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郡縣制度

熊勝一舉佔據陳蔡二國的消息,就像風一樣,傳遍天下,使各國諸侯聞之震動,熊勝的聲望,隨即急速上升,雖未有諸侯之名,卻有諸侯之權。??χ???5?手5?5打ち

但熊勝並沒有自主立國,而是先上表吳王夫差,表示自己對吳國的忠心,願意繼續侍奉吳王,同時上表周天子,以示自己尊吳王之意,協助友邦,並非有吞併之意。

兩篇不同的文章,自然是有不同的意義,畢竟現在還沒有到跟夫差翻臉的機會,稱臣是有必要的,至於周天子面前,自然是要把責任推掉,以示自己是遵吳王之令,並非有不臣之心,同時也暗示着,就算是有不臣之心的人,那也只是吳王,而非他熊勝。

熊勝的表呈送到吳國時,吳越之戰已經結束,歷史在吳越之間,並沒有因爲熊勝的到來,而有絲毫改變,越國戰敗,越王入吳爲奴,這一切都似乎都在沿着歷史的軌道,秩序的走了下來。

越王勾踐入吳爲奴的計謀,其實是熊勝早已經安排好的,他離開越國的那年,留給越國司直大人扶同的第二道密函,就是讓扶同,在越國戰敗之後,先賄賂吳國太宰伯?,然後勸越王勾踐投降,而這一切正如熊勝所知的歷史一樣,正常的運轉下來了。×?s!?5說5?5首發

越國成爲了吳國的屬國,越王勾踐成了吳王的奴隸,志得意滿的吳王夫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接到熊勝的捷報,此時正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刻,他還沒來得及細想,楚國大軍攻入吳國要塞韶關的消息,就同時傳到了吳國。

此時的夫差也沒有細想熊勝問題的時間,楚國的再次犯境,讓他怒火從燒,隨即他又馬不停蹄的率領大軍,奔赴吳楚邊境。

熊勝在陳蔡兩國的事情,就這樣擱置下來了,他只下了一道命令,讓熊勝暫領兩國事,待他戰勝楚國之後,再商議封賞之事。

楚國柱國大將軍沈諸樑,雖身爲楚國王族,但卻世代爲將,爲楚國開疆擴土,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累計的作戰經驗,自然是十分豐富。×?s!?5說5?5首發

沈諸樑就是這樣天生的將軍,在吳楚邊境的韶關,與吳軍大將軍被離,對峙數月,最終一舉拿下了韶關,斬殺吳軍萬餘人,最後被離不得不率軍撤離韶關,這一場戰役對楚國來說,絕對是揚眉吐氣的一仗,這十幾年來楚國一直被吳國壓制,始終沒有戰勝過吳軍,沈諸樑的戰勝,對楚國是次振奮,對吳國卻是一次打擊。

這也是吳王夫差,不顧剛剛結束的吳越之戰,毅然率領疲憊之軍,趕赴戰場的原因,對於吳國來說,稱霸中原的途徑,必須折服楚國,否則吳國就不可能北上中原,因爲位於吳國上游的楚國,不征服的話,楚國隨時都會順江而下,切斷吳國北上爭霸的後路。

吳王夫差率領精兵四萬,加上原韶關撤退之軍,共六萬於精兵,陳兵長江南岸的牛渚,與陳兵北岸的楚軍,遙望對峙。

吳楚兩軍,從開始的對峙,接着轉入對戰之中,雙方在大江之上,依靠水軍,展開了一次次激烈的戰鬥,始終難分勝負,吳楚兩軍不斷的增派援軍,雙方的戰鬥一次比一次激烈,但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小x說s屋5$5整?5理

戰局持續長達半年之久之後,整個戰局陷入僵局狀態,誰能堅持下去,或者誰能夠爭取到新勢力的加入,都對戰局起到新的變化。

以前吳楚邊境,都各自有自己扶持的國家,吳國扶持蔡國,楚國扶持越國,形成一種均衡勢力,但如今越國戰敗,而蔡國也滅亡了,兩大強國的周遍,都沒有了可以藉助的勢力,這個時候的熊勝,終於成了個香漠漠。

同時熊勝此時的立場,也顯得曖mei起來,同樣也關係着吳楚邊境的整個戰局變化,爲此吳楚兩國,都派出了使者,開始遊說熊勝。

因爲就在兩個月前,熊勝向諸侯宣佈,他雖爲吳國上將軍,但卻不參加吳楚之爭,願意表示中立,當時這個宣言一出,把吳王夫差氣得半死,當即宣佈撤消熊勝上將軍的職位。

當時熊勝作出如此舉動,就是預料到吳楚戰爭,他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不然他絕對不會冒犯吳國的,事實顯然如熊勝所料。

兩個月後的熊勝,已然成爲吳楚兩國,爭取的對象,因爲經過半年的復舒,熊勝手中已有精兵兩萬,這支兵力對以前的吳楚兩國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此時卻成了一支奇兵。

――――――――――――――――――――――――――

蔡國故都壽邑,現已被熊勝該名壽春郡,熊勝自任太守,以前的陳蔡兩國故地,皆屬壽春郡屬地,改革郡縣制度,首先成爲熊勝施展宏圖計劃的第一步。

因熊勝部下多爲降兵和奴隸,爲安撫軍心,提高他們的作戰yu望和忠誠,熊勝也提出一道改革,那就是他部下的將官,截可按軍功授爵,不論身份地位,可授爵位十等,因熊勝這時還沒有確定身份,他只能先列十等爵位,先安軍士之心,十等爵位分別是:一公士、二良士、三元戎士、四官首、五大夫、六關大夫、七公大夫、八五大夫、九樂卿、十左庶長。

雖然陳蔡兩國已經滅國,但國中依然還有一大批舊貴族,熊勝爲穩定陳蔡兩國原有的貴族利益,熊勝並沒有削去他們的爵位,相反還加封了他們,並首先授予這些貴族子弟爵位,要求他們充實到軍隊中去,這些貴族子弟,在聽到要去上戰場,紛紛請辭,表示無功不受祿。

熊勝的這一招,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果然把那些舊貴族,制的服服貼貼,使的這兩項重大改革,得以實行,第一步改革的實行成功,將會給熊勝接下來的改革,打好良好基礎。

同時吳楚兩國的爭戰,也會把他的身份,提上一個新的臺階。

PS:抱歉!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偶有朋友來我這玩,所以昨天沒有更新,今天這章也是剛剛碼出來的,也還沒看,就第一時間上傳。

呵呵,書成績不好,但不會太監,這點是肯定。

第5章 拜師學藝第69章 拜訪伯嚭第37章 文種歸國第4章 新的開始第36章 秘密行動第9章 論述騎兵第47章 宮廷盛宴第33章 官位之爭第25章 路遇刺客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78章 百里封地第94章 真假謠言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24章 閒情逸致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03章 密謀顛覆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1章 五國爭戰第11章 許下諾言第39章 從中破壞第83章 晨月公主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92章 上計謀國第81章 故人來信第57章 兄弟糾紛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78章 百里封地第24章 閒情逸致第96章 郡縣制度第77章 王宮之論第88章 女子心思第4章 新的開始第1章 太湖雷雨第24章 閒情逸致第91章 五國爭戰第11章 許下諾言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41章 後宮春色第44章 七星神槍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78章 百里封地第2章 緣起春秋第96章 郡縣制度第58章 西施之心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22章 密訪扶同第20 挑燈夜戰第82章 心存猜疑第49章 越王歸天第59章 吳城姑蘇第71章 吳師出征第45章 授劍之恩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4章 楚使文種第50章 謀劃政變第54章 離別情濃第76章 封上將軍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99章 名將樂寧第80章 王姑晨月第58章 西施之心第91章 五國爭戰第42章 長街之戰第49章 越王歸天第1章 太湖雷雨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39章 從中破壞第44章 七星神槍第39章 從中破壞第29章 入仕越宮第13章 奔赴越國第106章 十六衛軍第92章 上計謀國0027章 解密刺客第37章 文種歸國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88章 女子心思第38章 驚聞鉅變第76章 封上將軍第25章 路遇刺客第81章 故人來信第62章 奴隸商行第31章 各懷心思第5章 拜師學藝第90章 硝煙再起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18章 謀定而動第48章 擊殺仇敵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22章 密訪扶同
第5章 拜師學藝第69章 拜訪伯嚭第37章 文種歸國第4章 新的開始第36章 秘密行動第9章 論述騎兵第47章 宮廷盛宴第33章 官位之爭第25章 路遇刺客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78章 百里封地第94章 真假謠言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24章 閒情逸致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03章 密謀顛覆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1章 五國爭戰第11章 許下諾言第39章 從中破壞第83章 晨月公主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92章 上計謀國第81章 故人來信第57章 兄弟糾紛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78章 百里封地第24章 閒情逸致第96章 郡縣制度第77章 王宮之論第88章 女子心思第4章 新的開始第1章 太湖雷雨第24章 閒情逸致第91章 五國爭戰第11章 許下諾言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41章 後宮春色第44章 七星神槍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78章 百里封地第2章 緣起春秋第96章 郡縣制度第58章 西施之心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22章 密訪扶同第20 挑燈夜戰第82章 心存猜疑第49章 越王歸天第59章 吳城姑蘇第71章 吳師出征第45章 授劍之恩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4章 楚使文種第50章 謀劃政變第54章 離別情濃第76章 封上將軍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99章 名將樂寧第80章 王姑晨月第58章 西施之心第91章 五國爭戰第42章 長街之戰第49章 越王歸天第1章 太湖雷雨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39章 從中破壞第44章 七星神槍第39章 從中破壞第29章 入仕越宮第13章 奔赴越國第106章 十六衛軍第92章 上計謀國0027章 解密刺客第37章 文種歸國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88章 女子心思第38章 驚聞鉅變第76章 封上將軍第25章 路遇刺客第81章 故人來信第62章 奴隸商行第31章 各懷心思第5章 拜師學藝第90章 硝煙再起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18章 謀定而動第48章 擊殺仇敵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22章 密訪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