第17章 初見,小七柳的孃親(上)237270222第30章 調查,誰是幕後黑手(四)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234第88章 結仇,程慶業的怒火247 救或不救確實是個問題235第49章 回家,李小馮氏的恨351第90章 一更第59章 回家,包子爹耍無賴(一)336 將計就計斬草未必除根第一百二十一章294 分道揚鑣再回清水鎮一376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83章 算賬,到底誰被炮灰(五)285第一百七十四章361第51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一)第40章 猜測,誰都不是傻子220第一百零四章270252第53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81章 算賬,到底誰被炮灰(三)243 難兄難弟三隻大大肥羊二第61章 回家,一家人三家搶(三)第10章 決定,那就將計就計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71章 受傷,又見城門失火第3章 偷柴,就爲了生個火第53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二)377第九十二章266
376第23章 妥協,當穿越遇重生第187章 忽悠,追究當年往事(二)238第三十六章第29章 調查,誰是幕後黑手(三)281第12章 晉級,變成灑掃丫頭355第一百四十二章283340第78章 意外,又多個大師姐第76章 瞧病,徐大夫的爲難第16章 衆相,程府諸位姨娘第185章 送禮,由此引發事端(四)第一百三十五章第44章 邂逅,文曲猩李宗寶344311 大年初二李徐氏回孃家339第58章 回家,包子爹李正民第一百零一章352281357230377367第6章 變傻,多了個大恩人第17章 初見,小七柳的孃親(上)第一百二十章322 討價還價尋求個大靠山272第42章 回家,漫漫回家之路365296第一百七十九章第73章 調查,所謂受傷真相373第一百一十章232第二百零二章355220第一百五十三章329359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章223第一百零九章第17章 初見,小七柳的孃親(上)237270222第30章 調查,誰是幕後黑手(四)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234第88章 結仇,程慶業的怒火247 救或不救確實是個問題235第49章 回家,李小馮氏的恨351第90章 一更第59章 回家,包子爹耍無賴(一)336 將計就計斬草未必除根第一百二十一章294 分道揚鑣再回清水鎮一376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83章 算賬,到底誰被炮灰(五)285第一百七十四章361第51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一)第40章 猜測,誰都不是傻子220第一百零四章270252第53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81章 算賬,到底誰被炮灰(三)243 難兄難弟三隻大大肥羊二第61章 回家,一家人三家搶(三)第10章 決定,那就將計就計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47章 回家,路上尋找外援第71章 受傷,又見城門失火第3章 偷柴,就爲了生個火第53章 回家,大鬧李家四房(二)377第九十二章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