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90 低調的江東

無論劉備如何糾結,數日之後還是獨自一人往江夏赴任,這月餘時光,劉備也未曾再勸關,張二人與他一道,趕往江夏,如今二人已爲荊襄五虎,若同去江夏,的確與禮不合。全文字無彈窗小說網

劉備僅爲江夏太守,怎會有權調遣荊襄軍中上將

荊襄無戰事,先前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孰優孰劣的爭論,也於兩家諸侯治下姓之中漸漸淡去,唯有江東近來的表現,卻是令龐山民頗爲意外。

在龐山民看來,以孫權好大喜功的性格,總不會甘願中原,荊襄兩家諸侯專美於前,好歹也應當拔幾個江東上將,上表一下,與兩家上將抗衡一二,可是江東的偃旗息鼓,卻令龐山民對孫權高看一眼,屢受打擊之後,孫權如今居然也懂得隱忍了

只是龐山民不知道的卻是,自周瑜歸返江東之後,便諫言孫權,當休養生息,與中原,荊襄兩家,放下往日糾葛,安心發展江東實力。

先前攻略青州,雖擾得曹操苦不堪言,可江東卻未得到實際好處,掠青州半年,本以爲可安定青州,使其爲江東土地,以致於周瑜所率五萬大軍並未擾民,如此一來,江東也難得青州財富。

況且接連兩場大戰,曹操損兵折將無數,江東卻也未討到絲毫便宜,五萬征伐青州的大軍,只有兩萬餘軍馬,活得性命,有機會重新踏上江東土地。

這樣的戰果也讓周瑜意識到,爭一時得失。對江東弊大於利,雖之前佔青州之時,江東風頭出盡,可實際上江東得到的僅僅是兩萬多江東兒郎,埋骨他鄉的結局。

所以周瑜認爲青州之敗,他既爲大軍統率,便理所應當。受敗軍責罰,前些日子,周瑜於孫權面前多番請罪。然而孫權卻頗爲大度,不願再追究青州戰事。

敗了便敗了,只要周瑜以及太史慈諸人。平安歸來便好,二人不在江東,孫權已深切感到壓力頗大,周瑜乃江東柱國之臣,太史慈聲威,可懾山越不敢異動,此二人可保江東根基,如今二人歸來,孫權憂慮盡去。

況且得周瑜相勸,孫權也意識到臥薪嚐膽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強如荊襄如今都在小心翼翼的休養生息,江東若強出頭,挑釁這天下間僅餘下的另兩家諸侯,屆時必橫生禍端。所以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的輿論傳入江東之後,孫權只猶豫半日。便放下心中那絲虛榮,並未上表,去爲江東將校,爭奪名號。

“無論是五虎上將還是五子良將,只是虛名而已,盛名之下雖無虛士。卻並不是說,赫赫威名者,便可戰勝,不逢一敗”周瑜於江東軍中,亦召一衆將校告知其心中所想,江東將領多籍籍無名,可日後一旦敗五虎抑或五子之一,這良將聲威,豈不就成了那兩家諸侯的笑話

軍中將領得周瑜安撫,亦拋卻了貿然生事的心思,原本心中的那點不忿也隨着輿論的平息悄然散去,只是周瑜於此江東休養生息之際,並未閒着,反而日日操演水軍,勤練兵馬。

之前跨海入青州一事,令周瑜發現水戰對江東而言,大有可爲,江東原本的優勢便是水戰,若將此優勢再發揮一二,拉開與荊襄以及中原兩家水戰的差距,只求自保,綽綽有餘。

在周瑜看來,雖孫權與龐山民二人姻親,可依照那龐山民專挑軟柿子捏的性子,如今怕是已有平定江東的念頭了,周瑜要做的便是要龐山民意識到,想勝江東水軍,極爲不易,一旦龐山民改變想法,轉戰中原的話,江東軍馬便可伺機而動,亂中取利。

天下餘三家諸侯,鼎足之勢已成定局,荊襄雖強,卻也難以一敵二,如此說法,放到其餘兩家諸侯身上亦然

只是令周瑜比較在意的是,龐山民先前與曹操汝南相見,言罷戰一事,便隱隱表明,龐山民相要緩和荊襄與中原之間的關係,如今諸侯間糾葛最少者,便是荊襄,無論是與中原抑或江東聯結,皆有可能,而因青州一事,江東與中原兩家,裂痕頗深,相要聯結,卻不容易

無論哪家諸侯都打着坐山觀虎鬥的念頭,無論哪家諸侯都在緊鑼密鼓的積聚實力,表面看來,天下間已步入了難得一見的和平時期,可其中暗流涌動,早已被周瑜看的通透。

且除此之外,周瑜更爲在意的便是細作帶來的荊襄消息。

五虎上將之中,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趙雲,馬超二人,已趕赴長安,黃忠則往汝南處,協同陸遜一道,鎮守汝南,關羽,張飛坐鎮長沙,這般安排,周瑜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龐山民已有了興兵中原的念頭。

不然馬超,趙雲遠赴長安,又是爲了什麼

只是周瑜不知道的卻是,荊襄於龐山民手中,一直以來的發展便與其他諸侯,大相徑庭。

龐山民對於治下姓的生活以及商賈貿易,遠遠比兵家之事,看得更重。

馬超,趙雲二人遠去西涼,主要還是爲開闢絲綢之路,且龐山民也希望可向西域諸多小國,彰顯荊襄武力,令其心中驚懼,安心歸附。

不歸附者,屆時強行掠奪,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至於黃忠去往汝南,卻是龐山民希望荊襄一衆少將,多隨黃老將軍學習本領,雖五虎上將仍在當打之年,可培養荊襄少將,龐山民同樣頗爲重視,與曹操的三年之約,龐山民從未想過食言而肥,三年的和平雖對於中原,江東兩家,意義不小,然而龐山民卻以爲,若是利用好了,荊襄便可發揮其民生優勢,可與兩家諸侯拉開更大的距離

曹操要遷都,江東要休養,然而對荊襄而言,並無這諸多煩憂之事,只需要向兩家諸侯所轄之地,輸出更多的商品來賺取財富,從而支撐數以萬計的荊襄軍馬。

龐山民也想知道待兩家諸侯,驀然回首,再看荊襄之時,會不會意識到荊襄的發展,已經遠遠出乎兩家預料曹操,孫權雖桀驁之輩,但是當他們見到荊襄的綜合實力已將他們遠遠甩在身後,又會有何等念頭

NO.485 五虎上將,可天下稱雄!NO.329 甄宓至荊襄,袁熙無所得NO.403 借錢征戰?!NO.312 一計將天下諸侯,盡入甕中!NO.236 公瑾,醒醒吧!NO.311 聯結江東,共圖曹操?NO.132三寇聚首,對決江上NO.182 姑父發怒,衆人相勸NO.462 玲兒怎可嫁蠻王?NO.313 臥龍計上計NO.184 他鄉故知,諸葛子瑜NO.113 終得師承NO.418 佯攻北海,淩統中計NO.286 威嚇江東NO.593 孫權悲苦,山民議稅NO.291 面見孫母,暢言家事NO.482 兩不相欠NO.479 不能阻礙玄德前程……NO.393 坐而論道,天下精騎NO.350 商法,商會NO.169 萬金求女NO.391 孫紹大婚,山民贈禮NO.551 啓用徐晃,用人不疑NO.437 劉玄德自取其辱NO.564 陳留城下,三虎鬥羣狼NO.565 荊襄蔑視,一日即返NO.115 蠻人與我,同心同德NO.381 圍魏救趙,汝南不失!NO.554 欲救曹洪,揮軍虎牢NO.115 蠻人與我,同心同德NO.188 山民有情,仲謀狠辣NO.527 郭嘉至敵營,盛讚惑人心NO.169 萬金求女NO.431 軍心驕躁,龐統求援!No.285 尚香有孕NO.487 挑釁與忍讓NO.560 未至營寨,又遇鐵騎No.285 尚香有孕NO.606 江東易主,曹操驚懼NO.581 賈詡出征,郭嘉吐血NO.534 周公瑾一意孤行NO.154 劉備欲作梗NO.500 轉攻穎川,誘敵出城NO.462 玲兒怎可嫁蠻王?294 四分天下之勢NO.90 幫仲謀將軍制造故事NO.359 吳夫人的苦心no.321 大喬探親NO.572 進退不得,籌謀分兵NO.200 請柬入相府NO.438 應當換個賭注了!NO.355 龐士元舌戰羣雄NO.457 可與龐某相爭者,還有幾人?NO.415 郭奉孝破釜沉舟NO.96 徐庶拜訪NO.523 洛陽失陷,鍾繇自刎NO.268 爲傾銷,找下家NO.249 巴郡城下,老將相鬥NO.318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NO.313 臥龍計上計NO.483 五虎上將,齊至襄陽NO.101 初步談妥NO.523 洛陽失陷,鍾繇自刎NO.146 朝堂亂NO.561 虎牢險關,如鯁在喉NO.144 朝堂之上,士元張揚!NO.433 劉備的一線生機?!NO.555 虎牢關下,郭嘉破誓NO.270 江夏遣使NO.411 孔明來信,天下大勢NO.230 周郎用兵,朱恆中伏NO.426 也當與玲兒解釋一下!NO.484 爭五虎NO.310 驅逐西涼使節NO.301 奉孝入長沙,山民有野望NO.93 河北之事,荊襄之事NO.514 許都兵微 機不可失NO.578 豪賭一場,聽天由命NO.571 突出重圍,輜重的去處N0.256 寒門世家之辯NO.534 周公瑾一意孤行NO.262 異族與仁道NO.227 如若遁逃,去往何處?NO.614 子義歸心,水軍出征NO.596 荊襄賀吳王,馬謖對郭嘉NO.98 全都遷去荊南吧!NO.193 應爲摯友,造化弄人no.517 萬事俱備,只欠耐心NO.243 龐統暗度陳倉,張任出城迎敵NO.90 幫仲謀將軍制造故事NO.183 山民定計,孫紹拜師NO.562 陳留城下,黑白雙煞NO.339 周瑜攻合肥NO.203 秉燭夜談,天下姓啥?NO.502 曹操憂心,奉孝解圍NO.378 龐統現在在哪兒?NO.581 賈詡出征,郭嘉吐血NO.94 和平演變?!NO.497 廬江城下,張遼搦戰!NO.315 總要知道盟友是誰
NO.485 五虎上將,可天下稱雄!NO.329 甄宓至荊襄,袁熙無所得NO.403 借錢征戰?!NO.312 一計將天下諸侯,盡入甕中!NO.236 公瑾,醒醒吧!NO.311 聯結江東,共圖曹操?NO.132三寇聚首,對決江上NO.182 姑父發怒,衆人相勸NO.462 玲兒怎可嫁蠻王?NO.313 臥龍計上計NO.184 他鄉故知,諸葛子瑜NO.113 終得師承NO.418 佯攻北海,淩統中計NO.286 威嚇江東NO.593 孫權悲苦,山民議稅NO.291 面見孫母,暢言家事NO.482 兩不相欠NO.479 不能阻礙玄德前程……NO.393 坐而論道,天下精騎NO.350 商法,商會NO.169 萬金求女NO.391 孫紹大婚,山民贈禮NO.551 啓用徐晃,用人不疑NO.437 劉玄德自取其辱NO.564 陳留城下,三虎鬥羣狼NO.565 荊襄蔑視,一日即返NO.115 蠻人與我,同心同德NO.381 圍魏救趙,汝南不失!NO.554 欲救曹洪,揮軍虎牢NO.115 蠻人與我,同心同德NO.188 山民有情,仲謀狠辣NO.527 郭嘉至敵營,盛讚惑人心NO.169 萬金求女NO.431 軍心驕躁,龐統求援!No.285 尚香有孕NO.487 挑釁與忍讓NO.560 未至營寨,又遇鐵騎No.285 尚香有孕NO.606 江東易主,曹操驚懼NO.581 賈詡出征,郭嘉吐血NO.534 周公瑾一意孤行NO.154 劉備欲作梗NO.500 轉攻穎川,誘敵出城NO.462 玲兒怎可嫁蠻王?294 四分天下之勢NO.90 幫仲謀將軍制造故事NO.359 吳夫人的苦心no.321 大喬探親NO.572 進退不得,籌謀分兵NO.200 請柬入相府NO.438 應當換個賭注了!NO.355 龐士元舌戰羣雄NO.457 可與龐某相爭者,還有幾人?NO.415 郭奉孝破釜沉舟NO.96 徐庶拜訪NO.523 洛陽失陷,鍾繇自刎NO.268 爲傾銷,找下家NO.249 巴郡城下,老將相鬥NO.318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NO.313 臥龍計上計NO.483 五虎上將,齊至襄陽NO.101 初步談妥NO.523 洛陽失陷,鍾繇自刎NO.146 朝堂亂NO.561 虎牢險關,如鯁在喉NO.144 朝堂之上,士元張揚!NO.433 劉備的一線生機?!NO.555 虎牢關下,郭嘉破誓NO.270 江夏遣使NO.411 孔明來信,天下大勢NO.230 周郎用兵,朱恆中伏NO.426 也當與玲兒解釋一下!NO.484 爭五虎NO.310 驅逐西涼使節NO.301 奉孝入長沙,山民有野望NO.93 河北之事,荊襄之事NO.514 許都兵微 機不可失NO.578 豪賭一場,聽天由命NO.571 突出重圍,輜重的去處N0.256 寒門世家之辯NO.534 周公瑾一意孤行NO.262 異族與仁道NO.227 如若遁逃,去往何處?NO.614 子義歸心,水軍出征NO.596 荊襄賀吳王,馬謖對郭嘉NO.98 全都遷去荊南吧!NO.193 應爲摯友,造化弄人no.517 萬事俱備,只欠耐心NO.243 龐統暗度陳倉,張任出城迎敵NO.90 幫仲謀將軍制造故事NO.183 山民定計,孫紹拜師NO.562 陳留城下,黑白雙煞NO.339 周瑜攻合肥NO.203 秉燭夜談,天下姓啥?NO.502 曹操憂心,奉孝解圍NO.378 龐統現在在哪兒?NO.581 賈詡出征,郭嘉吐血NO.94 和平演變?!NO.497 廬江城下,張遼搦戰!NO.315 總要知道盟友是誰