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戰定業

新書預告:神兵新書《槍挑三國》正式上傳,請大家幫忙推薦收藏,謝謝!

楚國一系列的軍事部署,都在悄悄的進行之中,而此時的吳軍主力,正在駐紮在黃池,修築那所謂的霸主高臺。此時的吳王夫差是志得意滿的,因爲在他的號召下,天下各諸侯正在紛紛趕來,就連這幾年沉寂的楚國,這次也特意趕來了。

黃池,吳軍中軍大營,自從戰勝魯國後,夫差就從魯國找來了幾十名美女,旦夕陪伴左右,日夜宣淫,過着極樂般的生活。

強大的吳軍營地,此時充滿了糜爛的場景,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吳軍,在魯國動不動就燒殺搶掠,使的魯國百姓,怨聲載道。

夫差本就是個好酒色的人,這幾年爲了成爲霸主,壯大吳國,在伍子胥的絮叨下,夫差一直隱忍着,但如今勝利在望,眼看霸業將成,加上伍子胥遠在吳國,而身前的近臣伯嚭,又讒言蠱惑,使的夫差再也無法隱忍,本性徹底暴露無疑。

三個月後,天下諸侯齊聚黃池,黃池本只是個小邑,只因地處要衝,才被夫差選中,此時這個小邑周遍地區,卻秘密駐紮了各諸侯的帶來的十幾萬大軍,各國的諸侯旗,隨處可見。

熊勝率領的楚軍,駐紮在黃池以南的山林地帶,對外公開軍隊爲二萬步甲,實際的真正三萬鐵騎,卻被隱匿在山林之中。

楚國的軍隊到達後,秦、宋、鄭等國的君主或代表,紛紛秘密來到熊勝大營,商議對付吳軍辦法。

而同樣吳軍大營內,此時也聚集了齊、魯、曹等國的代表,這些依附或被逼迫聽從吳國的代表們,此時正在吳王夫差的授意下,準備在來日的大會上,共同推舉夫差爲霸主。×?s!尐5說5箼5首發

楚國陣營內的盟國,雖然都是各懷心思,但對吳國的作爲,卻是很不滿意,因此在熊勝的提議下,決定連夜對吳軍發動襲擊,一舉擊潰吳軍。

熊勝的提議,起初其他三國並不願意,他們主要是怕打不過吳國,但熊勝最後卻告訴他們,只要他們三國牽制其他國家的軍隊,楚軍將單獨對抗吳軍,聽到熊勝這樣的建議後,三國代表自然滿心歡喜,連忙應允。

待三國代表走後,熊勝命部隊飽食,當夜初更時分,樂寧奉熊勝之令,點起左右驍衛騎兵,親自掛帥,二人各率一衛軍隊,從左右兩翼向吳軍營地進發,黑翼率領羽林親軍,正面壓向了吳軍。

初冬時分的北方,夜裡依然冷的可怕,呼嘯的北風,猶如千軍萬馬的奔騰之聲,這對大軍奇襲和隱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是夜,吳軍營門口,吳兵守轅將官,哆嗦着身子,發着牢騷道:“這鬼天氣,風颳的呼呼響,真是人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去。”

“可不是嘛,回到家鄉多好,怎麼也比待在這喝西北風強。”見將官發牢騷,一班士兵也呼和着說道。

“怎麼搞的,你們有沒有發覺大地在旋轉?”一個老兵緊張的問道。

“哈哈,老毛子,你是不是喝多了。”

“不對,好象大地真的在旋轉,還有號角聲,難道有敵人襲擊?”將官顯然也感覺到不對,當他從營帳內走出來時,卻發現從大營的四面八方,出現了無數的火把和馬蹄聲,其中還有號角和戰鼓聲,緊接着呼嘯而來的箭雨,撲天蓋地而下,當他反應過來時,楚國的騎兵部隊,已經飛馳着殺進了營地。

三萬黑衣玄甲的鐵騎,手握明晃晃的精鐵長槍,猶如一道洪波一樣,席捲了吳軍大營,一時之間吳軍大營內,烽煙四起,火光沖天,慘嚎聲,哭叫聲,隨處可見。

吳軍中軍營帳,早聞聲而起的公孫雄,急忙率領親衛軍,衝進夫差大帳,緊張的喊道:“大王,我們被突襲,快隨末將殺出去。尐?χ說?箼5?手5?5打ち”

“爲什麼不抵抗?”夫差徹夜宣淫,剛剛沉睡中醒來,此時還沒意識到情形的不對,從容的責問起了公孫雄。

“大王,不好了,北戎騎軍,殺進大營了,快快撤退吧。”此時伯嚭狼狽的衝進了營帳,進展的替代了公孫雄的回話。

“胡扯,北戎遠在北方,怎麼可能殺到這裡。”夫差完全不相信,畢竟這裡離北戎,還尚有千里之遙,這也難怪他不相信。

“大王,可外面都是黑衣玄甲的騎軍,他們有的手持長槍,有的彎弓搭箭,還有手舉彎刀,在大營內橫衝直撞,我軍無人可敵,已經潰不成軍了,請大王速速撤退。”伯嚭見夫差不信,也只能把自己見到的,據實說了一遍。

“公孫雄,情況可是這般?”夫差沉聲問道。

“回大王,確實如太宰大人所言,請王速速隨末將殺出大營。”公孫雄不愧爲吳國大將,在面對這種局勢之下,依然十分的沉着冷靜。

“哼,隨寡人來。”此時的夫差,噹的一聲拔出腰間寶劍,昂首挺胸走出了營帳,面對營帳外的三千親衛軍,夫差霸氣十足的揮劍喊道:“寡人的勇士們,隨寡人殺出去。”

“殺!殺!殺!”三千親衛軍,頓時呼喊着,追隨着夫差,一路朝大營東面殺了出去,因爲那邊是齊國的營地,夫差相信只要趕到齊軍營地,當可自保。

熊勝挺槍躍馬,奔馳在吳軍營地,當見到中軍大營的吳軍殺出來時,他隨即下令,對這股吳軍,採取迴避態勢,無須死命進攻,只需以弓弩射擊。

“武王,這股敵軍肯定有夫差在內,爲何我們不一舉拿下他們?”跟隨在熊勝左右的將軍們,見熊勝竟然放夫差離去,不由奇怪的問道。

“哈哈,消滅吳軍的有生力量,纔是這次的關鍵,吳國境內的吳軍部隊,仍然還有不下八萬之衆,更有伍子胥督帥,如果不把吳國的這股軍隊引出來,沈諸樑的攻吳大軍,將會無寸土之功。尐?χ說?箼5?手5?5打ち”熊勝望着漸漸殺出重圍的吳軍親軍,嘴角揚起了淡淡的微笑。

左右衆將,此時自然明白熊勝用意,很明顯熊勝是要打擊夫差在北方的軍力,使夫差不得不調動南方的軍隊,前來護駕保航,到時候吳國後方兵力空虛,沈諸樑與項陵的軍隊,方能成功偷襲吳國都城,一戰而定吳國。

這場突襲之戰,一直戰在拂曉時分,周遍的各諸侯軍隊,雖然聽到混戰的消息,但都按兵不動,吳軍的盟**隊,又被熊勝的楚國盟軍軍隊牽制,絲毫不得動彈,那些中立的小國,自然就更加不敢派兵參戰。

至黎明時分,吳軍的六萬主力,被熊勝的五萬大軍,一舉殲滅,夫差收得殘兵數千人,龜縮在了齊軍大營,嚇的不敢出來,而吳軍營地,也成了楚軍的營地,黃池會盟,共商霸主之事,因吳國的殘敗,楚軍的強勢介入,而發生了根本變化。

楚吳的交戰的第二日,各**隊,紛紛後退五十里紮營,以免被他人偷襲或殃及,會盟之事,也再次被擱淺。

同時吳國的快使,已經奉命趕往都城,命伍子胥派兵增援了。

吳軍的援軍來的很快,半月之後,由伍子胥親自率領的吳軍,共五萬餘兵力,有戰車數千輛,並且是伍子胥的親兵部隊,戰鬥力十分頑強。

夫差在見到援兵趕來後,頓時又囂張起來了,準備與楚軍再次決戰,以洗前日之仇。

各諸侯國君,見吳楚再次準備戰鬥,慌忙再退百里,有的甚至連夜拔營而回,以免被這些大國吞掉。

一時之間,黃池的軍隊,只剩下了吳楚二國主力,就連魯國也把這塊土地放棄了,魯軍主力退回了國都。

面對吳軍的挑釁和復仇之戰,熊勝表現的很坦然,在戰爭即將展開之前,他就命唐靖率領左右御衛軍,悄悄的迂迴,攻佔了彭城,切斷了吳國的後路和糧草。

這才排兵佈陣,與吳軍展開了一次正面交鋒,不過這次的戰鬥,楚軍是一戰即潰,熊勝利用騎兵的優勢,拖着吳軍在身後轉,並沒有真正的與吳軍進行對抗。

而此時身爲楚國徵東大將軍的沈諸樑與項陵,率領的攻吳大軍,浩浩蕩蕩的沿着大江和淮水,悄然的逼進了姑蘇城下。

此時的吳都城,只有王孫洛率領的三萬大軍留守,勢力相當的弱,並且王孫洛此人並不懂兵法,是一介文人,當他在見到楚軍攻來時,立即下令關閉四門,進行防守,同時派人求救夫差。

姑蘇城在夫差的建造下,已經是座防禦十分完善的城市,城牆既高又厚,如果強攻,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在沈諸樑出軍之前,熊勝就告訴了他一個辦法,如果吳軍龜縮城內防守,那就先封其四門,使吳軍無法出城,然後選兩個至高點,築土城,展開攻勢。

這個方法是後世朱元璋,當年攻克蘇州城的辦法,熊勝在想起這事時,就覺的十分可行,於是照搬來,讓沈諸樑來實行。

結果是肯定的,當沈諸樑的按照計劃,對姑蘇城進行了進攻後,只用不到二十天的功夫,一座防禦體系嚴密的城市,就被一舉拿下了。

而此時夫差率領的軍隊,卻依然被熊勝牽着鼻子,遊走在徐州一線,既無法打敗熊勝,又被熊勝的楚軍糾纏,而無法脫身。

當姑蘇城破的消息傳來時,夫差頓時陷入了瘋狂之中,不顧軍隊的疲憊和糧草的短缺,更不顧伍子胥的勸阻,讓他先攻克曹國,徐圖漸進,再恢復國家的政策。

立即下令軍隊,對熊勝楚軍猛追,當兩軍抵達彭城時,熊勝據彭城而守,會合唐靖的軍隊,共七萬軍隊,與疲憊不堪的數萬吳軍,進行了一場正面對抗。

兩軍在彭城外擺開陣形,首先熊勝把騎兵部隊,放在左右兩翼,形成以騎兵突擊兩翼之形,然後命弓弩部隊列陣中軍前沿,中軍營地是長槍兵,中軍左右爲輕步兵,這種陣勢,很容易就使人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騎兵突擊,弓弩壓陣,輕步兵衝鋒的勢頭。

當夫差見楚軍陣勢之後,隨即部署了相應陣勢,他果斷的命戰車部隊,結成陣形,佈防兩翼,以防止楚軍的突擊。

同時又前沿陣地前,擺放了千輛戰車,準備在必要之時,對楚軍中軍發起突擊,但楚軍究竟是否會如他所願般,採取這種攻勢呢?

戰鬥在午時展開,當戰鼓聲響起時,進攻的號角隨即傳遍軍隊,率先發起攻擊的時楚軍,在兩軍空隙的十里平原帶中,楚軍兩翼騎兵,率先朝兩翼發起了進攻。

吳軍中軍的夫差見自己所料不差,不由信心大增,立即命令加強左右防禦,同時命戰車部隊準備,當距離中間隔離帶只有五里之遙時,夫差當下揮動了令旗,明戰車部隊發動了進攻。

熊勝此時親自率領左驍騎軍,衝在部隊的前頭,當吳軍中軍戰車部隊發動攻擊之時,熊勝隨即舉起了長槍,很快楚軍的號角之聲再變,緊接着戰場上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只見一直朝吳軍兩翼突擊的騎兵,突然成交叉形,形成一個圓錐,直接插向了吳軍的中軍方向。

而此時楚軍前沿地帶的弓弩兵,在面對吳軍的戰車衝鋒時,隨即成扇形退了回去,出現在吳軍戰車面前的時,早就悄悄被楚軍放的橫七豎八的木頭,上面釘滿了各種鐵棍,當吳軍的戰車,在見到眼前出現的這種木頭時,早已經剎車不及,只能無奈的衝了上去,轉眼就成了車毀人亡的結局,摔下戰車的士兵,沒有死的,也被弓弩手給解決了。

楚軍的左右驍騎軍,此時已經如一道利劍般,直接殺進了吳軍中心地帶,沒有了前沿戰車的防禦,吳軍中軍部位的防禦,顯得薄弱異常,當飛馳的騎兵殺來時,吳軍頓時潰不成軍了。

“殺啊!”楚軍這時發動了全面的進攻,戰場上頓時呈現了壓倒性的局面,楚軍自然是節節勝利,一舉消滅了吳軍主力,夫差也在這場戰爭中被殺!

公孫雄被俘虜,伯嚭也被俘虜,伍子胥因不同意決戰,被留在後方,最後見局勢已敗,他只有拉攏了一些殘兵,投靠了齊國,這一戰下來,楚國徹底掃滅了吳國。

從此吳越之地,盡歸於楚國,戰爭結束後,熊勝隨即率軍北上,大大的震懾了中原各諸侯,方纔回兵穎川,大有問鼎中原之勢。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37章 文種歸國第47章 宮廷盛宴第94章 真假謠言第88章 女子心思第28章 越廷內幕第66章 攜美私逃第59章 吳城姑蘇第52章 計謀兵變第83章 晨月公主第58章 西施之心第48章 擊殺仇敵第78章 百里封地第97章 聯吳擊楚第22章 密訪扶同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7章 坦誠相待(三)第18章 謀定而動第82章 心存猜疑第34章 當廷挑戰第9章 論述騎兵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96章 郡縣制度第43章 鑄造大師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18章 謀定而動第71章 吳師出征第29章 入仕越宮第83章 晨月公主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6章 封上將軍第18章 謀定而動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95章 陳蔡歸一第58章 西施之心第11章 許下諾言第55章 越水河畔第63章 隨性風流第82章 心存猜疑第25章 路遇刺客第3章 落魄太子第60章 少年老成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5章 拜師學藝第4章 新的開始第74章 傳位夫差第89章 春光乍泄0027章 解密刺客第86章 道家傳人第2章 緣起春秋第65章 青樓密謀第3章 落魄太子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2章 心存猜疑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0章 硝煙再起第73章 檇李之戰第64章 美人垂青第53章 過河拆橋第89章 春光乍泄第65章 青樓密謀第63章 隨性風流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0章 密謀合作第28章 越廷內幕第59章 吳城姑蘇第55章 越水河畔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26章 寧雅夫人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0章 少年老成第18章 謀定而動第90章 硝煙再起第5章 拜師學藝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23章 密訪扶同(二)0027章 解密刺客第58章 西施之心第70章 密謀合作第98章 淮南立國第56章 沉魚之姿第68章 身份無憂第75章 吳越之恨第44章 七星神槍第68章 身份無憂第38章 驚聞鉅變第56章 沉魚之姿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71章 吳師出征第84章 生財之法第87章 挑逗公主第94章 真假謠言第24章 閒情逸致第2章 緣起春秋
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37章 文種歸國第47章 宮廷盛宴第94章 真假謠言第88章 女子心思第28章 越廷內幕第66章 攜美私逃第59章 吳城姑蘇第52章 計謀兵變第83章 晨月公主第58章 西施之心第48章 擊殺仇敵第78章 百里封地第97章 聯吳擊楚第22章 密訪扶同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7章 坦誠相待(三)第18章 謀定而動第82章 心存猜疑第34章 當廷挑戰第9章 論述騎兵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96章 郡縣制度第43章 鑄造大師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18章 謀定而動第71章 吳師出征第29章 入仕越宮第83章 晨月公主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6章 封上將軍第18章 謀定而動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95章 陳蔡歸一第58章 西施之心第11章 許下諾言第55章 越水河畔第63章 隨性風流第82章 心存猜疑第25章 路遇刺客第3章 落魄太子第60章 少年老成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5章 拜師學藝第4章 新的開始第74章 傳位夫差第89章 春光乍泄0027章 解密刺客第86章 道家傳人第2章 緣起春秋第65章 青樓密謀第3章 落魄太子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2章 心存猜疑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0章 硝煙再起第73章 檇李之戰第64章 美人垂青第53章 過河拆橋第89章 春光乍泄第65章 青樓密謀第63章 隨性風流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0章 密謀合作第28章 越廷內幕第59章 吳城姑蘇第55章 越水河畔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26章 寧雅夫人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0章 少年老成第18章 謀定而動第90章 硝煙再起第5章 拜師學藝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23章 密訪扶同(二)0027章 解密刺客第58章 西施之心第70章 密謀合作第98章 淮南立國第56章 沉魚之姿第68章 身份無憂第75章 吳越之恨第44章 七星神槍第68章 身份無憂第38章 驚聞鉅變第56章 沉魚之姿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71章 吳師出征第84章 生財之法第87章 挑逗公主第94章 真假謠言第24章 閒情逸致第2章 緣起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