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紅頂商人

秭陵,楚王宮上書房。

項莊正召開御前會議,議題是怎麼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參與會議的除了令尹項他,還有上大夫武涉、衛將軍畢書以及百里賢等人。

糧食短缺的確已經成爲困擾楚國的頭號難題了。

看看人家劉邦,剛剛徵發五六十萬大軍跟匈奴人打了一大仗,氣都沒喘,立刻又徵發幾十萬大軍準備攻打荊襄了,再看看楚國,十年積蓄好不容易纔贊下了一百萬石糧食,可是巴蜀、淮南兩仗打下來,差不多就見底了。

巴蜀雖說是糧倉,可存糧都運去咸陽了,楚軍並沒有撈到什麼油水。

江陵倒是有糧食,可杜洪那個老匹夫在城破之前竟然一把火燒了倉廩,江陵城內的軍械物資倒是沒什麼損失,可倉廩裡積攢的五六十萬石糧食卻全化成了灰,要不是這樣,荊襄之戰楚國怎麼也能徵發十幾二十萬大軍。

項莊沉吟了片刻,說道:“荊襄之戰,最後說不得還是得徵發大軍。”

荊襄之戰,楚軍雖說是以逸待勞,又有堅城可守,還有高初坐鎮,可如果漢國發動幾十萬大軍來攻打,還有彭越的樑國大軍,楚軍能不能守得住還真的難說,一旦江陵告急,項莊當然不能坐視不理,發動大軍前往救援那是必然的。

而且救兵如救火,楚國現在就得做好發兵的準備。

畢書衝項莊一揖,說道:“大王,徵召府兵不是問題,江東五郡的府兵已經補足,只需一紙詔令,半個月內就能召集二十萬大軍!”

“等等,等等等等。”項他急搖手道,“二十萬大軍?!大王,現在太倉裡可就剩下幾萬石糧食了,這都已經是夏季了,這風災可是說來就來,這點糧食還得留着救急呢,這時候徵召二十萬大軍,將士們吃什麼?臣可變不出糧食來。”

項莊苦笑:“寡人也沒說要從太倉支糧啊?再說這幾萬石糧食哪夠啊?”

項他說道:“不從太倉支糧,糧食從哪來?自推行變法以來,江東各大世家、各郡士族跟朝廷的關係就一直很僵,再想從他們那裡借糧恐怕是不可能了,強行徵糧、或者從市場上大量購買的話,則肯定會引發人心動盪以及楚地糧價的飛漲。”

項莊默默點頭,強行徵糧是絕對不行的,現在楚國的變法纔剛剛有點成果,老百姓也已經慢慢認可了新法,這時候可不能幹殺雞取卵的蠢事,哪怕是向世家、士族徵糧也不行,世家、士族同樣是楚國百姓,而且還是百姓中的精英,豈能隨便得罪?

不過,項他的另外半句話卻提醒了項莊,爲什麼不從民間購糧?

單單從秭陵糧市上購糧肯定不行,秭陵糧市不大,每天的交易量也就幾千石,你一傢伙全買走了,秭陵城內的官員、士紳、家屬還有手工業者可就沒飯吃了,這樣一來,肯定會導致糧市扭曲,糧價出現飛漲,這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從整個江東乃至整個楚國購買糧食卻是完全可以的。

楚國的稅率是十稅一,換句話說,百姓上繳國庫的糧食僅僅只是收成的十分之一,所以國庫雖然拮据,可百姓家裡卻有餘糧,雖說每家每戶手中的餘糧都不多,三五幾石的,可要是攏到了一塊,那總量就相當可觀了!

不僅江東,荊襄四郡、巴蜀兩郡的百姓恐怕也有不少餘糧。

當然,百姓手裡有餘糧是一回事,他們願不願意賣又是另一回事。

在古代華夏,主體經濟模式是小農經濟,所謂小農經濟,就是每家每戶都能生產幾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他們自己種地、自己織布,自己養雞養鴨,他們幾乎不需要從市場上購買商品來改善生活,這種情形之下,他們是不會出賣多餘口糧的。

譬如現在的漢國、齊國、趙國、樑國、燕國等等,都是小農經濟,在這些國家,政府要想從百姓手裡買糧食,基本就是癡心妄想!

此前項莊一直沒有想到這一點,也是基於這樣的慣性思維。

但是事實上,楚國卻是個例外,楚國從變法之初便大力獎勵工商,經過十年的發展,楚國的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不僅商品式樣、種類、品質有了長足發展,而且隨着大型手工業作坊的出現,商品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在楚國,百姓自己種麻織布,遠不如從市場上直接購買,自己種糧釀酒,也遠不如直接購買酒坊的白酒便宜,而且味道純正,其餘諸如農具、紙張、書藉、餐具等,更是隻能從市場上購買,可這些都需要貨幣,易貨貿易已經消亡了。

所以,楚國百姓出賣多餘口糧的意願就要強烈得多,他們只有將多餘的口糧變賣成爲貨幣,才能從市場上購買商品改善生活。

也就是說,楚國並不是沒有糧食,只是分散在民間,而且老百姓也願意賣糧。

不過,從百姓手中收購餘糧,這是個龐大而且繁雜的工作,讓郡、縣、鄉、亭等政府機構去幹這事,效率低下不說,各級官員肯定還會趁機中飽私囊,這肯定是不行的,項莊腦子裡一下就跳出了一個詞——紅頂商人!

跟政府機構的官員相比,商人更能吃苦,辦事效率更高!

而且跟商人做生意財務明晰,免去了貪墨剋扣的風險,商人提供多少糧食,朝廷支付多少金幣,一分錢一分貨,清楚明瞭。

華夏曆史上,商人地位是極低的,直到滿清末年纔出現紅頂商人。

所謂紅頂商人,就是擁有官方背景的特殊商人,譬如大盛魁,清初康熙徵準噶爾時,大盛魁的三個創始人被特許隨軍貿易,最後發展壯大並且壟斷了對蒙貿易,又譬如胡雪巖,由於有左宗棠的鼎力支持,最後成了華夏國當時的首富!

這些紅頂商人之所以能夠發家,跟官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不過反過來,這些紅頂商人也給了官府極大的幫助。

譬如康熙徵準噶爾,若不是諸多商號小販隨軍貿易,恐怕連軍糧供應都是個問題,準噶爾也未必能夠打得下來,還有左宗棠,若不是胡雪巖四處借貸、鼎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組建起洋槍隊,也根本不可能有後來收復新疆的壯舉。

如今的楚國,商業正逐漸興盛,尤其是有功將士、陣亡將士的賞金、撫卹金髮放後,江東四郡的商業更是出現了空前繁榮,商業的繁榮,隨之而來的便是稅收厘金的激增,所以說楚國的國庫並不差錢,至少收購糧食的資金絕對不是問題。

按照現在的糧價,一石米一百錢,一金幣就能買二十石!

如果將國庫裡的錢全部用來買糧,至少能夠購買兩億石!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國庫裡的金幣是絕對不能全部投放市場的。

就像後世華夏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你理論上可以印無限的鈔票,可實際能夠投放市場多少鈔票又是另一回事,四萬億不是說投放就能投放的。

項莊給有功將士、陣亡將士一傢伙發放近千萬金幣,這就相當於已經搞了一個四萬億的刺激計劃,這勢必會引發市場的通貨膨脹,在這個時候,如果馬上又往市場上再投放另外一個四萬億,那麼整個市場,整個貨幣體系就肯定崩潰了。

但是,拿出十幾二十萬金,購買一兩百萬石糧食應該是可以的。

那麼,讓誰來當這個紅項商人呢?項莊腦子裡立刻浮起了一個窈窕的身影。

當下項莊對諸大臣說道:“行了,今天就先議到這裡吧,你們都先回去吧。”

項他、武涉等人面面相覷,這才議了個開頭就不議了?不過,並沒有人質疑什麼,當下衆臣紛紛起身告辭而去,項莊又吩咐晉襄道:“子成,你這便去一趟巴蜀驛館,請秦夫人過來,就說寡人有急事跟她商量。”

所謂巴蜀驛館,其實就是專門用來招待巴蜀官員、豪強的驛館,集住宿、用餐於一體的官方服務機構。

後院廂房,秦夫人正在繡制錦袍。

侍女玉兒一邊打下手一邊讚歎道:“夫人,你的手可真巧。”

秦夫人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玉兒摸了摸光滑的錦鍛,又道:“這料子可真滑,該是最上等的蜀錦吧?咦,還款式,好像是男人穿的錦袍,夫人,你該不會是有了相好的,然後繡這錦袍向他表明心跡吧?”

“死丫頭,你胡說什麼呢?”秦夫人嗔道,“這是給大王繡的。”

“大王?”玉兒愣了愣,又低笑道,“難怪夫人最近常常進宮,嘻嘻。”

“死丫頭,你胡思亂想些啥?”秦夫人白了玉兒一眼,越發嬌嗔道,“我繡這件錦袍送給大王,還不是爲了秦家?大王若是能夠允許秦家在巴蜀經營釀酒作坊,那秦家就又多了項產業了,重現昔日的輝煌也就指日可待了。”

玉兒上上下下打量了秦夫人幾眼,笑道:“夫人你把自個洗得香噴噴的送進宮去,可比送一件錦袍強得多了,嘻嘻。”

“你個死丫頭,看我不撕爛你的嘴。”秦夫人大羞,伸手來抓玉兒。

主僕倆正廝鬧時,門外忽然傳來了老僕秦福的聲音:“夫人,大王請您進宮,虎賁中郎將都已經駕車在驛館外等着了。”

ps:不好意思,發晚了。

第234章 玄襄陣第31章 戰術第20章 哀兵必勝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68 回師樑地第55章 范陽辯士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08章 天炎第397章 冠軍侯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383章 結盟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69章 魏地豪強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52章 奪兵權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526章 稱帝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14章 猛將樊噲第148章 樓煩王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7章 大破樊噲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386章 太學第247章 無解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403章 虎將第148章 樓煩王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205章 鼓動、爭執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57章 陰謀?陽謀!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504章 姒貴妃第386章 太學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184章 騎射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507章 詔獄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40章 死戰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20章 受挫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189章 招攬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
第234章 玄襄陣第31章 戰術第20章 哀兵必勝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68 回師樑地第55章 范陽辯士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08章 天炎第397章 冠軍侯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383章 結盟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69章 魏地豪強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52章 奪兵權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526章 稱帝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14章 猛將樊噲第148章 樓煩王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7章 大破樊噲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386章 太學第247章 無解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403章 虎將第148章 樓煩王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205章 鼓動、爭執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57章 陰謀?陽謀!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504章 姒貴妃第386章 太學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184章 騎射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507章 詔獄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40章 死戰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20章 受挫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189章 招攬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