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

耕種任務,是佔據一條主線的任務,其潛力十分巨大,升級之後,已經卡了將近半年時間,現在於秋手中的任務,是完成一百畝燕麥種植,可獲得十斤良種燕麥種子的獎勵,不過,他並不只是想簡單的完成,因爲,只要完成一萬畝燕麥田的耕種,就能夠獲得一千斤良種燕麥種子和十斤良種玉米種子。

洺州,或者說現在的大唐,其實非常迫切的需要玉米種子,因爲,只有種植出玉米,才能大規模養殖牛羊牲畜,使當下社會整體勞動效率提升起來。

畢竟,洺州牛馬牲畜多,是因爲於秋從系統中兌換了許多出來,而且與突厥人有較大的貿易往來,在大唐其它所有的州縣,都是奇缺牛馬牲畜的。

在於秋到了雞澤的同時,農具研究作坊的所有人,也帶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齊到了雞澤縣。

考察地形,是他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想要於秋親自參與完成一萬畝燕麥田的耕種,首先是需要一大塊平整的田地,因爲在沒有機械的時代,靠單個的犁,在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春耕期裡,是不可能完成這麼多田地的耕種的。

將整排的耕犁和耕牛連成一體,在寬闊平整的土地上整體推進,纔有一點點可能。

三十個有一丈寬的雁形六犁頭大犁,被整體排列裝釘在了一起,在這條寬達九十多米的大犁的前方,有一百二十頭系統出品的良種牛一起被架上了犁套,而且犁套也是被裝釘成了一個整體的。

雖然平均每四頭牛才分擔一個六頭犁的阻力,但是,所有牛向前的步調不是一致的,即便是在犁架上設計有一個可以通過滑輪和槓桿作用力控制來同時抽打一百二十頭牛的機擴,但最多也只能讓一半左右的牛向前的動力同時作用在大犁架上。

經過一天的組裝和調試之後,這些牛隻是在平整的雪地上走了十幾步,整個隊伍就亂了,因爲,鞭子雖然是通過機擴同時抽打在牛身上,但牛的忍痛能力不一樣,走步的節奏也不一樣,就像戰馬一樣,想要讓它們排列整齊隊形,保持步調一致,需要長期的訓練。

所以,訓練牛按照統一節奏走隊形,又成爲了洺州第一馴獸師桑傑的任務,這些系統出品的良種牛的智力水平本來比普通牛高一些,相信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能有些成效。

於秋只是偶爾在農具研究組這邊看看,多數時間,他都是和蘇定他們一起研究馬鎧的設計。

這方面,可比給人設計甲冑還要複雜的多,因爲馬不能說話,不能提意見,舒不舒服,人感受不到,得通過長時間的奔跑,看戰馬身體表面的磨損,還要通過不同的負重,觀測戰馬的最佳負重,速度,爆發力等等數據。

而一些原本用於增加馬匹衝撞殺傷力的設置,也需要謹慎考慮,在樣式上做的花裡胡哨,美觀,是沒有用的,那隻適合做儀仗隊。

鬼面騎士,需要的是實戰應用便捷,有效,所以,還要加入實兵對練,來觀察裝備情況,不斷改進。

當他們把這些東西當科學技術研究了之後,每天都會有一些小的進步,馬鎧最終的形狀,也逐漸成型,讓這個時代所有工匠都無法想象到的是,一套整體在馬身上看不到多少厚重鐵料的馬鎧,居然有兩百多個零件。

在馬掌上,有堅韌難以磨損的鈦鋼合金馬蹄鐵,馬小腿容易被鐮鉤槍鉤住的地方,捆紮着一條鈦合金鋼條,馬膝容易被絆馬索絆倒的地方,有一個帶着極鋒利刀片的護膝,除非是胳膊粗的大繩索,一般的草繩和麻繩如果想要絆住馬腿,會直接被馬膝上的刀片頂斷。

在馬胸上,依舊是一個帶有突刺的衝撞盾,不過,不是尖刺,而是根據馬胸的形狀,設置了一個很薄的鈦合金六邊形盾牌,每一邊與另一邊都不在一個平面上,交接的位置有凸起,凸起的位置,很鋒利。

這樣雖然沒有了尖刺那樣直接刺傷人的功能,但是保留了一些衝撞割傷的功能,最主要是的,這樣的設計,能在六邊形胸盾後面設計一個減震裝置,就像後世工地上的安全帽一樣,即便是被重武器敲打到,戰馬也不會受重傷,依舊能載人戰鬥。

面甲上也加上了金屬尖角的設計,不過是可以由騎手隨機拆裝的,箭袋是雙邊的,弩箭弓箭各六十,得勝鉤上設計了卡槽,同樣都是左右各一個,將騎槍改成雙頭槍了之後,對上步兵的時候,只需要將騎槍擰成兩節,刃口朝外,左右各掛一個在卡口上,驅馬向前,騎槍的刃口就能自己切割敵軍。

在與騎兵對陣時,它又能組裝成一條將近一丈長的雙頭騎槍,直接遠距離將對方挑落馬下。

馬鞍的舒適度很好,扣裝的也很牢固,騎乘者即便是掛在馬鞍的一邊躲箭,也不會歪倒脫落。

馬屁股後面,一邊是掛着馬刀或長弓,一邊掛着圓盾,連後腿也有很多防攻擊設計。

當然,它也是有缺陷的,全副武裝的重量就有一百多斤,再加上一個體重一百多斤,穿着好幾十重的騎士甲的騎兵,它的整體負重肯定超過三百斤,幾乎達到了一匹馬的極限。

不過,於秋和蘇定方對於這樣的狀況,卻不以爲意。

因爲,即便是負重三百多斤,以系統出品的這些良種馬的力量和耐力,也同樣可以奔行戰鬥一個時辰左右,甚至速度,都不比普通突厥矮馬慢多少。

而如果有人模仿設計這套馬鎧,卻沒有同樣品質的馬,那麼,那些馬將會跑不動,或者,稍微跑動戰鬥一陣,就必須停止。

“秋哥兒,有了這套馬鎧裝備在,我有信心,正面平推任何兩萬人以內的騎兵或者步兵戰陣。”經過近幾十輪設計改進之後,蘇定方豪氣干雲的道。

“嗯,有這樣的戰鬥力差不多就足夠了,接下來就是按照馬和人的身形批量打造裝備全員的新式裝備了,這是很件很燒錢的事情,至少需要幾百萬貫以上,所以,我希望你們在東進之後,能將這些裝備錢找補回來。”於秋點頭道。

“呵呵,恐怕全天下也只有咱們鬼面騎士是一邊打仗,一邊賺錢的。”蘇定方對於幾百萬貫這個數字不以爲意的道。

“咱們可不只是一邊打仗,一邊賺錢,還在一邊解決問題,東邊的高句麗,楊廣用百萬大軍都征服不了,邊患一直讓河北百姓不能休養生息,這就是問題,咱們戰鬥的目標,就是讓所有人都坐下來,好好聽咱們說話。”於秋看着遠方的天空道。

不知不覺的,就已經在雞澤縣待了好幾天,明天就是上元節了,王猛應該已經帶着夷男到長安了吧!

於秋猜測的沒有錯,人口超過七萬帳的薛延陀部對朝廷上表稱臣,確實讓李淵高興的差點從龍塌上跳了起來,在收到了於秋的書信,知道了他的戰略意圖的李世民的推動下,李淵直接就准許了夷男成立汗國,並封他爲毗伽可汗,還將朔方以北的千里草場贈送給了他放牧,並且,將進貢的數額定的極低。

反正,有外族大部落政權向自己統治的王朝稱臣,已經是他可以拿出去吹噓的事情了。

而相比於夷男稱臣的事情,民間更關注的,卻是王猛帶到長安的那些車子,在進城的當天,他們可是踩着這些車子,在街道上招搖的一路騎行到四方館的。

而上元夜,李淵直接欽點了使用這種五輪車上街遊玩,與民同樂。

這一坐可就不得了了,引來了全城百姓的圍觀,和全城權貴富豪羨慕的眼光,要知道,馬車和牛車是不準過市的,因爲兩市人流密集,一旦牛馬受驚,很容易羣死羣傷。

可人力車不同,它的舒適度看上去比馬車更好,而且,不需要牲畜拉動。

五輪車他們是不敢奢望了,三輪車卻是可以想象一下。

看分到了一輛三輪車的秦王李世民和長孫王妃帶着衡山王李承乾乘着坐三輪車在街上游玩,其樂融融的場景,就十分令人羨慕。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正羨慕着帶着幾個妃子坐在五輪車裡在街市上游玩的李淵和李建成,心裡很不是滋味,王珪已經過了洛陽,沒兩天就會到長安了,而他在洺州帶回來的東西的數量,李世民也知道了,看來,剿滅徐圓朗的任務,卻是輪不到他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
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