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進攻三步曲(八)

“從‘魔術’小組破譯的日軍電報中得知,日本的古賀峰一大將應該還停留在特魯克基地,只要我們的動作夠快,趕在他沒有離開時,提前執行C作戰計劃,並讓陸基航空六那樣,消失在太平洋之上。弗朗西斯舉起右手,在空中比劃了個射擊的姿勢。

“這確實是個絕妙的主意,不過這需要多種前提因素的理想配合,和周密的謀劃才行得通。”蒙特有點出神地沉思了一會後,才點了點頭,神情顯得有點冷酷。對於蒙特來說,只要能讓戰爭早日結束,就算不太光彩的辦法,一樣可以付諸實行。

黑夜悄悄地來臨,站在漂泊於太平洋一望無際的大海中的“依阿華”號戰列艦甲板上的美軍官兵們,面上的神色都顯得有點緊張。對於實際情況一無所知的士兵們,一直堅守在戰艦的各個崗位上,直到十分鐘前才收到上司的命令指示,自己所在的戰艦可能會受到來至於日軍潛艇的攻擊,防潛艇魚雷襲擊的警戒級別調升到最高。其實在戰爭中,像這樣士兵被矇在鼓裡,臨戰時唯上司命令行事的戰鬥方法,就是所謂的愚兵策略。

入夜後,脫離了艦隊的“依阿華”號戰列艦及爲其護航的四艘弗萊徹級驅逐艦,都實行了嚴格的***管制及噪音管制。***管制,有利用不被敵人潛艇發現,而噪音管制則有利於艦載聲納發現來犯敵人潛艇。“依阿華”號戰列艦的龐大身體,如一座無人小島般,在幽幽的月光下時隱時現。在離戰列艦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不遠處,四艘驅逐艦默默相隨。對於要在這次誘敵反潛的行動中,動用那一艘戰艦,蒙特地參謀班子曾進行過激烈的爭論,最後還是由蒙特一錘定音,把這艘剛建成投入戰鬥序列的,號稱二戰時美國海軍最大噸位最先進最具戰鬥力的無敵戰艦,推到了風高浪急之中,擺在了日軍潛艇的面前。事後有人向蒙特詢問,爲什麼夠膽量下如此大的血本來誘敵。蒙特的回答十分直接而坦率,“我看中的就是‘依阿華’號的巨大和堅固,它是最令敵人動心的誘餌,同時也是最穩固地盾牌。”

在收到起飛命令後,四個特混大隊輪番起飛早已準備好的魚雷機分隊,24架掛載了反潛深水炸彈的TBF“復仇者”式魚雷機,分成兩組,任何時候都有12架飛機藉着黑夜隱藏在‘依阿華’號戰列艦上上作高空盤旋戒備,靜待偵察機及護航驅逐艦發現來犯的敵人。(由於不是護航航空母艦上專門的反潛飛機,只得採取這樣互相配合的辦法。在大西洋絞殺戰中,盟軍有專門對付潛艇的既裝了反潛探測器又能攜帶深水炸彈的反潛飛機。)

經過近一年來的實戰和這個月來地強化訓練。統一安裝了單機導航雷達的美軍艦載TBF“復仇者”式魚雷機,夜戰能力已經形成,可以較大規模地在夜間出動機羣,這也是蒙特之所以敢於冒險設伏地根本憑藉。

這夜,太平洋格外的寧靜,寧靜的背後卻是波濤暗涌。大海波浪的底下,幾艘早一步出港,避過美軍攻擊的日軍潛艇,通過無線電相約一起,準備對掉隊的美軍戰艦來一次復仇式的攻擊。以報白天時候美軍轟炸的一箭之仇。雖然同樣是潛艇,但由於國力和科技的差距,日軍的潛艇同德國地潛艇相比,有着一段較大的差距。德國多數以U形潛艇爲主。是大型的潛航時間長,載彈量大的艦種,而日軍地潛艇就顯得相對要小氣很多。普遍使用的是所謂的袖珍潛艇,即搭載人數爲10人左右,魚雷只有2地輕型潛艇,說白一點的就是能在水底下活動的魚雷快艇沒什麼分別。如果這樣就認爲日軍潛艇威脅力不大,那就大錯特錯了。日軍的袖珍潛艇體積小,現對來說就更難被發現,雖然魚雷載彈量只有兩枚,但不要忘記,日軍魚雷的威力和發射速度及射程都是二戰時首屈一指的。(如果有玩過“大海戰”這個網絡遊戲的讀者,自然會知道日軍魚雷的厲害程度。)

戰列艦這樣大的獵物,又怎麼可能不讓人心動,從不同方向在海水中跟蹤了美軍艦隊一整天的幾艘日軍潛艇的官兵,這時都儘量放輕自己的呼吸,因爲他們這時都進入到距離美軍警戒驅逐艦24000米的海域。在這個距離上,已經達到日軍潛艇所使用的93式魚雷的最遠有然也逐漸逼近到美軍驅逐艦艦載聲納的探測範圍。不過幾艘日軍潛艇的船長都沒有急着發射魚雷,畢竟他們今天晚上的目標不是驅逐艦,而是位於警戒驅逐艦身後10000的“依阿華”號戰列艦。爲了發揮魚雷的最大威力及提高命中率,必須逼近到距離戰列艦8000的地方纔發射魚雷。也就是說,日軍潛艇要巧妙地越過美軍四個方向上的警戒驅逐艦,對於日軍官兵來說,這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事,機會只有一次,難怪他們這麼緊張。

“偵察機和警戒潛艇發現日軍潛艇了沒有?”這是蒙特今天晚上第三次向情報官兼副官的佩斯特上校主動詢問,雖然是佈下了陷阱,做足了防範功夫,蒙特還是有些坐立不安,少有地在“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艦橋指揮室中來回踱着步。

“報告將軍,還沒有。”同樣焦急的佩斯特上校一邊機械性地回答蒙特的詢問,一邊擡頭看了看天空,看見升到高空的一輪彎月,透過雲層,向太平洋的海面灑下了幾縷銀光。

“將軍請寬心,貪婪是日本人的天性,我相信日本人不會錯過這樣的大好機會。”弗朗西斯准將彷彿對自己的計算很有信心,出言安慰蒙特。

“話是這麼說。但我始終有些心緒不寧。”蒙特又踱步到指揮室地舷窗前,向太平洋黑夜的深處遠望,當然除了漆黑,他是不可能看到遠在海平

“依阿華”號戰列艦。

正是蒙特遠望的這一刻,海中的戰鬥一觸即發。日軍從三個方向合圍過來的5潛艇,在順利到達距離驅逐艦5000米,正在慶幸將要成功越過對方,互相聯絡準備發動攻擊時。美軍在西面警戒的驅逐艦率先響起了戰鬥的警號,短暫而連續的嗚鳴聲打破了太平洋黑夜的寧靜。警號只響了十多秒,就停止了。因爲噪音會影響聲納地工作,不過這已經足夠讓美軍參戰的各方人員得到警報。

這艘美軍驅逐艦上的艦載HF/DF高頻定向儀,首先捕捉到日軍潛艇之間的無線電通訊信號頻率。根據截獲的敵人通訊頻率,位於其它方向上的美軍驅逐艦的HF/DF高頻定向儀也馬上調整到該頻率上,從而得到交叉方位線,這就能提供非常精確的日本潛艇位置,至少可以縮小反潛搜索的區域。美軍警戒驅逐艦,立即向探測到的方位以20節地高速駛過去,然後又減速到15節,在距離目標方位3000內使用聲納進行進一步的精確探測。(注:航速高過18節。自身噪音過大,聲納探測將打折扣。)

面對美軍突然發難地驅逐艦。本來以爲可以順利穿越防線的日軍潛艇,爲了避免被對方的聲納探測出準確的方位,於是紛紛上浮貼近水面,以最大的航速,向美軍驅逐艦後方迂迴。這種快速突防的作戰方法,是日軍向德軍學習而來的,畢竟水面是聲納探測的盲區。可惜的是,美軍反潛的手段不僅僅是一兩樣。日軍潛艇地上浮,必然導致其潛望鏡甚至指揮塔露出海面,而這就成爲美軍驅逐艦上另一樣偵測儀器。安裝有CXAM天線和PPI指示器的SK雷達的搜索對象。這是一種長的探測雷達,能在5000碼處發現完全..2800碼處發現其指揮塔,在1300處發現其潛望鏡,正好彌補聲納不能探測到的盲區。這種雷達不僅能單獨使用。還能爲裝有戰機指揮系統和PPI顯示器的魚雷機結合在一起使用,艦載飛機就成了浮上:|殺手。

一時間,一場海上追逐戰。在漆黑的太平洋上熱鬧上演。前來襲擊的日軍潛艇,爲了甩開驅逐艦的攔截左衝右突。另一方面,美軍的警戒驅逐艦卻死死咬着日軍的潛艇不放,在後面窮追猛趕,在接近到足夠近的距離後立即發射深水炸彈。隨着深水炸彈那沉悶的爆炸聲響起,原本還算平靜的海水,霎時間震動搖晃起來,海浪也有增大的跡象。

不過小而靈活是日軍袖珍潛艇的特點,美軍驅逐艦投擲的深水炸彈,並沒有對它造成直接傷害。不過深水炸彈爆炸後,令到這一片海域的海水翻騰不而,致使該區域的海水水壓急劇上升。爲了避免被巨大的水壓壓得爆炸解體,日軍潛艇唯一的選擇就是作緊急上浮,浮上水面。

前後不到十五分鐘,美軍驅逐艦和日本潛艇便逐漸分出了高下,先進科技武裝的美軍驅逐艦,讓日軍潛艇不得不先後浮上水面。這時候,輪番盤旋在“依阿華”號戰列艦上空雲層裡的12架TBF“復仇者”式魚雷機,忽然從天而降,利用裝在機上的PPI顯示器,獲悉美驅.:.達發來的日軍潛艇方位,據此在黑夜中對日軍潛艇展開轟炸。(如果是這時盟軍專門的反潛飛機,一般裝備ASV雷達,能單獨搜索敵潛艇。)

飛機未到,強烈的探照燈燈光,那耀眼的光柱,早一步照射到海面上,12道光柱讓浮上海面的日軍潛艇,想借助黑暗獲得掩護了。(夜晚反潛時是不能使用照明彈的,如果那樣的話,己方的艦艇就一樣會暴露。)

“根據雷達獲得的接觸信號,轉向對準目標,進行追蹤攻擊。”這批12架TBF“復仇者”式魚雷機的指揮官,剛好也是吉米.布朗少校,他的代號是夜鶯,這可不是亂叫的,夜戰是他的特長,也是蒙特之所以破格提拔他的根本原因。一邊向其他飛機下達戰術命令,一邊控制自己的座機,向最近的一艘日軍潛艇低飛接近。其高度從1000英尺逐漸下降不斷調整航向,以適應潛艇的航向和航速及飛機本身的偏航,當飛機高度達到250尺,距離在3/4至1海里之間時,打開探照燈,照射到目標之後,飛機在50英尺的高度上進行目視攻擊。

“投彈!”控制飛機到達日軍潛艇上空50英尺的高度時,吉米.布朗少校果斷地命令投彈手,4250磅的.|L行了交叉投彈。深水炸彈被投擲到日軍潛艇的附近海水中,在20英尺的深度連續爆炸(這個爆炸的深度很講究,超過25英尺水深爆炸,爆炸~低。)深水近距離炸彈爆炸的結果,是日軍潛艇難以承受因爆炸產生的巨大海水壓力,內部嚴重受損度至連續爆炸,潛艇中的日軍官兵命喪海底,帶着深深的遺憾去見他們的天皇。

12TBF“復仇者”式魚雷機,如老鷹抓小雞,緊盯着上浮的日軍潛艇,連續投下了深水炸彈。12架飛機對付5不同方向的潛艇,依然顯得輕鬆有餘,只要有一架成功準確投彈,日軍潛艇就難逃葬身深淵的命運。

“這是一個圈套!”直到臨死的一刻,潛艇中的一些日本兵才明白到,想算計別人,自己反而賠了性命。

“將軍,捷報!”佩斯特上校第一時間把這場短暫而又驚險刺激的黑夜反潛戰的戰果,向蒙特報告。

“嗯,看來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去獲取更大的戰果。”一塊心頭大石,在看完戰果報告後,終於放下心來。蒙特的眼睛一瞪,眉毛向上一抽,暗紅的惡夢之瞳,才隱隱顯露出來。

第271章 將星匯聚第137章 前奏之戰(七)第26章 授勳第276章 新的崗位第116章 突襲(五)第242章 大海戰(十四)第102章 遇刺第251章 大海戰(二十三)第52章 浪涌珊瑚海第309章 顫抖吧,柏林!(二)第151章 西西里戰役(十)第81章 攻佔瓜島(一)第34章 軍火商報價第156章 西西里戰役(十五)第87章 瓜島拉鋸戰(一)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321章 從新制定戰略戰術第251章 大海戰(二十三)第308章 顫抖吧,柏林!(一)第138章 前奏之戰(八)第243章 大海戰(十五)第345章 曼哈頓工程2(二)第205章 進攻三步曲(十六)第113章 突襲(二)第147章 西西里戰役(六)第269章 頭蓋骨之謎第304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五)第86章 蒙特機場第200章 進攻三步曲(十一)第289章 德國上空的鷹(八)第219章 兩套班子第62章 大戰間隙第52章 浪涌珊瑚海第141章 莫達萊茲殺手團第256章 大海戰(二十八)第347章 原子彈轟炸京都第110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四)第157章 重返太平洋第27章 改裝飛機(一)第16章 算計第182章 戰略空軍的煩惱第301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二)第182章 戰略空軍的煩惱第98章 悲歌?凱歌?(二)第125章 建學院組艦隊(一)第326章 東京化焦土(一)第40章 轟炸東京第179章 做半天總統(二)第95章 海陸空決戰(四)第94章 海陸空決戰(三)第9章 英雄時刻(二)第273章 再踏歐洲第336章 硝煙下的秘密戰線(一)第60章 珊瑚海戰(八)第159章 進攻號角第295章 決戰齊格菲防線之上(二)第319章 高昂的玩具第210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一)第16章 算計第224章 白宮詳談第46章 戰後總結第325章 “509”特勤小組第122章 凱旋而歸第119章 突襲(八)第169章 未雨綢繆(一)第343章 沙漠深處的蘑菇雲(二)第39章 飛行訓練第344章 曼哈頓工程2(一)第84章 雨林反阻擊(二)第102章 遇刺第198章 進攻三步曲(九)第213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四)第31章 新舵手第27章 改裝飛機(一)第262章 大海戰(三十四)第271章 將星匯聚第175章 請君入龕(四)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347章 原子彈轟炸京都第308章 顫抖吧,柏林!(一)第120章 突襲(九)第46章 戰後總結第54章 珊瑚海戰(二)第325章 “509”特勤小組第287章 德國上空的鷹(六)第11章 劫難之後第129章 轉戰地中海(二)第289章 德國上空的鷹(八)第341章 日本在顫抖第306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七)第143章 西西里戰役(二)第210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一)第15章 重逢第339章 硝煙下的秘密戰線(四)第16章 算計第108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二)第248章 大海戰(二十)第165章 小試牛刀(六)第317章 戰略空軍總司令第153章 西西里戰役(十二)
第271章 將星匯聚第137章 前奏之戰(七)第26章 授勳第276章 新的崗位第116章 突襲(五)第242章 大海戰(十四)第102章 遇刺第251章 大海戰(二十三)第52章 浪涌珊瑚海第309章 顫抖吧,柏林!(二)第151章 西西里戰役(十)第81章 攻佔瓜島(一)第34章 軍火商報價第156章 西西里戰役(十五)第87章 瓜島拉鋸戰(一)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321章 從新制定戰略戰術第251章 大海戰(二十三)第308章 顫抖吧,柏林!(一)第138章 前奏之戰(八)第243章 大海戰(十五)第345章 曼哈頓工程2(二)第205章 進攻三步曲(十六)第113章 突襲(二)第147章 西西里戰役(六)第269章 頭蓋骨之謎第304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五)第86章 蒙特機場第200章 進攻三步曲(十一)第289章 德國上空的鷹(八)第219章 兩套班子第62章 大戰間隙第52章 浪涌珊瑚海第141章 莫達萊茲殺手團第256章 大海戰(二十八)第347章 原子彈轟炸京都第110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四)第157章 重返太平洋第27章 改裝飛機(一)第16章 算計第182章 戰略空軍的煩惱第301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二)第182章 戰略空軍的煩惱第98章 悲歌?凱歌?(二)第125章 建學院組艦隊(一)第326章 東京化焦土(一)第40章 轟炸東京第179章 做半天總統(二)第95章 海陸空決戰(四)第94章 海陸空決戰(三)第9章 英雄時刻(二)第273章 再踏歐洲第336章 硝煙下的秘密戰線(一)第60章 珊瑚海戰(八)第159章 進攻號角第295章 決戰齊格菲防線之上(二)第319章 高昂的玩具第210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一)第16章 算計第224章 白宮詳談第46章 戰後總結第325章 “509”特勤小組第122章 凱旋而歸第119章 突襲(八)第169章 未雨綢繆(一)第343章 沙漠深處的蘑菇雲(二)第39章 飛行訓練第344章 曼哈頓工程2(一)第84章 雨林反阻擊(二)第102章 遇刺第198章 進攻三步曲(九)第213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四)第31章 新舵手第27章 改裝飛機(一)第262章 大海戰(三十四)第271章 將星匯聚第175章 請君入龕(四)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347章 原子彈轟炸京都第308章 顫抖吧,柏林!(一)第120章 突襲(九)第46章 戰後總結第54章 珊瑚海戰(二)第325章 “509”特勤小組第287章 德國上空的鷹(六)第11章 劫難之後第129章 轉戰地中海(二)第289章 德國上空的鷹(八)第341章 日本在顫抖第306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七)第143章 西西里戰役(二)第210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一)第15章 重逢第339章 硝煙下的秘密戰線(四)第16章 算計第108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二)第248章 大海戰(二十)第165章 小試牛刀(六)第317章 戰略空軍總司令第153章 西西里戰役(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