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孩子根基淺薄,性子愚鈍,不是塊練武的材料,只一身毅力跟一股子蠻力值得稱道,這樣的弟子,你也能調教?”
白巖山頂,程風笑奇道。
根基淺薄!
資質愚鈍!
語言不通!
шωш. TTKдN. ¢ ○
這種情況下,閻闖也能教導?
閻闖笑道:“連錦鵬、玉堂跟魏全他們三個我都能教,這個孩子,再笨又能笨到哪裡。”
“是了!”
程風笑聞言,一拍腦袋,呵呵笑。他最近被閻闖的天份以及俞錦鵬三人的習武進境給迷了眼,以至於,他險些忘記,就在四五個月之前,俞錦鵬也好、金玉堂也罷,還有魏全,三人都是榆木疙瘩,全是歪瓜裂棗。
甚至就連閻闖自身,也愚鈍不開竅。
直到七八月份。
兒女叛家。
這弟子、三門徒,才勇猛精進。
回想起來,程風笑猶覺得不可思議。
再細想。
其實,不止是俞錦鵬等三人,包括自七月以來陸陸續續加入鐵線武館的百餘學徒,程風笑前幾日看過閻闖命俞錦鵬記錄的名冊,那上面,計有一百三十四個弟子,多則習武四月,少則不足月,但一個個進度極快,一兩月就將‘馬步樁功’與‘十二橋手’練到入門的不在少數,已經練到‘虎形拳’、‘鶴形拳’的也不少。更有甚至,居然已經開始練習‘千斤墜’跟‘工字伏虎拳’,堪稱神速。
這些人能來鐵線武館,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資質差到極致,連學府、學堂都不收。他們來鐵線武館,原本是奔着包教包會‘七十二藝’的噱頭,以及‘廣陵點金手’閻闖的名氣而來。
本想着修習‘七十二藝’。
結果,‘馬步樁功’與‘十二橋手’上手的速度超乎想象,於是就順理成章的再往後修習‘虎形拳’與‘鶴形拳’。
學費交的更多。
本事學的更深。
武館。
學徒。
皆大歡喜。
鐵線武館,徹底盤活。
之前沒得選,故而來者不拒。
現在火透天,開始挑挑揀揀。
武館!
越來越好!
“連錦鵬他們三個你都能教好。”
“武館中一百多個弟子你都能面面俱到,一個不落。”
“現在只教一個孩子,哪怕資質差些,也不是難事。”
程風笑一陣感慨,閻闖的教學本事,他拍馬也趕不及。
閒談之後。
程風笑衝閻闖道:“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就在此地落腳,伱教那孩子,主要是學習這裡的語言跟文字,我白天去周邊轉轉,我看南面有深山,或許就藏着不爲人知的寶物。”
術業有專攻!
師徒二人,分頭行動!
……
入夜。
閻闖盤坐在白巖山山巔的亂石之中,梳理修行的本質。
“修習拳法,可搬運氣血,可打磨筋骨,可修煉皮肉。在練拳過程中,揣摩勁力的變化,練到高深處,氣血雄渾,氣力壯大,又有玄之又玄的內勁自肌肉中生成,隨着拳動,內勁明滅不定,動則生,靜則消。”
砰砰砰!
亂石中,閻闖打的是十大形拳——
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彪!
一招一式,肌肉顫動,都有內勁迸發,配合皮肉筋骨,發揮出更強威力。
在這過程中,內勁又能淬鍊筋骨皮肉,使得身體愈發強健。
閻闖練拳,感受內勁生滅,感受內勁對身體的淬鍊。
不斷體會。
少頃。
‘十大形拳’再轉‘神行百變’——
“腳動、腿動、腰動、臂動!”
“奔跑時,全身都在動。”
“筋骨連動皮肉,內勁滋生,匯聚於腿腳。”
嗖!
嗖嗖嗖!
亂石之中,閻闖上躥下跳,速度快到極致,恍惚間,偌大的山頂,大大小小亂石當中,似乎全都是閻闖身影。
無處不在。
速度快到離譜!
“這不單單只是身體再動,更爲根本的,在於‘內勁’。”
“內勁玄妙,加持肉身,經過‘神行百變’的驅與運用,使我筋骨皮肉都能爆發出遠超常規的水準。”
從一門‘神行百變’,可觀天下武功:“習武之人,壯氣血,練筋骨皮肉,以爲根基。再通過習練武藝,掌握技法,進而修煉出‘內勁’。‘內勁’加持‘筋骨皮肉’,‘氣血’增長氣力,再配合‘武學技巧’,這些加起來,就決定了一名武人的基礎實力。”
氣血代表氣力。
筋骨皮肉代表承受力。
內勁代表爆發力。
武學造詣代表技巧。
這些,在廣義上,其實都可以歸爲‘基礎’。
基礎之上,例如見識,例如膽魄,例如兵器,這些纔是附加,這些同樣可以決定一名武人的實力高低。
但總體而言,前面幾項基礎,纔是真正的決定因素。
“以往——”“練拳練內勁。”
“站樁壯氣血。”
“這是傳統武人提升實力的主要途徑,但效率太慢,以至於,‘廣陵十虎’幾乎就是武人巔峰,再往上,要麼是天資卓絕無人能比,要麼是天賦異稟驚爲天人。”
“常規意義上,再想往上,太難太難!”
爲什麼難?
因爲練拳站樁,效率太低。
於是,內勁微弱,明滅不定。
於是,氣血旺盛,卻有極限。
而新派的出現,或者說,山海界的出現,則讓大燕的傳統武道有了突破口——
秘藥!
秘武!
前者可針對性的壯大氣血,亦或是筋骨皮肉,直接增長,亦或是加快修行的效率。
後者則是提高了搬運氣血、自身內勁的速度,這兩項增長,習武的效率跟進度、身體素質的增長,自然也就加快。
因此新派成長神速,新派高手更強。
但即使是新派,更多的,仍然是舊派的路子,習武練拳,走內勁的路線,或許可以稱之爲‘氣血武道’,亦或是‘內勁武道’,又或是‘內家拳體系’,新派只是舊派的強化版,路線仍然一樣。
而閻闖,此時又有不同。
“我除了拳法。”
“我除了氣血與內勁,還有《混元功》!”
內外兼修混元功——
以筋骨皮肉爲根基!
以氣血爲大藥!
以內勁爲滋養!
《混元功》便是在閻闖二十年‘內家拳’的基礎上,進行練氣,將磅礴氣血,將明滅內勁,內煉一口氣,化爲‘混元內力’,內力流淌在經脈中,相較於內勁,它更溫和,也更長久,遊走經脈,滋養經脈,每日修煉,日日夜夜不見消散,跟‘用時生、不用時散’的內勁截然不同。
內力常駐己身。
隨時滋養肉身,身體自然康健,日日都在進步。
不止如此。
與人交手時,不必動用特定拳法,不必運轉以迸發相應內勁,只樸實無華一掌拍出,就有內力加持,有莫大威能。
這能讓人更難防備。
而不是正兒八經的拳法那般,如‘虎形拳’,來人一施展,招數一展露,不必搭手,對方就能知曉——
哦!
虎形拳!
你要使‘三把勁’了。
再一看——
縮身下勢丹田氣上提!
嗯!
更具體了!
這是‘摟勁’!
雙臂內合,雙掌託相靠、翻腕!
不必說!
這是‘抽勁’!
再看看——
雙掌十指下落前點!
這就是要發‘丟勁’。
內勁伴隨招式而出,拳法大家或見識廣博,自然就能一眼看出,從而料敵先機,做出相應應對。
見招拆招!
拆的不僅僅是招式,也是內勁。
也正是源於此。
閻闖在比武大會上,使用‘百花錯拳’才能建立奇功,蓋因那些精英一個個都對百家拳法不少了解,他們以爲閻闖出‘纏絲拳’,使的是‘纏絲勁’,於是做出應對,結果落在身上、搭手之後,才發現是‘太虛拳’,使的是‘點水勁’,這一接觸、一接招,出其不意,自然就佔盡便宜。
這是內勁弊端。
內力則不同——
發於無聲!
發於無形!
讓人難以預知,難以防備,這也是‘出其不意’!
其實,‘內力’還是‘內勁’,只不過,‘內勁’發於肌肉,難以持久,只能打拳時迸發,用以錘鍊肉身或是攻敵。而‘內力’則可以看做是‘內勁’從肌肉中生成又被引入‘經脈’中存儲起來,它們在經脈中流淌,隨時都能取用。
內勁!
內力!
本質上,同根同源,只不過‘內力’比‘內勁’多了兩個步驟——
一是煉化。
二是儲蓄。
二者的難易程度,便體現在這多出的兩個步驟上面。
故此,內力雖好,卻難學難精。
舊時武林中,並非沒有內功心法,但修煉難度極大,十年八年,興許只能修煉出潺潺小溪一般的內力,可憐兮兮的流淌在經脈中,打一架,或許就要消耗一空,就要再去積蓄。於是就能看到,許多頂尖高手,一向少有出手,亦或是出手時不會一上來就動用全力,一身內力只用在刀刃上,用在關鍵時刻、制勝時刻。
舊時,這種內功,修煉內力,性價比太低!
直到山海界出現,得到秘武,得到秘藥,內力修行的難度直線下降,內力修煉的速度提升,內力有望成了規模,這纔有了‘內功’的一席之地!
而閻闖,雖無相應秘藥相助,但他卻有《混元功》——
“辛等一星!”
“我這內功,比廣陵學府的所有內功都要強!”
由外而內。
內外兼修。
閻闖盤坐石塊上,氣血蓬勃,內勁隱現,經脈中,內力在吸收氣血、內勁的基礎上,不斷滋生,星星點點匯聚成河,初時潺潺,再而浩蕩。
這內力積蓄的速度,比之此前的‘五禽戲’,何止快了十倍百倍!
混元功!
真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