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

李淵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會交朋友,當年在太原他就是靠這個屬性,拉攏到了很多人跟隨自己起兵,而在他刻意的與這些沒什麼心機的老農的結交下,很快就與好幾個人熟絡了起來。

而一刻鐘的時間也過的很快,不一會,他就看到陸陸續續的好多人進了院子裡找地方坐下。

其中一些還穿着工人的服裝,甚至身上還有不少泥水的痕跡,顯然,這是剛從工地上下班趕回來的。

待得院子裡差不多坐滿了人之後,另一個胸前彆着兩個銀色徽章的年輕人,也在此時走到了院子裡,李淵估計,他最多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

“諸位縣中父老,建築行業的主事和精英從業人員,我是主持本次住建部公開會議的署官張謙,會議之初呢,我想先聽聽諸位對於武安縣未來的建設的一些建議,還煩請諸位一起說說心中的想法,讓我先知道一下,大家想把武安縣建設成什麼樣子,再寫一篇比較可行的報告,上報到住建部,請示執行。”張謙上臺之後,關掉了收音機,就開始講話,他雖然年輕,但是聲音一點也不虛。

等他說完之後,立即就有百姓發言了:“老漢我這幾個月去過幾次洺京,還在那邊住過幾個晚上,洺京的夜市熱鬧啊!好玩的項目說都說不完。

尤其是幾大廣場,有很多漂亮的燈飾,還有大音響放音樂,讓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跳廣場舞,好看又樂呵。

所以我覺得,咱們武安縣,也應該修那麼一兩個廣場,讓大家晚上有一個熱鬧,活動的地方。”

老百姓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詞彙量終究是少了一些,不過聽完他的發言,張謙點了點頭,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了一筆:“擁有全套配套設施的文化活動廣場。”

“王老漢你去了廣場,我可是去了公園,二十三區的秀麗公園,那邊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種了很多花草,還有可以噴水的景觀湖,裡面養了很多好看的魚,尤其是像現在這種春夏時節,那景色美的喲!老漢我都不知道用什麼詞形容了。

現在很多洺京城裡的老人都喜歡去那個公園裡散步,很多婦人,也喜歡帶孩子在那裡玩耍,因爲裡面修建了很多活動玩耍的設施。

咱們武安縣四周,除了田就是田,沒有這樣的好去處,每次想找個地方看看景,散散心,還得搭火車去洺京,這太費功夫了,咱們也得修建一個這樣的公園起來。”在張謙的字都還沒寫完的時候,另一個老漢就開口道。

他的話音一落,許多去洺京逛過公園的人就連連點頭附和道,“是啊!是啊!咱們武安縣還沒有公園呢!得修。”

張謙連忙提筆寫道:“修建一處景觀公園,供百姓們休閒活動用。”

而這個時候,又有人開口了,“洺水區的戲水遊樂場也很好玩啊!咱們縣人口那麼多,應該也修一個,免得大家需要趕半天的路才能去一次,每次玩不了多久,就又得回來。雖然說現在有火車了,但是火車是有班次的,跟工作時間大多搭不上,只能抽休息的時間去,咱們自己縣裡要是修一個就好了……”

“嗯,是該修建一個,這樣,我們平時下班了都能帶家人去玩耍……”很多人建築工人附和道。

張謙又提筆,在紙上寫道,“修建一處戲水遊樂場。”

“還有電影院呢!洺京都修了好幾座電影院了,房屋不復雜,幾文錢買張票就能進去看一場,咱們不能總是等着夏王派人到各個鄉里放吧!一到下雨天,還總是取消,而且那三國演義,我每次都只能看幾集,不知頭尾。”

“是啊!是啊!電影院必須得修,又不費事……”

張謙再度提筆寫下:“電影院幾處。”

“大家可不能光顧着休閒玩耍的地,咱們武安縣以後可是農業種植示範縣,得專門修建一所學院,供那些前來我們這裡學習種植技術的學員們學習用。”

張謙點頭提筆,在紙上寫下:“修建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的學院一所。”

“那學習農機車使用維修的學院是不是也要修建一所,夏王可是把全國一大部分農機車都分配給了我們縣……”

“必須得修,必須得修啊!”

“那就,農機車技術學院一所。”

“醫院,醫院也應該像洺京一樣,多修幾所,可以讓更多病人住院治療,各個鄉里,也應該有可以收治數百人的醫院,具備一定的急救能力了,不然,每次有人患了急病,都是消防部隊接到電報之後,從縣城把醫生緊急送過去,太折騰,也容易耽誤病情。”

得,張謙又寫上:“在城區內修建多座醫院,擴大各鄉里的醫院規模。”

“我總覺着吧!咱們縣城內的道路太窄了一些,以後人口,車子更多了,可能會有些擁堵,需要拓寬修建,還有城中破舊的那些老房子,應該翻修了,你們看看洺京,那些玻璃幕牆修建的大樓,還有紅瓦白牆的樓房,多漂亮啊!咱們以後應該規定,城區必須修這種漂亮的房子,不許亂搭亂建,要像個樣子……”

“嗯,老城區改造,是夏王親自提過的,我原本是想等大家說完之後,再向大家宣佈這個消息的,現在看來,大家已經想到了,那麼我就順道說說吧!

此前的三年多時間裡,大家剛剛從各地聚攏過來,追求的只是有一個地方能夠棲身就行。

現在不一樣了,咱們夏國的經濟好了,財力足了,就應該修建更加美觀,安全,舒適的房屋用於居住,這樣不僅能提升大家的幸福感,還能避免各種髒亂差的情況影響大家的健康。

所以,接下來的三年,夏王殿下有指示,全面推進咱們周邊縣城的城區改造工程,全面推進新型鄉鎮的建設工程,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工程……”

“好~!啪啪啪啪”

張謙的話還沒有講完,百姓們就一臉狂熱的鼓掌歡迎。

有些發懵的李淵從他們臉上狂熱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於秋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了,可能是一種已經接近於神的地位,只要是於秋的指示,他們都認爲是好的,都會盡全力的支持。

而看到大家都歡呼鼓掌,李淵卻是沉默不語,張謙也不繼續往下講了,待得掌聲安靜下來之後,向李淵問道,“這位老人家您好像不支持咱們的建設計劃,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的。”

“呃,這個,我覺得,你們這邊縣城裡,還有村落裡的房子都已經很好了啊!爲什麼要改建重修,這不是浪費錢嗎?”李淵本就坐在最前排,被張謙一點名,隨口就道。

聽他這麼說,整個院子裡過百人都發出了笑聲。

其中,先前說請劉黑闥去自己村子裡喝酒的老漢待得大家稍微安靜了一下之後開口道,“老哥你啊!就是典型的劉黑闥思想,用夏王說的那個詞叫什麼來着?不思進取。”

“對,不思進取。”很多人附和道。

“呃,這跟劉黑闥又有什麼關係?”李淵有些懵逼道。

結合他之前說的話,以及現在問出來的問題,院子中間的人就知道了,他並非是夏國本地人,很快,那老漢就將劉黑闥只想在農墾區種一點田,吃點自己種的糧食,被夏王拿到廣播上來說,後來在農墾區見識到了夏國的生產力之後,承認了自己的思想老舊,不思進取,跟不上時代的故事,一一講給了李淵聽,又道,“你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這個故事很正常,你們外地人的思想大多都是這樣,沒有向好的積極性,怎麼能把日子過的更好呢!

夏王上個月在廣播上就說了,他當初下令把各個城池的城牆拆除,就是不想讓這些城牆把大家圍住,框住大家的思想。

咱們人類的活動空間,應該是無限廣闊的,每天都應該要想辦法,把咱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所以,我們這些幹不動太多活的老頭子,會天天跑來這裡開會,交流學習提意見,就是想咱們的家,咱們的夏國,更加美麗漂亮,咱們的子子孫孫,能在更好的環境裡生活。”

得,又被別人教做人了,李淵搞不明白,老老實實的種地吃糧,怎麼就成爲了被大家鄙視的對象了?這還有天理嗎?這還有王法嗎?

三觀被顛覆的李淵很想看看,究竟他們這些小農民提的意見,是不是真的有效。

今天中午只是在武安縣稍微逛了一下,他也知道這座縣城的大小以及大致的人口規模,是完全不弱於李唐治下的一個上州的。

而且,這邊的房屋,都是磚瓦房修建,很多還是樓房,已經不亞於長安城內的精舍了,將其全部推倒修建出更漂亮的房屋,所花費的錢財,人力的數量,一定會十分巨大,他不相信,於秋投入這多的錢財和人力,就是爲了讓這些百姓們住的更舒適一些。

很快,張謙就引導了大家的話題向實質方面轉變,縣裡有那些地方,可以最先開始進行改造的,街道該如何規劃才合理,現在還有哪些空地空地可用,在什麼位置適合修建公園,什麼位置適合修建戲水遊樂園,需要多大的工程量,多少的人力,多長的時間落實這些改造問題等等。

這些,就是那些專業工匠們開始討論的點了,張謙將各個建設項目的規模,建設預期目標等等大致擬定了之後,就讓他們先做初步預算,他自己,也將改造項目上報到住建部,讓專業的設計團隊,畫各種效果圖出來,大家再一起投票選定最終如何建設。

這就是夏國政治方面的高深之處了,同樣是做改建工程,官府不與百姓商量,不統計民意,自己直接做,很多百姓們會不理解,甚至因爲被觸動了既得利益,而心裡不舒服,鬧事情。

可是,由百姓們自己商量出來,官府再幫忙調用人力物力來完成,得到的效果卻是大不相同。

因爲大家理解了做這些事情的初衷,都支持的情況下,事情會做的無比順利。

李淵怎麼着,也是當了好幾年皇帝的人,也讓屬下的人給自己修過宮殿,大致也能聽的懂他們說的是啥,而聽了一個多小時,直到他心中不斷往上加的預算達到千萬貫以後,天色也到了黃昏時分。

他覺得把心裡預估的數字再加上去也沒有意義了,因爲,他覺得於秋不可能拿這麼多錢出來,修建一個縣城。畢竟,夏國除了洺京的四十多個區,治下有七個縣和一個相當於四個縣的地盤的農墾區。

這些地方都這麼建的話,花費可能上億貫,即便是於秋再有錢,也不可能拿的出這麼多錢。

現在天快黑了,他的肚子也餓了,到吃晚飯的時候了,張謙統計的差不多了,便與大家約定好,明天下午五點大家就各方面問題再進行一次討論,然之後就宣佈散會了。

李淵出了門,想讓朱榮幫忙找自己的妃子和皇子們一起去吃飯,那位之前說要請他去村裡吃飯的老漢,卻是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老哥不忙走,今天晚飯去我家吃,經過我的開導,你就知道,人應該怎麼活了。”

得,自己讓人當成思想落後的老頑固了,不過李淵一點也沒有因此而生氣,他倒是要看看,夏國的這些百姓們,是不是真的有他們口中說的那麼神。

“那個,我妻兒還在城中,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吧!”李淵故意道。

“有妻兒在,正好讓他們一起來啊!酒飯我都管飽。”那老漢果然如李淵設想的一般接話道。

“我的妻兒可能有點多,你可能招待不過來。”李淵略帶幾分激將之意的道。

“不可能,有多少我都招待的過來?”那老漢有些意外的道。

“十多個妾,加上十來個兒子,一起二十多個人。”李淵見那老漢上套,有些得意道。

“二十多個麼,倒也不多,讓他們一起來,我有馬車,不過先得往城東市場繞一圈。”那老漢點了點頭,就拉着李淵的胳膊往外走,纔剛出了門,就看到了朱榮。

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
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