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上)

自從清醒以來,換了芯子的穿越版崇禎皇帝一邊繼續臥牀休養——沒辦法,昏迷不醒靠人蔘吊命這麼多天,身子骨實在太虛,都可以用弱不禁風來形容了,還時不時地發低燒;一邊努力梳理這具身體的原主留在頭腦裡的記憶,同時命令大太監王承恩把近期的奏摺和邸報都拿上來,以便於瞭解大明帝國的現狀。

然後,這位可憐的穿越版崇禎皇帝,就被如今這個面目全非的熱鬧世界,給華麗麗地深深震撼了。

“……孤身刺殺努爾哈赤的黃石?割據登州圖謀不軌的陳新?這都是些什麼人啊?怎麼跟歷史書完全對不上號?大淩河之戰倒是跟歷史上一樣輸了,可山東的第二次聞香教大起義又是怎麼回事?歷史書上可只有天啓年間前任教主徐鴻儒發動的那一次……什麼?!!闖王在崇禎五年夏天就打到了北京城外,如今就紮營在城西的石景山上?!!!呃……現在的闖王還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正史上,確實有一股陝西流寇在崇禎五年、六年間流竄到過京郊,但很快又被官軍攆了回去。)

總而言之,新版的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的頭腦很混亂,可惜眼下的時局已經容不得他慢慢思考。就在他甦醒之後的這短短十幾天裡,京畿周邊的戰局還在進一步惡化——在殲滅了天津的最後一支外省勤王軍之後,用兵穩重的皇太極並沒有急於直撲京師,而是掃蕩周邊的北直隸各府縣,逐一剪除京師的外圍屏翼。

十一月初九,金軍破滄州,十一月十一日,金軍破任丘,十一月十二日,金軍攻破武清縣,十三日,金軍攻破香河縣,上述各縣官兵皆不戰而逃。十一月十五日,金軍進逼河間府,因關寧叛將吳襄遣使誘降,河間府守軍鼓譟譁變,攻打府衙,裹挾知府打開城門歸順。河間府殘餘各縣聞訊,旋即相繼望風而降。

十一月十六日,陝西流寇高迎祥部盤踞盧溝橋,耀武揚威,朝廷調遣京營官兵出城迎擊,未想五千京營竟不戰而潰。又從通州調盧象升所部天雄軍,於盧溝橋激戰一日,方纔奪回這處京師通往南方的要道。

十一月十七日,金軍圍高陽城,縣令掛印而逃。原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帝師孫承宗,以七旬高齡率全族子弟奮戰守城,終因城小無援,於三日後告破,帝師孫承宗兵敗自盡,子孫十九人盡皆力戰殉國。

十一月二十日,金軍進逼保定府,因保定府的城池高大堅固,金軍又長途跋涉,久戰疲憊,一時未克。同日,關寧叛軍假扮朝廷敗軍,騙開涿州城門,旋即裡應外合,輕取涿州,切斷了京師與南方的聯繫。

至此,京師與外界已經基本隔絕,全靠盧象升率領殘餘的天雄軍,還有從各處逃亡過來的潰兵,勉強湊起了一萬多人,在通州到盧溝橋一帶左衝右突,勉強撐出一點戰略空間,沒有讓北京城給圍一個結實。

但隨着京畿各縣相繼陷落,南邊又沒有勤王兵馬過來,北京城裡的情形還是一日不如一日,一日慘過一日,一日亂過一日——隨着遼東建奴肆虐京畿,攻州破縣,小半個北直隸的鄉民縉紳都在往京師逃。而北京原本就是人口過百萬的超級大都市,如今再涌入了大批戰爭難民,方寸之地內的人口居然暴漲到了一百八十萬以上:這麼多人口顯然是北京城此時揹負不起的負擔,整個京師都變成了混亂不堪的難民營。

而更要命的則是糧食供應問題——從一月份的阿巴泰破關劫掠北直隸,到夏天的山東聞香教起義,再到秋天的關寧軍倒戈,建奴大舉入關……整個崇禎五年,除了五六月份之間極短的一段空隙,大運河都處於封鎖狀態。即使是那一段極短的通航時間,也沒有被帝國的漕運系統利用,使得江南產糧區在今年幾乎沒能往北京城內運入一粒米。再加上多了近百萬拖家帶口的難民要吃飯,使得京師糧價在十月份的時候,就已經一口氣暴漲到了每石米八十兩銀子,到了十一月更是繼續漲到了每石米一百兩銀的空前天價!

即使是蘇聯這樣嚴密的官僚機構,面對這等局勢只怕也要抓瞎。至於原本就效率低下的大明朝廷則更是別提了。更要命的是,如今崇禎皇帝臥病不能理事,掌握六部的東林文官又跟首輔溫體仁唱對臺戲,以至於這個“戰時朝廷”居然幾乎處於罷工狀態,不要說平抑糧價、賑濟難民,就連維持治安都搞得一團糟!

於是,在入秋後的北京城內外,社會治安一時間空前崩壞。滿街都躺滿了奄奄一息的流民,商鋪盡皆關門閉戶,全城沉寂得沒有一點生氣。搶劫,殺戮,暴動之類的亂事每日都要發生上百起。

而每時每刻都在頻繁爆發的搶糧騷動,更是讓全城只剩寥寥幾家背景深厚,請得起豪門家丁站崗的糧店還敢開業,而且店面前往往堆着人頭和屍體,好似閻王殿一般,用以嚇阻那些心懷不軌的饑民。

面對急劇暴增的犯罪事件,順天府衙門的捕快和五城兵馬司的巡丁終日奔走不息,可依然彈壓不住——滿城都是爲求一口飯食不要命的饑民,哪怕殺人殺得手軟,也鎮不住這些餓瘋了的傢伙。甚至有不少衙役官兵,也在暗中監守自盜,參加流民們對京中糧鋪的搶劫與殺戮,只求弄到一些糧米鹽醬,讓自家老小能夠勉強餬口——隨着時局的惡化和糧價的暴漲,朝廷發放的俸銀越來越不夠用。不要說普通的兵卒和捕快了,便是末入流小吏和清水衙門的京官也捱不住,不斷有家小飢餓成疾甚至餓死之事發生。

而且,數十萬各地難民的突然涌入,很快就導致北京城內一屋難求,就連縉紳之家,如果沒法投靠親友的話,也往往租不到寓所,只能流落街頭。而身邊沒帶多少細軟的尋常小民,就更是別提了,只能沿街到處打地鋪。偏偏處於癱瘓狀態的朝廷,又沒有拿出任何的安置措施,結果就導致流民隨地露宿和便溺。

如此一來,很快搞得北京城裡疫病滋生,每日都有數千具屍體被拖出城外,拋到護城河或亂葬崗,京中各大藥房的防疫常用藥都被搶購一空,但疫情還是沒有得到絲毫的遏止,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弄得京中一時間如同鬼域,哪怕官宦門第亦是家家披麻,門門戴孝,連宮裡也在瘟疫之中死了好些人。病急亂投醫的溫體仁首輔只得召集道士僧侶,在宮中辦法會開道場,超度死者,爙災祈福,可惜似乎效果不彰。

雪上加霜的是,在九月份、十月份的時候,那些外地流民露宿街頭,或許尚可忍耐,進入十一月後,隨着一陣北風襲來,小冰河期的北京城瞬間變得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偏偏北京城中被困日久,不僅缺糧食,還缺柴炭,於是不僅那些蜷縮在屋檐下的街頭流民紛紛成了殭屍,就連京中的貧民小戶人家,也是每天都要凍死一堆人……但也虧得是這場嚴寒,使得北京城內的疫情開始稍有緩解,可依舊斷不了根……

十一月二十日深夜,一夥混進北京城的亂民和潰兵,不知怎麼地居然鑽進了京營的火藥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皇宮裡都是雞飛狗跳,也讓穿越版的崇禎皇帝充分明白了局勢的緊迫——再也沒時間休息了!

於是,在第二天清晨,儘管身子骨還是不太爽利,他依然強撐着走上紫禁城頭,親眼俯瞰着這座都城。

此時的北京,剛剛下過了一場飛雪,京師內外,盡是一片銀裝素裹的純白風景。對那些文人雅士來說,這樣的天氣,自然可以圍爐賞雪,看梅花,寫詩填詞,極盡風雅。對於富豪大戶來說,在這大雪天裡吃涮鍋,喝燒酒,看着小兒在門外堆雪人打雪仗,也是一樁人生樂事——雖然建奴和流寇正在蹂躪京畿,但在北京城內的豪門貴戚府邸之中,依然是一副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氣象……但對那些生不起暖爐的貧家小戶,或是無尺寸土地可以立足,沒有一間草舍可以遮寒的流民來說,這樣的大雪天就足以命了!

下雪之前,城內外就已經不知道凍斃了多少人,大雪之後,更是“路倒”無數。從紫禁城的午門望下去,就能看到順天府的差役督促着裡甲民壯上街,拉着大車一路上收拾屍體,連一張破席也是沒有,就這麼丟在車上,裝滿一輛大車就拉到城外,隨地一丟了事——縱然是化人場,也因爲缺少柴薪而沒法焚屍了。

往年的這種時候,朝廷各部、順天府與城中富戶或許會設立粥廠,接濟流民百姓。今年這般景像,這大明天下還不知道能不能保的住,糧價又往天上直衝,都到一百兩銀子一石米了,誰還捨得這般破財?

“……北京已經成了孤城,勤王兵馬也都被擊潰,朝中百官還在黨爭,對面又是皇太極這樣的一代人傑……嗯,還有李自成和高迎祥也在城外的西山(石景山)上,這地方真是沒法待了!更別提身邊還盡是一羣豬隊友……”看着這副滿街橫屍的蕭瑟景象,穿越版的崇禎皇帝陛下忍不住如此嘆息道。

依靠後世在互聯網上混論壇獲得的一點歷史知識,還有這具身體原來主人的記憶,皇帝陛下十分悲哀地發現:別看眼下的北京街頭遍地餓殍,其中這座城市裡並不是沒有糧食——那些豪門大戶囤積的糧米,至少夠全城百姓吃上半年,但他們不會拿出一粒穀子來放賑施粥,只會想着繼續炒高糧價牟取暴利;別看眼下的北京城防空虛,全靠盧象升的萬餘殘兵在郊外苦撐,其實這座城市裡並不是沒有精兵——那些勳貴高官的家中,多得是精悍善斗的親兵家丁,加起來足有數萬人,可惜沒有一兵一卒肯聽他這個皇帝的話。

至於餉銀就更是別提了——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破北京後,拷掠得來的七千萬兩白銀,此時應該也已經安放在了京中各家豪門富戶的地窖裡,而朝廷府庫卻是空得可以跑老鼠,皇帝。

總之,跟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覆滅前夕的君士坦丁堡相比,此時的北京城中不缺錢、不缺糧食、不缺軍械、不缺精兵、更不缺壯丁——加上北直隸各府縣涌過來的難民,京師的人口都已經快要增加到二百萬了,看似還可一戰,其實這些錢糧兵馬都不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一分一釐都用不到戰事上。更要命的是,滿朝上下的軍心和士氣已經垮了,官僚機構也癱瘓了,文武百官的忠心更是很成問題,就如同蘇聯解體前夕和滿清覆滅的時候一樣,縱然再怎麼有兵有錢,奈何大勢已去,也同樣是窮途末路了。

“……這城裡的錢糧都不是我能用的,能打的精兵也全都調不動,還得防着他們造反謀逆……整個世界都是戰鬥區域,連皇宮裡都不是安全區,這樣地獄難度的遊戲副本可怎麼打呀?”

呼嘯的寒風之中,穿越版的崇禎皇帝在幾個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滿腹心事地下了城樓,坐上一頂軟轎,慢吞吞地往宮裡挪動——作爲一個打遊戲總是被人搶寶搶怪搶裝備,抽獎從來只有安慰獎的倒黴蛋,他已經習慣於把一切事情都做最壞的考慮,而如今這種萬事皆哀的氛圍,也由不得他不往壞處去想。

“……八旗兵還沒殺到城下,京城裡就已經是這種好像世界末日一樣的情景。等到皇太極在城外紮下大帳的時候,還不是得要一鬨而散了?唉,聽王承恩的說法,關寧軍的叛將這陣子一直在派人往京城裡活動,許多官員都已經下落不明瞭……不過,嚴格來說,這些棄官而逃的傢伙還算是好的,留下來的那些官員說不定更壞——只怕他們不是想着爲國盡忠,而是想着拿我的腦袋去向皇太極請功討賞啊……”

他憂心忡忡地嘀咕着,思索着眼下混沌不清的局勢,不由得感覺這寒風更冷了,甚至冷得刺骨。

——在東林黨的忽悠之下,當初還是高中生年紀的崇禎皇帝,在即位初年曾經一度裁撤了東廠,錦衣衛也被削弱得只剩了一個空架子,以表示對天下“正人君子”的信任,導致國內情報系統完全崩潰。之後察覺到情況不對,崇禎皇帝雖然對錦衣衛的特務機構有所恢,但纔剛剛着手,就遇上了眼下的塌天劇變。

所以,眼下北京錦衣衛的情報能力,也就是換了衣衫到茶館裡聽聽市井流言而已,業餘的不能再業餘。如今這位穿越版的崇禎皇帝在接手了前任的爛攤子之後,便十分驚駭地發現,作爲一個大帝國的最高元首,他所能夠獲得的民間資訊,充其量也就是和京城茶館店小二所知道的一樣多……

於是,情報資訊的嚴重缺乏,就讓這位身爲悲觀主義者的穿越版崇禎皇帝更加憂心忡忡了——如今的北京朝廷之中,究竟還剩下幾個忠臣?該不會滿朝文武都已經串通好了,只等着八旗兵一到就獻城投降吧?

而他頭腦裡的歷史知識,也讓他不能不把一切都往壞處想:記得他在穿越之前,也曾經看過一部關於穿越南明的架空,開頭有一段就是說,在李自成抵達北京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看到大勢已去,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坐在宮裡等死,而是自己帶着王承恩和幾百內操淨軍(武裝太監)出宮,想要從正陽門逃出去,不料城頭上不肯開門,後來又跑到兵部尚書張縉彥守的朝陽門,試圖混出城去,張縉彥也是選擇了拒不開門放人,到後來,崇禎和王承恩又到安定門,那裡竟是遠遠看到有兵馬過來,就立刻敲梆子放箭,把崇禎和內操淨軍遠遠就趕開了。事情到了這等衆叛親離的地步,崇禎皇帝才徹底灰心絕望,在長安街解散了剩下的內操淨軍,自己和王承恩回到內廷,直入煤山,披散了頭髮寫下血書,然後找了棵歪脖子樹上吊。

——在李自成揮師包圍北京的時候,包括首輔、勳貴、兵部尚書甚至皇親國戚,整個北京城的滿朝文武全都早已跟李自成談好了條件,準備把崇禎皇帝拿出來充當投名狀,然後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爲新朝元勳了。城牆上那些守軍的主要任務也不再是抵禦陝西農民軍,而是防着崇禎皇帝出逃:在闖軍抵達的時候,北京城已經不再是抵禦外敵的堡壘,反而變成了關押崇禎皇帝這個高級死囚的監獄!只是因爲害怕擔上弒君的罵名,這些投降官員纔沒有親自動手攻打紫禁城,而是等着李自成來砍崇禎皇帝的腦袋罷了。

否則的話,以北京城之堅固,之前清軍多次圍攻也未曾陷落,怎麼李自成卻能在兩天內佔領全城呢?答案就是整個朝廷都拋棄了崇禎皇帝,百官勳貴根本沒有抵抗,就“開門迎闖王”了。只是李自成根本沒有守約的打算,事先便打造了五千副夾棍,一進北京就立刻毀約變卦,將那些投降的官員抓起來嚴刑訊問,當衆打死了不知多少人,並且一口氣拷掠出七千萬兩銀子,這才讓朝堂上一衆作死專家後悔不迭罷了。

言歸正傳,在這個因爲諸多穿越者的影響,已經發生了顛覆性劇變的時空中,如今的陝西農民軍還不成氣候,雖然如今的李自成和高迎祥就在城外的西山上,但勢力還弱得很,戰鬥力也很可疑,據說連盧象升手下的一萬多殘兵敗將都打不過,估計北京城裡應該沒有幾個勳貴官宦願意跟這些泥腿子一起混。

可若是換成風頭正勁的女真八旗……眼下既有吳襄、祖大壽這些人脈深厚的遼西叛將從中穿針引線,如今的八旗共主又是最擅長招降納叛的皇太極,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前面的努爾哈赤和後面的多爾袞都只配給他提鞋……京師裡的文武官員,究竟有多少已經暗中投靠過去了?真是越想越讓人害怕啊!

不過……原本的崇禎皇帝雖然給他這個穿越者丟下了一個爛攤子,但好歹也留下了一點遺產。

跟歷史上崇禎十七年的情景相比,此時的大明王朝總算是稍微強一點——首先,在宮中還有一些作爲棺材本的內帑存銀;其次,在城內外也還有一些忠心的軍隊,比如王承恩的內操淨軍和盧象升的天雄軍……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提着燈籠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在正史上,當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時候,就只剩下這個老太監不離不棄,陪君赴死……想來全天下應該沒有誰比他更忠心的了吧?

“……就這麼決定了,明日召開朝會,看看大臣們的心思如何,然後就該收拾行李準備上路了。”他如此在心中如此決定道,“……既然北京保衛戰這個副本,看來是沒法打了,那麼索性就換一個副本吧!”

然後,第二天清晨剛一上朝,這位穿越版崇禎皇帝陛下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辭呈……

ps:以崇禎皇帝在紫禁城裡能夠得到的信息,他根本察覺不出現代政府已經介入,最多隻能看出有些歷史上不存在的傢伙,看着很像是穿越者而已,所以這位穿越者皇帝根本想不到要“把大明交給黨”……

第47章 百萬裝逼王(中)第100章 不列顛之殤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63章 南海鐵道紀行(三)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32章 魯濱遜之死第139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上)番外一離開王秋的日子上第62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下)第4章 這樣的腐女纔不要!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8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142章 好萊塢的閃光(上)第7章 別把竹蜻蜓不當交通工具第148章 核彈還需要來得更猛烈一點第36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上)第109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五)第84章 流寇崛起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32章 亡靈天災(下)第31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30章 把教廷給搬空吧!第44章 淺紅色日本和奧布的誕生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第91章 萬里大移民(中)第42章 尋遼記(上)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五)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番外四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第19章 密諾司王的室內旅行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九)第71章 墨爾本之冬(上)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132章 加拉帕戈斯羣島海戰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番外七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四第20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中)第28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下)第47章 獵頭兔女王的憂鬱第6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上)第21章 一起去冒險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25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上)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28章 魯濱遜鬼畜島(上)第98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上)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30章 南美洲驚變(下)第13章 脫繮的喵星人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場景5穿越到民國年間第57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上)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30章 魯濱遜的幸運日第71章 東方輻射鄉(上)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17章 第一批帶路黨(上)第28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下)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127章 樹倒猢猻散的先兆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19章 密諾司王的室內旅行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9章 喪屍被玩壞了第28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下)第12章 王秋也被玩壞了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58章 到來與離去(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第166章 風中的女王(上)第69章 閒話東林第3章 歡迎來到紳士與淑女的時代(下)五娶個姐姐當老婆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
第47章 百萬裝逼王(中)第100章 不列顛之殤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63章 南海鐵道紀行(三)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32章 魯濱遜之死第139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上)番外一離開王秋的日子上第62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下)第4章 這樣的腐女纔不要!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8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142章 好萊塢的閃光(上)第7章 別把竹蜻蜓不當交通工具第148章 核彈還需要來得更猛烈一點第36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上)第109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五)第84章 流寇崛起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32章 亡靈天災(下)第31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30章 把教廷給搬空吧!第44章 淺紅色日本和奧布的誕生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第91章 萬里大移民(中)第42章 尋遼記(上)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五)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番外四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第19章 密諾司王的室內旅行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九)第71章 墨爾本之冬(上)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132章 加拉帕戈斯羣島海戰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番外七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四第20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中)第28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下)第47章 獵頭兔女王的憂鬱第6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上)第21章 一起去冒險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25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上)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28章 魯濱遜鬼畜島(上)第98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上)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30章 南美洲驚變(下)第13章 脫繮的喵星人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場景5穿越到民國年間第57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上)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30章 魯濱遜的幸運日第71章 東方輻射鄉(上)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17章 第一批帶路黨(上)第28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下)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127章 樹倒猢猻散的先兆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19章 密諾司王的室內旅行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9章 喪屍被玩壞了第28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下)第12章 王秋也被玩壞了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58章 到來與離去(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第166章 風中的女王(上)第69章 閒話東林第3章 歡迎來到紳士與淑女的時代(下)五娶個姐姐當老婆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