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

PS:修正上文的一個BUG,情節到這裡纔是十月末,上一章誤寫成了十一月,目前已修正,敬請諒解。

前面趕稿子趕得有點昏頭了。

崇禎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清晨,紫禁城,金鑾殿

這是崇禎皇帝“大病初癒”之後的第一次朝會,也是關寧軍倒戈獻關之後的第一次朝會。雖然殿內羣臣由首輔溫體仁帶頭,上了慶祝皇帝陛下龍體安康的賀表,但整個朝會還是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喜氣。

——賀表剛一上完,就有一個尚書、三個侍郎、兩個御史跪下來集體“陛辭”,要求“告老還鄉”。

“……不幸臣等技窮力拙,贊畫無效,罪該萬死。”

照例說了一番自謙的告別詞之後,他們便趴在地上,面朝着丹墀上的御座一動不動,等着皇帝的回答。

——罪該萬死?你們早就該死了!!!

看着這些貌似畢恭畢敬的老狐狸大狐狸小狐狸們,穿越版的崇禎皇帝當真是很想這麼怒吼一嗓子。

在昨天夜裡,他秘密宣召首輔溫體仁和最後的勤王軍大將盧象升入宮,詢問當前的戰局,再結合內廷司禮監宦官們的奏報,皇帝陛下總算是大致上搞明白了這兩個月裡,這幫廢物蠢材又捅了些什麼婁子。

——自從原版的崇禎皇帝因爲關寧軍獻出山海關倒戈,遼東韃虜趁機大舉入寇的噩耗,而氣急攻心、昏迷不醒之後,新任首輔溫體仁便臨危受命,主持“戰時內閣”,領導京師的抗戰大局。

然而,即使到了這等危機時刻,朝中的東林黨依然一門心思地給溫體仁拆臺,而且由於沒了皇帝壓陣,甚至搞得更加肆無忌憚——這兩個月裡,內閣頒佈的絕大多數命令,都被東林黨掌握的六部消極拖延,很少能夠得到執行,整個北京朝廷居然差不多是處於癱瘓狀態,溫體仁這個首輔被基本架空,甚至還有人不通過內閣亂髮命令……而內廷司禮監也來插了一腳,到處派遣監軍去抓兵權,把局勢搞得更亂了。

一直等到整個永平府和大半個順天府,還有河間府、保定府的一部分縣城相繼陷落,盧象升的三萬天雄軍和洪承疇的五萬秦軍相繼崩潰之後,朝廷裡的東林黨人,才發現這回似乎搞黨爭搞得太過火,徹底玩脫了,已經不是在“驅溫倒閣”、“抵制閹黨”,而是直接把大明帝國的京師給玩崩了……但他們接下來的第一反應,依然不是如何精誠團結、力挽狂瀾、共渡時艱,更不是自我檢討、滿心愧疚,而是儘快從北京朝廷這條破船上跳出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比如眼下這些乞求告老還鄉的傢伙……

喂喂!說好的“臨危一死報君王”呢?(衆東林黨表示:陛下,您真是太天真了!)

而且,崇禎皇帝還知道,如今跪在自己面前遞辭呈的這些傢伙,已經還算是有節操了。各部衙門都有不少官員直接把官印一掛,就拍屁股走人。此外還有更沒節操的——不但人走了,還把官印也帶走了!

雖然這些人拿着官印溜走,應該也不是爲了招搖撞騙,而只是爲了留一個紀念,或者是準備傳給子孫當作古董。但這官印可不是弄塊蘿蔔就能刻的章,衙門的正式公文都是需要驗章的,原來的官印丟失之後,朝廷想把官印更改過來,就需要走一整套很複雜的手續——否則整個制度都要亂套了。

幸好,眼下北京的朝廷本身也快完蛋了,官印丟了也就丟了吧!反正也沒什麼機會再用了。

總之,看着下面這幾個高高撅起的屁股,穿越者崇禎皇帝的臉色變幻了好幾次,好不容易纔遏止住了大罵一聲“你們早就該死了”的衝動,儘可能淡定地按慣例說道,“……諸位愛卿勞苦功高,此去珍重。”

聽到皇帝鬆了口,如釋重負的諸位官員立刻又磕了三個頭,大聲回答道:“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一起微微躬起身,退行了幾步,再次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後又起身退到大殿的門檻前,向御座跪下磕了最後三個頭,這才轉身走出殿外——原本按照舊規矩,在走出大殿的時候,還會有吏部官員等候在殿外,發給諸位離職官員幾塊紅綢作爲退休金,但如今這樣兵荒馬亂的時候,就無人在意這等小節了。

另一邊殿內的丹墀上,皇帝看着變得稀落了不少的朝堂,還有剩下的那些官員,忍不住又是一陣嘆息:那些逃走了的傢伙,或許確實是節操匱乏,但這些選擇留下的人,恐怕也未必有多麼忠臣。

誰能知道,他們之中已經有多少人變成了叛逆,正策劃着拿京師和皇帝向新主子討好獻媚呢?

於是,皇帝便朝首輔溫體仁使了個眼色,溫體仁又向他的幾個親信死黨比劃了一番,然後又是幾個人一番手語交流,總算是推出了一位左中允李明睿,向皇帝說道:“……陛下,恕臣直言,今日事已至此,京師誠不可保。臣等還盼皇上以天下宗廟爲重,棄守京師,趁着東虜大軍尚未至城下,速速讓城別走……”

接下來,李明睿又具體指出了一條可行的逃亡路線:“……如今流寇盤踞西山,建奴兵臨通州、良鄉,京師已然三面被困,但往北尚有路可通。陛下可出德勝門,奔昌平,再赴保安州,與宣大邊軍會合。至此,進可坐觀燕冀戰局,伺機重回京師;退可擁重兵自保,走太原、洛陽輾轉南下金陵,重建朝廷,保全我朝宗廟……”說到最後,李明睿跪下泣道:“……伏願陛下效仿昔日越王勾踐之事,不以一城一地爲要,務必保重龍體,速率忠臣宮眷突圍!今陛下有天下之望,祖宗三百年德福庇佑,必能勵精圖治、光復河山!”

這番話讓穿越版的崇禎皇帝聽得很是動心,凡是尚有一線生機之時,哪個人願意輕易去死?根據他的認知,原來那位崇禎皇帝可以說是一個有政治潔癖的政治人物,他最爲在意和要求的事情,便是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必須是清白無暇。所以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有很多機會逃奔南方,最少可以保得江南半壁,卻是屢次放棄機會,終是因不肯放下架子,怕被人嘲笑,更怕在歷史上留下罵名的原故。

但他這位穿越版的崇禎帝可沒有那麼好面子……哪怕是南逃去當宋高宗,也比吊死煤山強得多吧!

正當他準備順勢點頭應下的時候,內閣大學士何吾騶卻站了出來,唾沫橫飛地朗聲喝道:“……陛下,萬萬不可聽此等賊子的妖言惑衆!我大明素來以天子守國門,坐鎮京師,撫育萬方!如果天子不敢守戰便讓城而走,試問,前方將士和守土官員又將如何去想?況且,自從陛下登基御極以來,遼東建奴已經數次兵臨京師城下,又有哪一次不是受挫回返?如果當初景泰年間,瓦剌人圍攻北京之時,於少保(于謙)亦是聞強敵至而先走,又哪裡還有現在的大明天下!是故,臣請誅左中允李明睿,以謝天下!”

何吾騶這一席話說的慷慨激昂,殿中羣臣一時無語,李明睿聽得面色如死,盧象升氣的跺腳,溫體仁的眼神晦暗,而崇禎皇帝的眼神中則滿是譏嘲……你這個內鬥專家居然這般忠義?真是天大的笑話!

你們這些東林黨啊!不給自己人下絆子找麻煩,難道真的會死嗎?

還是說,你已經跟皇太極談好了價錢,準備拿朕的腦袋去換女真人的官位?所以生怕朕跑了?

然而,無論崇禎皇帝的眼神多麼的殺氣騰騰,接下來,在何吾騶大學士的帶動下,朝堂上的東林黨大臣,還有一些其他派系的迂腐之人,全都紛紛上前進言,對提出“讓城別走”的左中允李明睿口誅筆伐:

“……至尊者,天子,至大者,道理。前方浴血廝殺,後方卻在南遷逃走,哪有這樣的道理?”

“……於今之勢,首在振作人心,如若皇上棄京師出奔,天下人心勢必一發而不可收拾,試問,後事將如何?天下人將何以看吾皇?於今之策,臣以爲除了固結人心,堅守待援外,再無他策可言。”

“……上天若保佑大明,則國家自會渡過此劫,若非如此,大明也是以天子守國門,陛下昔日曾經按誅過不少喪權失土的大臣,難道事情臨頭,陛下卻只能誅除大臣,自己卻落荒而逃?”

“……如今京師誠然危殆,然則國亡君死,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纔是正道。今日事已至此,唯有謹從天命,若是陛下丟棄祖宗陵寢,倉皇出奔,半路被擒,則徒爲後人笑耳!”

“……天下者,皇明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出城拒戰,願陛下固守京城!”

……

看着這些站在道德高度上的文官們,一個個得意洋洋,滿臉正氣,在丹墀下慷慨直言,侃侃而談,顧盼自雄,一副忠貞義士的模樣,御座上那位穿越版崇禎皇帝的眼神,卻是越來越冷——誠然,這些傢伙說的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可是大限就在眼前的人,還要考慮藥有沒有副作用,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別看這幫士大夫在殿上說得如此慷慨激昂、赤膽忠心,真正到了敵兵來犯之時,絕對不會有一個士大夫來宮裡護駕,反倒是鐵定會有很多人打開城門帶路!而守城的兵馬也有相當一部分必然會倒戈!

所以,抓緊時間逃出北京,起碼還有一條活路,留在北京死守城池,則必死無疑!

總之,當這些“忠臣義士”在丹墀下諍言直諫的時候,皇帝陛下卻在用看待臭蟲和肥豬的眼神打量着他們……記得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進京的時候,從他們家裡拷掠出了七千萬兩銀子;那麼我在出京逃亡之前,要不要也把他們拷掠一番,榨出些金銀來充當軍餉呢?這大概也算是廢物利用了吧!

但仔細一想,他終究還是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打算——皇太極的汗帳已經駐蹕武清縣,眼看着八旗大兵旦夕將至,什麼募兵、練兵、鑄炮和籌糧的舉措都來不及實施了。?然能搶到幾千萬兩的銀子,也無處可用,甚至就連想要把這麼多銀子運走都很困難……如果是路上的盤纏,靠着宮裡的內帑就已經夠用了。

而且,在棄京出奔之前拷掠羣臣索取金銀,不但會讓自己留下罵名,還會耽擱時間,甚至誘發更大的叛亂——在明末時空,東林黨可是最擅長製造民亂和街頭暴動的……

於是,在耐心地聽了文官們天花亂墜的一番噴口水之後,崇禎皇帝沒有做出任何表態,只是淡定地吩咐退朝,同時留下溫體仁和盧象升,吩咐他們在散朝之後到乾清宮“召對”……就此結束了此次朝會。

——這就是穿越版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舉辦的第一次朝會,同樣也是最後一次朝會……

“……此輩真是妖言惑衆!天子守國門確是祖制,但也需看時勢!時勢變了,豈能墨守成規而不變?兵法有云,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如今關寧鐵騎盡叛,山西、陝西一帶無兵無將,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兩三萬人,內部空虛已經到了極致!宣府、大同邊軍雖有一些兵馬,卻是人心浮動,缺乏糧餉,調度失靈,駐守本處尚可勉強對付,進京勤王卻是萬萬不能!如今京城之外已無更多兵馬來勤王,京城之內也無多少兵馬可供守城!朝廷太倉亦無多少銀兩犒軍,更無多少糧草支應軍需!內外俱無成算,拿不出任何應對之策,國家存亡之大政,放眼處豈能只是在這天子守國門的虛驕無用之詞上?今日殿上諸臣只顧邀名,以妖言惑衆,實在是十分可惡,斬之亦不能抵其罪,實在是應該剝皮實草,以爲後來者之戒!”

當被小太監引入乾清宮之後,盧象升立刻就憤憤不平地罵道——這位明末的著名統帥雖是文臣出身,但卻體型魁梧、力大無窮,打仗總是帶頭衝殺,性格也是粗魯直爽,宛如戲文裡的猛張飛一般。

對於這樣直截了當的話語,一貫溫文爾雅的溫體仁顯然有些接受不能,然後還沒等他開口緩和一下欺負,就驚訝地看到崇禎皇帝居然點頭應下了話頭,同時伸手遞上了一份明黃卷軸,“……此輩確實應該剝皮實草,但如今已經來不及了。盧卿,你拿上這份聖旨,速去通州開倉取糧,徵發一切騾馬車輛,能運走多少糧食就運走多少。然後全軍放棄駐地,北上移防昌平帝陵,等待與宮中車駕會合,再北上宣府避難——明後兩日內,朕將率錦衣衛並內操淨軍出行,爭取搶在建奴圍城之前,護衛宮眷突出京師險地……”

然後,崇禎皇帝又命令太監給盧象升送上王命旗牌和尚方寶劍,“……如果通州官倉抗旨不遵,拒絕放糧,卿儘可以發兵攻之。若有京中官員膽敢阻撓,縱然是大學生、尚書、侍郎之尊,卿亦可斬之——據錦衣衛密報,京中百官現已頗有通虜之輩,再無多少可信之人,朕與天下之安危,就交給盧卿了!”

對於崇禎皇帝這般堪稱喪心病狂的決斷和佈置,盧象升和溫體仁一時間都是目瞪口呆,半響之後,溫體仁才吶吶地嘟囔道,“……陛下,真的要做到這般急迫麼?不用再等等看?或許時局尚有轉機?”

“……不能等了!”穿越版崇禎皇帝搖了搖頭,“……早走早安心!再不走的話,幾天後就走不得了!”

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85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上)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1章 披着巫妖皮的上班族玩家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34章 無所不能的團長殿下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18章 一炮糜爛數十里第18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第33章 時隔七十年的約會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28章 繼續掉節操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68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下)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第94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上)第83章 宣府內訌第164章 三戰終結之時(下)第148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第84章 女神真難爲(中)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30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上)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29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續)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144章 只有開了外掛才能無敵第43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會議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166章 風中的女王(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13章 從無限世界歸來的打狗...第12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中)第10章 錢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第44章 淺紅色日本和奧布的誕生第26章 好男不當兵!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下)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61章 南京!南京!(下)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二十五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五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49章 別無選擇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15章 兔娘鬥炎龍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160章 炮打白宮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一併不浪漫的城堡生活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第40章 星船傘兵?第13章 銀髮雙子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103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第104章 新月旗墜落(下)第136章 四方亂雲起(上)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四)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第5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中)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第39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16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中)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27章 戰士不是一天就能練...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42章 尋遼記(上)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24章 噩夢中的帝國(中)第22章 被染紅的列島(下)第4章 雞飛狗跳的開場白第28章 熱鬧喧囂的紅色陣營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64章 小兔娘出生
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85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上)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1章 披着巫妖皮的上班族玩家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34章 無所不能的團長殿下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18章 一炮糜爛數十里第18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第33章 時隔七十年的約會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28章 繼續掉節操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68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下)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第94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上)第83章 宣府內訌第164章 三戰終結之時(下)第148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第84章 女神真難爲(中)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30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上)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29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續)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144章 只有開了外掛才能無敵第43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會議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166章 風中的女王(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13章 從無限世界歸來的打狗...第12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中)第10章 錢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第44章 淺紅色日本和奧布的誕生第26章 好男不當兵!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下)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61章 南京!南京!(下)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二十五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五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49章 別無選擇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15章 兔娘鬥炎龍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160章 炮打白宮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一併不浪漫的城堡生活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第40章 星船傘兵?第13章 銀髮雙子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103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第104章 新月旗墜落(下)第136章 四方亂雲起(上)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四)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第5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中)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第39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16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中)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27章 戰士不是一天就能練...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42章 尋遼記(上)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24章 噩夢中的帝國(中)第22章 被染紅的列島(下)第4章 雞飛狗跳的開場白第28章 熱鬧喧囂的紅色陣營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64章 小兔娘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