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主動出擊

江陵,高初正在徐姜、破軍的簇擁下巡視城防。

江陵其實就是故楚都城郢都,自楚文王到共尉,江陵已經當了五百多年的國都,其城防的堅固那是不必多說了,環繞城池的護城河也是又寬又深,單以城防的堅固程度論,只怕連秭陵都要相形見絀。

不過,在各種配套設施上,江陵就無法跟秭陵比了。

還有,江陵的人口只有不到五萬人,遠遠少於秭陵的三十萬。

但在楚國朝堂上,現在就有這麼一種聲音,認爲秭陵偏安江東,距離巴蜀太過遙遠,很難對巴蜀進行有效控制,因而應該將國都遷往江陵,江陵的地理位置那是用不着多說的,西扼巴蜀、東控江淮、南接五嶺、北望中原,做國都那是再合適不過!

不過,相比支持遷都的聲音,反對遷都的聲音更大,道理是明擺着的,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將好處拱手讓出來的,譬如那些已經在秭陵購置了產業的勳戚,如果將國都遷往江陵,那麼他們此前的所有投資就全打水漂了,他們當然不甘心。

還有江東士族,一旦國都遷往江陵,他們就會喪失許多好處。

朝野議論紛紛,楚王項莊卻從未就此事表過態,不過,像百里賢、畢書這些大臣還是可以隱約猜到,項莊其實是贊成遷都的,只是現在遷都的時機和條件並不成熟,所以項莊才隱忍不發,一旦將來時機成熟了,項莊是必定要遷都的。

破軍一邊走一邊對高初道:“將軍,江陵城高溝深且糧草充足,城裡的滾木、擂石、猛火油等守城物資更是堆積如山,末將以爲既便漢樑五十萬大軍來攻,我們也能從容應付,至少堅守半年時間絕對沒有問題。”

高初默然搖頭,這天下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

大王早就說了,秭陵不可能再派更多的援軍來了,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不是楚國沒兵,而是楚國沒糧,有道是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太倉裡的糧食都沒了,還怎麼調動大軍來援?除非大王狠下心來,在荊襄籌糧,但這麼做就是從荊襄士族和百姓嘴裡奪食了,既便最後守住了荊襄,這民心多半也失掉了,得不償失。《書海閣》

然而,單憑五萬人堅守江陵六個月?談何容易,誰知道漢樑大軍壓境之後會使出什麼樣的手段來?水淹?火攻?或者直接掘城?困守江陵等着敵軍打上門來,太被動了,這不符合他高初的行事準則,他高初要主動出擊,拒敵於國門之外。

退守江陵,那應該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下的最後選擇。

幕僚徐姜雖然追隨時間不長,卻明顯猜到了高初的內心想法,當下問道:“將軍該不會是想主動出擊,拒敵於國門之外吧?”

高初停下腳步,扶着垛堞說道:“大王說過,進攻纔是最好的防禦!”

說此一頓,高初又拔出橫刀在城頭上劃了兩個圈,說道:“根據烏木崖提供的情報,漢軍三十萬,樑軍十萬,正從上庸、武關、宛縣三個方向往江陵逼近,其中樑軍行進尤速,快則半個月,慢則月餘,必至江陵,我想先吃掉宛城方向的樑軍!”

破軍聞言倒吸了一口泠氣,凜然道:“將軍,樑軍足有十萬!”

破軍不能不吃驚,雖說不久前荊襄又增了兵,但既便是增兵之後,荊襄的楚軍也只有五萬人,稱得上精銳的更是隻有虎賁右營一萬老兵,憑這五萬人就想吃掉彭越的十萬樑軍,開什麼玩笑?彭越可不是善茬,十萬樑軍更不是土雞瓦犬。

“十萬又怎樣?”高初冷然道,“當年鉅鹿之戰,二十萬秦軍精銳不也讓先王五萬人給滅了?”說此一頓,高初又道,“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事情是做不成的,關鍵就看你有沒有膽量?有沒有決心?有沒有毅力?!”

徐姜沉吟了片刻,忽然說道:“將軍,沒準還真有機會!”

“嗯?”高初霎時目露精芒,望着徐姜道,“說說你的看法。聖堂最新章節”

徐姜揚起右手又伸出三枚手指,朗聲說道:“在下以爲,我軍有三大有利因素:首先,無論是漢軍,還是樑軍,都絕對想不到我軍竟敢以弱勢兵力主動出擊,而這,便是孫子兵法上講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嗯,有道理。”高初點了點頭,又道,“還有呢?”

徐姜頓了一頓,又道:“其次,樑王彭越還是原來那個彭越,可他麾下的十萬樑軍卻未必是十年前的那支銳不可擋的虎狼之師了。”

“嗯?”高初蹙眉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徐姜道:“十年前的那支樑軍可以說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毫不誇張地說,那十萬人就是十萬頭用人血餵養的猛虎,所以銳不可擋!”說此一頓,徐姜又道,“但是,此後十年樑軍卻幾乎就沒打過什麼大仗了,一支依靠殺戮來維持其戰鬥力的軍隊,卻已經十年沒有打過仗、十年沒有殺過人了,他們還能保留幾分血性?”

高初頓時目露精芒,徐姜這小子說的好像挺有道理。

楚軍有完備的軍功獎勵機制,更有森嚴的軍紀,既便是禁軍三大營的老兵,平時也必須保持嚴格的訓練,因此既便十年不打仗,楚軍也仍是一支驍勇善戰的精銳之師,可樑軍卻不是這樣,樑軍沒有完備的軍功獎勵制度,軍紀也差!

十年養尊處優的生活,足夠消蝕掉一個男人的血性了!

現在的樑軍,真的還是當年那支嗷嗷叫的虎狼之師嗎?

破軍忽然輕聲嘀咕道:“現在的樑軍好像真不如當年了,我有個族弟在鍾離將軍麾下當曲長,他帶着一支斥候隊在梅山跟一支樑軍斥候幹了一仗,二十人對樑軍三十人,結果他們死了八個,樑軍卻死了十六個,也不知道是不是十年前那支樑軍?”

高初又道:“先不管樑軍戰鬥力如何,還有第三個有利因素呢?”

徐姜說道:“第三個有利因素就是水軍,再過幾天,鍾離將軍的兩萬水軍就能趕到江陵了,藉助水軍以及漢水水道,我軍隨時能夠迂迴樑軍側後、截其糧道!”

高初霎時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只有眸子裡偶爾露出的精芒,顯示他的內心正在急速的盤算之中,主動出擊,還是死守江陵?

南陽郡,宛縣。

十萬樑國大軍正像蝗蟲似的在宛縣城外的鄉野間肆虐,雖然宛縣是樑國的國土,可這裡的老百姓還是沒能逃脫樑軍的洗劫,大軍所過之處,牛羊雞鴨等牲畜皆被擄掠一空,家家戶戶的存糧也都被搜刮殆盡,唯獨沒怎麼殺人。

彭越只是嚴令不準隨便殺人,這裡畢竟還是樑國治下。

至於姦淫擄掠等現象,彭越卻是沒有理會,他根本就懶得管,在他看來,一支軍隊不擄不掠,那還是軍隊嗎?軍隊就該有軍隊的樣子,士卒就該有狂放不羈的野性,否則哪裡來的血性,哪裡來的戰鬥力?

更何況,樑國國庫可沒多少存糧,不搶,十萬大軍吃什麼?

這還是在宛縣,還是在樑國治下,若是進了荊襄,若是進了楚國治下,那樑軍不僅要擄要掠,還要燒要殺,樑軍那可是名震天下的虎狼之師,虎狼之師就該有虎狼之師的樣,就要殺得楚軍膽顫心驚,殺得荊襄小兒聞樑軍之命而不敢夜啼。

大軍正行進間,中軍校尉彭明忽然打馬上前,“大王,宛城縣令求見。”

“宛城縣令?”彭越蹙了蹙眉,有些不悅道,“偏這個時候,所爲何事?”

話音方落,那邊已經響起了宛城縣令激動的聲音:“大王,眼下正是青黃不接之時,不能縱兵搶糧哪,否則,宛縣的老百姓可就沒了活路了,大王,這可都是樑國的百姓,可全都是您的子民哪,您不能不管哪……”

隨行的軍師趙炎正欲說幾句時,彭越卻已經不耐煩地吩咐彭明道:“叉下去!”

“喏!”彭明轟然應喏,再回頭一揮手,早有兩名親兵上前不由分說將宛城縣令給架了起來,然後狠狠地扔到了馳道邊上,宛城縣令狼狽地爬起身來,還欲再喊幾句時,彭越的馬車卻早已經走遠了,只有滾滾黃土、紛紛涌入了他的嘴裡。

趙炎看得直搖頭,一個爲民請命的縣令,樑王竟如此對待?

護軍校尉申屠嘉也是搖頭,低聲嘆息道:“宛縣的百姓怕是有難了。”

“這算得了什麼?”上將軍劉寇打馬上前,漫不在乎地道,“宛縣雖是大縣,卻也不過三四萬口,就算全餓死了,那又怎樣?”

趙炎聽得目瞪口呆,忽然間對劉寇感到無比的陌生。

趙炎跟劉寇同朝爲官整整十年,以前還真沒看出來,劉寇竟冷血如斯!一個大縣,在劉寇眼裡竟如此不值一提?三四萬口,在他劉寇眼裡竟如同豬狗般毫無價值?他竟然說,就算一個縣的百姓全餓死了,那又怎樣?

還有樑王彭越,其冷血暴虐程度相比劉寇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炎忽然間感到有些茫然,他真的還應該留在樑國嗎?他真的還應該替彭越這種視人命爲草芥的暴君出謀劃策嗎?

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65章 背盟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10章 公輸紙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59章 大魏公主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207章 刺殺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556章 激將第507章 詔獄第555章 搶功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39章 浴血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259章 秋糧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48章 楚軍退了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214章 長樂營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65章 背盟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177章 馳援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447章 瘋狂殺戮第51章 項氏宗族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157章 搶親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558章 對峙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197章 獻璽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4章 廢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55章 范陽辯士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393章 縱橫家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16章 射殺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544章 滅火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
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65章 背盟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10章 公輸紙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59章 大魏公主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207章 刺殺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556章 激將第507章 詔獄第555章 搶功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39章 浴血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259章 秋糧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48章 楚軍退了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214章 長樂營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65章 背盟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177章 馳援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447章 瘋狂殺戮第51章 項氏宗族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157章 搶親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558章 對峙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197章 獻璽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4章 廢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55章 范陽辯士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393章 縱橫家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16章 射殺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544章 滅火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