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家長裡短

同樣是在賞月的還有陶府的一家人,陶老爺一家三口,外加上陶老爺的堂弟一家,倒也顯的熱鬧,不過陶老爺堂弟膝下子女就多了,比起陶炎生唯一的女兒來說,陶老爺的堂弟光女兒就五個,不過大一點的女兒兒子都已經成家,兒子也是四個有餘,甚至還有一個是抱在懷中的孫子。

陶矜柔也是笑着和自己堂姐妹弟弟們說着話,陶夫人表面雖然覺得開心,但是看着堂弟一家兒孫滿堂的樣子,心裡則是鬱鬱寡歡,怎麼也開心不起來,想着陶家香火到了陶炎生這一代就斷了,自己內心也是自責不已,早先她自己就跟陶老爺提過,實在不行就讓堂弟過繼一個兒子來也好,可是一身正氣的陶老爺屢次的拒絕了,認爲自己不該是無福之人,可隨着年紀越大,到了老年也就得了這麼一個女兒,陶炎生又說能得一女已是福分了,再說陶家沒有斷根,只不過是他們這一家而已,陶夫人見此也不敢在多提了,可每每見着人家裡子孫膝下承歡的樣子,就讓她不覺得自責起來。

“娘!想什麼呢?來,嘗一點皇宮內賞的月餅!”不知何時,陶矜柔竟然來到了她的身邊,推了她一下才反應過來,襯着月光,女兒的身影竟然看上去像是渡了一層白光,顯得尤爲明亮和清豔脫俗,又想到女兒即將嫁人,心中的結症又多了一份。

伸手拉了她坐在身旁,有點不捨的摸着女兒的秀髮,口中輕輕地嘆着氣,內心的不捨和有想她嫁人的糾結一下就涌現在了臉上。

陶矜柔見此,也知道自己的婚事將近,母親多是不捨,自己內心也是擔憂和不捨多了起來“娘,女兒能不能不嫁了,一輩子陪着您和爹爹如何!”聽着女兒的不捨,陶夫人一下眼淚就要留下來了,可是最終還是忍住了,一隻手輕輕地抱着女兒道,皇家的事情不可能反悔,而且,只要你過得幸福快樂,我們就很開心了,不過是幾步路而已,如果可以,經常回來看看他們二老即可。

陶矜柔自己問的話也是能不能,而不是不能,所以她內心也是明白自己爹爹考慮的婚事不可能推脫的,這關係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家族以及最重要的雙親,可就如陶夫人自己所說,嫁出去的女兒,能回門見自己父母的次數肯定是很少的,兩母女此時也在舐犢情深的說着話,陶夫人又說道,過幾日皇后需要她進宮一趟,也是新媳婦進宮第一次見婆婆了,說的陶矜柔一時間又臉紅起來。

又想起了自己上一次碰到得那個少年,不知道他過得怎麼樣,可惜就如自己當初所言,不在同一個階層裡,就算知道雙面的名字又如何,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自己都已經快出嫁了,又自嘲的想着,既如此還想他幹嘛,又想起了,那天陶炎生對她所說的婚事。

陶老爺說的很平淡,可是真正面對自己婚事的時候,陶矜柔心裡還是淡淡的憂愁更甚了,可慢慢地聽着陶炎生說完,又突然憧憬了起來,對方是個王爺,不過已經是宗室王爺了,當今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封號爲楚王的一個年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子。

又聽了陶炎生說起了楚親王的事蹟,不過是平淡普通無奇的人罷了,不過唯一的好處就是,王府內就他一人爲主人,如果成婚那麼陶矜柔就是女主人了,而且是宗族譜上有名分的王爺嫡妃,首出的子女都會有封號!

所以,最終陶矜柔也不太抗拒了,實在是她自己性子即是如此,既然父親說婚事可以,那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抗逆的,此時,陶矜柔又看着天空中發亮的月亮,心裡祈禱着自己的婚事能夠好好的渡過下半生!

……

皇宮內御花園裡的家宴也結束了,今晚最開心的莫過於平慶帝了,喝開了竟然醉倒了,讓一衆人擔心不已,甚至叫御醫來了,御醫見此直說不用擔心,又親自把脈後,才恭敬的給諸位娘娘太子公主王爺殿下們彙報了一下情況,只是普通的醉酒罷了,喝一碗醒酒湯就行,衆人見此也放心了,都一一的回自己宮內或者出宮回府去了。

藍承羨本來也打算走的,不過卻被翊福宮的小陳太監攔住了,說是皇后要他去翊福宮內坐會。

藍承羨自然明白王皇后的心思,不過此時他已經不像最開始的時候了,自然也就不怕王皇后她們看出來點什麼,跟着去了翊福宮。

到了皇后的翊福宮裡,王皇后在照顧平慶帝,所以一時間自然比藍承羨回來的晚了些,不過也不過半盞茶的時辰,王皇后就回來,進來大殿內,就拉住了藍承羨的手,摸摸他的臉頰,有看了看他的身形,似乎比剛出宮時瘦了許多。

王皇后紅着眼說道“兒啊,你這剛出宮怎麼就清減了如此多,可是王府裡的吃食不習慣?”王皇后自然心疼他,要說藍承羨是自己最後生下的兒子,自然心疼了一些,大一點的兒子已經是太子了,而且在宮內,她自然不是很擔心,畢竟大安朝還是很重視太子的諸事的,所以,藍承羨在她看來,就是真的擔心了。

“沒事的,母后,看您不也瘦了許多,不必爲兒子擔心,倒是您啊,管理着偌大的後宮,每日處理的事情本來就多,可得多注意鳳體!”藍承羨不敢有多的動作,不過口中說的,卻是讓王皇后心裡覺得欣慰。

“母后不忙,不過最近是主持了你太子哥哥和豫親王的選秀事宜罷了,本來你也是當中的,不過,有戶部尚書陶尚書已經向你父皇說親了,願意將他女兒下嫁給你!哈哈,羨兒倒是好福氣啊,要知道,能親自提說將自己女兒嫁給宗室王爺的大臣可是少之又少的!”王皇后說的很是自豪的樣子,這讓藍承羨雖然有心裡準備,可還是小小的牴觸了一下,不過他心性也是通融,不一會就釋然了。

不過聽了竟然是戶部尚書的女兒,又想着能做到戶部尚書的官員,估計都有點年紀了吧,他女兒不會是又老又醜嫁不出去吧?見藍承羨一臉的嫌棄的樣子,王皇后是知子莫若母的說道“看你的神情,竟然還在嫌棄人家女兒呢?你知道每天去陶尚書府上提親的人有多少嗎?別看陶尚書年紀大了,可陶家也就一個女兒!是陶尚書家唯一的子嗣!你小子就偷笑吧!”王皇后最後竟然還偷偷地說起了俏皮的話來。

這讓不知情況的藍承羨有赧然了可來,吶吶的不知道說什麼纔好,這才知道對方竟然還是獨生子女,這陶尚書思想可是夠前衛的呀!

不過爲什麼陶尚書放心做太子丈人的身份不做,卻偏偏選中了自己,藍承羨一時間想不明白,看着王皇后的樣子又轉移話題說道“母后,太子哥哥既然也選了,那太子妃可是誰家的千金,能入得您的金眼?”

“哈哈哈,知道打聽起別人來了,你太子哥哥的嫡妃是當朝禮部尚書李尚書的嫡親孫女,李尚書可還兼顧着宗人府的宗正,以後你想在宗人府弄點好處,可得好好處理一下你和太子嫡妃的關係了!”王皇后說的是禮部尚書李奉茂,兼着藍氏皇族宗人府的宗正,本來宗人府在大安朝的前幾個王朝裡,管理的大多數是皇室裡的其他輩分高或者爵位高的宗室,不過到了大安朝,太祖皇帝有意壓制宗室的身份,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宗人府都是朝廷的大臣們兼顧着,不過真正辦事的確實下面的官員。

“呦,母后,和羨弟說什麼呢?這般開心?”這時,從御花園裡陪着平慶一段時辰的太子也來到了翊福宮內,見王皇后似乎拉着藍承羨說笑,就着問道,又連忙跪拜請安。

“起來吧,不過是向我打聽你的妃子們呢?”王皇后對於太子似乎要嚴謹一些,說話的規矩禮儀一改之前對待藍承羨的樣子。

“嘿嘿,羨弟知道關心哥哥了,母后,看來您太過於擔心他,上次……”正想說上次自己還偷偷去見過他,可話到嘴邊才發現,不能亂說,不然產生不好的結果就完了。

“上次太子哥哥還說我出宮第二天,順天府就會有告狀的告到父皇那裡,這不這久了,我也一直深記父皇母后以及太子哥哥的教誨,可不敢隨意生事,以免惹得你們擔心!”藍承羨見此也趕忙接過了話,又說自己不敢在胡亂生事,惹人嫌了!

“你能明白就好,不過你未過門的嫡妻過幾日會入宮一趟,本宮自會幫你好好看看,如果滿意,本宮會給你們定下名分,擇吉日大婚,不過一切還得等你太子哥哥以及豫親王大婚之後了,不過算算日子,也就十月而已,如此,你們都成家了,本宮心裡也就踏實多了!”王皇后似乎也沒聽出來兩人之間有什麼秘密,又期盼着兩個兒子早日成親。

太子的大婚則顯得要重視以及隆重多了,加上六禮的儀俗,就算再快也得一兩個月,不過內務監和欽天監早早就在做準備了,準備大婚所需要的一切事物禮品,以及黃道吉日,禮部以及宗人府還得早早就準備好迎禮的諸位官吏名單!

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清緣由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際會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雙山關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家商議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三百一十八章 等待回覆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三十七章 事漸浮出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四十二章 迎親大婚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百零八章 逐漸浮出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四百二十章 舊世族家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弱情之面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夫外妻憂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五十四章 回見言老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一百一十八章 世事無常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某反亡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三百章 請願招安第二百零一章 明白糊塗第四十五章 觀見諸親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二百七十九章 猜疑不定第八十二章 打馬御街第四章 悠閒的日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究竟在何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目標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十三章 指點迷津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鮮花着錦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一百八十三章 情深義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財無人繼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八十二章 打馬御街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亂節奏
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清緣由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際會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雙山關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家商議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三百一十八章 等待回覆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三十七章 事漸浮出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四十二章 迎親大婚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百零八章 逐漸浮出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四百二十章 舊世族家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弱情之面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夫外妻憂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五十四章 回見言老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一百一十八章 世事無常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某反亡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三百章 請願招安第二百零一章 明白糊塗第四十五章 觀見諸親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二百七十九章 猜疑不定第八十二章 打馬御街第四章 悠閒的日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究竟在何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目標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十三章 指點迷津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鮮花着錦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一百八十三章 情深義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財無人繼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八十二章 打馬御街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亂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