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詔獄

望着衆口一詞的文武大臣,項莊心下那個膩歪當真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已經多久沒有品嚐到這種朝局失去掌控的滋味了?怕是有十幾年了吧?好像自從推行國考之後,朝堂上就再沒有發生過不可控的事件了,不想今天居然重現了。

項莊可以容忍反對意見存在,甚至可以容忍別人在私底下罵他,但是,他絕對不能容易在朝堂上出現不可控的事件。

這道理就跟後世的那些個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的想法差不太多,他們可以容忍常委會上存在反對意見,但絕不容忍別的常委在常委會上提出超出他掌控的突然事件,這樣的話,常委會就很容易失控,放大到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國家的局勢將會失控。

所以,不管項莊心下願意還是不願意封王,這個提議都必須打壓!

顯然,有人想通過這件事從中漁利,如果項莊迫於朝臣壓力同意了這件事,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威信、助漲了那些人的氣焰!更加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河,將來這些大臣們會不會養成了習慣,動不動就“衆口一詞”向國君施加壓力?

現在可不是天下大一統已經成爲常例的後世,而是中央集權纔剛剛出現的秦末,也就是說,現在非但不能限制和約束國君的權力,反而要千方百計強化國君的權力,否則,既便項莊統一了天下,也很快就會重新分裂。

所以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計,項莊必須未雨綢繆。

“此事容後再議。”項莊說罷起身離席。這個提議卻是擱置了。

不過,分封之事一旦擱置,遷都之事也就跟着擱置了,因爲這兩件事是連在一起的,項莊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遷都之後江東的留守問題,那些隱藏在幕後的人恐怕是不會善罷干休的,他們必定會鼓動羣臣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憑項莊現在的威望。以鐵腕彈壓羣臣也未嘗不可,不過他不想這麼做。

項莊倒不是害怕會在史書上留下“暴君”的罵名,而是不想給他的子孫留下壞榜樣。不管怎麼說,濫殺朝臣終歸是不好的。

看到項莊起身離席,不少大臣頓時間茫然了。不對啊,大王如果真的想封世子項治爲王的話,又怎麼會擱置此事?莫非,自己會錯意了?

事實上,他們還真就會錯了意,項莊根本就不願意分封。

作爲一個穿越者,項莊在當兵前也是上過中學的,漢初七王之亂以及晉初八王之亂這些典故他都是學習過的。

漢初的七王之亂,由於中央政權強大,再加上有周亞夫這個超級牛人。並沒有對漢朝的統治造成太大的破壞,但晉初的八王之亂卻是直接從內廷爆發的,最終導致了西晉的迅速滅亡,更導致華夏族元氣大傷,從此進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

所以。項莊絕對不會復辟分封制,一旦分封,將王子外放就藩,將來他們必然造反,如果不外放,留在京師掌握大權則更加危險。西晉迅速滅亡就是前車之鑑!

隆重、熱鬧的月初大朝就這樣結束了,羣臣交頭接耳紛紛離朝。

內史叔孫平回了府,便直奔後院書房而來。

進門向父親叔孫貫敘了禮,叔孫平興奮地道:“父親,還真讓你料中了,不過你怎麼就敢斷言項莊不願意冊封項治呢?”

“這還不簡單。”叔孫貫淡然道,“項莊若封了項治,明年項權、項術,後年項望也必然得分封出去,將來諸國皆滅再封賞羣臣時,以畢書、高初、龐鈺、蒙殛等人的功勞,不封王只怕是絕對說不過去了,不過,項莊敢封畢書爲王麼?”

“倒也是。”叔孫平由衷地道,“畢書太能打仗了,簡直天下無敵呀!”

“畢書何止是能打仗?”叔孫貫道,“他還極有政治眼光,可惜呀沒什麼野心!”說到這裡頓了頓,叔孫貫又陰惻惻地道,“若是畢書能有項莊一半的野望,將來天下一統,到底是姓項還是姓畢,還真是不好說呢。”

叔孫平道:“既便畢書現在沒有野心,將來只怕也難說吧?”

叔孫貫道:“所以,項莊必須防着他,不分封就是因爲這個了。”

叔孫平道:“可笑宮裡那位還想拿遷都來要挾項莊就範,怕是要失望了。”

叔孫貫陰陰一笑,說道:“婦人終究是婦人,又豈能洞察男人的心思?她以爲項莊會爲了遷都而容忍分封,孰不知在項莊的心裡,分封比不遷都更讓他無法容忍,嘿嘿,她想拿老夫當刀使,卻還嫩了些。”

詩曼宮西曖閣中,世子項望左手提裾,右手正在揮毫潑墨,面前鋪開的公輸紙上已經留下了一行行漂亮的隸書。

項望雖只有十六歲,卻長得高大挺拔,較之他的四位哥哥更加的人才出衆,尤其還練得一筆好書法,若是生在明末,絕對是一個極受妓家歡迎的濁世佳公子。

不過在這個時代,項望就不那麼受歡迎了,他的母親尤其不喜歡!

書法剛寫到一半,贏貞便怒氣匆匆地闖了進來,然後劈手扯過案上的公輸紙,三兩下就撕成碎片扔進了紙簍。

“母親?!”項望大爲氣憤,又不敢發怒。

“成天就知道練字練字,字練得再好有什麼用?”贏貞卻絲毫不顧及項望的感受,劈頭蓋臉地訓斥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要多讀書,尤其要多讀兵書,還要學習騎射,將來才能上戰場博取戰功,若沒有戰功你憑什麼封王?”

項望賭氣地說道:“孩兒不要封王,只想練字!”

“放肆!”贏貞聞言大怒,劈手扇了項望一記耳光。

這一記耳光頓時將項望扇愣了,長這麼大,這還是贏貞第一次扇他耳光,望着贏貞發了會愣,項望低着頭一聲不吭地走了,望着蔫頭耷腦出門而去的項望,贏貞也是心裡難受,有心想喚回來安慰幾句,可終究是沒聲喊出口。

今天大朝議上的事情贏貞剛剛已經知道了,有道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贏貞此時的心情就是這樣,原以爲項莊爲了遷都會做出妥協、冊封項治爲王,這樣一來其餘的世子也就有了循例分封的機會,項望也就有資格封王了。

可是項莊寧可擱置遷都之議也不願意分封,卻有些出乎贏貞的預料。

叔孫氏等一干暗中反對遷都的大臣也沒有當殿力爭,這更讓贏貞感到怒不可遏,她原想通過這些大臣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結果卻反而讓這些大臣藉助她和妙弋宮的影響力達成了他們的目的,這種被人戲耍的感覺讓她感到異常的惱火。

而且事情辦成這樣,回頭還不知道怎麼跟妙弋宮解釋呢。

想到惱怒處,贏貞又劈手抓起案上鎮紙狠狠摔在地了地上。

項莊面沉似水,問屈不才道:“老屈,都查清楚了嗎?”

散了朝之後,心頭震怒的項莊便讓屈不才徹查分封之事,頓時間,烏木崖秭陵總部的暗哨密探便傾巢而出、四處打聽,烏木崖的辦事效率的確不是吹的,僅僅只用了幾個時辰,便將事情的一切來龍去脈全都查清楚了。

“都查清楚了。”屈不才道,“事情因妙弋宮而起,詩曼宮參與其中,不過真正出面聯絡朝中官員的卻是內史叔孫平。”頓了頓,屈不才又道,“所有附議分封的官員之中,三十六個官員已經確定參與其中,其餘官員待查。”

項莊道:“確定參與的官員名單呢?”

屈不才當即從懷裡取出一份官員名單。

項莊草草看完,獰聲說道:“好嘛,都是京畿(丹陽)、吳郡的官員。”

這一霎那,項莊就把什麼關節都想明白了,以虞姬的心性很難做出這樣的事情,事情多半因贏貞這個女人而起,而叔孫貫這隻老梟則是藉機行事,利用贏貞和虞姬想替項治爭取王位的機會,來達成阻止自己遷都的目的。

想通了這點,項莊心裡也就鬆了口氣,只要幾個國公府以及令尹府、太尉府的人沒有參與其中,局面就簡單多了,在此之前,項莊還真擔心幾個國公府、令尹府、太尉府都已經深度參與此事,真要是這樣,局面可就複雜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件事的背景雖然簡單,處理起來卻也是頗爲麻煩的。

按照國家的法度,官員犯事當然是讓廷尉府去審,但這事明顯不太合適,如果替世子爭取王位也算是個罪名,那可就真是欲加之罪了,且此事還牽扯到三十多京官,一個處理不好就會搞得人心動盪,嚴重影響朝政的穩定。

可是不讓廷尉府去審,卻又讓誰去審?

烏木崖麼?若是給了烏木崖審問官員的權限,豈不就成詔獄了?

所謂詔獄,就是繞過廷尉府或者大理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監獄,譬如歷史上兇名昭著的大明錦衣衛,就是最經典的詔獄!

第197章 獻璽第160章 屠殺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68 回師樑地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160章 屠殺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467章 託孤(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249章 破解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章 四面楚歌第282章 借人第25章 攻城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05章 免戰牌第423章 選擇戰場第466章 託孤(上)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60章 田賦法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2章 斬殺樊噲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320章 受挫第326章 輕敵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92章 單于庭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565章 父子(下)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86章 匈奴人第39章 浴血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71章 去意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22章 過江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67章 禍事了!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62章 混戰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35章 劉邦進山
第197章 獻璽第160章 屠殺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68 回師樑地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160章 屠殺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467章 託孤(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249章 破解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章 四面楚歌第282章 借人第25章 攻城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05章 免戰牌第423章 選擇戰場第466章 託孤(上)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60章 田賦法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2章 斬殺樊噲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320章 受挫第326章 輕敵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92章 單于庭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565章 父子(下)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86章 匈奴人第39章 浴血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71章 去意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22章 過江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67章 禍事了!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62章 混戰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35章 劉邦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