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主力對決

正是因爲吐蕃人無力也不敢插手兩家軍閥的擴張,才使得尉遲英哲和龍樂天兩人可以放開手一北一南劃分勢力範圍,接受西域地區大戰後的遺產!

至於李察,在兩人眼裡只是其中一個僥倖得勢的軍閥,只要擊敗李察的主力,就可以威懾他控制的所有城池,到時候李察控制下的城池將會望風而降!

李察崛起的時間太短了,即便他親自任命的內閣大員,也不可能爲李察一起陪葬,一旦李察兵敗陷入頹勢,各個城市在敵軍來臨後,開門迎降自然是常規操作。

他們既然會因爲李察的強大投降,爲啥不會對比李察還強大的勢力打開城門?

地方實力派的漢人士紳階級僅僅對李察的農奴政策有好感,至於爲李察拼命,他還遠沒有達到那個資格!

所以,對於李察而言,他必須擊敗尉遲英哲,否則迎接他的就是兵敗如山倒,會引發一連串政治地震!

一旦李察兵敗主力潰滅,哪怕李察還活着,背叛和兵變也會成爲他統治區域的主流!

尉遲英哲的前鋒潰敗後,認識到李察的軍隊遠不是普通的縣兵府兵之流可以比擬的,同時也通過前鋒潰敗的士兵得知,李察派出的軍隊披甲率能達到近三成!

這披甲率雖然不如唐朝正規野戰部隊,但在混戰連連的西域地區也十分難得了。

畢竟甲冑作爲防護用具,在戰鬥中非常容易受損破壞,而且西域地區本身冶鐵工藝就不發達,對於一個新興勢力而言,湊出四位數的鐵甲兵屬實不易。

畢竟在尉遲英哲的情報中,李察並沒有獲得大量地方士紳階級的鼎立支持,自然不可能得到被地方士紳階級引以爲根本的鐵甲。

既然李察實力不弱,尉遲英哲自然要拿出全力。

尉遲英哲的軍隊完全繼承了唐軍的作戰陣形,兩翼是大批遊蕩的騎兵,全部都是類似牙兵的配置,弓馬齊備。

比起騎兵匱乏的西域西部地區,在安西四鎮那片地域戰馬的產量還是很高的,焉耆軍鎮就是盛產戰馬的地方,也是西域地區騎兵用馬的主要來源地。

正因如此,安西四鎮的大唐正規軍才能維持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在尉遲英哲麾下,不包括他的牙兵在內,就足足有2000多騎兵隊伍,分成兩隊列在主力軍陣兩邊。

這些騎兵部隊多數都是尉遲英哲在戰鬥中吞併和招降組建的,所以裝備十分雜亂,但多數都是弓馬嫺熟之輩,一般人是不可能進入騎兵隊伍的。

至於尉遲英哲的牙兵,也就是之前跟李察火併過的斥候偵騎,則一直呆在中軍帥旗周圍,充當尉遲英哲最後的預備力量。

若是戰場上佔據優勢,這支牙兵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如果戰場陷入敗亡形勢,這支牙兵就是護衛尉遲英哲逃離戰場的精銳,保護他回到後方以圖東山再起。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這支牙兵除了用作斥候偵騎外,是不會衝入前線廝殺消耗的。

除去兩側的騎兵,尉遲英哲中央則是一個個嚴密的步兵方陣。

按照唐軍的習俗,最前排是清一色的鐵甲重步兵,手裡舉着大盾配備的是刀劍等冷兵器,後面則是清一色的長槍兵,方陣長槍兵前排穿鐵甲,後面則只穿戴普通皮甲。

因爲安西四鎮大戰連連,原本全員皮甲的大唐正規野戰部隊損失極大,因此尉遲英哲手下並不全都是收編的大唐野戰部隊,其中很多人都是戰爭期間通過軍功升上來的普通漢人地方衛戍部隊。

這些人同樣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而頻繁的戰鬥也讓他們掌握了熟練的殺敵技巧,只是裝備卻不很難補充。

畢竟戰爭期間對地方生產的破壞很嚴重,加上鐵甲的損壞率高,打造週期長,即便是尉遲英哲也不可能將麾下所有士兵都裝備上鐵甲。

有這個能力的只有顛峰時期的大唐才能做到!

不過因爲尉遲英哲屬於勝利一方,作爲安西四鎮之一的他底蘊也很厚實,所以他麾下的大軍披甲率能達到一半多的程度!

在唐軍長槍兵後面,則是穿着制式皮甲的弓箭手。

不過,在軍陣中,很多作爲肉搏兵的長槍兵和刀牌手,也揹負着一套強弓,這就是爲何尉遲英哲沒有讓弓箭手站在前排的原因!

前排那些重步兵和長槍兵本身也是強弓手!

這就是唐軍的底蘊,即便經歷戰亂損失很大,也能聚攏出一批擅使弓箭的士兵!

在大唐治下,即便是地方衛戍部隊性質的官兵理論上也是需要接受弓弩訓練的,強大的唐軍一直在致力於打造全能軍隊!

正因如此,唐軍才能總是以少擊多的打敗鎮壓西域地區多次色目人大起義。

“唐軍的老底子果然厚重啊,這支軍隊才被尉遲英哲整編不超過一個月,竟然就能達到這種軍事素養。”

李察遙望陣形齊整,緩步上前的尉遲英哲大軍,心裡感嘆道。

在李察眼裡,尉遲英哲的主力其實跟他曾經遇到的大唐野戰正規軍沒多大差別,最多也就是披甲率無法達到百分百罷了。

無論是士氣還是佈陣效率,都足以匹敵大唐正規軍!

只有頻繁的戰鬥才能締造出這種軍隊!

李察知道,這個世界以普通士兵爲主體組成的軍隊,大唐野戰正規軍足以稱得上是巔峰了,更加精銳的軍隊之中都會參雜大量的武者帶隊。

不過尉遲英哲這支軍隊中,很多中級軍官也是武者的身份,武者作爲超越普通人的存在,自然無法躲避戰爭,任何一個統治者都喜歡徵召武者爲自己效力。

因此,在安西四鎮之亂中,武者的傷亡率也居高不下,大唐官府的力士制度更是全面崩解……

所以,作爲勝利者的尉遲英哲軍隊中吸納了很多武者擔任中低層軍官,其中甚至不乏筋骨境的強者!

李察看着漸漸逼近的敵軍步兵陣線,淡淡的下令道:“擂鼓,進軍!”

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66 殺得膽寒006 老子反了!370 進攻安國府022 安祿山造反349 全民抗敵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009 兌子148 主力對決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387 南宋的危機感267 調兵平叛140 進攻石國府078 戰前作秀055 掃蕩和拉壯丁351 落井下石的南宋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205 覆滅的大地主125 大明王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264 西域危機128 軍功授田357 火炮的威力025 成爲隊正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039 羣毆殺敵法087 倒戈的色目人僕從軍298 進攻涼州城103 吐番獨立237 大勢已去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119 正面衝鋒427 誅殺暴君445 統一東亞大陸250 天山劍陣289 內閣的改革措施047 對射102 婚娶政策192 惶恐的少女325 混編459 吸乾142 吐番計劃破產047 對射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138 李察的戰略254 龍立果的擔憂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492 向蒙古宣戰114 這是個狠人047 對射268 一路向西269 集體農莊270 義務屯墾兵211 雙喜臨門392 秋毫無犯的入侵者509 大結局(二合一)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149 唐軍戰術478 外交努力179 慘烈的推進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48 軍功貴族355 李察的戰術142 吐番計劃破產337 有錢的南宋205 覆滅的大地主477 列強態度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145 堅城死守不可取130 色目人的出路079 開始攻城241 武林門派386 火炮326 樂觀的南宋185 亡靈大軍410 反擊失敗098 破罐子破摔247 千名一流高手491 波斯衛所477 列強態度312 豪賭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020 瞬間崩潰101 掌控高象縣242 戰略遇阻264 西域危機104 合作(求首訂)364 傀儡政權422 兵臨首都068 整編降兵202 三千營精騎106 邵武世家378 全面戰爭系統258 一人破軍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060 進攻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165 接敵
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66 殺得膽寒006 老子反了!370 進攻安國府022 安祿山造反349 全民抗敵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009 兌子148 主力對決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387 南宋的危機感267 調兵平叛140 進攻石國府078 戰前作秀055 掃蕩和拉壯丁351 落井下石的南宋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205 覆滅的大地主125 大明王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264 西域危機128 軍功授田357 火炮的威力025 成爲隊正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039 羣毆殺敵法087 倒戈的色目人僕從軍298 進攻涼州城103 吐番獨立237 大勢已去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119 正面衝鋒427 誅殺暴君445 統一東亞大陸250 天山劍陣289 內閣的改革措施047 對射102 婚娶政策192 惶恐的少女325 混編459 吸乾142 吐番計劃破產047 對射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138 李察的戰略254 龍立果的擔憂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492 向蒙古宣戰114 這是個狠人047 對射268 一路向西269 集體農莊270 義務屯墾兵211 雙喜臨門392 秋毫無犯的入侵者509 大結局(二合一)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149 唐軍戰術478 外交努力179 慘烈的推進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48 軍功貴族355 李察的戰術142 吐番計劃破產337 有錢的南宋205 覆滅的大地主477 列強態度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145 堅城死守不可取130 色目人的出路079 開始攻城241 武林門派386 火炮326 樂觀的南宋185 亡靈大軍410 反擊失敗098 破罐子破摔247 千名一流高手491 波斯衛所477 列強態度312 豪賭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020 瞬間崩潰101 掌控高象縣242 戰略遇阻264 西域危機104 合作(求首訂)364 傀儡政權422 兵臨首都068 整編降兵202 三千營精騎106 邵武世家378 全面戰爭系統258 一人破軍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060 進攻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165 接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