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康達是孔太常的先人,深受天下讀書人的敬重。
前朝,孔家的一位家主無視孔家家規,扶持幫助當時是庶子的雲王爭奪皇位,並且還助紂爲虐,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其中就包括迫害一些官員和讀書人的事情。
那個時候,雲王不管在讀書人中,還是在民間都有着惡名昭彰的名聲。天下的文人學子極其厭惡雲王,並且反對雲王上位。孔家的那位家主爲了幫雲王掃除一切障礙,竟然對讀書人下毒手,弄出文字獄來,坑害冤殺了不少學子。
孔家那位家主爲了自己的野心,強逼着讀書人承認接受雲王,誰要是反對雲王,他就殺誰。當時,京城裡文人學子基本上都被抓走了。
那時,孔康達的身子不太好,再加上年齡大,一直在靜養。孔家那位家主下令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他修養。不過,後來孔康達還是得知了孔家家主所做的事情。
孔康達不僅救了被冤枉的學子,還洗刷了被誣陷而死的文人。他廢除了孔家的那位家主,扳倒了雲王。
如果孔康達不出面,不知道還有多少文人學子們要被雲王和孔家那位家主害死。很多人認爲孔康達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因爲這事,天下的讀書人始終對孔家抱有一份感激之心,對孔家並沒有徹底失望。
孔康達當時身子不好,如果不是爲了救天下讀書人,他不會死。他死後,每年他的生辰,都會有讀書人祭拜。
今年是孔康達的一百歲的冥誕,對孔家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如果不是孔康達,他們孔家就真的毀了。
太子一黨的大臣向皇帝提議,隆重祭奠孔康達先生。
皇帝在早朝上沒有答應。當然也沒有拒絕。
下了朝後,皇帝把何相和劉太師叫到御書房。
“祭奠孔康達一百歲冥誕一事,你們兩個怎麼看?”皇帝毫無形象地坐在椅子上,全身像是沒有骨頭一樣。
孫奎和孫豆豆搬來椅子,請何相和劉太師入座。
劉太師坐下來後,發出一聲嗤笑:“孔康達是什麼人,有什麼好祭奠的。”
“老劉,人家可是說了,孔康達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皇帝陰陽怪氣地說道,“人家孔康達可是讀書人的英雄。”
劉太師冷笑一聲道:“他算什麼英雄,當年不是他們孔家人坑害了天下學子麼,他救學子不是應該的麼,怎麼就變成了英雄?”
何相贊成劉太師的話:“當時坑害文人學子的就是孔家人,孔康達只不過做了他該做的事情,算什麼英雄。”
“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劉太師滿臉譏諷,“孔家人不覺得羞恥嗎?”
“老劉,你沒看出來孔家人以孔康達爲榮嗎?”皇帝從御桌上拿起一本奏摺,在手裡把玩着。這本奏摺是太子一黨的大臣上奏的,裡面寫的是祭奠孔康達的內容。“你們覺得太子提出祭奠孔康達爲了什麼?”
“皇上,太子一黨提出祭奠孔康達自然是爲了得到孔家的支持,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擁護。”何相直接說道。
在皇帝面前,何相他們幾個心腹說話不會拐彎抹角。他們一向有什麼說什麼,不用擔心說話惹怒皇帝。
皇帝望向劉太師:“老劉,你覺得呢?”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劉太師這話說的非常粗魯,也非常犀利。
站在一旁當背景板的孫奎聽到劉太師說這話,差點沒有忍住笑出聲。
“哈哈哈哈……”皇帝大笑出聲,他指着劉太師說道,“老劉,你這話說的太對了。”
太子是嫡長子,是皇帝冊封的儲君,他什麼都不用做,就會受到孔家的支持,得到天下文人學子們的認同。
雖然孔家沒有明確表現出支持太子,但是太子是他們孔家承認的儲君,他們絕不會做出對太子不利的事情來,除非太子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太子殿下在這個時候提出祭奠孔康達一事,是不是因爲四皇子?”以往孔康達的忌日,或者冥誕,也沒有見太子殿下去祭拜過。這次,孔康達的一百歲的冥誕,太子殿下突然提出祭拜一事,太反常了。
劉太師說道:“肯定是因爲四皇子。”
“皇上,你把老魯的女兒賜婚給四皇子,讓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害怕了。”何相一邊捋着鬍子,一邊說道,“不過,出乎臣的意料的是竟然太子殿下先坐不住了,臣原本以爲會是代王殿下先坐不住。”
“你沒想到,朕也沒想到。”皇帝挑了挑眉,面上露出一抹嫌棄的神色,“你們說是太子自己的主意,還是鎮國公的意思?”
劉太師反問道:“有區別嗎?”
何相說道:“就算是太子殿下自己的主意,沒有鎮國公的同意,那些人也不敢提議。”太子一黨的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太子是主子,其實真正做主的人是鎮國公。
說到這一點,皇帝的臉色刷的一下沉了下來。不過,很快他又笑了起來。
“這麼看來,鎮國公挺怕老四的啊。”
“皇上,鎮國公忌憚的不是四皇子,而是四皇子背後的李家。”何相看了一眼皇帝說,“鎮國公是幫孔家恢復以前的威望,然後力壓李家。”
皇帝輕敲着御桌,神色看不出喜怒。
“力壓李家的目的單單只是爲了恢復孔家的威望嗎?”
劉太師答道:“自然不是,鎮國公想要力壓李家的最終目的是對抗皇上您。”
何相道:“鎮國公應該已經知道皇上您對付京城門閥世家一事。”
皇帝自然知道太子提議祭拜孔康達一事的真正意圖。他挑眉問道:“那你們覺得朕是答應他們好,還是不答應他們好?”
劉太師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忽然揚起嘴角笑的非常詭異。
“皇上,既然鎮國公他們想要祭拜孔康達,那就成全他們。不過,在他們祭奠孔康達之前,先讓李家隆重地祭拜李老爺子吧。比起孔康達,李老爺子更應該被祭奠,不是嗎?”
何相贊同劉太師這個提議:“沒錯。”
皇帝指着劉太師笑道:“老劉,還是你鬼主意多啊。”
“孔康達在李老爺子的面前算個屁。”孔康達在世是大儒,但是說他是讀書人的英雄就過了。如果非要論讀書人的英雄,那就是李老爺子。
大周還沒有建立的時候,禮樂崩壞,人倫綱常毀壞,讀書人根本不受重視。當時,世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讀書人,因爲百無一用是書生。後來,大周建立,李老爺子率領着李家人和李家學生修復禮樂和人倫綱常,恢復讀書人的地位。
沒有李老爺子,就憑當時被世人唾棄的孔家人,是根本不可能恢復讀書人的地位。也是李老爺子向先帝提議恢復儒家思想。
孔康達當初力保讀書人,主要還是爲了給孔家擦屁股。當然,他也是真的想救那些讀書人。不過,他跟李老爺子相比就差得太遠了。
李家爲大周做了很多事情,也爲百姓和文人學子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李家從不邀功。
李老爺子明明纔是那個應該被天下讀書人感激涕零的英雄,可是李家從不提這件事情。而孔家呢,三番兩次提孔康達當年爲救天下讀書人一事,再三強調孔康達是天下讀書人的英雄。
“既如此,明日早朝就提出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皇帝說完,忽然不懷好意地笑了起來,“你們說明天鎮國公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一定會非常精彩。”劉太師嘲弄地說道,“他們還不敢反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即使鎮國公忌憚李家,並且想扳倒李家,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李家。當然,更不敢反對祭拜李老爺一事。
何相捋着鬍子,笑眯眯地說道:“他們不僅不敢反對,還要極力贊成祭奠李老爺子一事。”
“你們說朕讓太子替朕去祭拜李老爺子怎麼樣?”
劉太師笑道:“皇上,臣甘拜下風。”他的意思是在陰險上,他不如皇帝。
何相一本正經地說道:“皇上英明。”
皇帝笑着說道:“朕也覺得朕非常英明睿智。”
劉太師:“……”論起不要臉,還是皇上厲害。
“不過,”皇帝的話鋒忽然一轉,“以李家人的性子,是不會同意隆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的。”如果李家人跟孔家人一樣,就不是李家人了。
“李家人要是不同意,那麼孔家人也沒臉答應祭拜孔康達一事。”何相感嘆道,“孔家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劉太師譏笑道:“孔子要是知道他的後代是如此德行,估計會氣的從棺材裡蹦出來。”
“絕不能讓孔家超過李家。”何相的臉色變得非常嚴肅,“不然孔家還會做出前朝那樣的事情來。”
“還是老鄭厲害,當年向我爹提出請李家人出山。”
請李家人出山修復禮樂,又請李家人建立太學,還請李家人重修律法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鄭溪林建議的。
“就目前而已,李家人做的很好,他們沒有變成孔家人那樣。”何相道,“當然以後就說不準了。”
“朕管不了以後的事情,以後要是李家變得跟孔家一樣,那是那個皇帝該做的事情。”皇帝嘆了一口氣道,“朕管不了那麼遠,朕把現在的大周管好就行了。”
“對了,朕給你們看一個東西。”皇帝從御桌的抽屜裡拿出一封信,然後讓孫奎遞給何相他們。“這是小十寫給老鄭的信,朕讓人謄抄了一份,你們看看。”
每次,趙曜寫給鄭溪林的信,暗衛都會謄抄一份給皇帝。
何相接過信,和劉太師一起看。
當他們看完信後,面上一致地露出震驚的神色。
趙曜在信裡,詳細地寫了他認爲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的深意。他從軍事和民心兩方面寫的,深刻地闡述這兩方面的重要性。
民心的重要性,何相跟劉太師是明白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軍隊的重要性,何相他們也明白,但是他們並沒有像趙曜這麼深刻的理解。
打江山的時候,將士們很重要。但是,等到天下太平,將士們就不用打仗,反而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再者,每個朝代的開國元勳的後代都會變成紈絝子弟。
在信裡,趙曜再三強調,即使是太平時期,將士們也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加強對將士們訓練,不然等到以後有外族侵略,卻沒有強大的軍隊驅趕,到時候中原又要變成人間煉獄。
“朕的小十是不是非常聰明?”當初,皇帝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被驚到了。
“皇上,十殿下的這封信寫的真好。”
劉太師手裡還拿着信,發出一聲驚歎:“皇上,十殿下可比您聰明。”他現在終於明白那位老神仙爲什麼會說十殿下能給大周帶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