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禮賢下士

長樂營,呂臺行轅。

劉邦堪堪入了席,又道:“呂臺、周冠夫、劉濞!”

侍立左右的呂臺、周冠夫、劉濞應聲出列,站到了階下。

劉邦再一揮手,遏者隨何當即上前兩步站到了劉邦案前,然後朗聲宣佈道:“上諭:擢長樂校尉呂臺爲驃騎將軍,周冠夫、劉濞爲副將,統帥隴西、長樂大營兩萬精騎,剋日徵發河西,抗擊匈奴、平靖邊陲。”

“喏!”呂臺、周冠夫、劉濞轟然應諾,盡皆目露振奮之色。

自從長樂營編練成軍,呂臺早就盼着好好地打一仗了,有道是農夫就是農夫,再怎麼訓練也還是農夫,只有經受過戰爭的血火洗禮,才能真正成長爲精兵,呂臺可不希望他麾下只是一羣訓練有素的農夫,他想要的是一支身經百戰的鐵血精騎。

至於對手是匈奴人,還是月氏人,呂臺並不關心,因爲在呂臺眼裡,就只有項莊的楚國鐵騎,別的,不值一哂,至於周冠夫、劉濞,更是兩個好戰分子,平時沒仗打他們都想拆騰點動靜出來,現在聽說有仗要打,而且還是跟匈奴人打,那激動就別提了。

待呂臺上前,劉邦又從案上擺放的錦匣裡取出虎符,遞給呂臺道:“將之,這是隴西大營的調兵虎符,大漢國僅有的兩萬騎兵寡人就交給你了,跟匈奴人的這一場仗,你可一定要打出咱們大漢鐵騎的威風,絕對不要讓寡人失望哪。”

“大王放心。”呂臺接過虎符,轟然應喏道,“臣定不辱命!”

劉邦又轉頭望向呂臺身後的劉濞。沉聲道:“濞兒,到了驃騎將軍帳下可不比跟在寡人身邊,你可一定要聽從驃騎將軍調度,你若是膽敢戰場抗命,以致大漢騎軍失利,縱然你是寡人的親侄子,那也救不了你,聽清楚了嗎?”

“侄兒明白。”劉濞轟然道,“侄兒定當以驃騎將軍馬首是瞻!”

劉邦欣然點頭,當下在隨何以及數十郎將的簇擁下離開了長樂大營。

呂臺、周冠夫、劉濞一直將劉邦送到轅門外。直到劉邦以及隨行禁衛騎兵的身影消失不見了,呂臺纔回頭將虎符交給周冠夫道:“勝之。你即刻持虎符前往隴西大營,一旦調得兵馬則即刻北上,我們在北地烏氏縣匯合。”

“喏!”周冠夫轟然應諾,接過虎符領命去了。

目送周冠夫翻身上馬、揚長而去。呂臺又朗聲喝道:“吹號,全軍集結!”

霎那間,長樂大營裡便響起了低沉悠遠的號角聲,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中,一隊隊全裝慣帶的漢軍將士從營帳時洶涌而出,又潮水般涌向馬廄,大營裡很快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馬嘶人沸聲。前後不到半刻鐘的功夫,一隊隊騎兵便已經涌到了大校場上。

大校場上,一杆紅色大纛正迎風獵獵飄蕩,旗面的左上角以金黃色的絲線繡着“大漢驃騎”四個小篆。正中間卻用黑色絲線繡了個斗大的“呂”字,呂臺白袍白甲,頭頂鵝冠,早已經跨馬肅立在了大纛之下。

咸陽城內,人流如織。

急促的馬蹄聲中,十餘騎從大街上疾馳而來,當先那騎可不就是剛從西郊長樂大營回來的漢王劉邦?街上走卒、行人見狀紛紛走避,不到片刻功夫。那十數騎便涌到了一家驛館的大門前,早就守在大門外的蕭何、張良、陳平趕緊迎下臺階。

劉邦翻身下馬。一邊大聲道:“國相,你說的那個士子就在這裡落腳?”

蕭何上前向劉邦揖了一揖。道:“回稟大王,關東士子白墨就在這裡落腳。”

“走。”劉邦一甩衣袖,當先而行,蕭何、張良、陳平趕緊跟上,遏者隨何以及隨行的十數郎將卻都留在了大門外,這裡畢竟是咸陽,再加上之前蕭何、張良、陳平他們早已經將整家驛館都暗中排查了一遍,確定裡面沒有危險。

劉邦四人進入驛館後院,卻發現白墨所住的上房關着門。

蕭何當下就要上前拍門,卻被劉邦輕輕制止了,劉邦道:“看這時辰,這位白先生怕是剛剛睡着,還是讓他多睡一會吧,別叫醒他。”

陳平道:“大王,那咱們還是去前院等吧。”

劉邦擺了擺手,道:“不用了,就在這裡等吧。”

說罷,劉邦便站到了白墨上房的廊檐下,蕭何、張良、陳平無奈,只得跟着劉邦站到了廊檐下,這一等竟然就是半個多時辰!蕭何、張良、陳平臉上已經隱隱有了不耐之色,劉邦卻是神情自若,好像還挺無謂的樣子。

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天上忽然烏雲四合,接着便下起了傾盆大雨,不時有狂風裹着暴雨潑進廊檐下,劉邦四人很快便濡溼了全身。

蕭何皺了皺眉,又要上前拍門,卻還是讓劉邦給制止了。

張良、陳平苦笑之餘,也有些感動,漢王能以國君之尊,卻這般屈節等待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關東士子,這等禮賢下士,縱然是周文王也不過如此吧?

想到這裡,張良忍不住看了一眼前方微微開啓的窗戶,這個白墨,若是再不現身,那可真就是恃才傲物的狂生了。

白墨若真是這樣的狂生,縱有才學,只怕也是有限。

張良思量間,上房的房門果然被人從裡面輕輕推開了,一名“睡眼惺忪”的白衣秀士從門中施施然走出,看到門外廓檐下肅立的劉邦四人,頓時間“愣了愣”,然後問蕭何道:“蕭國相,您這是……還有這幾位是?”

蕭何沒有回答,只是輕哼了一聲。

шшш¤тт κan¤℃ O 劉邦卻捋了捋臉上的水珠,向着白衣秀士抱拳作揖道:“這位想必就是關東來的遊學士子白墨白公子吧?在下劉邦……”

“原來竟是漢王當面!”白衣秀士趕緊拱手作揖,道,“失敬。”

當下白墨將劉邦、蕭何、張良、陳平四人讓進了房裡,又請劉邦入席上座,蕭何、張良以及陳平則陪坐下首,劉邦又將張良、陳平介紹給了白墨,白墨趕緊起身,作揖道:“原來竟是張、陳兩位先生,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張良、陳平也相繼起身回禮,然後再次入席。

劉邦沉吟了片刻,關切地道:“聽國相說,先生有‘均瑤役、平算賦’二策,可解關中錢糧壯丁匱乏之困局,此事當真?”

“當真。”白墨點了點頭,道,“只是此二策說來容易,執行卻難。”

說罷,不等劉邦發問,白墨便主動將均瑤役、平算賦的利害跟劉邦、張良、陳平和盤托出,主要就是此舉將會極大損害世家、士族利益,而關中世家、士族勢力卻遠非關東各國可比,因爲秦世皇統一天下後,曾強遷天下豪族入填關中。

張良、陳平皆深以爲然,要想均瑤役、平算賦的確不易!

劉邦更是深深地蹙緊了眉頭,關中世家不少,士族更是多不勝數,當初如果不是因爲約法三章討好了關中絕大部份世家和士族,劉邦也不可能迅速平定關中,後來項羽大軍離開關中之後,他也不可能這麼快逆襲關中得手。

劉邦能有今日今時之地位,跟關中世家、士族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可如果推行變革,均瑤役、平算賦的話,那就是把關中世家、士族往死裡得罪了,被人罵忘恩負義、戳脊梁骨劉邦倒是不怎麼在乎,問題是關中的世家、士族一旦聯手反撲,大漢國立時就會陷入動盪不安的危險境地了。

這可真是個兩難的選擇,變革,有可能引發舉國動盪,不變革,則大漢國就很可能被關東各國尤其是楚國拋在身後,如今,楚國的變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齊國、樑國、趙國和燕國也沒有閒着,都在那裡銳意變革呢。

白墨又道:“大王,變革雖難,卻也並非沒有希望。”

“哦?”劉邦微微動容,急切地道,“還請先生教我。”

白墨道:“敢問大王,今之大漢相比獻公時之弱秦如何?”

劉邦道:“寡人雖不如獻公,然而大漢卻要比獻公時的秦國強多了,獻公時的秦國乃是七國中最弱,大漢卻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國。”

“然也。”白墨欣然點頭,道,“獻公時的秦國乃七國中最弱,又有強魏窺伺在側,尚且敢銳意變革,並且最終還取得了成功,今大漢乃是天下最強諸侯,又沒有任何一個強大的敵國窺伺在側,大王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頓了頓,白墨又道:“只要大王下定決心,並且給予變法大臣足夠的信任,均瑤役、平算賦其實並不難!”

劉邦點了點頭,肅然道:“若是寡人決意變法,先生是否願意留下?”

白墨聞言起身,先向劉邦深深一揖,然後說道:“大王賢良,雖古之文王、秦之獻公猶有不及,在下卻無太公、衛鞅之才,承蒙大漢如此禮遇,敢不殺身以報?”

“善!”劉邦一拍大腿,興奮地道,“自即日起,先生便是我大漢國之左相,全權負責變革事宜!”說罷,劉邦又解下佩劍親手遞給白墨,殺機流露道,“寡人王劍在此,若有人膽敢阻撓變法,不管他是什麼,左相皆可先斬後奏。”()

第234章 玄襄陣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458章 瘟疫(下)第46章 以命博命第25章 攻城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69章 亞父?!第189章 招攬第555章 搶功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83章 結盟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282章 借人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249章 破解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266章 滅國棋第206章 造紙第70章 遍地狼煙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07章 刺殺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556章 激將第17章 大破樊噲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381章 驚退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66章 項羽?!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383章 結盟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20章 時間第538章 瓜分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508章 玄衣衛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466章 託孤(上)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46章 烽煙起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219章 添丁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55章 聯姻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301章 變數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章 斬殺劉邦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177章 馳援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3章 氣數未盡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20章 受挫第211章 鐵劍死士
第234章 玄襄陣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458章 瘟疫(下)第46章 以命博命第25章 攻城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69章 亞父?!第189章 招攬第555章 搶功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83章 結盟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282章 借人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249章 破解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266章 滅國棋第206章 造紙第70章 遍地狼煙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07章 刺殺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556章 激將第17章 大破樊噲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381章 驚退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66章 項羽?!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383章 結盟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20章 時間第538章 瓜分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508章 玄衣衛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466章 託孤(上)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46章 烽煙起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219章 添丁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55章 聯姻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301章 變數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章 斬殺劉邦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177章 馳援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3章 氣數未盡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20章 受挫第211章 鐵劍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